机器人集群对阵“伊斯兰国”
近年来,俄军继组建体育连、科技连、无人机连之后,又开始组建机器人连,引发国际军事界再度聚焦军用机器人的技术与战术。2015年底,俄军出动机器人集群入叙参加地面反恐作战,成群的机器人对击溃“伊斯兰国”防线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世界上首次战斗机器人集群作战震惊世界,也引发人们对俄军新锐——机器人部队的浓厚兴趣。本文就为读者详细披露俄军新锐机器人集群的情况。
反恐战场,精彩实战
2015年12月,叙利亚拉塔基亚省,745.5战略高地。“伊斯兰国”占领该高地后,居高驻垒,凭险固守,叙政府军久攻不克,伤亡惨重。为扫清这一障碍,俄军决定整建制使用战斗机器人集群连进行攻坚战。
伊斯兰恐怖分子
是日,晴空万里,俄军数架侦察无人机在高地上空盘旋。对此,高地上近200名武装分子早已司空见惯。与以往有些不同的是,山下约一个营的叙政府军士兵,没有像以往一样发动冲锋,而是静静地看着什么。原来,数十名俄军官兵正在为10部战斗机器人进行战前检查。
是役,俄军投入战斗的军事装备共有五类:六部“平台-M”履带式战斗机器人、四部“暗语”(音译“阿尔戈”)轮式战斗机器人、一个“洋槐”自行火炮群、数架无人机、一套“仙女座-D”指控系统。战斗机器人集群、无人机、自行火炮均与前线指控中心——“仙女座-D”系统连接,并通过该系统直接接受莫斯科国家防务指挥中心的指控。在俄国家防务指挥中心,无人机群和战斗机器人集群不间断地回传745.5高地的战场态势信息,并自动汇聚数据、融合显示在大屏幕上。每部机器人负责一个作战扇区,各作战扇区无缝合成一幅整体战场态势图,实时反映战场变化。据此,俄指挥官统观整体战局,实时指挥战斗。
战斗打响了。在操作员的“遥控”下,战斗机器人开始集群队形冲锋,冲至“伊斯兰国”阵地前100至120米时,进行抵近火力侦察,之后用7.62毫米机枪点射伪装目标,用榴弹发射器吊射掩体后面的可疑目标。这些行动自如、不畏生死、射击精准的装甲怪物,让“伊斯兰国”武装分子吃惊不已。他们既藏不住也无法靠近,只能实施集火压制。一阵阵弹雨,在战斗机器人的装甲上激起点点火星,而“吸引”敌猛烈射击正是这些战斗机器人的主要任务。指挥中心内,通过战斗机器人回传的信号,指挥官迅速锁定敌火力点的精确位置,并将坐标发送至火力打击单元——“洋槐”自行火炮群。于是,炮群精准齐射,一个个暴露的火力点被摧毁。
“平台-M”机器人与745.1高地
此役由以色列首先披露,引发国际媒体热烈讨论。俄媒普遍盛赞战斗机器人作为一种新型武器,堪比一战中的坦克、二战中的核弹,是当代军中新锐。俄军在世界上首次集群运用战斗机器人作战,更具有划时代意义。从作战编成上看,此次俄军外派叙利亚作战的,应是一个人机混编的标配战斗机器人集群连队。那么,俄军都研发了哪些机器人,性能如何?又编成了哪些机器人,战力如何?
谱系发展,快速列装
2013年,俄国防部成立机器人技术科研实验中心,专司领导和规划俄军用机器人研发生产事宜。同时,在各主要军工企业内建立军用机器人研发实验室,用军购需求牵引军工企业竞争性研发多款系列军用机器人。俄军择优选配,加快军事机器人列装速度。目前,俄军投入实战的机器人归纳起来分为三类:战斗机器人、保障机器人、机器人指控系统。
战斗机器人。投入实战的主要有“平台-M”履带式、“暗语”轮式两种。“平台-M”履带式战斗机器人,战斗全重0.8吨,长1.6米,高1.2米;采用履带式行走机构,拥有六个小直径负重轮、橡胶履带、独立悬挂装置,可以在沙地、雪地、草地、泥地和碎石等复杂地面行走,爬坡度25°,越障高0.21米;车身安装有大容量锂电池组,可持续工作四个小时;武器系统为一挺7.62毫米机枪,下方安装有弹壳收集袋,防止弹壳下落卡死运动装置;携带四具RPG-26反坦克火箭筒,有效射程250米,垂直破甲厚500毫米;机枪左侧有一具同轴光电观瞄设备,为机器人的视觉系统。2015年10月,“平台-M”战斗机器人装备俄太平洋舰队的海军陆战队,用于情报搜集、巡逻侦察,发现并摧毁隐蔽目标,同年底入叙作战,使得该型机器人声明远扬。
“平台-M”履带式机器人
“暗语”轮式战斗机器人。该型机器人采用8×8全地形车底盘,正面安装有整体式防护装甲,战斗全重一吨,长3.35米,宽1.85米,高1.65米。动力系统为柴油发动机,一次加油可以连续工作20小时;陆地最大行驶速度20千米/小时,水上最大航速4.6千米/小时;武器系统包括一挺7.62毫米机枪、三具RPG-26反坦克火箭筒和两部RShG-2榴弹发射器。该型机器人主要用于山地、水网地形作战,还可为海军陆战队登陆作战提供火力支援。
暗语机器人水上航渡射击
战斗保障机器人。投入实战的主要为“乌兰”(意译为“铀”或“天王星”)系列工程兵机器人,主要用于核生化高危环境作战,以及排雷破障等“自我牺牲”任务。该系列机器人虽不如战斗机器人一鸣惊人,却已久经战阵。
“乌兰-6”工程兵机器人,用于清除爆炸物、在雷场建立通道、消防,长3米,宽1.53米,高1.47米,重5.31吨,加挂扫雷或消防用具后全重6.8吨。该型机器人安装有四部摄像头,可提供360度的视界;车体外装为8至10毫米厚的防护装甲,可抵御地雷破片杀伤、爆炸冲击波及7.62毫米轻武器近距离射击;车底盘为履带式,每侧各有四对小直径负重轮,钢制履带加厚处理,可防御最大四千克TNT的抵近爆炸。
“乌兰-6”工程兵机器人
该型机器人,一是,机动性能好,可用卡车、集装箱或运输直升机远程投送。同时,整车越野能力强,能够越障0.8米、通过1.2米宽沟渠和0.45米水障。二是,功能齐全,加挂后叉车、后铲或高压水枪、喷射水炮等装备,就可成为扫雷机器人或消防机器人。三是,搭载了先进的计算机和探测装置,能自主识别航空炸弹和反坦克地雷,同时,机器人前部安装有打击式扫雷器,用16个“象足”扫雷具,直接“踩踏”或“钩踢”引爆地雷,确保不会漏扫。鉴于上述优异表现,去年底,俄国防部长绍伊古命令加快研发生产进程,将“乌兰-6”的全军列装时间从2020年提前到2017年。
“乌兰-14”外销型专用消防机器人,底盘与“乌兰-6”类似;车体内置600升水箱,显得略高;车顶安装消防梯状360度旋转式折叠支架,其上可架设高压水枪等各类消防器械。全重14吨,遥控和半自主工作。目前,俄以该型机器人为主试点组建了消防机器人连。
“乌兰-14”消防机器人
机器人指控系统。用于对军用机器人进行标准化指挥、模块化操控,俄已具备一部指控平台同时控制10部各型机器人或无人机的能力。
操控系统,用于操作员遥控机器人作战。目前,俄已研发出新型操控系统,可同时控制10部陆地机器人或无人机。今年在俄“机器人技术最新成就展”上,展出了该操控系统。全套系统集成在一个指控方舱内,方舱安装在特制“卡玛兹”汽车上,外置各类通信天线,内置无人机和陆地机器人的遥控台及五个操作员自动化工位。全系统展开时间约15分钟。
“乌兰-14”机器人装机空运
指挥系统,用于指挥员指挥机器人分队及其与自然人分队联合作战。此次,俄军在叙指挥机器人战斗的指挥中枢,是俄最新型“仙女座-D”自动化指挥系统。该系统由通信分系统、计算分系统等组成,以便携式电脑为工作单元,可分布式架设在各级指挥所内,也可集成安装在双轴“卡玛兹”汽车、BTR-D装甲侦察车、BMD-2/4步战车里,适于整体空运、伞降投送,指控距离达5000千米。早在2013年,俄就为空降兵列装“仙女座-D”指挥系统。在当年的接装验证演习中,俄空降兵指挥部使用“仙女座-D”系统,对数千千米外的合成部队集群进行指挥,取得圆满成功。
“仙女座-D”指挥系统显示终端
此外,俄还在积极研发下一代“新概念”军用机器人。一是,脑控机器人。俄副总理罗戈津表示,俄正在积极研发下一代机器人——“阿凡达”式脑控机器人,即可以感知并模仿操控者的动作,同时反馈对外界的视觉、听觉和触觉感受的机器人。二是,3D打印机器人。今年4月,“俄罗斯技术集团”公司仅用31小时就3D打印出首款自动化设计的无人机样机。样机重3.8千克、翼展2.4米,速度可达90至100千米/小时,续航能力1至1.5小时。
体系规划,全军试点
2013年以来,俄从组织领导、体系规划、装备研发、战法研究、实战检验等方面,全面加强军用机器人建设。近期,俄《军火库》杂志主编穆拉霍夫斯基表示,经过三年快速发展,“俄军已经进入机器人部队的作战实践检验阶段”。
”仙女座—D“
首先,高层重视,体系发展。俄《2020年前武器装备发展规划》明确规定,为推动机器人技术发展,俄加快建立无人作战系统科研体系。其中,2013至2015年,建立国防部机器人技术科研试验总中心;2015至2018年,以每年一个中心的速度,陆续建成四个军区分中心。到2050年前,俄军70%的现代化作战装备将植入智能机器人技术。同时,为鼓励全民创新,今年2月,俄国防部还责成所属科研试验机器人技术总中心、科研工作和先进工艺研究总局,举办“俄联邦武装力量机器人化”军事学术代表大会。重点研讨、交流军用机器人技术发展的相关现实问题,展出150余种未来机器人技术装备样品。俄高层要员频繁视察机器人科研企业和试点部队。2015年1月,俄总统普京视察了俄中央科研精密机械设备建设研究所,观看该所最新研发的人形战斗机器人。
普京总统视察人形机器人
该机器人表演了驾驶四轮越野摩托车穿越各类复杂地形、持枪射击、后送伤员等课目。普京大嘉赞赏,当场表示俄未来将以高科技为重点发展军事建设。同年,俄国防部长绍伊古命令俄军工企业,研发与克罗地亚MV-4扫雷机器人功能类似、性能更优的工程兵机器人,使得俄“乌兰”系列机器人得以问世。
其次,加速列装,全军试点。俄《2020年前武器装备发展规划》要求,从2013年开始,俄军以年均50%的增速加快组建现代化武器装备试点部队,至2020年累计组建现代化武器试点部队406支,用于检验武器系统性能,探索新的战役战术方法。这其中就包括机器人试点部队——机器人连。据俄军工委员会委员马里季亚诺夫近期透露,俄各军区都在建设自己的军用机器人连。目前,俄已公开组建了四类机器人连,除文中提到的战斗机器人连外,还包括消防机器人连、排雷机器人连、三防机器人连。2016年1月24日,俄工程兵副总参谋长阿拉赫维尔吉耶夫宣布,俄弗拉基米尔州工程工兵旅试点组建机器人连。目前,该机器人连已接收三套“乌兰-14”消防机器人系统,未来将在火箭兵和炮兵弹药库等重要军事目标区服役。3月31日,俄军空运国际排雷中心“乌兰-6”人机混编分队至叙利亚,参加刚刚解放的巴尔米拉古城的排雷作业。早在2015年,俄首批量产“乌兰-6”机器人后,立即组建了首支300人规模的人机混编扫雷分队,并部署到车臣地区执行扫雷任务。实战检验,人机混编分队的扫雷效率较同等规模工兵分队提高15%。2015年11月,俄军首批机动式辐射与化学探测遥控机器人开始在三防部队服役,用于执行高浓度危险化学物质、高强度辐射环境下的高危探测、洗消任务。同时,俄还在研发集成度更高、智能性更好的核生化防护机器人,预计2017年底前列装部队。
“乌兰-6”工程兵机器人
再次,频繁演练,测试理论。俄军工委员会委员马里季亚诺夫指出,目前,武器装备正处于“快速机器人化阶段”,就此成立配备机器人(无人机)打击系统、侦察系统等武器装备的新型部队,“是军队高精化、现代化的新阶段”。如果机器人开始在军队服役,必须同时制定相应战术并修正军规。为此,近两年来,俄军频繁通过检验机器人作战性能,积累作战数据、总结机器人分队战术战法,并修订战役战术条令。
2015年9月,在俄“中部-2015”全军规模演习中,俄第1工程工兵旅“乌兰-6”机器人连参演,确定了单部机器人一小时可清除1.75米宽、两千米长雷场等作战数据。此前8月,俄军工程兵主任斯塔维茨基称,俄军在奥伦堡州举行的工程兵演习中,首次验证了联合运用“乌兰-14”消防机器人和“乌兰-6”工程兵机器人完成野外取水、构筑工式、掩护重要目标和排雷排爆等系列任务的能力。今年3月,俄战略火箭兵演习中,首次大规模使用远程遥控机器人系统(无人机、陆地机器人等):动用无人机对目标实施近距离空中侦察,使用远程遥控战斗机器人执行重要目标警护、野外侦察、火力支援等任务。今年7月,俄战略火箭兵和“俄原子能”集团公司举行特种保障演习,验证“助手-2”机器人综合系统战技术性能。该系统由无人机和陆地机器人组成,用于侦察、搜索和识别无线电发射源,实时回传事故现场、作战区域的动态信息。
俄《军火库》杂志主编穆拉霍夫斯基表示,目前,全球服役的军用机器人系统已超过2.7万个,一半以上在美国。俄机器人在叙作战实践,引发美国(北约)等国的警觉。美国国会作出规定,2020年前,30%军用车辆改为无人驾驶。美海军陆战队司令罗伯特·内勒上将宣布,美计划为每个步兵班都编列一部无人机和一部战斗机器人,并正在以第5远征旅第3营K连为试点,进行为期18个月的人机混合作战编组试验。对此,俄军事科学院科久林教授分析指出,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军事冲突中,攻守行动将在机器人之间进行,军用机器人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
文章来源: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
《机器读心术之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通过学习熟悉神经网络技术和深度学习,懂得怎样运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设计有一定规模的学习系统,智能化地解决某些场景的实际问题。点击下方二维码报名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