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据读懂中国文化,勾勒历史回音已经成为数字化时代公众了解文化发展,解读社会进步的重要方式。为邀请公众走近可视化,了解可视化解释的前沿信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部、科技部等18个部门以“喜迎二十大,科普向未来”为主题,共同举办的2022年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将于9月15日起陆续展开。
本专委会活动围绕“献礼二十大,可视化祖国之伟大成就”,在为期一周的系列科普活动中,邀请各个高校的可视研究专家学者,面向公众搭建科普与交流平台,通过线上形式组织开展4个科普讲座和2个科普展览活动,从诗词歌赋到体育运动,从非遗保护到数字保护与展示,畅游数据天地,推广可视化基础知识。
本次科普活动由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CSIG)主办,CSIG可视化与可视分析专委会承办,苏州相城区科学技术协会,苏州相城区科技镇长团共同承办,得到了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南京大学,青海师范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等学校的支持。科普讲座通过腾讯会议举办,共计500余人参与了科普讲座,同学们在积极听讲的同时提出了许多问题。
活动邀请到了苏州相城区副区长、CSIG可视化与可视分析专委会袁晓如主任致辞。会议开始来自复旦大学的陈思明老师对各位到场嘉宾及报告专家作了介绍。
图 1 复旦大学陈思明老师介绍参会嘉宾及系列活动
讲座一由浙江大学数字人文团队陈晓皎教授主讲,研究如何从图画、音乐、触感等方面对诗经进行交互式可视化。陈晓皎教授主要介绍了可视化平台制作的步骤,主要包括标记复沓字、复沓数据编码、可视化视觉设计以及结合古琴、萧、鼓进行音乐可视化。此外,团队还尝试了使用通感可视化的形式,通过触觉来感知诗歌韵律。该可视化作品为诗歌节奏的具象化传达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案,并让大众更好地理解唯美而古朴的《诗经》音律,唤起人们对古老文明的全新感受,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助力。
图 2 《琴瑟在御,穆如清风》 ——聊聊诗经可视化
讲座二由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学院长王瑾教授主讲,研究如何将可视化技术运用到冰雪运动的科普工作中,促进冰雪运动的发展,挖掘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与潜力,融入青少年的生活。然而,全国大部分地区的青少年对冰雪运动了解甚少并且冰雪运动知识教育滞后。如何把冰雪运动项目的发展历史、比赛装备、比赛规则、比赛场地、竞技动作分析等基础知识以生动有趣、简单易懂的图画形式呈现出来;对冰雪运动知识中单纯依赖文字无法有效传达的内容进行可视化图形表现。这种方式可以增强文本信息的交互性、内容的易读性、视觉的审美性,为青少年理解和学习冰雪运动项目知识提供更加便捷的渠道。
图 3 北京冬奥会信息可视化设计
讲座三由来自青海师范大学的耿生玲教授带来题为《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智能信息处理》的精彩讲座。耿教授首先介绍了青海省的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况。其中,耿教授详细介绍了两种代表非遗,即唐卡与青绣的特征、制作流程及其分类。随后,耿教授介绍了青海省基于智能信息处理对非遗保护与非遗传承所做的工作。过去,唐卡与青绣等非遗多采用非遗传承人的家庭式作坊的形式制作,相关维护与保护工作不到位,需要用智能化的手段来恢复非遗作品,或是将其“记忆”、留存下来。耿教授团队使用深度学习,对唐卡与青绣进行分类与线稿图上色、线稿提取。他们使用了传统图像处理的方法对原始数据增强,开发了元素图像提取工具,提取可被二次利用或是再创作的素材库。另外,他们也对采用不同针法的绣制过程进行了可视化,传播青绣文化。在非遗传承方面,耿教授团队建立了数字博物馆,对于非遗资源与资源库进行建设。他们也在虚拟现实与数字孪生等领域发力,建立了许多虚拟的角色动画与角色模型,以及VR和AR的互动展示。最后,观众们向耿老师提了关于非遗线稿提取的特殊性以及计算机仿真矿物颜料的方法等问题。
图 4 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智能信息处理
讲座四由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数字人文创研中心的陈静博士主讲,讲座问题涉及研究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如何保护和以及如何展示。陈静博士主要介绍了如何利用可视化人机交互技术结合深度学习算法实现非遗的展示、理解和转化应用。以云锦行业为例,其通过问卷调查以及专家色彩认知评估,将隐形的专家经验转化为显性的色彩知识,从而更好地可视化。通过海量的多媒体非遗数据构建数据库,在数据驱动、AI助力下实现智能化知识抽取与融合,并进一步依托智慧数据关联理解,融合专家知识辅助再设计。通过案例,观众更好理解了数字时代的非遗保护和展示的可能性。
图 5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保护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