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助推大国重器
5月22日上午,科普讲座顺利开幕。本次讲座以“可视化助推大国重器”为主题,由电子科技大学蒲剑苏副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可视化与可视分析专委会主任袁晓如研究员对活动进行了致辞,中山大学陶钧副教授、中国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赵丹高级工程师,分别作了题为“流场可视化简介”和“重大工程中的可视化与自主流场可视化软件研制”的科普报告。
来自中山大学的陶钧副教授为我们带来了《流场可视化简介》的报告,陶老师从科学研究的方法变革中的数值模拟及分析、到科学可视化的概念、任务、挑战做了概括性的介绍,接着对流场可视化的基本形式、评判标准、流场特征做了详细介绍。最后,通过抛出流场可视化该看什么,以及怎么看的问题,激起了观众的好奇心以及对于流场可视化面临的挑战做出了分析和思考。
图 2 中国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赵丹高级工程师作报告
来自中国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的赵丹高级工程师为我们带来了《重大工程中的可视化与自主流场可视化软件研制》的报告。赵老师从研究所工作中涉及的风洞试验数值计算、模拟飞行试验三大手段出发,为大家介绍了重大工程中的可视化,比如空气动力学基础研究与可视化中的激波和涡等概念,高铁外形优化设计与可视化,大型客机安全包线验证与可视化,自主流场可视化软件研制等方面的具体工作,未来该工作也将向组件化、智能化、可快速定制方向发展。
新经济大数据可视化
图 3 华东师范大学王长波教授作报告
5月29日的讲座以“新经济大数据可视化”为主题,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曹轶研究员主持,华东师范大学王长波教授作了题为“新经济大数据可视化”的科普报告。王老师从信息技术的发展,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到数字经济,定义了新时代的经济的含义,重点提到可视化在助力数字经济过程中,所起到的数智化的作用,是推动大数据应用走向大众的关键。王老师通过一系列现实场景重点讲述了面向新经济的大数据可视分析,包括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大宗商品价格预测、微信公众号的社会化媒体营销可视分析、零售商店选址推荐的可视分析、O2O平台消费者行为可视分析、基于共享单车数据的城市流动可视分析、基于情感计算的共享民宿可视化推荐、智能化产业链可视化图谱。最后,王老师认为面向数字经济时代的可视化未来需求巨大、大有可为,不仅需要行业深耕、拥抱创新,还需要学术引领、融合发展。
竞技体育比赛的可视分析
图 4 浙江大学谢潇特聘研究员作报告
5月30日的讲座以“竞技体育比赛的可视分析”为主题,由复旦大学陈思明副教授主持,浙江大学谢潇特聘研究员作了题为“竞技体育比赛的可视分析”的科普报告。谢老师提到建设“体育强国”目标已标注出体育在新时代的全新定位,是综合国力和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而计算体育学是以竞技体育为主要研究对象,深度融合计算机学科和体育学科,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人机交互、可视分析、统计分析等为主要手段,对竞技体育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挖掘、分析、可视化,支持模拟和预测等深度应用。谢老师着重介绍了他们在计算体育研究与代表性成果——助力乒乓球国家队备战奥运研发的“乒乓智能大数据分析决策系统”,他分别从数据采集、信息挖掘、可视分析面临的一系列挑战以及解决方式,最后谢老师提到要推进计算机与体育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竞技体育的问题,更好的运用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人机交互等计算机技术研究运动训练、竞技能力和竞技比赛之间的基本规律。
可视化看历史地理
图 5 北京大学袁晓如研究员和王长松研究员作报告
6月5日的讲座以“可视化看历史地理”为主题,由西南交通大学滕飞副教授主持,北京大学的袁晓如研究员和王长松研究员共同作了题为“可视化看历史地理”的科普报告,在线人次突破200人。本次报告从可视化如何透过纷繁复杂的数据来看历史地理的发展规律,两位研究员从数据入手,通过可以交互的方式共同讲述了在中国浩大历史长河中的精彩瞬间,从胡惟庸在各种数据地图上的体现出发,纵览中华,从可视化的视角看2000年来的人物迁移、黄河长江流域的城市景观和水灾的演化变迁,也聚焦于北京的一城,看水涝的变化和老北京饮水设施的空间变化。两位研究员的强强联合,不光是让我们看到了规律,更让我们看到了这个规律背后的很多故事和分析,也突出了可视化作为工具的一部分,帮助我们各行各业的学者、研究者、从业者能够更好地透过数据看背后的规律。
图 6 在线观众合影留念
本次活动通过在线的形式得到了热烈的反响,在线观众积极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踊跃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而各位讲者也对关注的问题一一作出详细的解答。至此,本次的CSIG-VIS 全国科技周科普讲座圆满收官。
来源:CSIG可视化与可视分析专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