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青年说 | 我的名字,不是“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2017 年 8 月 14 日 南大青年 与你追忆历史的


南大青年说



1945年8月14日,日本照会中、苏、美、英四国,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

1945年8月15日早晨7时,经中美英苏四国政府磋商约定,从四国首都重庆、华盛顿、伦敦、莫斯科,通过无线电广播用汉、英、俄语向战场上的海陆空部队、向世界各国公告:日本政府已正式无条件投降!这就是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四国公告》。

1945年9月9日上午9时,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中国陆军总司令部礼堂举行。

1949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将8月15日作为抗战胜利纪念日。

1951年8月13日,政务院发布通告,将抗战胜利纪念日改定为9月3日。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以国家立法的形式通过决议,确定每年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每年的8月15日,我们都在回首战争,祭奠同胞铭记教训——因为珍爱和平,更因为南大青年,就站在南京这块曾经浸透血与泪的土地上

 



我的名字,不是“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选址于南京大屠杀江东门集体屠杀遗址及遇难者丛葬地,故又称江东门纪念馆。它是首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也是国际公认的二战期间三大惨案纪念馆之一。



南京,抗日战争期间南京大屠杀发生的地方。南京大屠杀江东门集体屠杀遗址及遇难者丛葬地,有一座纪念馆,纪念那些在残酷战争、在血腥暴行中陨落的三十万生命



但是总有人念不对那座纪念馆的名字。或许是为了简称,或许是无意为之,他们叫它“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我们纪念的对象,是那些冤死的同胞。我们的留恋与缅怀,是给那些与我们血出同源的中华儿女,绝不是那场残暴的屠杀。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去过的人都知道,那里面非常安静。讶异,哀痛和耻辱感混合在一起,压抑了一切欢笑,喑哑了一切言语,唯有眼前烛光闪闪,心里警钟长鸣。灰色的建筑下是浅浅的水池,倒映着几个扭曲的影子。雕塑颜色单一,但是你仿佛能在皴裂的肌肤上看见鲜血。雕塑本身发不出声音,你却能感觉到耳边的嘶喊与哭泣


大多数游客默默走过,看一眼刻在底座上的诗行,不敢多看扭曲的面容与倒下的身体。只有一个童稚的声音在一个一个字地读着那些诗行,读给自己听,读给那些不忍看字的旁人听。



被封在雕塑里的孩子死了,站在雕塑外的孩子活着,有乌黑的长发和清脆的嗓音。


如果你准备好了踏进这座纪念馆,请先念对它的名字。

它的名字,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赶在零之前


利济巷慰安所旧址,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分馆。它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利济巷2号,是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日军慰安所旧址,也是被在世慰安妇指认过的慰安所旧址之一。


2017年8月12日晚上9时许,曾赴日状告日本政府的原告之一黄有良阿婆,在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英州镇的家中去世,终年90岁。至此,中国大陆最后一位起诉日本政府的“慰安妇”幸存者离世。



2017年8月14日,关于日军侵华战争中国幸存“慰安妇”长篇纪录电影《二十二》上映。


《二十二》之前,还有一部《三十二》,因为那时中国大陆还有三十二位幸存的慰安妇。2014年,仍有二十二位健在。



如今,这个数字已减至“8”。终有一天,它会变成“0”。


不仅是“慰安妇”幸存者,在南京大屠杀中幸存的老人的数量也在快速递减。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武黎嵩老师带领南大口述历史团队受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委托开展“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个体生活史”项目时,仍有112位幸存者在世。到2017年年初工作基本结束时,却只剩下一百位老人。南知 | 倾听·记录·还原——武黎嵩老师和南京大学口述历史协会


这些在战争中幸存的老人曾见证战争的残酷与不屈的抗争。现在,记录老人生命记忆的工作,变成了一场赛跑,生命和生命的赛跑——“我们在用年轻人几个月、一两年的生命和那些风烛残年的老人的生命赛跑。”武黎嵩老师说。口述历史团队如此,《二十二》剧组何尝不是。


阅读书籍、资料,或者观看一部纪录片。凝视他们的生命记忆——赶在零之前。

 



紫金草


回望80年前,如今南京大学鼓楼校区旁的德式小洋房,是当时南京城中唯一一处能让日本人碰壁的地方。拉贝故居,这座小洋房是600余名中国平民的避难所。圆桌 | 站在拉贝故居前,回望1937



南京大学仙林校区的校园里,每到春天便会有大片二月兰开放。事实上,在春天的南京,随处可见这种温柔梦幻的浅紫色花朵。它们或聚集成海,或装点小径。很多人不知道,它还有一个名字——“紫金草”:七十多年前,一名侵华日军士兵在南京紫金山上采集到一种紫色小花的种子,此后几十年,他和家人致力于推广种植此花,以反对战争呼吁和平,并将其命名为“紫金草”。


2014年11月,南京广播电视台发起“紫金草行动”,以顽强生长的紫金草为象征,凝聚民间公祭力量。



2017年清明,日本紫金草合唱团的歌者与江苏广播合唱团联袂举行“清明祭·紫金草和平音乐会”,用歌声悼念南京大屠杀的死难者。

 

8月15日,七十二年前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日子。历史课上学到这一课时,我总是会将这个日子和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联系在一起——战争结束之后,家人、友人和爱人们终于可以相聚,哪怕阴阳两隔。活着的人要继续活下去,死去的人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殷忧启圣,多难兴邦。如今,当我们一起回望那段最黑暗的岁月时,有放眼望去的黑色废墟,有暗红的斑斑血迹,还有为和平奋斗过的、奋斗中的那些熠熠生辉的人。一个不屈的中国,一群饱受战争蹂躏的人民,也理应得到一声诚恳的认错,正如侵略者战败后曾应许的那般。


七十二周年,不忘前事,愿后世永宁。



南大青年


图 | 网络

文 | 林玮琦

美编 | 王金

责编 | 王金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日本国位于东亚,是由日本列岛(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及其相关岛屿),及南西诸岛,小笠原诸岛等众岛屿组成的岛国。国土面积377,961,73k㎡(62位)。人口总数一亿2688万人(2015年)(10位)。公用语,日本语。国歌,《君が代》,首都,东京都。
 第八届中国科技大学《计算机图形学》暑期课程课件
专知会员服务
59+阅读 · 2020年3月4日
电力人工智能发展报告,33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129+阅读 · 2019年12月25日
2019中国硬科技发展白皮书 193页
专知会员服务
83+阅读 · 2019年12月13日
消失的千人计划
新智元
24+阅读 · 2019年4月27日
冬日里的一首歌 | 清华快闪女指挥王明媚讲述背后的故事
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
59+阅读 · 2019年1月9日
2018年你可以知道的AI搞笑段子
李开复
8+阅读 · 2019年1月4日
Labeling Panoramas with Spherical Hourglass Networks
VIP会员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