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商用承载先行 三大运营商三种承载方案最终难一致?

2018 年 5 月 10 日 雷锋网 张帅

▲点击上方 雷锋网 关注

文 | 张帅

来自雷锋网(leiphone-sz)的报道

5月9日,由人民邮电出版社主办,通信世界全媒体承办的“2018年5G承载技术发展研讨会”正式召开。“5G商用承载先行”已经成为业内一句口头禅,但是面对即将到来的5G,三大运营商拿出了三种不同的5G承载解决方案,孰优孰劣,又会对产业链造成怎样的影响?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副所长张海懿表示,5G承载解决方案目前主要有三种,处于并行推进的状态,分别为SPN、M-OTN和IP RAN:

  • SPN(切片分组网络)

采用标准FlexE接口,扩展SE交叉、OAM和保护机制提升低时延和面向连接特性;

引入SR-TP和SDN增强动态路由管控能力;

以太网灰光PAM4技术结合WDM技术实现城域和本地网传输成本优化。

  • 分组增强型OTN

简化OTN映射复用来优化前传和中传;

ODUflex+FlexO提供灵活带宽能力,新增L3和SR功能满足5G动态连接需求;

新芯片满足低时延和高精度同步需求。

  • IP RAN Over WDM/OTN

引入SR对原路由机制进行优化,提升L3VPN网络扩展性,并便于实现SDN管控,需设备软件升级支持SR;

引入Flex接口提升多链路负荷分担性能,需增加支持Flex的新线卡;

需增强分组转发低时延和高精度时间同步。

雷锋网了解到,分组增强型OTN、SPN和IP RAN在L2和L3技术方案的共性较多,主要差异是L3的协议选择,以及管控是集中式还是分布式,另外分组增强型OTN的L1技术基于ODU,SPN和IP RAN的L1技术是基于以太网PHY和FlexE。



中国移动:SPN的三个十倍


中国移动采用的5G承载方案是SPN,中国移动研究院网络技术研究院副所长李晗表示,业界普遍认为5G承载技术变革窗口来临,中国移动提了SPN三个十倍目标,分别是大宽带(增强10倍)、低时延(降低10倍)、单比特成本(下降10倍);SPN分别在分别在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和控制层采用创新技术,支持3个十倍。

中国移动还将进一步推动SPN技术演进,包括Slicing Ethernet帧格式架构标准化和Slicing Ethernent OAM、保护方案标准化等。

在STL层,中国移动将完善SPN物理接口和FlexE在5G承载增强应用研究,包括:1、 50G  FlexE接口互通,加强光模块产业能力,在OIF推进50G FlexE标准化;2、 推动BIDI光模块技术+OSC传递PTP报文,实现超高精度时间同步;

在SCL层,中国移动将研究SPN 对CBR透传业务的支持方案,包括CPRI、以太透传等,满足透明业务传送要求;同时中国移动将开展SPN Channel控制面的设计,实现SPN Channel端到端连接建立和调整。

在SPL层,中国移动将优化并确定VPN分层部署架构,提升L3大网的性能和可靠性;另外跟踪IETF L3VPN IP层OAM检测机制(IPFPM、IOAM等),提升网络的运维能力。

中国移动正在联合厂商推进SPN标准、设备、芯片、测试仪表成熟,打通完整的5G传输产业链,预计2018年下半年具备SPN规模试点条件,力争2019年下半年具备商用能力。



中国电信:当无线遇到光


美国运营商AT&T CEO Randall Stephenson此前表示,“我们曾经考虑通过分离运营有线和无线网络业务来提升商业价值,但是最终没有这样做,原因是我们发现无线业务是如此的依赖于光纤资源。”

这句话也点出了5G给光纤带来新的机会,在中国电信主推的分组增强型OTN承载方案中,核心网采用更高速的光模块、更大容量的光传输、更灵活的组网、更高效的光层调度;中传/回传中采用更高速的光模块、更大的网络带宽,实现更灵活的光网络、更好的性能;前传采用更多的光纤、更高速的光模块,也是为了更好的性能。

OTN承载方案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环境温度要求,AAU侧设备要求满足工作温度要求是—40度到85度,中国电信正在研究光模块是否存在降低要求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工作环境温度是5G承载重用数据中心光模块技术的瓶颈之一;再比如线路功率预算要求,前传距离80%的情况下在5km以内,98%以上情况下在10km以内,根据IEEE以太网标准功率测算,10km时测算数值达6.3db,功率预算成为5G承载重用数据中心光模块技术瓶颈之二。



中国联通:重点考虑成本和可维护性


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首席专家唐雄燕首先介绍了中国联通的5G进展,他表示中国联通顺应国家“5G率先商用、实现引领”的战略目标,保障2020年5G成功商用,为2019年提前商用做好准备。

具体到承载方案方面,中国联通在2018年主要研究传送承载方案论证与试验,2019年和2020年进行传送承载网升级。

唐雄燕还表示,从2G到3G/4G,网络基础架构的变化并不大,业务应用从voice转向互联网,发展环境是由运营商主导;但是从4G到5G,不仅网络技术更复杂,网络总体系统架构和无线接入架构都将发生革命性变化,业务应用由Internet转向IoT,发展环境由OTT厂商主导性更强,运营商的角色衰退,跨界融合的业务模式前所未有。

雷锋网了解到,城域承载网络总体上分为核心汇聚层和接入层两层,这两层并不与5G网络的前传、中传、回传一一对应,目前运营商城域承载网建设基本都是逐步进行,并不会一步到位。

在接入层,中国联通考虑强三层的IP技术,提出组网速率分步提升以及IP和OTN在电层独立组网;在核心层,中国联通将沿袭4G网络所采用的IP RAN承载方案,在网络的开放性、兼容性和产业成熟度更强,同时中国联通引入PeOTN技术,可实现多业务综合接入,支持分组业务、分组透传业务以及传统TDM业务。成本和可维护性的选择承载网方案的关键要素,中国联通拟进行不同方案的实验。

三大运营商5G承载网建设选择三种不同方案是否会有不良影响?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就此事咨询业内人士得知,三大运营商各自的5G承载方案均能满足5G网络eMMB、mMTC、uRLLC的业务场景, 从业务和用户角度并不会有太大差别,4G时代三家运营商的承载方案也不一样,运营商主要根据自家的网络和业务情况推承载方案,比如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就比较重视光纤技术的发展。

不同方案并存势必会造成产业成本升高,同时在维护方面也带来考验,进而设备商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大的设备商会选择分别针对不同运营商做不同解决方案,小的设备商由于精力有限更可能与一家运营商进行合作。

- END -

雷锋网诚招编辑、运营、兼职外翻等岗位

详情点击招聘启事


  ◆  

推荐阅读


关注雷锋网(leiphone-sz)回复 2 加读者群交个朋友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图像超分辨率(SR)是提高图像分辨率的一类重要的图像处理技术以及计算机视觉中的视频。
华为发布《自动驾驶网络解决方案白皮书》
专知会员服务
129+阅读 · 2020年5月22日
德勤:2020技术趋势报告,120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91+阅读 · 2020年3月31日
新时期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专知会员服务
71+阅读 · 2020年1月18日
阿里巴巴达摩院发布「2020十大科技趋势」
专知会员服务
107+阅读 · 2020年1月2日
【大数据白皮书 2019】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专知会员服务
138+阅读 · 2019年12月12日
【白皮书】“物联网+区块链”应用与发展白皮书-2019
专知会员服务
94+阅读 · 2019年11月13日
2019年药品零售行业全景图
行业研究报告
31+阅读 · 2019年9月18日
浅谈 Kubernetes 在生产环境中的架构
DevOps时代
11+阅读 · 2019年5月8日
【数字化】数字化转型正在成为制造企业核心战略
产业智能官
34+阅读 · 2019年4月22日
2018年边缘计算行业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报告
12+阅读 · 2019年4月15日
5G进电厂走到了哪一步?
1号机器人网
15+阅读 · 2019年2月13日
【大数据】大数据参考架构和关键技术(综合)
产业智能官
14+阅读 · 2018年11月22日
警务云情报分析研判平台解决方案(ppt)
智能交通技术
16+阅读 · 2018年3月18日
安全牛发布《威胁情报市场指南》报告
安全牛
13+阅读 · 2017年7月10日
Arxiv
5+阅读 · 2019年4月8日
Arxiv
9+阅读 · 2018年4月12日
Arxiv
6+阅读 · 2018年1月14日
VIP会员
相关资讯
2019年药品零售行业全景图
行业研究报告
31+阅读 · 2019年9月18日
浅谈 Kubernetes 在生产环境中的架构
DevOps时代
11+阅读 · 2019年5月8日
【数字化】数字化转型正在成为制造企业核心战略
产业智能官
34+阅读 · 2019年4月22日
2018年边缘计算行业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报告
12+阅读 · 2019年4月15日
5G进电厂走到了哪一步?
1号机器人网
15+阅读 · 2019年2月13日
【大数据】大数据参考架构和关键技术(综合)
产业智能官
14+阅读 · 2018年11月22日
警务云情报分析研判平台解决方案(ppt)
智能交通技术
16+阅读 · 2018年3月18日
安全牛发布《威胁情报市场指南》报告
安全牛
13+阅读 · 2017年7月10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