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冬季拍摄装备

2018 年 12 月 21 日 Thomas看看世界
@托马斯:冬天已经不知不觉到来,冬季户外风光拍摄,需要注意哪些地方呢?

Henry Liu老师来自加拿大,经常在极其严寒的条件下进行创作,今天会和大家分享他的一些经验。


(班芙国家公园雪山之颠, -31°C)


相信很多朋友都有这种经历:在看到美到炫目的冰雪天照片时,都有强列的去拍摄类似场景的欲望,可是一看到摄影师在照片旁白中提到的拍摄时的温度,立刻泄气了:零下20度,零下30度,零下40度... 这是人呆的地方吗? 


(贾斯伯公园的幽蓝松林, -33°C)


我承认,我就是这么个喜欢标注温度来吓唬人的摄影师之一。可是我标注的温度都是真的哦,没吹牛的。事实上,冬天如果是在安大略,没有零下20度以下我都没有兴趣出去拍片(日后再讲为什么)。


那么我比大多数人都耐冻吗? 其实恰恰相反。我的体表温度比一般人低,血液循环慢。一群人站在同样的地方,我往往是最先脚趾头冻得痛的那个。可是身在北国加拿大,这里的冬天长达5个月,作为风光摄影师,我不可避免的要面对这个问题。


事实上我恰恰喜欢拍冬景,喜欢冰天雪地里的那种纯净感。12年前刚刚开始玩风光摄影的日子里,确实有被冻得嗷嗷叫的时候,经过这些年的摸索,终于明白一个很简单的道理 :


没有坏的天气,只有不合适的装备



(班芙公园冰原大道的日落,  -26°C)


下面我就简单讲讲我的经验体会,以及我的装备选择吧。这里的推荐和建议,花了我六年时间摸索,又用了六年来验证:


服装篇: 摄影和户外运动有非常类似又非常不同的地方。类似的,都是在户外活动,都需要灵活方便。而不同的,摄影又有非常静的一面,都说了,风光摄影就是等待的游戏,最好的摄影是你等光,而没有光等你。


所以我们往往在一段距离跋涉以后可能又需要长时间在拍摄点静候光线,光线来了,你又需要全神贯注投入拍摄,因为你不怎么移动,这个时候也是最冷的时候。所以摄影有动与静的双面性,冬衣的选择必须考虑这点。


--上身:简单的说我的方法就是Layering,分层穿衣。你也许会说,废话,我们难道都不是分层穿吗? 内衣 (base layer), 保暖层 (mid layer),外衣,防水防风层 (outer layer),大家都这么穿吧。 


我的关键是,我的保暖层(mid layer)不是只有一件鹅绒服,而是可以重叠穿的两件。两件都是轻但是蓬松度(Fill Power)非常高(>800)的鹅绒服。


这样我在寒冷天气里爬山或者长距离行走时,我是只穿一件鹅绒服的,另一件因为蓬松度高,可以收起来非常小(通常就比矿泉水瓶大不了多少),挂着或者放在背包里。到了拍摄点,才取出来穿上。


这已经是冬天我固定的上身冬衣穿着方式。Base layer以外通常还会有一件200克标称的抓绒衣作为内层保暖。用这样的搭配,我在零下37度长时间静态拍摄都没有觉得过冷。

为了做到轻而保暖,建议所有的鹅绒服的蓬松度(Fill Power)都至少800。



可以收进自身口袋的鹅绒服


--下身:由于腿部耐寒能力比躯干强,我通常只是一条抓绒裤外面套一条旁开拉链的GoreTex防水雨裤,偶尔也会穿一件鹅绒裤。


--头部: 除了羽绒服自带的头罩,我一直配一个俗称“打劫帽”防寒帽,也就是只露出鼻子嘴巴双眼的保暖头罩。如果风大,我还会配一副滑雪运动常用的风镜。在温度不是特别冷,不需要戴“打劫帽"的时候,我就一件围脖,非常方便保暖


御寒"打劫帽"



--: 用双层手套!摄影师必须用手操作相机,必须有一定灵活性,但极寒天气下,露出手指可能会导致严重冻伤,这是我用惨痛教训换来的结论。


极寒天气下,任何时候手指都不要裸露在外面。双层手套的内层是比较薄紧贴皮肤且支持触屏的普通薄型手套。关键词是紧贴皮肤,非常易于操作,最好是美利奴羊毛的(Merino Wool)。


外层是大一号的比较厚的翻盖手套,除了四指部位可以翻盖,特别要求大拇指也是可以露出来。这样,在非操作相机状态下,翻盖手套是套上的。操作相机时揭开翻盖,露出内层手套。手套并不要求完全防水,但要能够快干。

如果实在冷,翻盖手套里面可以放一对暖手宝。


紧贴手的手套,内层手套




外层的翻盖手套 (注意大拇指也带翻盖)


--:脚是人体离心脏最远部位,往往也是最容易受冻的部位,对于体表温度偏低的我尤其如此。而我们需要雪靴一方面能够方便行动,比如长距离行走或者爬山,另一方面又能抵御长时间静态状态下的严寒,确实是比较矛盾的地方。


非常厚的雪靴,比如号称能够抵抗零下70度甚至更低温的,往往行动非常不便,勉强穿着它走了距离稍远,脚会出汗,而一旦出汗,当我们静下来长时间站立拍片时,再厚的鞋也会冻到麻木。


所以我个人认为冬季拍片如果需要长距离行走,脚部防寒的最好措施,不是多厚的鞋,而是勤快点放暖脚宝进去(放在袜子脚背,不是脚底板,因为发热粉会逐渐硬化并结粒,行走中会咯脚),并且及时更换。另外雪靴必须防水,必须高帮,或者穿绑腿。如果要在雪地行走,绑腿能够最有效地防止雪从鞋口进入鞋子里面。


至于雪鞋本身的选择,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几乎所有的耐寒温度指标都是指active,即活动时的抗寒温度,所以,你买的标称零下40度的哪怕名牌鞋,也许零下5度时你长时间静止不动也会冻到麻木。


选择雪鞋不必看所谓温度指标,要看材料的隔热性(insulation)的克数,比方说通常零下40度的鞋子用的是600gram(克)的insulaton。


我两双雪鞋中一双Salomon Toundra Pro,号称是零下40°C,600g insulation,厂商有注明是指active(活动)情况下的零下40度,但我们拍片等光往往不是active (活动状态),所以,没有其它保暖措施时,我即便在零下5度,长时间静止站立也会脚趾头麻木。


我的另一双雪鞋则是打猎人专用的Irish setter 3888,2000g 的insulation指标。(猎人的活动方式和风光摄影师非常接近:也需要跋涉到目的地,也需要静止歇伏。只不过他们的工具是枪,我们的工具是相机)

袜子也是需要认真考虑的地方。通常我是双层袜,里层是吸汗能力强的薄袜,外层是羊毛袜或者其它类似的保暖厚袜。因为这种双层袜穿法,买鞋子也要求稍微大一点(通常大一号)。


Gaiters(绑腿)套在雪靴上可以有效防止雪从顶端进入鞋内,平时也可以起到防水防泥沙的作用,也有一定保暖功能



雪地行走装备:雪鞋及登山杖。 如果你的所谓风光是摄影就是路边摄影,你也许不需要雪鞋(不是雪靴! 雪鞋,snow shoes是指大约25英寸长的大脚雪地行走鞋,见下图),但路边往往有雪堤,越过雪堤也要有雪鞋。在数尺深甚至数米深的雪地行走,没有雪地鞋,人立刻陷进去就像被种在雪地里。


2012年在美国火山湖公园拍片时,曾经有个来自中国的游客看到我在雪地拍片,跟我打招呼,我用中文回应,结果他一高兴,离开被人踩平的道路向我冲过来,我大喊”不要!”,可是已经来不及了,那雪其实有十尺高,我脚边看上去矮小的树丛其实是松树的树梢。这位同胞陷在松软的雪里,雪几乎齐胸高,我们花了十多分钟才把人给“捞”出来。


雪鞋 带齿边框比铝管边框要更防滑。下面的这种铝管边框的,在陡峭雪坡上防滑性不好,曾经有人付出生命代价。除非买不到上面这种,能够避免就避免:



冰面行走装备: 冰爪,不用说了,冬天冰湖面行走的标配,否则摔倒是正常,不摔倒是不正常。一定是带一公分高度以上钢爪的冰爪。那种只是金属条或者弹簧条的防滑鞋不管用。但也不必买爪子长达一两寸的冰爪,适合攀冰岩,但平地行走不便。


我们验证过无数Crampon(鞋套式)冰爪,上面这款KAHTOOLA MICROSPIKES最好用,不是之一。


以下常见的防滑鞋套顶多只适合小区遛狗,不要拿去山野冰天雪地复杂地形使用,你可能摔人也摔相机(后者我看到了尤为心疼):



摄影器材的防寒


--相机:目前主流单反相机都能应付寒冷天气,必须注意的是电池。寒冷天气往往可以立刻彰显出原装电池和山寨电池的区别,所以尽量使用原装电池。拍摄时备用电池应该放在比较贴身的口袋里靠体温保暖,否则可能很快就会报告没电了。


有时电池装进去没拍多少张就显示没电了,可以取出来放进贴身口袋,用另一块电池拍片,过一阵当这块电池报告没电了,之前那块已经缓过气来了,可以换了继续拍。


--镜头:镜头从包里或者车里取出时,如果温差太大,经常容易起雾,如果雾只是是在镜头玻璃外表还算简单,用镜头布擦干就好。


千万不要用嘴吹气,可能会瞬间结成冰晶,再擦就有可能损伤镜面的镀膜层。如果是镜头玻璃内侧起雾,通常需要等候几分钟,或者用暖宝宝来烘走雾气。


--脚架:脚架是摄影器材中直接与冰雪亲密接触的器材。 寒冷天气是检验脚架好坏的时候。一般名牌脚架,不会有什么问题。但如果使用者曾经清洗过脚架,并抹上了不耐寒的润滑油,那么润滑油可能会被极寒天冻死导致脚架不能收放。


非名牌的一些南方厂家的脚架,很多没有考虑极寒天气的情况,可能拿到冰天雪地第一次打开就会出问题。


脚架除了润滑油冻死凝固等最常见问题以外,胶圈冻硬无法拧动或者胶圈与脚架管松脱也是常见问题。脚架如果在冰水里面使用过,收工时切记要将脚架里的水排干净。否则从水里拿起来不要几分钟就会被冻住。如果可能,回到住处不要将脚架留在车里,拿回放房间,以保证第二天的晨拍好用。


我们通常拍海景沙漠等场景脚架锁紧环内很容易渗入沙子,所以清洗脚架是个好习惯。但清洗完以后一定要上润滑油或者润滑膏脂。如果你买的的脚架本身附送润滑油,那么通常没问题。否则选用润滑有要非常谨慎。我用的是加拿大轮胎店提供的雪地摩托专用合成润滑脂,零下45°C完全没问题。


Low Temperature Extreme Pressure Grease (-45°C~120°C) (只需$4.79加币,用了12年还只用了1/2)



在冰面拍片,要求脚架装有不锈钢或者钛金属防滑脚钉或者钉爪:


脚架脚钉和脚架钉爪


在水里拍片结束后记得倒空脚架里面的水 (photo by 陈永乐)


进出温差大的地方不能立刻打开相机!


这包括从雪地回到车里,或者从室外回到房间里,都不要立刻打开相机或者打开相机包,不管你认为自己拍了什么巨片想要欣赏或者炫耀,都必须忍耐至少一两个小时,等到相机包/相机内温度和室内/车内温度接近了才能开包/开机。


这些年我见过无数猴急的同学因为过早打开相机导致相机报错,CMOS sensor严重积水雾,或者镜头光圈锁死现象。


我喜欢NBA加拿大猛龙球队的口号: We the North! -- 我们是北方佬!不管你来自何方,只要你装备正确,有备而来,那么,你在这里,在这北国冰天雪地中,你,就是北方佬!

作者

▲ Henry Liu


加拿大著名风光摄影探险家

IPF国际摄影师联盟技术总监

三栖影社创始人



欢迎关注@Thomas看看世界,

每周学会一个摄影技能。


如果您觉得文章有用,就把它分享给更多的小伙伴吧。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Henry Liu,密歇根大学智能网联交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密歇根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教授、智能网联交通研究中心主任。曾任滴滴出行智慧交通首席科学家,建立并领导了城市交通业务部门。研究兴趣为交通网络监测、建模和控制以及自动驾驶安全测试。发表相关领域期刊文章100多篇。兼任国际期刊Journal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责任主编、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副主编。
【CVPR2020】时序分组注意力视频超分
专知会员服务
30+阅读 · 2020年7月1日
知识图谱推理,50页ppt,Salesforce首席科学家Richard Socher
专知会员服务
105+阅读 · 2020年6月10日
Python地理数据处理,362页pdf,Geoprocessing with Python
专知会员服务
113+阅读 · 2020年5月24日
【干货书】流畅Python,766页pdf,中英文版
专知会员服务
224+阅读 · 2020年3月22日
【电子书】让 PM 全面理解深度学习 65页PDF免费下载
专知会员服务
17+阅读 · 2019年10月30日
上新 | 《中国地理必修课》,让孩子更懂中国
罗辑思维
3+阅读 · 2019年2月25日
还在PS里手动描边?AI自动抠图只需5秒
机器之心
12+阅读 · 2018年12月19日
一万小时贫穷定律
互联网er的早读课
5+阅读 · 2018年8月22日
“我今年36岁了,除了收费啥也不会!”
创业邦杂志
4+阅读 · 2018年1月14日
Python除了不会生孩子,其他的都会了!
全球人工智能
3+阅读 · 2017年11月9日
Python除了不会生孩子,什么都会
算法与数学之美
3+阅读 · 2017年11月8日
Self-Attention Graph Pooling
Arxiv
13+阅读 · 2019年6月13日
Arxiv
30+阅读 · 2019年3月13日
VIP会员
相关资讯
上新 | 《中国地理必修课》,让孩子更懂中国
罗辑思维
3+阅读 · 2019年2月25日
还在PS里手动描边?AI自动抠图只需5秒
机器之心
12+阅读 · 2018年12月19日
一万小时贫穷定律
互联网er的早读课
5+阅读 · 2018年8月22日
“我今年36岁了,除了收费啥也不会!”
创业邦杂志
4+阅读 · 2018年1月14日
Python除了不会生孩子,其他的都会了!
全球人工智能
3+阅读 · 2017年11月9日
Python除了不会生孩子,什么都会
算法与数学之美
3+阅读 · 2017年11月8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