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王岳含
来源 | 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
近年来在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快递行业飞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快递包装使用数量迅速增长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推进我国快递行业绿色发展成为行业共识。德国物流行业起步较早,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较为成熟,通过对该国绿色物流体系建设经验进行总结,可对我国快递行业绿色发展做出指导,实现行业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
一、推进我国快递行业绿色发展的战略意义
随着资源总量的刚性约束及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明显,绿色经济成为今天世界经济发展的主题和方向。近年来,大多数国家积极推行“绿色经济”、实施“绿色新政”。我国政府高度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强调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可以说绿色发展被提到了一个历史的新高度。
作为新经济新动能代表的快递行业,以每年100亿件的增量高速发展的同时,快递包装的使用数量也在迅速增长,快递行业绿色化发展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与践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方向。为此在新经济形态下,推进快递绿色发展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战略意义:
第一,推进快递行业绿色发展有利于加快生态文明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绿色包装追求的是减量化、再利用,要求不损害生态环境、能重复使用和再生。绿色包装通常以天然植物和有关矿物质为原料研制而成,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无害,且有利于资源的回收和循环再利用。通过贯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发展理念,实施快递绿色发展,将更好地保护自然环境,带来更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推进快递行业绿色发展有利于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顺利推进。
政府明确将绿色低碳、现代供应链作为培育经济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的重点,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代表性行业,提高绿色化水平,将成为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既可争取更多支持政策,又可在提升服务品质的同时,深入参与绿色供应链管理,提高竞争力水平。
第三,推进快递行业绿色发展有利于提高国际竞争力,促进出口贸易发展。
长期而言,发展绿色包装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进入20世纪以来,绿色壁垒逐渐取代传统的关税壁垒,为许多国家所采用。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ISO14000,要求企业建立并完善环境管理体系,使其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实现最小化。同时,实施绿色快递,符合各国人民环境保护的观念,产品出口时不会因此受到进口国的限制,节约出口成本,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并减少贸易磨擦,促进出口贸易发展。
第四,推进快递行业绿色发展有利于提升企业在同行业的竞争力。
在实施绿色经济的大环境下,企业间的竞争已经不仅限于成本等方面,企业要从更加长远的角度出发,培养更持久的竞争优势。实施绿色包装,在短期内虽会增加企业成本,但由于其具有可重复使用、处置成本低等优势,会降低企业的长期成本。绿色快递更能吸引消费者眼球,带动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目前国家邮政局正在积极推动绿色快递包装环保标识认证制度的出台,同时随着《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的发布以及各项快递封装用品国标的修订,对包装绿色化的要求将逐渐提高,由建议使用向底线管理过渡,推进绿色包装、使用绿色包装将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
总而言之,绿色包装对于绿色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不仅能够对经济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而且能够推动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推广绿色快递有利于抑制其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良性互动,符合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经济理念,是快递行业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我国绿色快递推进情况
随着中国快递行业的发展壮大,包装物的使用量也逐年扩大,截至2016年,中国快递行业累计消耗快递运单312.8 亿枚,消耗的编织袋数量,保守估算约为32 亿条,塑料袋的使用量约有68亿个,封套的使用量约为34亿个,包装箱的使用量至少有37 亿个,胶带33亿卷。
在快递包装生产使用过程中,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不容忽视。快递包装涉及的种类繁多、需求量大,长期以来,由于准入门槛不高, 生产企业数量迅速增长,呈现出“小散乱差”的特点,技术创新不足,很多小型供应商仍然处在作坊式生产、家族式管理的初级阶段。为推动快递行业绿色发展,自2016年起,国家邮政局从以下方面入手大力推动绿色快递建设。
第一,加强顶层设计。出台《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快递绿色包装试点工作,制定《绿色包装试点指南》,指导部分企业先行先试。
第二,健全标准、认证体系。全面修订现有快递行业生产服务标准,建立与实际生产相适应的绿色标准化体系,提高行业绿色门槛,引导企业自觉采用。并计划通过制定绿色快件包装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提高企业使用绿色包装的积极性。
第三,推动建立快递业包装治理体系。提高快件包装领域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包装耗用量,减少环境污染。
第四,加强政产学研联动机制。与地方政府签订建设快递业绿色发展产学研协同创新示范基地的框架协议,打造绿色快递转型升级发展创新中心,实现快递业相关绿色技术孵化落地。
目前我国快递行业环保包装使用比例提高,封装用品使用量有所下降,包装回收体系正在形成。快递企业在包装绿色化、减量化、可循环等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探索。
邮政EMS使用可回收再利用“绿色包装”,采取可重复使用的环保封装容器进行“绿色操作”。顺丰以可重复使用帆布袋替代普通编织袋、采用可降解聚丙烯塑料发泡材料做循环保温箱箱体材质等手段提高快件包装领域资源利用率,通过可拉伸珍珠棉代替传统珍珠棉等包装设计优化、节约原材料50%。申通自主研发“芯片”耐用环保袋已在全网大面积推广使用,以碳酸钙为原料的信封和塑料袋逐步试用。韵达向转运中心与网点推广可循环利用50-100次的环保袋。全峰在全网推广使用塑料中转箱,大幅提升快件运输安全、使用寿命及装卸效率。
新能源汽车在快递业逐步推广,全行业新能源汽车使用量超7000辆,是2014年的15倍多。电子运单在行业内加速推广,主要快递企业协议客户电子运单使用率达80%,部分企业探索使用隐形面单。
三、德国绿色物流体系建设经验
(一)注重规范约束
德国作为世界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之一,在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过程中,环境污染与资源缺乏等问题日益突出,为促进绿色发展,德国政府不断完善法律体系和相关法规、标准,通过顶层设计加强对企业绿色发展的规范约束。
1.建立绿色标准体系
德国政府非常注重绿色法律法规体系建设,通过国内立法及国际法转化,增强顶层设计。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引导企业绿色发展。在德国,绿色标准通常先在协会的框架下,由部分企业试行,根据试行效果,不断修改标准内容,增强标准的实用性与约束力。修改完善后,逐步由协会标准上升为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另外,德国物流行业协会对各种物流作业和服务制定相关行业规范,并制定物流用语规范、物流从业人员资格规范等,促进不同企业间的绿色合作,提高物流系统运作效率。
2.加强环境标准认证
早在1975年,德国就设立了世界第一个绿色包装标识——“绿点”,印有该标识的产品或包装需符合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且可回收使用。
1978年,德国又建立了世界第一个环境标志认证系统——“蓝色天使”。该标志通过对产品全生命周期做出评价,倡导大众绿色消费,敦促企业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蓝色天使”标志一方面作为环境政策的市场导向工具,可以鼓励企业发展和供应环保产品。另一方面还可以促进消费者增强环境意识。作为非强制性鼓励制度,该标志的成功主要得益于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采取阶段性鼓励策略。通过动态标准,带领企业突破现有产品设计,实现绿色创新。
第二,审核过程中适度信任厂商所提供的声明文件。
第三,审慎通过商品审批。每年仅对3-6项商品完成规格标准审核,获得认证的产品每年都要接受至少两次不定期的严格市场抽检。第四,政府的强力宣传和引导以及消费者的觉醒与支持。
3.设立信息公开制度
为履行欧盟通过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德国于2011年通过“德国可持续发展准则”。企业需参照该准则从各方面向公众汇报年度社会责任表现,其中环境方面包括整个供应链上的能源消耗、资源利用、温室气体及其它有毒气体排放等相关指标,以增强企业绿色发展的可比性和透明度。
(二)实施绿色包装
1.减少包装数量
德国企业认为减少包装污染最重要的是要减少包装数量,这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减少包装耗材。目前许多快递公司为了确保快件运输过程中能够保持完好,在包装包裹时过度使用包装和填充物,为此弗劳恩霍夫物流研究院与DHL联合研究包裹包装的最优化解决方案,通过运用新材料、新包装方式等途径,用最少耗材达到最高的抗撞击性,以减少包装物的使用和物品填充比率。
第二,减少二次包装。在德国,为减少快递包装的使用量,许多快递公司运用路由规划、供应链管理等技术,通过可回收容器,直接将产品送到客户所留地址附近包裹站,省去二次包装环节,实现绿色环保。
例如许多生鲜水果供应商直接与快递公司签订运货协议,通过供应链管理系统,快递公司可提前获知货物的运量及目的地,根据运送信息,快递公司选择适宜的可多次循环使用的标准箱运送货物,不再对产品进行二次包装,并将货品送到包裹站,收件人到包裹站将产品从标准箱中提走,放到自己所带容器中即可。这种寄递方式对于自提的大宗货物较为实用,且存在规模效应递增趋势。
2.使用可降解材料
德国政府以法规标准的形式,对于不能使用和必须回收的包装材质做出明确规定,对相关研究机构给予资助,推动科研机构与企业共同研发可降解材料,在全国进行推广。目前,德国已研发多种可降解塑料包装物,并以法规形式免除可降解包装材料供应商所有包装回收处理费用,以此提高企业生产、应用可降解材料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建立包装回收体系
在绿色包装推行的过程中,德国政府非常注重包装回收体系的构建,通过立法很好控制包装垃圾的数量,促进包装工业可持续发展。这主要得益于“绿点”回收系统的应用和包装条例的实施。1992年德国开始施行“绿点”回收系统,到1993年就避免了100万吨的包装污染,1993-1995年通过此系统利用的商品包装废料约1300万吨。
所谓“绿点”就是在商品包装上印上统一的“绿点”标志,表明此商品生产商已为该商品的回收付了费,消费者在使用该产品后,只需将其放入特制的黄色塑料袋中,经营“绿点”系统的回收公司会有专人定时来各家收取,将“绿点”商品统一回收、分类、再利用。回收用的包装袋各家公司都可使用,可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交换。
该系统的根本意义在于,通过包装条例,产品责任原则首次在法律上被确定下来,即商品包装的生产和经营者有义务收回和利用使用过的产品。对于回收率低于72%的汽水、啤酒等一次性包装产品,顾客在购买时会被收取强制性押金,退回包装时才可退回押金。通过这一制度,在提高了包装回收率的同时,也使德国民众逐渐将使用一次性饮料包装的消费习惯转为更有利于环保的可多次使用包装产品上,提高了民众的环保意识。
(三)采用智能绿色运输、仓储
1.推广智能环保车辆
德国运营的物流车辆必需符合环保方面的要求,凡是使用节能环保的设备都可以得到政府补贴,且大力推广新能源电动车。德国邮政就专门收购了一家研发、生产快递专用电动车的企业,以满足对配送车辆的需求。
通过技术创新,德国还研发出多款适宜仓储使用的智能车辆,降低燃料消耗,提高物流行业的绿色发展水平。
2003年该国研制出全球首台轻型高速穿梭车,成为全球物流领域不可或缺的自动化仓储与搬运技术。之后又研发出可在货架和地面行走的两栖智能穿梭车——“魔浮”,实现从仓库到生产线无中转环节的智能对接,每辆“魔浮”都可自主承接适合的订单,自主解决行走路线中发生的问题,实现灵活度高、能耗低、效率高、成本低的生产物流作业。2014年德国推出工业4.0时代的最新技术——可自行攀爬的“蜘蛛车”,能同时实现水平移动和对角线自行爬行取货的技术特点,有效提升作业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2.采取节能驾驶技术
在节能驾驶方面,DHL在部分车辆安装节能驾驶APP,对派送员的驾驶行为进行打分,改善驾驶习惯,尽量匀速行驶,减少急加速和急刹车,从而降低油耗。经过对驾驶员的节能驾驶培训,可以节油10%-20%。通过量化、计算等方式对运输路由进行智能规划,从而节省运输距离,实现节能减排。
3.制定系统解决方案
德国在实施智能绿色运输、仓储方面,非常重视系统解决方案的制定,加强最新物流技术和信息技术在物流行业中的应用,尽可能整合物流功能和资源,协调供应链各环节的准确快速运行,提高物流系统的快速反应能力,建立新型的管理与生产模式,降低物流成本,促进绿色物流的发展。
通过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整合运输资源,组合不同物流企业物品,提髙货车实载率。广泛使用甩挂运输,提髙运输效率,降低库存。鼓励多式联运,优化不同运输方式的组合,长距离运输中尽可能以铁路、水路运输为主,短途运输中则采用近距离配送和夜间送货的方式,减少交通拥堵、节省燃料并降低排放。
同时行业协会和物流企业对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能耗和排放进行统计分析,测算比较各种运输方式碳排放水平,对联运方式的碳排放量也进行统计和测算,研究效果为物流企业选择绿色的运输方式及开展多式联运提供可靠依据,也为绿色物流规范制定提供支持。
四、德国绿色物流发展对我国快递行业的启示
结合我国国情,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借鉴德国绿色物流发展的相关经验,促进我国邮政、快递行业可持续发展:
(一)政府层面
第一,制定绿色快递标准体系。与德国相比,我国绿色包装、运输等方面的标准尚不完备且指标偏低,应借鉴国外先进技术标准,尽快制定符合我国快递企业绿色发展的相关标准体系,并实行动态调整机制。初期可在绿色包装联盟内部试行推广,标准成熟后,在全行业范围内实行,从而使绿色快递在一个较高的规范起点上展开。
第二,开展绿色环境标志认证。为增加行业绿色服务供给,打造绿色邮政和快递服务,提高对上游产业供给的适应性和有效性,行业管理部门或行业协会可以通过绿色标准规范企业的服务供应链管理,通过环保认证建立企业与市场之间具有公信力的桥梁,方便消费者的绿色选购,保障其绿色消费权益。
绿色邮政和快递服务标准和认证,不仅应保证服务质量的安全、可靠、环保,还应保证服务供应链各环节(采购、生产、使用和处理处置)都符合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的要求。环保认证应由具有资质的第三方认证机构负责,按照“公平、公正和公开”原则进行,在自愿的原则下,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申请认证。
第三,实行联动管理机制。由于绿色快递的发展是一个复合型工程,涉及包装、运输、仓储、联运、环保等多个行业,政策上关联交通部、铁道部、民航总局、商务部、信息产业部、海关、环保、工商、税务等多个部门。为确保部门间政策的协调一致,应建立部门间的联动管理机制,健全完善法律法规,制定绿色快递发展政策,规范、监督和激励快递企业行为。通过立法、罚款、提高标准等方式干预快递经营中存在的外部不经济性。通过绿色补贴、税收扶持、贷款优惠等政策激励和引导主体行为。
第四,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建设行业独立第三方检测机构,或鼓励已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增设适合邮政业的检测服务,根据有关标准做好绿色邮政和快递服务的质量检测工作,提升行业的质量检测能力。环境保护部、国家邮政局将对各地实施绿色邮政和快递服务的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建立健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二)企业层面
第一,设置企业绿色信息公开制度。利用快递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的环境核查,要求企业披露其供应链中环境影响的相关信息。鼓励企业定期发布设计生产链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强化企业环境责任。
第二,完善自愿管理手段。建议引入推广生命周期评价、生态管理审核、社会责任合规方案等国际通用的自愿项目,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激励政策。
第三,增强绿色技术创新应用。在绿色包装方面,提高可降解包装使用比例,降低包装耗材使用数量,有效控制资源消耗,避免环境污染。建立包装回收系统,提高包装材料回收利用率。
在绿色运输方面,运用信息技术,对运输线路进行合理布局与规划,通过缩短运输路线,提高车辆装载率等措施,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注重运输车辆养护,使用清洁燃料,减少能耗及尾气排放。改进驾驶员驾驶技术,通过智能化方式,促进能耗降低。
在绿色仓储方面,合理选择仓库选址,以利于节约运输成本。科学规划仓储布局,使仓库得以充分利用,实现仓储面积利用的最大化,减少仓储成本。运用电动叉车、智能机器人等设备,提高仓储智慧绿色水平。
第四,鼓励合作交流。鼓励产学研合作,推动企业创新。产学研联合打造创新平台,通过试点、项目、培训、论坛等方式,推广绿色技术、绿色导向经营模式、绿色转型的最佳实践等。鼓励企业间的自愿合作,快递协会或邮政、快递企业与客户企业、上下游供应商、认证机构、投资机构等可建立绿色邮政和快递服务联盟,发布社团标准,建立信息平台,组织论坛、研讨会,多层次、多渠道地推广行业绿色发展经验与动态。
(三)社会公众层面
第一,重视市场绿色消费培育。应充分发挥公众消费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利用市场经济手段引导公众的绿色快递消费行为,对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政策体系给予支持。同时应重视公众在绿色快递运行过程中“信号灯”的作用,适时对政府推行的各项绿色快递发展政策进行调整,满足绿色快递建设终端消费者的需要。
第二,提高公众绿色意识。通过“快递行业绿色明星企业”评比、政府绿色采购宣传、绿色快递进社区等一系列社会活动,在全社会宣传绿色快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唤醒社会组织和公众的绿色理念与消费意识。为实施绿色快递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培养公众对绿色快递的认知意识,培育全民绿色消费思想。
此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物流沙龙立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