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eMTC若是商用开启,业界应该摒弃“模组价格是产业发展瓶颈”的看法,期望eMTC不要再走NB-IoT的老路,应该去寻找给垂直行业带来的价值,给产业链厂商合理的回报,而不是一味降低价格。
作者:赵小飞
物联网智库 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和出处
导 读
eMTC若是商用开启,业界应该摒弃“模组价格是产业发展瓶颈”的看法,期望eMTC不要再走NB-IoT的老路,应该去寻找给垂直行业带来的价值,给产业链厂商合理的回报,而不是一味降低价格。
近日,工信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公开征求对《关于增强机器类通信(eMTC)系统频率使用有关事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对eMTC基站射频技术要求、基站设置和干扰协调管理要求等制度。在物联网当前发展的背景下,这一征求意见稿的发布被解读为eMTC商用铺平道路中的关键动作。然而,在各方力量大力推动下NB-IoT发展仍然没有达到“给物联网市场带来巨大机遇和空间”的预期背景下,eMTC商用的进展似乎并未博得业界太多的眼球,是机遇还是鸡肋或许是不少人的疑问。
物联网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对产业确实有机遇的一面
在2018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要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eMTC网络是非常典型的物联网基础设施,而且是还未开工的基础设施,从宏观调控的角度看对整个产业会有一定的杠杆带动作用。eMTC网络在海外已经有了近两年的实践,而且在基础设施层面国内可以说是做好了准备。
(1)全球eMTC部署和应用情况
早在2017年初的巴展期间,全球9大主流运营商同时宣布商用eMTC网络。而在此前全球主流运营商对NB-IoT的热情更大,这9家运营商的部署快速增加了eMTC的力量。根据GSMA的数据,截止2018年底,全球已有23张eMTC网络正式商用,给这些运营商所在国家和地区提供了物联网基础设施支撑。
运营商 |
地区 |
AIS |
泰国 |
AT&T |
北美 |
AT&T |
墨西哥 |
Bell |
加拿大 |
Dialog Ataxia |
斯里兰卡 |
Etisalat |
阿联酋 |
KDDI Corporation |
日本 |
KPN |
荷兰 |
NTT Docomo |
日本 |
Orange |
比利时 |
Orange |
法国 |
SingTel |
新加坡 |
Spark |
新西兰 |
Swisscom |
瑞士 |
Telenor |
挪威 |
Telstra |
澳大利亚 |
Turkcell |
土耳其 |
Verizon |
北美 |
Vodafone |
新加坡 |
Vodafone |
荷兰 |
软银 |
日本 |
亚太电信 |
中国台湾 |
中华电信 |
中国台湾 |
全球已商用eMTC网络情况(来源:GSMA,物联网智库制表)
在GSMA最新发布的《LTE-M商用案例》中,专门对美国AT&T和澳大利亚Telstra的典型应用进行研究。其中,AT&T展示了其在美国推出的白色家电智能化应用案例,采用eMTC网络替代原有的WiFi方案,给用户一个更简单的联网方案,另外AT&T和亚马逊合作推出的AWS IoT 1-Click设备,加速一些场景中一键智能的开发。澳大利亚Telstra则采用eMTC网络推出太阳能设备的资产管理方案和物流跟踪方案。
不过,总体来看,海外运营商的eMTC网络实现的连接数并不多,已有大量的应用项目但并未上规模。GSMA预计AT&T和Telstra的eMTC网络连接数不足百万。
(2)国内运营商已准备就绪?
过去的两年,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领导和一些公开资料中曾多次提过对eMTC的试商用和商用计划,中国电信2017年业绩报告中还曾提到2018正式商用eMTC网络。不过,截止目前各大运营商还未正式商用。
理论上,三大运营商已具备了eMTC商用的条件。
一方面,作为基于LTE的窄带蜂窝物联网网络技术,可以通过现有的LTE网络软升级,基站侧改动不大,核心网可以共用,因此能快速实现eMTC网络商用,此前NB-IoT网络还需部分设备的更新,所以eMTC网络部署速度更快。当前,三大运营商已经建成全国覆盖的LTE网络,而且主要场所的深度覆盖也已经完成,对现网进行eMTC软升级的基础已具备。此前,中国移动由于缺少FDD牌照,对于NB-IoT/eMTC部署不具有先发优势,但随着其获得FDD牌照,在全国部署基于FDD的基础设施,也具备了快速升级的基础。
另一方面,运营商一直在推进eMTC网络的测试和试商用,推进产业链的合作。以中国电信为例,早在2017年中期,中国电信就开始开展eMTC外场测试,进行不同场景、不同频段的eMTC对比测试,了解资源分配对用户体验的影响。场外测试采用对4G现网进行软件升级,eMTC与LTE共享无线资源的方式,验证eMTC网络对4G网络的影响,验证eMTC切换等功能、性能,收集并分析eMTC关键参数、频率策略配置,为eMTC商用做准备。
当然,运营商的准备就绪并不代表全产业链准备就绪。这一基础设施可以在短时间内建设完成,但其带动的整个产业发展不一定是短时间内能够显现的。
eMTC产业链上游已初具规模
产业链方面,正如NB-IoT当年发展一样,首先需要有大量芯片和模组厂商的支持。而在过去几年中,芯片和模组为代表的产业链上游已初具规模,并积累了不少经验。
(1)多模芯片为主,但单模的门槛不高
由于国内外蜂窝物联网相关厂商将更多资源集中在NB-IoT上,国内更是如此,因此目前eMTC芯片供应商以海外企业为主,国内仅有RDA推出相应产品,但还未实现量产。而且,这些厂商推出的芯片大多是以多模为主,包括NB-IoT/eMTC双模和NB-IoT/eMTC/2G三模。其中,高通是eMTC和多模芯片的坚定推动者,从最初的MDM9206到2018年底发布的MDM9205,都是坚持NB-IoT/eMTC/2G的多模芯片。主要eMTC芯片厂商及其产品包括:
厂商 |
型号 |
制式 |
RDA |
RDA8910 RDA8911 |
NB-IoT/eMTC/2G |
高通 |
MDM9206 MDM9205 |
NB-IoT/eMTC/2G |
Altair |
ALT1210 ALT1250 |
eMTC NB-IoT/eMTC |
Sequans |
SQN3330 |
NB-IoT/eMTC |
Nordic |
nRF91 |
NB-IoT/eMTC |
GCT |
GDM7243i |
NB-IoT/eMTC/2G/Sigfox |
Riot |
RM1000 |
NB-IoT/eMTC |
eMTC芯片厂商和型号(来源:网络,物联网智库制表)
在市场发展初期,通过多模的形式推出产品降低不确定性和风险无疑是通用的做法。不过,随着eMTC商用网络和应用越来越多,未来一定需要成本更低的单模芯片。多位业内芯片厂商的朋友表示,由于eMTC与4G的密切关系,在LTE芯片基础上进行裁剪推出eMTC单模芯片的速度很快。除了那些传统的LTE芯片厂商外,还有大量小型团队也具备LTE芯片设计能力,未来也可能加入eMTC单模芯片的队列。
(2)模组已有现成的群体
在国内,模组厂商已有开发eMTC产品的经验。2017年物联网智库与高通合作,组织过多场基于MDM9206的模组对接会,国内十多家主流的模组厂商均推出相应产品,包括移远、移柯、龙尚、芯讯通、高新兴物联、美格、有方、域格、骐俊、宽翼等。
不过,由于国内还没有eMTC网络,国内的模组厂商无法在现网实现eMTC的连接,其模组大多用于NB-IoT或2G场景,加上过去一年多时间中,NB-IoT模组价格急速下降,这些基于NB-IoT/eMTC/2G的多模模组并没有用武之地。
海外厂商有商用的eMTC网络,因此对eMTC模组的真实需求更值得关注。以AT&T为例,该运营商定期公布经过其认证的eMTC芯片和模组产品,在2017年eMTC网络商用时,其认证的eMTC模组最低价格约为7.5美元。从公开资料来看,经过AT&T认证的eMTC模组包括:
模组厂商 |
模组型号 |
芯片厂商 |
芯片型号 |
金雅拓 |
EMS31-US |
Sequans |
SQN3330 |
移远 |
BG96 |
高通 |
MDM9206 |
中磊电子 |
TPM10 |
Sequans |
SQN3330 |
芯讯通 |
SIM7000A |
高通 |
MDM9206 |
Sierra |
HL7748 |
Altair |
ALT1210 |
Sierra |
WP7700 |
高通 |
MDM9206 |
Sierra |
WP7702 |
高通 |
MDM9206 |
Telit |
ME866A1-NA |
Altair |
ALT1210 |
Telit |
ME910C1-NA |
高通 |
MDM9206 |
Telit |
ME910C1-WW |
高通 |
MDM9206 |
U-Blox |
SARA-R410M |
高通 |
MDM9206 |
U-Blox |
SARA-R410M-02B |
高通 |
MDM9206 |
U-Blox |
SARA-R410M-52B |
高通 |
MDM9206 |
启碁科技 |
IMA2A |
Altair |
ALT1250 |
启碁科技 |
IMA3 |
Altair |
ALT1210 |
启碁科技 |
IMS2 |
Sequans |
SQN3330 |
AT&T认证的eMTC模组信息(来源:AT&T,物联网智库制表)
可以看出,AT&T认证的模组中,使用高通芯片占据了绝大多数。随着eMTC网络部署的增加,芯片模组的成本也会随之大幅下降,参与的厂商同样会多起来。当然,芯片和模组准备就绪后,相应的终端、应用环节也需要尽快发展起来,目前这些环节相对于NB-IoT还不够成熟。
从eMTC与NB-IoT的交叉互补看机遇和鸡肋
从海外市场看,至少有13家运营商在同一个国家或地区同时部署了NB-IoT和eMTC网络。理论上来说,两者主要面对的是不同速率、可靠性的场景,之间可能会有一些场景的交叉,但更多是互补,共同覆盖大部分中低速率的物联网场景。不过,实际推进中产业链会有多方面利益的博弈。
(1)功能之间的交叉和互补
在2016年6月3GPP R13协议冻结后,NB-IoT成为热门话题,对于NB-IoT和eMTC的区别,站在应用场景的角度,更多聚焦在三点:eMTC峰值速率为1Mbps,高于NB-IoT的250Kbps;eMTC支持小区切换,具有较好移动性,而NB-IoT不具备;eMTC支持语音,而NB-IoT不支持。尤其是NB-IoT仅支持小区重选,不具有业务状态下的移动性,被认为在很多场景都受到限制。
不过,在2017年8月冻结的3GPP R14核心协议中,NB-IoT迎来了多个方面的功能增强,根据中国电信江苏公司陆强公开发表的《解读NB-IoT R14版本的七大变化》一文,其中包括NB-IoT在移动性方面也具备了业务状态下小区切换,并支持定位功能。这些功能的增强,使得NB-IoT的应用场景有了更大的扩展,同时也和eMTC覆盖的场景有了更多的交叉。
笔者与多家做穿戴设备、跟踪定位和资产管理的朋友进行过沟通,此前他们主要提供的服务场景对eMTC有一些需求,但在NB-IoT实现移动性增强和定位后,这些场景对eMTC的需求就没那么明显。eMTC目前典型的优势在于支持语音和中速率的带宽,在需要一定带宽数据、图片和应急通话这些功能的场景中才是NB-IoT不可替代的。
(2)NB-IoT商用推进后对eMTC的思考
在2年多之前,业界对于NB-IoT寄予厚望,希望能在短时间内承担起物联网“大连接”的重任。然而经过2年多的商用推进,目前来看千万级的连接的结果是慢于之前的预期。众所周知,NB-IoT被认为是承载蜂窝物联网60%以上连接的方式,而这些物联网应用落地不及预期并非是上游供给方厂商不努力推进,而是涉及到整个产业生态,尤其是下游应用方的规模化需求还未激发的问题。面对同样的问题,若承载绝大多数连接数的网络在几年商用中的发展速度未及预期,那么再商用一张eMTC网络后发展也一样可能达不到预期。运营商在推进NB-IoT过程中遇到的产业生态成熟度、需求不足等等因素,或许是国内对eMTC商用还不积极的一个原因。
对eMTC商用的期望
虽然目前eMTC还未商用,但本次监管机构对eMTC频谱管理制度的公示,可以说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加上宏观政策对物联网基础设施的支持,eMTC商用加速可能性很大。从过去几年NB-IoT发展路径中,笔者认为eMTC商用需要吸取之前的一些教训。
首先,eMTC若是商用开启,业界应该摒弃“模组价格是产业发展瓶颈”的看法。曾经这一观点在NB-IoT发展中非常盛行,结果2018年在运营商多次集中招标和厂商间血拼的操作下,NB-IoT模组价格迅速跨过之前“5美元”的预期,降至20人民币以下,这个价格的飞速下滑过程不但戳穿了“模组价格是产业发展瓶颈”的观点,更让芯片、模组这些产业链群体遭受了一次不正常的血洗。期望eMTC未来的发展不要再走NB-IoT的老路,应该去寻找给垂直行业带来的价值,给产业链厂商合理的回报,而不是一味降低价格。
其次,eMTC作为解决窄带和宽带之间需求而存在,向上和4G、向下和NB-IoT都有一定的交叉性,从而让人产生存在意义是否很大的疑问,因此在商用过程中更要在下游行业中定位适合自身的应用场景,体现自身的不可替代性。举例来说,当前基于2G的连接增长很快,其中不少场景NB-IoT无法很好承接,这些可能就是eMTC发挥作用的地方;又如那些智能无线POS机,使用4G成本和功耗较高,eMTC可能是更好的方式。应用导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遵循每个行业的发展规律,需要上游厂商与下游各行业用户更加紧密的合作,而不是靠补贴和专项行动这种大跃进式运动来实现。
当前,4G网络已成熟,NB-IoT聚集了大量资源,坚持价值导向,坚持应用场景的适用性,在两者之间的eMTC应该能为物联网市场带来机遇,而不是一个鸡肋。
识别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下载MindSphere白皮书
往期热文(点击文章标题即可直接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