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等23位“千人计划”专家2017创新创业成果 | 年度回顾

2018 年 1 月 23 日 生物探索 千人计划网

2017年,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在各自领域作出了显著成绩,成为国家创新创业生力军。以下是“生物医药和生命科学”领域部分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的创新创业成果,包括袁钧瑛、朱健康、施一公、陈列平等。




本文节选自“千人计划网”,原标题:2017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创新创业成果丨年度巨献。


袁钧瑛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


2017年5月2日,美国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公布了2017年度院士增选名单,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终生教授、国家“顶尖千人计划”入选者袁钧瑛教授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此前袁钧瑛已于2007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2010年当选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 她在全球首次发现了调控线虫细胞凋亡的基因,并证明了哺乳动物细胞和神经元中也存在一类蛋白酶分子介导哺乳动物细胞的凋亡。详情链接


朱健康研究组 PNAS 利用 CRISPR 技术解析 DNA 甲基化


2017年5月15日,朱健康研究组研究利用CRISPR/Cas 9技术获得了番茄sldml2的突变体植株,发现了番茄SlDML2调节的DNA去甲基化不仅可以激活成熟需要的基因,同时还可以抑制成熟不需要的基因,在调节番茄果实成熟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 PNAS 杂志上。


施一公获2017年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



2017年9月9日,清华大学施一公获2017年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施一公因其“在解析真核信使RNA剪接体这一关键复合物的结构,揭示活性部位及分子层面机理的重大贡献”而获奖。详情链接


陈列平教授获第五届贝时璋奖


2017年1月16日,饶子和院士代表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为陈列平教授颁发了学会的最高荣誉奖“贝时璋奖”,以表彰陈教授在癌症免疫治疗领域所作的开拓性贡献。详情链接


张学记当选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


2017年3月20日,北京科技大学生物工程与传感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张学记教授以其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卓越贡献,当选美国医学生物工程院(AIMBE)院士。张学记是世界著名的生物传感器研究科学家,已在国际一流刊物发表论文近400篇(被引8000多次),并拥有65项发明专利,出版专著7部,已有30余项技术实现产业化,产品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得到广泛应用,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详情链接


谢晓亮获2017年度“求是奖杰出科学家”


2017年9月16日,研究应用单细胞基因组测序技术使几百名新生儿免除遗传疾病困扰的生物物理化学家谢晓亮,获得2017年度“求是杰出科学家奖”。


谢晓亮教授作为生物物理化学家,单分子生物物理化学、相干拉曼散射显微成像技术、单细胞基因组学的开拓者,在相关新兴交叉学科做出了创造性贡献。他不仅是生物物理化学基础科学研究的国际领军人物,近年来亦大力推动了无标记光学成像技术和新兴单细胞基因组测序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特别是在中国,谢晓亮团队的工作已使得几百个新生儿成功地避免了他们父母的单基因遗传疾病,其课题组目前在研究方向包含理论科学研究领域、技术研究领域、医学研究领域三个领域。


徐华强团队破解GPCR信号转导的磷酸化密码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徐华强领衔的国际交叉团队经过联合攻关,再次利用世界上最强X射线激光,成功解析磷酸化视紫红质(Rhodopsin)与阻遏蛋白(Arrestin)复合物的晶体结构,攻克了细胞信号传导领域的重大科学难题。该项突破性成果于2017年7月28日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上。


程京团队荣获“黄家驷生物医学工程奖”一等奖


2017年4月21日,2017年度“黄家驷生物医学工程奖”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博奥生物集团申报的“遗传性耳聋基因诊断芯片系统”项目摘得技术发明类一等奖。该项目通过耳聋遗传高危人群的分子病因学研究,确定了中国耳聋人群最常见高发的遗传性耳聋致病基因和突变位点,并在此基础上研发出国际首款耳聋基因诊断芯片,该芯片覆盖了能够检测先天性耳聋、药物性耳聋、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相关的耳聋基因位点,具有准确性高、稳定性好、操作简便等特点,是至今获证最早、覆盖位点最多、筛查人群最大,且唯一实现干血斑等痕量样品检测大高灵敏度产品。


潘李锋课题组在揭示线性泛素链合成机制方面取得新成果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潘李锋课题组成功解析了HOIP UBA结构域结合SHARPIN UBL结构域的复合物的晶体结构,发现SHARPIN与HOIL-1L可以同时结合在HOIP的UBA结构域上的两个截然不同的位点,既可以单独、也能协同激活HOIP的酶活性。系统的生物化学和酶学实验研究详细地揭示了HOIP的激活机制:SHARPIN或HOIL-1L的结合,改变了UBA结构域和催化核心区的相对取向,从而解除自抑制,并促进底物进入催化核心,加速线性泛素链合成。该项研究工作以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SHARPIN-Mediated Activation of HOIP for the Linear Ubiquitin Chain Assembly为题于2017年9月3日发表Cell Reports上。


贺建奎研发出全球最准第三代基因测序仪


2017年7月31日,由南科大生物系副教授、瀚海基因董事长贺建奎团队自主研发的第三代基因测序仪GenoCare正式宣布上市。在国际知名生物学预印杂志BioRxiv上发表的论文,首次展示了使用深圳市瀚海基因科技有限公司GenoCare第三代单分子测序仪完成的大肠杆菌的基因组测序,准确率达到99.7%,是目前准确率最高的第三代基因测序仪。详情链接


陈悦团队开辟抗胰腺癌干细胞药物化学新领域


南开大学药物化学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药学院陈悦教授团队首次实现了抗癌天然产物BE-43547A2的高效化学全合成,并实验证明了该化合物可选择性杀灭胰腺癌干细胞,具有药物开发潜力。该工作的论文于2017年10月24日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Angew. Chem.(《德国应用化学》)上。该期刊的新闻网站报道该成果时认为“这项研究让人类对胰腺癌的挑战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详情链接


赵子建/李芳红团队研究成果:基因疗法有望治愈儿童糖尿病



2017年4月8日,广东工业大学赵子建、李芳红领军的团队,通过基因治疗技术,在1型糖尿病动物模型体内实现了胰岛再生,阻止自身免疫系统对胰岛的攻击,逆转了发病进程。该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国际临床研究顶尖权威期刊《临床检查杂志》上。


帕维尔•纽齐尔团队研发出了世界上最小PCR检测仪


2017年7月12日,西北工业大学帕维尔•纽齐尔教授团队研制出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仪,成功实现了对由多型禽流感病毒(如H7N9、H5N1)、流感病毒、非典型性肺炎、疟疾、埃博拉病毒的准确、快速检验,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应用空间。相关成果曾被《科学》报道,并被国际著名基因组专业网站Genomeweb认为,是世界上最小的PCR实时检测平台。


郑立谋企业艾德生物上市创业板,深耕医疗分子诊断行业


2017年8月2日,艾德生物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敲钟上市, 艾德生物是我国首家专业化的肿瘤精准医疗分子诊断试剂研发生产企业,由“千人计划”专家郑立谋教授于2008年2月21日回国创办,主要从事分子诊断和免疫诊断试剂(三类6840体外诊断试剂)的研制、生产及相关技术服务和一类医疗器械、科研实验仪器的生产销售,其主营业务为肿瘤精准医疗分子诊断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并提供相关的检测服务。详情链接


应天雷课题组发现抗H7N9禽流感新型高活性全人源抗体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应天雷课题组等研究人员,在H7N9禽流感药物研发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发现了可靶向H7N9禽流感病毒新表位的高活性抗病毒全人源抗体m826。相关成果以《一种靶向H7N9流感血凝素pH敏感表位的强效全人源胚系单克隆抗体》为题,2017年9月28日在线发表于《细胞—宿主与微生物》。


王二涛团队首次揭示菌根共生过程中碳转运新机制


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王二涛研究组首次揭示了在丛枝菌根真菌与植物的共生过程中,脂肪酸是植物传递给菌根真菌的主要碳源形式,并发现脂肪酸作为碳源营养在植物-白粉病互作中起重要作用。2017年6月8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发表了这项研究成果。


付巧妹团队等获取首个中国地区古人基因组数据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付巧妹、高星、同号文及博士后Melinda Yang领衔的古人类研究团队,与德国马普进化人类研究所等团队合作,于前不久获取了第一个中国地区古人的基因组数据。这也是截至目前东亚地区最为古老的人类基因组数据。2017年10月12日,这项成果以“4万年前亚洲人为欧亚早期人群结构提供新洞见”为题,发表在国际刊物《当代生物学》上。


孙衍刚研究组在痒觉传导机制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2017年8月18日,《科学》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孙衍刚研究组题为《痒觉的中枢环路》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利用光遗传学、药理遗传学、在体光纤钙成像、脑片电生理等技术手段,解析了痒觉信息传递的神经环路机制。该项研究发现痒觉经由脊髓传递到臂旁核,从而诱导抓挠行为。该研究首次揭示了痒觉从脊髓传递到大脑的一条重要环路,为深入揭示痒觉信息加工的脑内环路机制及探索慢性痒的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基础。


何杰研究组在视网膜干细胞胚胎起源研究中取得进展


2017年5月2日,《细胞生物学杂志》(Journal of Cell Biology)在线发表了题为《视网膜成体干细胞胚胎起源双潜能细胞》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何杰研究组完成。该研究采用基于彩虹鱼克隆分析,在单细胞水平上揭示了视网膜干细胞在视网膜睫状边缘区的准确定位;同时在边缘区中发现一类目前尚未报道的静息态细胞。此外,此研究采用原位细胞谱系追踪,阐述了视网膜干细胞胚胎发育的精确细胞谱系,从而揭示视网膜干细胞起源于视泡 (optic vesicle)中间层上皮细胞中的一群双潜能细胞。此项工作发现了视网膜干细胞发育的细胞谱系基础,为进一步揭示视网膜干细胞发育的分子机制,最终实现视网膜干细胞微环境的体外重建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


光寿红研究组在小干扰RNA领域获得突破性进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及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中心光寿红教授课题组在小干扰RNA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成果以“RdRP-synthesized antisense ribosomal siRNAs silence pre-rRNA via the nuclear RNAi pathway”为题发表在2月6日的国际著名期刊《自然-结构与分子细胞》 (Nature Structural and Molecular Biology)上。


蒋玉辉课题组揭示MIIP调控肿瘤侵袭转移新机制


2017年10月16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蒋玉辉研究组等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PKCε Phosphorylates MIIP and Promotes Colorectal Cancer Metastasis Through Inhibition of RelA Deacetylation”的研究成果,揭示了磷酸化依赖的MIIP调控NF-κB信号通路促进肿瘤侵袭转移的新机制。


赵旭东研究组等揭示卵巢癌发病机制


2017年7月7日,国际著名肿瘤学杂志《Cancer Research》上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肿瘤干细胞生物学学科组赵旭东研究员与四川大学邹方东教授研究组合作的一篇研究论文,研究发现HUWE1通过泛素化降解H1.3维持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揭示HUWE1功能调节极有可能是药物治疗的潜在靶标,为卵巢癌的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杨辉研究组完整染色体敲除研究获进展



2017年11月25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杨辉研究组与北京大学胡家志实验室合作完成的研究论文,以《CRISPR/Cas9介导的基因编辑技术敲除目标染色体》为题,发表在《基因组生物学》上。该研究介绍了CRISPR/Cas9技术的新型应用,即在细胞、胚胎或体内组织中,针对目标染色体进行多个DNA剪切,可以选择性消除单条染色体。CRISPR/Cas9介导的目标染色体消除为动物模型的建立以及非整倍体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与方法。

End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朱健,博士,研究员,中国微米纳米领域著名专家,中国RFMEMS创始人之一。现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电子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部委第一届微电子技术专家组成员。2005-2019年连续15年担任国际 DTIP OF MEMS/MOEMS Technical Program Committee。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MEMS分会副理事长,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常务理事, Microsystem Technologies、 Analog Integrated Circuits and signa| Processing等国际专业期刊审稿人,国内外著名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RF MEMS器件设计加工和应用》,拥有发明专利40余项。
电力人工智能发展报告,33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128+阅读 · 2019年12月25日
2019中国硬科技发展白皮书 193页
专知会员服务
82+阅读 · 2019年12月13日
重磅发布|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长三角项目今年正式启动
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
7+阅读 · 2019年9月2日
消失的千人计划
算法与数学之美
13+阅读 · 2019年4月30日
正式公布:2019年度博新计划名单,共400人!
材料科学与工程
21+阅读 · 2019年4月18日
百余位院士入选!中国科协公示一份重要名单
材料科学与工程
11+阅读 · 2018年12月21日
Arxiv
15+阅读 · 2020年2月6日
Precise Detection in Densely Packed Scenes
Arxiv
3+阅读 · 2019年4月8日
Arxiv
19+阅读 · 2019年4月5日
Hardness-Aware Deep Metric Learning
Arxiv
6+阅读 · 2019年3月13日
Arxiv
3+阅读 · 2018年6月24日
Arxiv
10+阅读 · 2018年3月22日
VIP会员
相关VIP内容
电力人工智能发展报告,33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128+阅读 · 2019年12月25日
2019中国硬科技发展白皮书 193页
专知会员服务
82+阅读 · 2019年12月13日
相关资讯
相关论文
Arxiv
15+阅读 · 2020年2月6日
Precise Detection in Densely Packed Scenes
Arxiv
3+阅读 · 2019年4月8日
Arxiv
19+阅读 · 2019年4月5日
Hardness-Aware Deep Metric Learning
Arxiv
6+阅读 · 2019年3月13日
Arxiv
3+阅读 · 2018年6月24日
Arxiv
10+阅读 · 2018年3月22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