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通过讨论共享出行领域的投资活动及其投资网络结构,来帮助明晰由Uber目前领导的利润率情况。这有助于我们发现,在这日益壮大的出行领域,谁将成为下个Uber。
文 | 夜叶
日前,科技媒体TechCrunch刊文讨论了全球共享出行市场的格局,并分析了滴滴与Uber扩张国际市场时采取的不同策略。以下为全文:
最近有关共享出行行业的新闻基本都可规划为两类,一头是深陷企业文化及领导班子纠纷的行业领军者Uber(也许是暂时的),另一头则是每月该领域都有9位数的投资或交易的新闻传出,牵头者要么来自共享出行或汽车公司,要么是日本亿万富翁,背后有诸如沙特阿拉伯和阿布扎比支撑。
我们这里主要讨论共享出行领域的投资活动,及其投资网络结构。这既能帮助明晰由Uber目前领导的利润率情况,同时有助于发现,在这日益壮大的出行领域,谁将成为下个Uber。
共享出行是交通运输市场增速最快的市场之一。据Statista编绘的数据显示,2020年,共享出行的用户数将突破5亿。
届时,Statista预估全球共享出行产业营收将达到约614亿美元,该数值是根据Statista调查不同地区里,约有12%成年人会选用共享出行交通工具估算得出的。这说明,共享出行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强劲且线性的增长轨迹。然而,想保持增速没那么简单。
尤其顾及来自其他共享出行服务市场的激烈竞争,出租车公司和公共交通工具想在共享出行领域维持增长,就得需要资本密集投资。
Crunchbase共享出行类记录的数据显示,70个国内外共享出行领域的公司,总共获得超260多轮融资。下图将呈现,过去几年里,共享出行领域投资情况。
2013年前,共享出行领域投融资也有美元交易记录,但相比接下来几年大规模的资金流动,之前简直太少,图表都难以体现。
这些投资数据表明,全球共享出行市场短短十年内,获得如此大规模,几乎史无前例的资金涌入,这对企业家来说太少见了。
在局外人看来,过去18个月左右,共享出行领域交易频繁,使整个行业显得混乱无比。
举例来说,谷歌母公司Alphabet有家自动驾驶子公司Waymo,谷歌有个地图应用Waze,今年入局共享出行市场。尽管2013年8月,谷歌风投GV就以2.58亿美元参投Uber C轮融资。
也别忘记,同样正自主研发自动驾驶技术的苹果,2016年7月领投中国共享汽车巨头滴滴出行4.5亿美元投资,阿里巴巴、腾讯、软银参投。考虑到这些企业每位都对汽车领域虎视眈眈,投资滴滴也并非巧合。2个月后,滴滴与Uber中国达成70亿美元收购交易,之前双方已为争夺中国市场份额斗争了1年左右时间。
最后,连传统汽车厂商都加入共享出行领域混战:福特2016年9月收购私人通勤共享初创公司Chariot,通用2015年12月底领投Lyft 10亿美元F轮融资,再次看到阿里巴巴和滴滴出行参投。
确实令人眼花缭乱。上文提到如此多相关交易和参与交易者,这应该会让你觉得,共享出行投资者网络简直乱七八糟,利益竞争关系错综复杂。故而,Techcrunch将Crunchbase数据,经由开源网络分析和可视化软件Gephi处理,以地图形式呈现共享出行领域的投资者网络。
上图的可视化网络包含三组节点(即圆点):
深蓝色节点代表投资者。
浅蓝色节点代表公司。
蓝灰色节点代表滴滴,它有公司和战略投资者的双重身份。
公司节点大小由它们的“入度(indegree)”(即接入该节点的连接数)决定。连接越多,在上图中就意味着投资者越多,入度越大,因而节点就能看得很明显。诸如Uber和Lyft,相对拥有更多投资者,这也是为何图表里这两家公司节点更大。
上图连接是以投资者参投相应公司的次数衡量权重。那些初次投资后,又接连跟进的忠实投资者,离所投资公司的节点更近。
只是看起来图表够美观,但这并未展现太多投资网络的信息。为看得更直观,Techcrunch将共享出行公司的品牌颜色在图中标识,并分散凸显距离他们最近的节点(往往那些就是他们的投资者)。在颜色混合的地方,我们可以看到投资者相互重叠。
现在就能清楚看到,在全球汽车共享领域,投资者的意见令人吃惊地泾渭分明。多数投资者的投资组合里仅有一家共享出行公司,也有少数例外。比如:
Kapor Capital在同时投资了Uber和Via之列
Coatue Management 投资了Grab、滴滴出行、Careem和Lyft
加州投资集团AFSquare是这组数据中,唯一Uber和Lyft都涵盖的投资者
共享出行的圈子里,很多公司都有小的投资者网络,但总体来说,Uber在一边,滴滴、Lyft和其他公司在另一边。
为什么会这样呢?
上文提及,滴滴出行在共享出行网络中地位独特,它既接受外部授予,自身还是战略投资者。
下图展示了滴滴和它所投资的共享出行公司:
除了是中国本土市场的主导玩家外,滴滴一直在世界各地战略投资共享出行公司做布局,这里摘选了部分交易:
滴滴投资了Careem,金额未披露,Careem是中东地区领先的共享出行公司
据The Information最新市场分析称,滴滴对Lyft的投资,能使前者接触美国共享出行领域30%的市场
滴滴5亿美元参投Ola F轮,以此分得印度市场利益
滴滴、软银对Grab 20亿美元的投资,抢占增速迅猛的东南亚市场
滴滴投资Taxify,拓展东欧、非洲市场
滴滴领投99公司1亿 C轮融资(上图没有体现),使其在美国南部和中部得以立足。
作为2016年8月合并Uber中国交易的一部分,滴滴以10亿美元投资Uber全球,给后者的估值为680亿美元。同时,Uber持有滴滴20%股份,当时成为滴滴最大单一股东。
滴滴采取该投资策略,应该也是为对抗Uber全球扩张。要这样的话,滴滴的战略堪称有意思的投资实战。相较Uber把大量资源用在开拓世界各地业务,滴滴反而选择收购当地占主导地位共享出行公司的股份。
通过“收购”而非“自建”来扩张国际市场,使得滴滴在全球共享出行领域的地位有些特别,至少目前来看,这种策略行之有效。
Techcrunch近期获悉,滴滴正抓紧收购更多主要竞争对手。日前,《纽约时报》记者Mike Isaac发Twitter称,滴滴将与软银和其他投资者一起投资Uber,The Informtion随后证实了该消息。
问题是,Uber和滴滴,哪种扩张策略更佳?尽管Uber一腔热血信心满满持续在国际共享出行市场耕耘,但滴滴资本运行状况更佳,且还与如今活跃在VC、PE和收购行业的最大金主——软银结盟。截至目前,滴滴是共享出行领域聚集资金最多的公司,光现金就融了几乎40亿美元,这还没算债务和信贷资产。对滴滴来说,“买买买”也不失为寻求全球共享出行主导地位的可行之策。
Techcrunch认为,随着滴滴持续扩张中国以外的市场,并且逐渐深耕,未来值得关注,Uber就挺危险。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