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中文还是英文?

2019 年 11 月 7 日 知社学术圈

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平台

分享信息,整合资源

交流学术,偶尔风月

最近,知乎上一名网友提问“如何看待清华大学将线性代数教材改为英文教材?”引发了一场关于中英文教材的大讨论。截至目前,该问题已经被浏览了超过118万次,有超过2000人关注了这个问题,共有超过400个回答。


清华大学因为一本教材又“火”了。


线性代数教材由中文版换成了英文版,增加了语言的门槛,按照一般逻辑来说,应该更难学了。比如提出这个问题的网友就是因为自己“英语不好,教材语言障碍有点严重”。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参与回答问题的多数网友却认为“早该换了”,英文版的教材更易懂。


其中,回答被点赞3800多次的“看懂派”网友“宜城漫士”的观点很有代表性,他认为,国外教材虽然看似“啰嗦”,但都是作者在专业领域深耕多年的积累,看似麻烦,其实很有助于读者跟随着他们的思路去窥探他们对于学科的理解。相比之下,国内教材由最根本的逻辑基础的“定义+定理+证明”的方式,虽简洁明了,却违背思维接收的规律;虽不说废话,却也“不讲人话”。

同时,他还表示:“新版英文教材的劣势在于‘太浅了’。这本线性代数易懂的代价是有牺牲的。比如线性代数其实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通往更深层代数(抽象代数)的接口,也就是用线性变换的纯角度去理解矩阵。工科生也许不需要那么多。但是如果真的是要在线性代数里钻研的话,这本书是不足的。”

最终,对于这个问题的争论似乎分成了两派:一方能够看懂英文版教材的,认为新教材更“友好”,传授知识的方式更易懂;另一方看不懂的认为,学数学还要先过语言关,无疑又是另一重课业负担。“看懂派”学霸式的碾压下,“不懂派”被“劝学”英文也是无奈。

这场大讨论的引发让人不得不重新审视,在学术话语中,中西文化的影响力。长期以来,随着学术科研国际化的不断深入,国内搞学术科研,英文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技能。英文不过关,国际研讨交流听不懂;国际期刊上论文没法发;与其他国际团队合作也成问题……最关键的是,国内大部分高校及研究机构博士点要求博士毕业“要件”之一就是,在国际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英文不好怎么能行?

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发布的《2018科学与工程指标》(2018 Science & Engineering Indicators)报告显示,目前,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科技论文产出国。世界上每五篇学术论文,就有一篇来自中国。但另一组数据表明,2018年中国发表的29万余篇SCI论文中,仅有8.82%的论文发表在中文期刊上。


唯SCI论英雄,是很多国内高校及研究机构评价人才的一大标准。然而,在其他国家却并没有这样严格的要求。“我认识的英国博士生毕业的时候有超过50%没有一篇学术期刊论文发表,这还是我很谦虚的说。事实上这个数据可能是80%左右。我相信在中国的博士毕业,将近100%的有至少一篇学术期刊论文发表出来。”英国诺森比亚大学纽卡斯尔商学院终身讲席教授熊榆曾在媒体上表示。

头悬学位之剑,没有论文怎能毕业?在这种学术评价机制之下,发表论文,并且是在SCI上发表英文论文就成了博士们的必由之路。为确保论文能在国际期刊,尤其是顶级期刊上刊发,用英文“期刊体”去陈述科研经过与成果,也成为大多数博士生科研道路上的必修技能。


“我们的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写论文基本都是英文。但这也带来了问题:他们用中文写作变得很吃力。”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金海发现,长期用英文论述科研成果虽能与国际接轨,却带来了一系列现实的弊端。首先从个人层面来说,母语写作能力的退化,对于学生个人发展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我们在审稿过程中经常发现,论文语句结构不通顺,表达不清等问题。我们担心,过度重视英文对于我们的下一代来说,是否是一件好事?”

其次,还体现在科技成果向市场转化上,尤其是向中国本土市场的转化。众所周知,科研论文发布在国际期刊上,一般来说用户阅读是需要付费下载的。国内有技术需求的企业若非有高度的学术洞察力,便很容易错过准确、完整的科技信息。即便“消息灵通”有对接欲望,也不免要“出口转内销”地操作一番。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最后,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国家关键领域安全上,不仅仅是优秀科研成果外流这么简单。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副秘书长方梅曾表示,SCI在收录我们科研成果论文的同时,通过简单的数据分析就可以大致掌握我们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我们的资源储备情况等,进而分析我国各方面的实力。在中美贸易战中,美国卡我们卡得很准。这也是关乎国家发展和国家安全层面的问题。

因此,国内有很多学者开始呼吁,应该重视中文学术话语权。今年6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光学工程博士点要求,从今年入学的博士生开始,必须发一篇中文文章或论文才能毕业。其出发点可能正在于此。

中文还是英文?对于学术圈来说,可能是个问题。然而,对于科研本身来说,语言之争并不会动摇其根本。关键还要看科技成果内容本身够不够份量,能不能“拿得出手”。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其研究论文均发表在中文期刊上。没有博士学位、没有海外背景、也没有院士头衔,这些根本没有影响屠呦呦成为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因为,真正的科学成果超越国界,是人类共有的财富。

扩展阅读

 

“成就您的研究”系列视频:如何撰写英文科研论文?

高质量英文学术演讲的七点技巧

从外交学院英语本科到常春藤理论物理博士:转学物理二三事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媒体转载联系授权请看下方

登录查看更多
1

相关内容

线性代数(Linear Algebra)是数学的一个分支,它的研究对象是向量,向量空间(或称线性空间),线性变换和有限维的线性方程组。向量空间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因而,线性代数被广泛地应用于抽象代数和泛函分析中;通过解析几何,线性代数得以被具体表示。线性代数的理论已被泛化为算子理论。由于科学研究中的非线性模型通常可以被近似为线性模型,使得线性代数被广泛地应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 - 题图来自「维基百科」。
【纽约大学】最新《离散数学》笔记,451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23+阅读 · 2020年5月26日
【CVPR2020-港中文】 图像识别中的自注意力探索
专知会员服务
55+阅读 · 2020年4月29日
 第八届中国科技大学《计算机图形学》暑期课程课件
专知会员服务
54+阅读 · 2020年3月4日
【CAAI 2019】自然语言与理解,苏州大学| 周国栋教授
专知会员服务
62+阅读 · 2019年12月1日
情感计算综述
人工智能学家
31+阅读 · 2019年4月6日
中文对比英文自然语言处理NLP的区别综述
AINLP
18+阅读 · 2019年3月20日
如何完成一篇有效的英文写作
中科院物理所
6+阅读 · 2018年4月13日
大学数学不好,或许是数学教材的锅?
算法与数学之美
15+阅读 · 2017年8月1日
谈谈王者荣耀
小道消息
4+阅读 · 2017年7月6日
中文NLP难于英文?从语言学角度看中文NLP、NLU难在哪里
炼数成金订阅号
3+阅读 · 2017年7月3日
观点 | 计算机视觉,路在何方
微软研究院AI头条
6+阅读 · 2017年6月21日
Arxiv
5+阅读 · 2019年4月21日
Arxiv
12+阅读 · 2019年2月28日
UPSNet: A Unified Panoptic Segmentation Network
Arxiv
3+阅读 · 2019年1月12日
Conditional BERT Contextual Augmentation
Arxiv
8+阅读 · 2018年12月17日
Arxiv
5+阅读 · 2018年5月5日
VIP会员
相关资讯
情感计算综述
人工智能学家
31+阅读 · 2019年4月6日
中文对比英文自然语言处理NLP的区别综述
AINLP
18+阅读 · 2019年3月20日
如何完成一篇有效的英文写作
中科院物理所
6+阅读 · 2018年4月13日
大学数学不好,或许是数学教材的锅?
算法与数学之美
15+阅读 · 2017年8月1日
谈谈王者荣耀
小道消息
4+阅读 · 2017年7月6日
中文NLP难于英文?从语言学角度看中文NLP、NLU难在哪里
炼数成金订阅号
3+阅读 · 2017年7月3日
观点 | 计算机视觉,路在何方
微软研究院AI头条
6+阅读 · 2017年6月21日
相关论文
Arxiv
5+阅读 · 2019年4月21日
Arxiv
12+阅读 · 2019年2月28日
UPSNet: A Unified Panoptic Segmentation Network
Arxiv
3+阅读 · 2019年1月12日
Conditional BERT Contextual Augmentation
Arxiv
8+阅读 · 2018年12月17日
Arxiv
5+阅读 · 2018年5月5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