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第三届)人大商学院科技金融与产业金融创新论坛在京举行,论坛以“可持续的供应链金融”为主题,汇聚了众多国内外、产学研政各界的重磅嘉宾,共同探讨了中国金融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思路,助力供应链金融可持续发展,推动中国实体经济腾飞。
在论坛现场,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供应链战略管理研究中心、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联合编纂的《2019中国供应链金融调研报告》重磅发布。
万联网创始人兼执行总裁蔡宇江现场发布并详细解读了《2019中国供应链金融调研报告》。
与去年相比,今年的调研报告有如下亮点:
1、解读了今年发生的重大行业性事件,包括中央、国务院、银保监会等国家部门发布的文件,包括各地政府发布的专项政策文件;
2、更清晰地描述中国供应链金融生态中不同类型企业的分工与协作;
5、全球供应链金融领军人物宋华教授,围绕供应链金融的核心“风控”,做了详细描述。
《2019中国供应链金融调研报告》从2019年7月开始,历经3个月,报告梳理了2019年中国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大环境、生态、企业发展现状、发展大趋势,以数据洞悉当前供金行业市场特点、产品、风控、科技及资金融通变化,以兹与时俱进地为广大同仁梳理当前中国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情况,致力于促进中国供应链金融的繁荣、健康发展。
以下为调研报告部分内容(
完整版获取方式见下方
):
专业化的信息、通信、技术能力和多主体的连接能力成为未来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方向。
根据本次调研统计结果显示,2019年数量占比最大的是供应链管理服务公司(31.03%),其次是B2B平台(16.12%)、商业银行(9.71%)、保理(6.51%)、外贸综合服务平台(4.51%)、制造业企业(3.91%)、综合类金融机构/大数据+AI类服务商/区块链类服务商/物联网类服务商/物流企业(各3.2%)、小贷公司(2.6%)、信托(1.3%)、P2P/担保/金控(各0.6%)。
其中供应链管理企业、B2B平台和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凭借其整合和连接能力,仍然占据重要地位,占比到达51.66%。
相较于2018年物流及大宗领域占据大部分的比例,2019年数据显示物流领域的占比明显下降,大宗领域的占比较为平稳,同时,其他领域该比例则有明显的增长。
一些之前涉及供应链金融服务不深的领域,也逐渐发力,如有11%的企业正在开展快消品领域的供金服务,有7%的企业正在开展农业领域的融资服务,有2%的企业正在绿色环保领域发力,而餐饮和鞋帽也分别有3%和1%的企业正在向这类非传统领域挺进。
调研数据上显示大数据与AI、云计算在大多数的行业中都得到了运用,其中非银类金融机构在大数据、云计算的应用占比最为凸显。可以预见,大数据和云计算因其开放性和精准性,将成为未来金融企业管理客户和金融交易系统的标准配置。
在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方面,从数据上看,各类供应链金融主体都不同比例的应用到物联网技术。从金融机构的角度,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大大的提高了供应链各个环节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降低了金融业务的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开拓了各项供应链金融业务。
总体而言,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区块链的发展,供应链金融企业也逐步开始了金融科技的应用。未来在供应链金融领域金融科技还将有着更加广大的应用空间。
加入知识星球:产业智能研究院,下载报告源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