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猿导读
很显然,ofo崩塌的原因,是因为股东分成多个不同的利益集团,都希望自己能够获得最大收益,掌握最终权力,却不考虑到这家公司的未来走向。同时,ofo设置的一票否决,否决了它继续走下去的可能。资本曾经让梦想家戴威获得了信心,但此刻,资本也让他感受到了凉意,刺骨的凉意。毕竟资本没有人情味,能够赚取利益才是资本存在的意义。
来源:谷雨数据
数据猿官网 | www.datayuan.cn
今日头条丨一点资讯丨腾讯丨搜狐丨网易丨凤凰丨阿里UC大鱼丨新浪微博丨新浪看点丨百度百家丨博客中国丨趣头条丨腾讯云·云+社区
2018年年底,共享单车巨头ofo接连遭受重创。10月底,有消息称ofo资金链断裂,负债近65亿;12月4日,ofo创始人兼CEO戴威被列入老赖名单;9日,数家公司因合同纠纷将ofo告上法庭;14日,ofo被判偿还超800万服务费;17日,前来ofo总部排队退押金的消费者排起长龙;21日,交通运输部公开表示正督促ofo加快退押。
ofo的选择,似乎已只剩破产重组一条路。“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资本的追逐,曾让ofo在短短数年间就打造起一个商业帝国;资本的宫斗,则让这个商业帝国轰然崩塌。宫斗的各方,滴滴、阿里、戴威等,是如何毁掉ofo的?又为何说veto否决权,否决了ofo继续走下去的可能?
ofo资金链早有问题,崩塌绝非一朝一夕之事
2017年上半年,共享单车行业还风生水起,在风口上尽情起舞。年中,一场寒冬席卷而至,各家单车陆续出局。6月13日,悟空单车退出市场;21日,3Vbike单车停运;7月17日,小鸣单车爆发退押金潮;8月2日,町町单车被纳入异常企业经营名录;9月17日,部分地区开始清理酷骑单车;11月16日,小蓝单车宣布解散。
共享单车企业的接连退场,尤其是自恃“行业第三”的小蓝单车一夜间黯然落幕,让舆论的聚光灯集中到了仅剩的两大巨头——摩拜与ofo身上。当时摩拜和ofo在国内投放的车辆分别为700万和1000万辆,用户量均已过亿。但实际上,这两大巨头也都存在着各种问题。
11月24日,距小蓝单车离开不过一周时间,网络上突然出现“滴滴派驻ofo高管已集体休假”的传言。最大股东滴滴撤资致ofo资金链断裂的猜测刚划过人们心中,ofo的微博下已陆续出现要求退押金的声音。11月30日,蓝鲸TMT发表文章,称根据内部人士爆料,摩拜和ofo因为“市场扩张成本高”,已经挪用了总计60亿的用户押金,以填补公司资金缺口。12月18日,《财新周刊》报道称,ofo账面包括押金在内可动用的现金仅剩3.5亿,共计将超过30亿押金用于支付供应链欠款;摩拜使用押金超过40亿,账面现金尚有70亿。
摩拜与ofo这两大巨头,是继续斗下去两败俱伤,还是握手言好合并取暖?彼时投资人、舆论,实际上都更期待他们强强联合。因此,早在2017年下半年,两大巨头合并的传闻就从未间断。双方的想法,也从最开始的公开表示“没有任何合并可能”,逐渐改口为“合并才能盈利”。但是,合并背后种种人员、企业、利益盘根错节。于是,滴滴、阿里、戴威……围绕着ofo控制权的宫斗大戏,正式拉开帷幕。
与滴滴的关系日益紧张,或是ofo走向灭亡的第一步
2017年10月,腾讯、滴滴分别作为摩拜、ofo的第一大股东,与金沙江创投一起,试图主导摩拜与ofo合并案。据传,当时的方案是由滴滴出行创始人兼CEO程维担任董事长,戴威、王晓峰担任CO-CEO。然而这一安排引发了不满,戴威不想丧失控制权,最终合并并未谈拢。此后,网络即风传前文所提的滴滴撤资致ofo资金链断裂。随后,《财新周刊》报道称,由于戴威不愿放弃公司控制权,ofo已经向阿里靠拢抵制滴滴干预,ofo暂时不会因现金流而妥协合并。
此后,滴滴与ofo的关系越发紧张。2018年1月9日,滴滴宣布托管小蓝单车;25日,滴滴自有共享单车品牌青桔单车在成都上线。在此情况下,戴威决定向阿里靠拢。3月,ofo通过动产抵押获阿里17.7亿元融资,随后再次获得由阿里领投的E2-1轮融资,入手8.66亿。远滴滴、亲阿里的策略,让ofo暂缓了燃眉之急。
但是,资本的角力永不停止。4月4日,美团收购摩拜,两大巨头之一的摩拜正式归入腾讯系旗下,共享单车也成为了腾讯阿里的战场。与此同时,就在滴滴收购小蓝单车上线自有共享单车品牌青桔单车不久,阿里不甘示弱,哈啰出行由二、三线城市异军突起,“养子”“亲儿子”两手一起抓,夹杂其中又想要保全自主控制权的ofo的地位瞬间变得尴尬了起来。
人员流失是ofo首个面临的问题。5月起,ofo高级副总裁南楠离职,首席产品官陈为和技术部多名核心人员离开。随后到来的是密集的欠款纠纷,6-9月,淄博传化公路港物流有限公司、武汉光谷创客街区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凤凰、白马(上海)投资有限公司、百世物流、德邦物流等多家供应商因货款问题起诉ofo。
与接连爆出的负面信息一同出现的,是似真似假的传言。高管离职期间爆出“员工调薪并大规模裁员”,以及“挪用押金超百亿”“已经卖身滴滴”“超过半年时间不能支付其智能锁通信服务费”“伪造支出合同”“北京办公室退租”……尽管ofo多次否认,但传言从供应商、投资者、人力资源等各个方面,全方位打击了ofo的舆论形象。
2018年5月,戴威制定了名为“VictoryDay”的盈利计划。6月,ofo全面取消信用免押金……然而这些决策,对于不肯向资本妥协的戴威与ofo来说,也不过是杯水车薪。10月,在ofo再次面临资金链断裂的情况下,阿里意欲将其旗下哈罗单车与ofo合并,但合并再次失败。
重大决策时间表
2015年3月,ofo前身北京三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获得第一笔投资,来自唯猎资本肖长兴的100万。
2016年2月,金沙江创投与东方弘道投资1000万。
2016年10月,滴滴参与投资。
2016年11月,前Uber北区西区总经理张严琪加入并担任COO,职业经理人加入。
2017年3月,ofo联合芝麻信用推广650信用分免押金活动,此后免押金范围逐渐覆盖全国25座城市。
2017年4月,蚂蚁金服战略融资。
2017年6月报道,池文明出任COO。
2017年7月,滴滴高管入驻,前滴滴高级副总裁担任ofo执行总裁。
2017年7月,ofo进入泰国市场。随后,ofo在海外业务扩展到21个国家。
2017年11月,有消息称滴滴驻派ofo高管已“集体休假”。
2018年3月,有媒体爆出ofo已获得来自阿里巴巴的新一轮17.7亿元人民币的融资。ofo创始人戴威先后两次通过动产抵押的方式,将共享单车作为质押物,以此获取阿里巴巴的融资。
2018年5月,戴威制定了名为“VictoryDay”的盈利计划,按照目标,100天内ofo要实现公司月度EBIT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翻正,200天季度EBITA翻正。
2018年6月,ofo全面取消信用免押金。
2018年6月,南楠等多位高管离职。
2018年10月,哈啰出行称ofo董事会曾邀请并提议哈啰与其进行合并。
2018年10月,戴威卸任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由陈正江接替。
扑朔迷离的否决权:谁有?谁用过?
我们试着对ofo的崩塌勾勒出一个最简单的线条。
(1)共享单车的激烈竞争以及肆意扩张,让ofo出现资金问题;
(2)ofo最大投资方滴滴希望ofo与摩拜合并,但戴威不愿放弃公司控制权,合并失败;
(3)滴滴部分撤资,ofo投入阿里怀抱;
(4)滴滴收购ofo失败;
(5)阿里意欲将其旗下哈罗单车与ofo合并,同样失败;
(6)ofo最终崩塌。
有可能改变ofo命运的三大转折点,与摩拜合并、被滴滴收购、与哈啰合并,终于全都没有实现。网络上对于失败原因揣测四起,直到马化腾提出“vetoright(一票否决权)”后,ofo的崩塌才变得一目了然。
所谓的一票否决权,就是在表决中,只要拥有否决权的股东表态,被表决的内容就无法通过。在业内,一票否决权并不是ofo所独有,书面协议中也未标明哪些人拥有该权利,而是默认在每一轮融资中股权超过50%的投资人有否决权。目前,大众流传的拥有ofo一票否决权的主体,主要是五家:金沙江创投的朱啸虎、经纬中国、以戴威为代表的创始团队、滴滴以及阿里。
尽管阿里否认拥有一票否决权,不过媒体报道称,虽然阿里巴巴、蚂蚁金服合计占股无法独享否决权,但ofo的A轮投资方中的元璟资本中有阿里巴巴“十八罗汉”之一的吴泳铭,尽管持股比例不高,但三者相加则超过一半,符合否决权的股权要求。同时,据报道,朱啸虎为保障自身利益,最先提出了一票否决权。随后在2017年年底时,朱啸虎以1.47亿美元出售所持ofo股权,阿里接盘其中绝大部分,而滴滴为了防止阿里获得否决权,也接手了一定比例的股权。
那么这至关重要的否决权,都在哪些场合使用过?没有官方信息来源,我们只能靠网传消息对这场宫斗大戏拼凑一二。传言称,阿里曾领投一笔10亿美元的融资,被滴滴一票否决;滴滴欲收购ofo,被阿里阻挠;阿里有意让哈啰与ofo合并,被滴滴利用一票否决权阻止……另一种说法是,一票否决权仅在合并一事上被使用过,其他事件仅在表态环节就无法推进,根本没有到达股东会投票阶段。
结语
很显然,ofo崩塌的原因,是因为股东分成多个不同的利益集团,都希望自己能够获得最大收益,掌握最终权力,却不考虑到这家公司的未来走向。同时,ofo设置的一票否决,否决了它继续走下去的可能。
资本曾经让梦想家戴威获得了信心,但此刻,资本也让他感受到了凉意,刺骨的凉意。毕竟资本没有人情味,能够赚取利益才是资本存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