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共3064字,建议阅读时4分钟 |
转载自公众号:IT时报
微信号:vittimes
原本会淹没在信息流里的一则招聘广告,因为中兴事件的牵引格外引人注目。最近,Facebook首席人工智能科学家Yann LeCun发了一条Twitter,希望招聘一位经理以打造“端对端的SoC片上系统/ASIC是专用集成电路、固件和驱动程序开发组织”,简单而言,Facebook开始打造自己的芯片了。
作为互联网巨头,Facebook的动作稍慢,苹果自研A系列芯片,Google的AlphaGo系统芯片也是自研,亚马逊的Echo音箱则拥有400多人规模的芯片研究团队,而Facebook下个月发布的虚拟现实设备Oculus采用的还是高通芯片。没有自主研发的芯片受制于人,这是中兴教给它的一课。
美东时间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将禁止美国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直到2025年3月13日,时间长达7年。中兴危机也是中国集成电路的缩影,被别人扼住的命门是“缺芯少魂”的产业现状。
当下除了反思之外,更值得探讨的是产业出路,所幸的是,中国互联网巨头比Facebook觉醒得要早一些,前几年就已经开始布局,尤其在AI领域,中国和世界的差距并不大。
“缺芯少魂”的现状
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2017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达到5411.3亿元,同比增长24.8%。自2013年以来,中国每年需要进口超过2000亿美元的芯片,而且连续多年超越石油位居单品进口第一位,2017年更达到历史新高——2601亿美元。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市场,芯片却严重依赖进口,尤其是高端芯片。“缺芯”成为中国通信产业普遍面临的一个难题。
实际上,国家一直非常重视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如在2014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提出设立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将半导体产业新技术研发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且明确提出,到2020年,集成电路产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全行业销售收入年均超过20%。今年,财政部等三部门发布《关于集成电路生产企业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满足条件的集成电路企业免5年企业所得税。业内认为近年来政府对半导体产业的支持力度很大,包括技术、设计等,涉及了产业链的方方面面,但由于我国起步比较晚,行业整体发展不成熟,与美国等国家相比还是有差距。
“半导体行业,美国算是第一梯队,欧盟日韩等算是第二梯队,中国只能算是第三梯队。无论是技术水平上,还是相关企业的盈利和规模上,中国都是有所欠缺的。” 芯谋研究首席分析师顾文军表示,集成电路产业通常包括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材料与设备等环节,中国过去几十年,半导体行业虽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大多是单点研发上的突破,而且缺乏核心技术。
半导体分析师李寿鹏给记者举例说明, “从制造上看,国际先进巨头(如台积电),已经进入了7nm(纳米),而我国最先进的中芯国际还在40nm,现在28nm的HKMG (high-k绝缘层+金属栅极,一种工艺)还是处于良率爬坡阶段。但这个技术,台积电已经量产很多年了。”
最新消息,依靠着自家领先的7nm工艺,苹果2018年新iPhone所搭载的全球首款7nm芯片苹果A12,交由台积电独家代工。
向世界要人才
人才对企业集成电路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清华大学微电子研究所所长、国家核高基重大专项组组长魏少军教授表示,按照2020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达到一万亿元产值来算,至少需要70万名相关人才,但现在不到30万人,缺口超过40万人。
向全世界要人才几乎是中国大陆企业发展的必然路径。近几年来,有 “存储教父”之称的高启明、台积电前CEO蔡力行、台积电前共同运营长蒋尚义、台积电14nm主管梁孟松团队先后加入紫光集团与中芯国际,大大加快大陆芯片企业技术迭代的速度,但同时也引发了不少纠纷。
如今,一些重要半导体企业反挖人已经到了风声鹤唳的地步。“不仅是台企不断发起对员工的诉讼,美国的Intel、韩国三星也都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中国半导体投资联盟秘书长王艳辉告诉《IT时报》记者,现在人才战越打越激烈,不仅是因为企业加固防范,现在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两个人几乎没用,必须是整个团队整体平移才可能对技术有根本性更新,但这样要解决问题的复杂性成倍增加。
一个高端人才“试错成本”几千万
“以CPU为代表的高端处理器芯片的研发周期比较长,也十分具有挑战性,而且国外的垄断巨头如ARM、Intel等已经形成了相应的专利壁垒和生态壁垒,这也使得国内很少有人愿意投资这一领域。”提供高端处理器芯片IP的供应商、华夏芯通用处理器有限公司CEO李科奕坦承,正是因为发展成熟的IP需要相当大的投入,长期的迭代开发和用户生态培养,导致了以前国内对IP不够重视的局面。
半导体行业是一个需要积淀的行业,可能要花费3到5年的时间去研究一项技术,量产还可能遭遇诸多问题。“前期研发投入过大,所以企业才会整体收购(量产稳定的企业)。” 指纹芯片厂商苏州迈瑞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扬渊表示,对于企业而言,技术研发并不意味成功了一半,量产才是开始,因为很多隐性问题不容易识别,短时间内就能烧掉几百万元的成本,“无法预判工业进程,一旦技术出现差错,大笔钱瞬间灰飞烟灭,在这一阶段倒闭的企业不胜枚举。”
李扬渊强调,高薪技术人才就是在不断打水漂的资金投入中锻炼出来,“优秀的模拟设计工程师,要用光罩费“喂”出来,人均几千万元。同样的钱可以养一个数字设计的20人团队。数字架构师的成本还在模拟设计工程师之上。”
巨头谋篇布局
中兴危机爆发后,互联网巨头中反应最快的是阿里巴巴,它不仅宣称阿里巴巴达摩院正在研发一款神经网络芯片Ali-NPU,还宣布收购中国大陆唯一自主嵌入式CPU IP Core公司——中天微系统有限公司。
在此之前,2016年11月,阿里便和腾讯以2300万美元领投了可编程芯片公司Barefoot NetWorks的C轮融资,还投资了独角兽寒武纪、深鉴科技、耐能、翱捷科技等诸多芯片公司。
相比腾讯有限的投资以及百度的芯片合作模式,多年来的深耕使得阿里在国内互联网巨头的芯片布局中,占据领先地位。
“阿里收购中天微,是他们业务需要,但也表现出互联网企业对集成电路的重视。互联网公司庞大的资金池,对这个产业来说,是利好,况且还有终端应用的优势。”李寿鹏表示。
“目前国内传统应用领域的高端处理器芯片与国外的差距比较大,我们的策略是采用业界领先的创新架构,并且选择智能驾驶、物联网、人工智能等还没有形成垄断的新兴领域作为市场切入点。”不少团队基于与李科奕一样产业判断,选择投身 AI 芯片。
但是国产AI芯片面临最大的问题是缺少迭代的机会。魏少军多次表示,中国可以设计出好的芯片,但是当前的市场竞争环境给不了国产芯片迭代的机会,国外已经有成熟的产品可以选择,终端厂商选择时习惯性忽视国产品牌。
以国产手机CPU芯片为例,虽然小米有自研芯片澎湃S1,但第一代推出市场后,仅有一款机型支持,就连小米自己的其他中高端与低端产品也分别被高通与联发科分食。
成都方程式和杭州晟元公司在推出初代指纹处理器前后一直亏损,创始人付出了10年以上的坚持才有所突破。
为此,顾文军提醒互联网公司,互联网产业和半导体产业的发展规律并不一样,半导体行业需要踏踏实实地做技术研究,是一个长期过程,不会因为资本拥入一蹴而就达到一个很高水平,他希望互联网公司不要盲目跟风,能够做到持续跟进,给予国产AI芯片更多的机会。
喜欢我们就多一次点赞多一次分享吧~
有缘的人终会相聚,慕客君想了想,要是不分享出来,怕我们会擦肩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