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我国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过去60多年中,学院为国家建材、汽车与交通行业培养了4万多名高层次人才,提供了近100项重大科技成果,特别是为建材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向世界并引领世界建材工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于1988年被列为首批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被列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995-2015年期间被列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在国家第三轮学科评估中排名第5(并列),进入ESI学科排名前1%。
学科目标定位
到2025年,进入世界一流材料学科行列,突破建筑材料绿色制造工程理论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建材工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材料和国防尖端武器装备发展需要的关键新材料及其加工制备新技术,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国际化示范学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国家建材工业转型升级和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成为材料学科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基地。
师资队伍: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办学。学科拥有一支以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专家、“973”和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青为学术带头人,整体科研能力强、结构合理、富于创新的学术队伍。聘任了後藤孝、CtiE.J.Lavernia、赵东元等材料领域国际著名学者担任战略科学家,指导材料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改革。
人才培养:
学院依托学科办学,形成了覆盖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门类齐全的材料类专业设置,学院开设的本科专业有8个:
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湖北省省级品牌专业)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014年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复合材料与工程(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材料物理
材料化学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期坚持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在长期的教学改革和实践中,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等教学研究项目36项,已建设国家级教学团队2支,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承担了一批国家精品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系列新编教材的编写工作,其中《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无机非金属材料实验》、《材料概论》(双语)等教材被数十所院校采用,近五年出版教材共21部;拥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并与“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了“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009年以来,获得国家级教学改革成果奖3项,省级教学改革成果奖6项。
国际化示范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国际化示范学院(International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依托学校材料学科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共建,致力探索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改革,旨在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化视野、卓越科研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材料科学拔尖创新人才。学院于2015年6月入选国家外专局和教育部“高校国际化示范学院推进计划”试点单位,是全国13所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示范学院之一, 也是国内唯一一所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示范学院。学院实行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组建了由材料领域具有国际影响的知名学者构成的国际化管理委员会,并聘任了美国工程院院士、国际著名材料科学家、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常务副校长Enrique J. Lavernia教授担任学院院长。
学院每年面向全校本科新生中选拔招收100名优秀大学生,组建3个特色班级, 着重选拔创新潜质好、综合素质高、英语应用能力强和有志于在材料科学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青年学生。
学院将构建与国际接轨的本科培养计划,整合、开设国际化课程;通过国际化平台,汇聚国际一流师资,组建科教协同、国际协同、行业协同导师团队,全程实行导师制,引导学生创新意识启蒙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在完成相应课程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要求后,可直接进入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阶段学习, 部分优秀学生还可被推荐到国内外知名高校学习。
科研及成果:
近五年,学科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开展了大量的应用基础和技术开发研究工作,取得的一批应用技术成果已对国家和区域经济建设及社会、行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承担国家“973”、“863”、科技支撑、武器装备重点型号项目、国家基金重大项目等国家任务200余项,其他各类各级项目800余项,总经费7.9亿元。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获国家科技成果奖10项,发表SCI论文3300余篇,SCI他引41000余次,ESI高被引论文136篇(HCP论文65篇)。
本学科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以下六个方面:
建筑材料绿色制造理论与技术
建材行业转型升级战略新材料
高性能陶瓷与先进复合材料
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
先进新能源材料
生物功能材料
— END —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讨论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