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天《送给微信的7周岁三份生日礼物》一文最后,我贴了一张图,许多人看完唏嘘感慨不已:
在这张截图里,最上面的绿色青蛙头像所对应的Allen Zhang,就是微信的张小龙。严格讲起来,他的那句话其实是互联网黑话,大部分人能看懂每一个字,但是连起来可能读不懂什么意思。
入口是互联网的一个专用术语,什么意思?
就是人们访问互联网、使用互联网的时候,那个起始的地方。在互联网早期,人们的互联网入口是网址导航网站。今天的许多小朋友可能不知道,当年中国人上网,打开网页首先去的是一个叫做hao123.com的网站,上面列举了各种常用网站,包括百度、新浪、搜狐、淘宝。
人们不需要记任何具体的网址,直接去访问hao123.com,然后就可以从这里出发,前往各种自己想去的网站。对于网民而言,hao123.com就是他们的互联网入口。
网址导航一度很流行,著名的李开复老师在执掌Google中国的时候,还曾经斥资数亿元买了一个265.com,这个网站到今天都还在运转。
为什么突然提到这件事情?因为桌面电脑(PC)时代很快就发生演进,人们不再依赖网址导航网站,而是用搜索引擎作为互联网入口。当网民想要访问什么网站的时候,他们直接访问百度或者Google,在搜索条里输入网站名称,百度或者Google就能找到对应的网址。
这样一来,人们在网上冲浪,都从搜索引擎出发,搜索引擎变成了桌面电脑时代的入口。而Google中国作为搜索引擎公司,买了一个前时代的网址导航网站,这件事情就有点像是今天的陆军去买了一批大刀长矛一样。
张小龙的前半句话,说的就是互联网的一个共识:PC时代,网络的入口在搜索引擎。
后半句则是他的预言,他认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里,人们不再通过某个工具,某个网站作为起始点访问互联网,而是以一张张二维码作为入口,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就可以进入对应的网站。在2012年5月23日凌晨2点11分的时候,张小龙在朋友圈说了他的这个判断。今天我们回过头来再去看,会发现张小龙的预言变成了现实,我们现在都到哪里都是掏出手机来扫描一下二维码。
所以,许多读者看完这张图片之后感慨:张小龙真的是一个有洞见的人。
这一张图足够在网上炖出几千碗心灵鸡汤出来,提醒人们要坚持内心,要甘于孤独,要有勇气坚持判断等等等等。但我看到的却不是这样的图景,这里我想从我的角度,谈谈我个人是如何思考这张图的:
首先,张小龙的确有洞见。但是,他的洞见和你无关。假设你在2012年5月23日也看到了这张图,你发自内心地赞同张小龙的观点,同样认为二维码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入口。甚至是你比张小龙更早独立作出这个预判,那又怎样呢?又会怎样?你又能怎样?
你能统一全球的二维码编码规则?还是你能独占性地推出某种二维码阅读器?二维码会成为网络世界的新入口,但是这件事情和你没关系。因为关于移动互联网的思考是一整个新体系,入口问题只是这个新体系中的一个小环节。
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提出的首要命题是:永不下线。电脑需要关机,所以QQ需要退出登录。但是手机随时都在人的身边,意味着人永远保持在线状态,无所谓上线下线。
这是思考移动互联网的出发点。
移动互联网在手机上,电脑到手机并非是一个简单的平移过程。在桌面电脑时代,整个互联网世界是以网站、服务器为核心构成的,用户需要主动出发前往访问信息。
但是,在手机上这个结构被打破了,移动互联网世界里,是以人为核心重构了整个网络世界,所有信息围绕人展开,无需用户做多少主动的动作,而是把信息直接推送到用户面前。正如你现在正在经历的一样,微信和微博的消息推送机制,叮咚一声,信息自动推送到你的手机上。
整个物理世界也同样如此,用户不再是用搜索引擎去寻找某样东西的答案,去问它是什么?而是这样东西自己去陈述和表达。试想一下,你拿着手机站在故宫博物院,你如何用搜索引擎的方式去找寻一张画的背景资料?
顺着这个思路考虑下来,二维码是一个解决问题的选项。整个世界都已经信息化了,那么,每样东西都应该有一个对应的二维码,用手机直接扫描就好了。
把手机当做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上网设备,思考纯粹使用手机上网的场景,这是和过往互联网完全不一样的思考路径。但是,你很可能不在这条路径上,而且即便你在这条路径上,手里也没有多少筹码。
对于张小龙而言,问题是具体的:当你拥有上亿的移动互联网用户,你怎么解决他们在手机上和信息彼此交互这件事?他找到的答案是二维码。
二维码是否真的是将来,是否是唯一选项?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提出了一个真问题,找到了一个答案,而且有能力把他的答案变成为一种现实。而你未必在一开始就构思一个纯移动互联网的产品,完全不考虑电脑,你也未必能拥有那么多的用户,让他们的选择最终成为所有人的选择。
这就是我想表达的第一层意思。人们往往把洞见当做了某一个单独的观点,认为拥有某种洞见就拥有了某种在未来的竞争优势。但是在我看来,所谓洞见依托的是一整套关于未来的想法。当一个人系统性地思考了未来是什么样子,社会生活如何运转,那么才有可能提出在某个特定问题上的洞见。
在那张图的最后,也就是张小龙发布了关于二维码的预言之后两天,罗辑思维的罗振宇回了一段和主题无关的话:
移动互联网的另一个不同,是需求的不确定性。比如,我此刻要吃饭,谁推荐个好馆子?我此刻想读一本网络小说,谁推荐一本?所以,“微信+达人”可能是一个方向。
这段话在当时看起来含义非常模糊。罗振宇的意思可能是要一个在微信内部的快速问答系统,又或者是在微信内部做一个基于真实社会身份的专家系统。无论是什么想法,他认为的“微信+达人”是一望而知的以人为中心的方案。
3个月之后,微信公众号上线,的确满足了他关于“微信+达人”的需求。罗辑思维是为数不多在公众号早期就全力投入的团队,赢得了所谓公众号红利。
那么,罗振宇是因为有洞见而预见了公众号的出现?还是刚好一拍即合,微信在2012年8月推出的公众号系统正是他在微信世界里所需要的传播工具?我觉得是后者。
罗振宇的思考方式并不是技术和产品人员的思路,他有一种朴素的现实主义逻辑。我们在今天回过头去看他的那段话,可以看出他当时是怎么思考的,后来又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1. 罗振宇确定移动互联网上存在着大量的需求,而且这些需求不确定。这是现实层面上他做出的判断;
2. 基于这个判断,他实际上做的事情,是在所有这些需求里,找到一类他可以去满足的。这样,他就不用去满足所有不同的需求,寻找所有的解决方案,那样不会有任何结果;
3. 从罗辑思维到《得到》,他在一系列的实践之中,确定了学习知识这件事情是一个真正的需求,存在广阔的市场。最后,他用《得到》加以解决。和最初他的设想不同,不再是“微信+达人”,而是“得到+达人”。
认为洞见能决定未来的人,可以多想想罗振宇走过的这条路。他关于移动互联网有洞见么?我觉得他大概都不会去花时间构思未来的互联网是什么样子。
因为他不需要,对于他来说,确定人们的需求是什么,从中找到和自己有关的可能,最后找到实现的方案是最为重要的。于是,他也从一个传统媒体人转化为一名移动互联网内容提供商,打造了一家独角兽公司。
这是另外一种理解世界的方式,不需要洞见也可以有所成就。它需要理解当下的真实,小心谨慎地做出判断,然后快速尝试,在极短的时间里决定是全线压上还是转身就走。高尔夫球手谋定而后动,规划球路的时间远远比打球的时间长。乒乓球手活在每一个瞬间,要求他在最短的时间内分析来球,立即做出反应。无论哪一种球手,都有获得冠军的机会。
关于洞见,我想说的第二重意思就是如此。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洞见固然很好,但更为重要的是对现实下判断和做出反应。
最后我想说的是:上面谈到的两个人,无论是持有哪一种理解世界的方式,采取哪一种应对世界的手段,他们自始至终都关注在和自己切身相关的事物上,他们确定了一个真实的问题,然后去找到各自不同的解决方案。在生活中,人们做的却往往相反,让思考变成了一种智力游戏,这游戏和现实世界全无牵涉,就像是马达在空转。
因为选择,于是背负。因为背负,才有可能做出改变。我们每一个人都陷于自己的现实处境之中,唯有行动才能带来不同。
题图摄影:Johannes Plenio
图片授权基于:CC0协议
***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槽边往事”(ID:bitsea),作者和菜头,不代表新榜观点和立场。
以上内容使用新榜编辑器发布。新榜编辑器,多平台一键分发、海量在线图片搜索、大数据帮你了解“什么值得写”、丰富的样式中心,可能是全中国最好用的编辑器。
咪蒙方法论 | ||
化妆师MK | ||
脱不花采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