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三年后,我选择离开腾讯

2017 年 9 月 15 日 创业邦杂志 LJ说

*来源:LJ说(ID:LjNotes),作者:LJ,卡耐基梅隆(CMU)硕士、前腾讯/OPPO产品经理。正在美帝留学的PM,与你分享产品、互联网和学习成长话题。


“你居然要从腾讯离职了!?”


这是身边朋友得知我要离开后的反应,似乎大家都难以理解这样的决定。


从行业环境来看,中国互联网正处于一派繁荣之境;从公司形势来看,也正要准备大刀阔斧地干一番大事业;从个人发展来看,自己在公司也会担任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所有的环境都是好的,更加显得离职的决策不理智。


HR系统弹窗给出最后的挽留:你确定要提交离职申请吗?经过各种综合考虑后,我还是点了“确定”按钮,正式从工作了三年的腾讯离职。


一直有朋友问,在腾讯的工作感觉怎么样?关于这个问题,从来没有好好思考过,觉得当局者迷,尽量做好手上工作就是了。现在终于有时间梳理一番。回想起这几年的经历,既有取得成就的喜悦,也有遭受挫折的失落,个中唏嘘,在离开之际,希望与你分享一二。


大公司之病



3年前,我面试完,从腾讯出来,融入了深南大道熙熙攘攘的下班人群中。

在过天桥的时候,我特意拍了一张腾大的夜景,留作纪念,表示我终于要到腾讯上班了。


虽然还没正式通知,不过凭着面试反馈,我知道自己终究还是要进入这家梦寐已久的公司了。


3年后,同样是腾讯大厦,我站的位置已经发生改变。从外面的仰望变成了里面的远眺,心情体会也随之改变。只要在大型企业工作过的人,都会被大公司病深深困扰着。


(1)你厉害还是平台厉害


BAT的光环是非常牛逼的,它意味着你进入国内任何一家互联网公司都畅通无阻,它意味着你可以对外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享受着他人崇拜的目光。


然而,在一家几万人的巨头企业,几乎每个人都是一个普通员工,毫无存在感可言,其中滋味就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看《权利的游戏》,我在想,龙妈拥有三条喷火巨龙,为什么还要四处斡旋、拉帮结派,直接骑着三条龙到处喷火,不早就征服七大王国了吗。


直到有一幕场景,大龙“Drogo”在斗兽场,被很多小兵拿着矛乱刺,身受重伤,我才反应过来,不管龙妈和她的三条龙再厉害,始终赢不了训练有素的军队。


这就是大企业的一个缩影。


公司征战,并不需要一个能斗天斗地的英雄,而是需要一支能打仗的队伍。尽管在招聘的时候,大公司往往会筛选出最厉害的一批人,但这并不代表着每个人都举足轻重。事实上,不管你是清北名校毕业光环加持,还是二三本拼搏多年进入大平台,公司想要的结果其实都一样。


公司希望每个一线的员工坚守着自己一亩三分地,不需要你把控全局,不需要你战略思考,只要努力地当好螺丝钉。


每个人手上分到一小块工作,然后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不断地重复着这个工作,成为这个小模块的“专家”。


负责个性化皮肤的,可能几年内都在钻研怎么把更多皮肤卖出去;写文案的,长年累月地追着微博热点写文章;做渠道运营的,风雨无阻地盯着各个渠道把自己的广告上线……


并不是说公司不重视个人创造力,恰恰相反,公司希望的是大家发挥创造力,把自己变成更可靠的螺丝钉,成为一个更靠谱的零部件。全公司上下形成一股合力,用军队的方式赢得战争。


赢的方式,不是靠武艺高超的英雄,而是让所有人在统一指挥下,移动、格挡、举矛、刺杀,每个动作都如此简单,但千军万马在一起,就能击破对手。


这也就意味着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在大平台工作,一件事情成功之后,很容易让人觉得是因为自己牛逼,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平台的力量。同一件事情,放张三能做成,放李四也OK。


在这里,你不是英雄,你是一个日夜训练着重复动作的小兵。更可悲的是,对于绝大部分人而言,公司压根没计划让你成为一个英雄或将军。


你只是千军万马中的一员,平台缺少了你,马上能找到一个人填补上去,而你一旦离开了平台,就会发现很难再复制以往的成功。


(2)无尽的流程和制度


把大象放进冰箱一共要三步:打开冰箱门、放进大象、关上冰箱门。


但是在大公司,这个流程就远不止三步了。


你要给个报告写清楚把大象放到冰箱的意义和重要性,搞清楚哪种冰箱放哪种大象,把开门动作、放大象的路线描绘清楚,把关门的力度写出来,拿着完整的方案找项目经理去排期,直到有人力来把大象放进冰箱。


一个产品或功能,从无到有需要经历漫长的流程。一个大企业的员工,每天为制度所困。


某些产品一两年内都没有可感知的外观变化,例如微信,有人就会问这么多工作人员都在忙些什么呢。其实工作人员都很忙,忙在了“流程”和“制度”上。当你们是一个三五人的创业团队,大家就坐在一起,有事情吼一声就可以。比如说想要做一个功能改变,可能就是抬起头跟对面的开发说要怎么怎么改,半天之后就能在产品上看到了。线上反馈好,就保留,反馈不好就改回来,不过是几个小时的事情。


然而,对于一个巨型产品来说,所有人的80%精力并不是在做“正经的工作”。


每个产品经理电脑上都躺着十几份写好的需求文档,在等候着漫长的项目排期。等排期终于到了的时候,有的需求已经不再适用了,或者写它的产品经理已经走了,要是需求和人都还在的话,那就要谢天谢地,守得云开见明月,终于要上线了。


每个开发脑子里都存放着许多改进方案,很多可能就是改一行代码的事情,但是不能擅自改动,所有的改动都应该以产品需求为主,否则出了问题那就闯大祸了。


遇到跨团队、跨部门沟通,更加是考验人的忍耐力,找一个接口人要花上大半天。对方要么不回复,要么回一句“这不是我负责的”。好不容易对接上了,好家伙,群里面出现四五个接口人,每个人都得交待一遍来龙去脉。

除此之外,每个人身上还背负着各种会议、分享、周报月报,PPT模板成了最受欢迎的文件。


能够安心写代码、写需求的时间,算下来也许还真的没有20%。但工作还是要完成的,于是就只好加班加班,成为了互联网行业的一大特色。


流程制度是一个好东西,也是一个坏东西。好的地方在于保证企业这条大船高效率地运转,坏的地方在于牺牲了个人效率来满足集体的效率。


(3)逃不过的修罗场


对于大企业工作的朋友,是万万不能问什么时候升职的。就像不能问魏忠贤魏公公什么时候生个小孩,这是要杀头的大罪。


越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越是想着要改变世界。当初怀着远大的志向进入大公司,想要施展拳脚做一件不凡的事情。但几年后,大多数人的志气早已被磨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们连修身都做不好。


眼看着身边的朋友在中小公司鹤立鸡群,一路扶摇直上,成为有决策权的管理者,而自己只是数年如一日地坐在小隔间,每周想着如何跟老板汇报工作。


也许离CEO的办公室只有十米不到的距离,也许每天还能跟几个高管寒暄一下,似乎离他们好近,但是心里明白这种阶层的差距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HR在设计个人发展体系的时候,给每个人都提供了两种路径,一个是专业能力晋级,一个是管理职能晋升。所有人都能在专业能力通道上一步步地打怪升级,最终成为高级产品经理、高级工程师,甚至专家xx。


但是在管理通道上,坑位就那么几个,而且大企业内具有管理头衔的人流动性远远低于普通员工,于是国企中“一个萝卜一个坑”的现象在创新的互联网企业同样存在。


不少人已经工作十多年,但仍然是一线普通员工。至于谁能晋升,这个话题,不说也罢。要是运气不好,赶上了“宫廷大戏”,轻则工作上举步维艰,重则随着失败一方的领导一起离开。


这里就是一个几万人的修罗场,陷于其中的人,个个都身不由己。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前面说了那么多,你可能会以为我在痛陈大公司的弊端,但这并非我本意。


我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的创业团队工作过,但也有过小团队的经历,加上平时和不少创业团队的朋友交流,对小公司的辛酸也是略知一二。总结起来,不过是几个字:人少事杂、管理混乱、野蛮生长。


(1)人少事杂


在小团队,可能出现最多的头衔是“全栈xx”,这并不是说明他有多厉害,而是在一个人手不足的团队中,每个人可能都身兼数职。


写前端页面的,可能没人把写好的接口交给你,而是需要自己写服务器脚本、自己调优数据库,还得自己盯着运维数据,宕机了得马上修复。


做产品的,不是只打开word来写需求文档,用户调研、交互图得自己做,上线后的运营还得自己跟。


做运营的,更加是无所不包,大到策划一个线上活动,小到做客服回答用户的咨询。


每个人也很忙,似乎什么都能做。这也是小团队吸引人的噱头,能对付过来的人,就成为一个真正的“全栈”,疲于奔命的人,就什么都做什么都学不精。


(2)管理混乱


小团队是否意味着效率高呢,其实也可能存在更加胡乱的管理。


曾听朋友讲过他的经历。一个普通员工,需要同时向两个领导汇报,而两个领导还经常互掐,于是该朋友就一脸懵逼了,经常接收到两个完全相反的指令。


还有可能,前一周刚刚跟另外一个团队开完会,达成决定做个方案,下周再找他们就发现整个团队被老板裁撤了。


又或者,团队在短时间内爆发性增长,为了融资,为了数字,找来了一批新人,大家都面面相觑,不知道谁该做什么,本来公司也并不是因为业务需要而招新人,所以干脆大家都逛淘宝、刷微博。


如果说大公司内部的身不由己还有章可循,小公司的变化就是充满着惊喜。


(3)野蛮生长


大公司令人艳羡的地方就是有很多现成的基础服务,而在小团队干活的人都会非常痛苦,大多时候都需要自己造轮子


CDN网络需要自己搭建,大数据平台需要自己开发,账号体系需要自己建设,支付系统需要从零开始……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大公司有成熟的数据体系,每个可以看各种各样的报表,以便调整运营策略,但是小团队可能看个数据就需要提导数据的需求,等到一两周之后才能看到。


从一片荒芜中把业务从零开始做起来,是一件很锻炼人的事情,但其实背后更多的是资源浪费。


都是围城




万物皆有裂痕,要看到裂痕中照进来的光,而不是裂痕本身。


一位长者曾说过,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也要考虑到历史进程。历史的进程和外部的环境,都是我们所不能控制的,但是说到自我奋斗的话,大公司却提供了温暖的襁褓。


(1)在正规化中成长


流程制度的反面就是“正规化”。当有人问我要不要去大公司的时候,我都会回答,如果有合适的机会就去吧。不为别的,就为了体验这种正规化的流程制度。


管理两三个人的时候可以靠命令,管理二三十个人的时候可以凭个人魅力,管理几百人、上万人就只能依赖于流程制度了。


前面说过流程是牺牲个人效率满足集体效率,从个人成长而言,依然能从中学习到受益终身的东西。


你可以知道一个业务从零到一是怎么搭建团队的,各个团队通过什么样的流程进行配合,各司其职代表着每个环节都能产出精品,于是你就知道一个优秀的作品应该是怎么样的,以后碰到类似的场景就有经验了。


总而言之,身处在“正规军”当中,虽然自己只是其中的普通一员,但是也可以耳濡目染地学习到最顶尖的产品是如何打造出来的。当然,前提是你有心去了解和学习。


(2)站在巨人肩膀上


大公司汇聚了最优秀的资源,包括人才、技术、资金、经验等。在平时,如果你想了解或钻研某一事物,往往能在内网上找到独家优质的经验分享。


更进一步,可以直接联系这个领域的高手咨询请教。内部使用的软件,上至CEO下至电脑维修小哥,都静静地躺在好友列表里,等着你联系。在大公司工作的人,是真正的能做到聚焦于业务逻辑本身,而不用被琐碎的杂事打扰。


行政上,公司配备了饭堂、班车、体检、节假日福利、家人福利等等,让你能安心地工作。


业务上,有专门的基础服务部门,IT设备、开发组件、大数据平台、安全防御、用户数据等等,都可以拿来马上用。


个人成长上,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平步青云,但是完善的薪酬福利让每个人都能获得相对合理的回报,各种培训让大家都能适当跳出舒适区获得成长。


这些基础服务都是十多年无数人的心血积累,可想而知,站在这样一个巨人的肩膀上,新人可以获得更高速的成长。


(3)围城里外的人


前段时间见到一位大学好友,在外闯荡多年,辗转了几个公司,现在已经是带着小团队的“总监”。


我说,这几年间你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让人好生羡慕啊。最重要的是可以根据自己想法去实施一些方案,而不会被束手束脚,跟随着高速成长的公司也能让自己的思维和能力快速成长。


而他谈到小公司的经历,眼中难掩失落,反而羡慕大公司内提供的坚实后盾。更让我惊讶的是他其实已经在找BAT的机会,准备年后就进入巨头企业了,即使放弃管理者的头衔做一个普通员工。


所以你看啊,大公司就是一座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

而他们想进去或想出来的原因,其实都是一样的东西。


*来源:LJ说(ID:LjNotes),作者:LJ,卡耐基梅隆(CMU)硕士、前腾讯/OPPO产品经理。正在美帝留学的PM,与你分享产品、互联网和学习成长话题。


- END -

MORE | 更多精彩文章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bangcbd

推荐邦哥的好朋友“毒舌科技”, ID:dushekeji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公司,主营以腾讯网、QQ、微信、腾讯微博、《英雄联盟》等为代表的互联网产品与网络游戏。主要依靠在线游戏、移动及电信增值服务、网络广告和电子商务交易创收。目前,QQ月活跃用户数7.8亿,移动及电信增值服务付费用户数超过3000万,腾讯微博注册用户数4.6亿。 2011年1月,腾讯推出手机应用「微信」进军移动互联网,并于2012年9月获得2亿用户,2013年1月15号用户数突破3亿。作为中国服务用户最多的互联网企业,实力强大的腾讯因对中小创业公司造成的竞争压力而常受诟病。

2004年6月,公司以「0700」为代码正式登陆香港股市。
【硬核书】群论,Group Theory,135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25+阅读 · 2020年6月25日
商业数据分析,39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160+阅读 · 2020年6月2日
【2020新书】如何认真写好的代码和软件,318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63+阅读 · 2020年3月26日
【新加坡国立大学】深度学习时代数据库:挑战与机会
专知会员服务
33+阅读 · 2020年3月6日
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 | 刘维特:去央行,从随口说说到梦想成真
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
26+阅读 · 2019年6月21日
工作4年,我从阿里巴巴辞职到了国企
互联网架构师
3+阅读 · 2019年3月17日
在 Google 工作六年半后,我还是选择离职了
开源中国
4+阅读 · 2018年10月21日
创业者和伪创业者的10大区别
创业财经汇
8+阅读 · 2018年6月5日
百度一下,你就离开
凤凰科技
5+阅读 · 2018年5月19日
【财富空间】一个人真正的资本是什么
产业智能官
6+阅读 · 2018年3月16日
百度的广告和今日头条的广告
keso怎么看
8+阅读 · 2018年2月9日
你见过马化腾17年前写的代码吗?
互联网it观察
5+阅读 · 2017年7月3日
Neural Architecture Optimization
Arxiv
8+阅读 · 2018年9月5日
Arxiv
3+阅读 · 2018年5月21日
Arxiv
15+阅读 · 2018年4月5日
Arxiv
3+阅读 · 2018年3月29日
Arxiv
3+阅读 · 2018年3月14日
VIP会员
相关资讯
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 | 刘维特:去央行,从随口说说到梦想成真
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
26+阅读 · 2019年6月21日
工作4年,我从阿里巴巴辞职到了国企
互联网架构师
3+阅读 · 2019年3月17日
在 Google 工作六年半后,我还是选择离职了
开源中国
4+阅读 · 2018年10月21日
创业者和伪创业者的10大区别
创业财经汇
8+阅读 · 2018年6月5日
百度一下,你就离开
凤凰科技
5+阅读 · 2018年5月19日
【财富空间】一个人真正的资本是什么
产业智能官
6+阅读 · 2018年3月16日
百度的广告和今日头条的广告
keso怎么看
8+阅读 · 2018年2月9日
你见过马化腾17年前写的代码吗?
互联网it观察
5+阅读 · 2017年7月3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