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NO.583-比利时式内讧
作者:闲云
制图:孙绿 / 校稿:猫斯图 / 编辑:棉花
众所周知,在国际足坛,法国队与荷兰队经常曝出球队内讧的丑闻,哪怕是在世界杯的赛场上。大牌云集的比利时队,似乎也没有逃过这两个邻居的影响,队内不时会传出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据说本届世界杯
现场的中国球迷疯狂支持比利时
只因球衣是同样的番茄炒蛋
然而,不同于两个邻居的“录像带”与“铁棍”式内讧,比利时内部的矛盾其实还带有更深层的历史和文化原因。虽然只是一个地缘小国,但比利时的国家构成远没有你想象得那么简单,一起来了解一下。
两族相争比利时
比利时的历史其实相当复杂。由于这个地区比较小,和外界又没有明显的地缘阻隔,很容易成为周边强权的一部分,因此先后由勃艮第、西班牙、奥地利统治。
比利时曾经的统治者们
一直到18世纪末,法国人赶走了哈布斯堡家族,这里成为了法国的地盘。1815年,拿破仑兵败滑铁卢,比利时又被交给了荷兰以遏制法国的影响。直到1830年,受当时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信奉天主教的比利时人把荷兰的新教统治者赶下台,自己当家做主了。
比利时曾经的统治者
可见,在比利时独立之前的历史上,法国和荷兰都对它有着深远的影响,这造成了它与生俱来的分裂属性。
荷兰与法国之间的比利时
比利时全国可以被大致分为四个地区,通行三种不同的语言:北部靠近荷兰的弗拉芒地区,官方语言是弗拉芒语(可认作是荷兰语的一种方言);南部挨着法国的瓦隆地区,通用瓦隆语(与法语差别极小);还有一小块从德国获得的领土,民众说德语。
以弗拉芒语、法语和德语为母语的人口分别约占总人口的58%、41%、1%。一个国家,三种语言,难免会在各种场合产生不便甚至误会,进而导致矛盾。
交界地带相对复杂一些
具体到比利时足球国家队内,不同于其他国家球队内的小派别,比利时队内的派别是以母语来划分的。只有少数球员如队长孔帕尼能同时讲法语和弗拉芒语,很多球员相互之间如果不说英语几乎无法沟通。
哥几个悄悄聊两句法语
阿扎尔算是法语派的老大,维特塞尔、卡拉斯科和默尼耶是他的小弟。德布劳内则是荷语派的头牌,这一派还有维尔马伦、维尔通亨、阿尔德韦雷尔德和梅尔滕斯。门将库尔图瓦算是瓦隆和弗拉芒混血,除此之外,还有摩洛哥后裔费莱尼、查德利,刚果后裔孔帕尼、卢卡库等。
曾经的比利时功勋教头,出生在安特卫普的蒂斯有过一句话曾震惊全国:“千万不要将瓦隆人征召进国家队,无论这名球员是多么地优秀。”在他看来,瓦隆人尽管创造力丰富,却像法国人那样生性散漫,没法恪守他所要求的战术纪律(阿扎尔中枪?),不像弗拉芒人那么严谨。
阿扎尔扎心了
一个国家队内部有这么多来自不同文化体系的队员,在人数上势均力敌,还互相看不起,队内团结也就无从谈起了。
而蒂斯这种政治极为不正确的言论也是比利时南北文化差异、相互争夺权利的一个缩影。鉴于这种现实,比利时议会通过法律确立了一条东西向的语言分界线,以北为弗拉芒语区,官方通用弗拉芒语,以南为瓦隆区,官方通用法文,首都布鲁塞尔则为双语区。
为了政治正确,不偏袒任何一方,国家的领导人除了国王和首相外,内阁席位要两族各占一半。教育大臣和内政大臣干脆为瓦隆和弗拉芒地区各设一位,传统的三大政党分裂成了两种语言的六个政党。
全国性的广播、电视、发言要做到两种语言并用。首都布鲁塞尔的路牌要用两种语言写成,同一所大学也要分成法语部和弗拉芒语部。有时候,为了避免麻烦,甚至会直接使用英语。
要么用两种语言
要么干脆用英语
这是个什么国家
就连比利时足球国家队的首发阵容,也要尽量做到相对平衡。比如世界杯3-2战胜日本队的比赛,首发球员中瓦隆人和弗拉芒人的数量是一致的,都是四名球员,也真是难为主帅马丁内斯了。
细心的球迷还会发现
阿扎尔踢左边锋
德布劳内就一定被安排踢右中场
南强北弱到南北平等
这种由法律保证的近乎绝对的平等给南北双方的争执暂时降了温。但实际上,比利时的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弗拉芒语和法语的争斗史,同时更是北方沿海弗拉芒地区和南方内陆瓦隆地区因不同地缘环境造就的不同发展方式和文化属性差异的直接表现。
也就是在布鲁塞尔
你能看到法语-荷兰语和平共处
早在法国统治时期,法语被确立为唯一官方语言,并且独立后也未作改变。究其原因,一是法语在十九世纪欧洲拥有超然地位,是当时最流行的语言,即便是远在俄国的罗曼诺夫王室也要学一口法语以彰显气质。二是彼时靠近法国的瓦隆地区盛产煤铁,又恰逢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得瓦隆地区经济十分发达,而当时弗拉芒地区经济却仍以农业为主,没有资本同南方叫板。
俺觉着吧
法语说不利索
笨猪傻驴什么的
直到19世纪末,凭借濒临北海的地理优势,弗拉芒地区发展出了航运、金融和新兴工商业后,弗拉芒语这才和法语一样,获得了官方语言地位。
而弗拉芒地区的新兴产业崛起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当时比利时的国王——利奥波德二世。
我在国内可是很受欢迎的
比利时在当时属于新兴国家,国际地位很低,参与殖民竞争也很晚,很没有安全感。利奥波德二世即位后,就一直想像其他列强那样,也捞取一块殖民地。他在位时曾组织参与了八国联军侵华,在天津占下了一块租借地。
蹭便宜的比利时
1876年,利奥波德二世以考察和开发非洲为名,组织了一个名义上为国际慈善组织的国际非洲协会。
然而,他却借此为遮掩,以个人名义霸占刚果大片土地。他建立的殖民地名为刚果自由邦,实际却实行残酷统治,不仅在当地大肆掠夺橡胶、象牙和矿产等资源运回国内,还对居民进行有组织的剥削、压迫和屠杀。
刚果对于比利时意味着什么
象牙、橡胶、各种矿产
利奥波德二世统治刚果期间,殖民者会把黑人奴工的妻儿扣留下来,如果奴工完不成规定的任务,就会对他们的妻儿进行鞭笞、砍断手脚等惩罚。有报道称在二十年间刚果减少了一千多万人口。
采不够橡胶会被砍手脚
或者砍子女的手脚
不忍直视
残酷的殖民经济在1960年刚果独立后还持续了一段时间。近百年来从刚果源源不断运回安特卫普的象牙、橡胶和矿产等极大地刺激了沿海的弗拉芒地区经济发展,赋予了弗拉芒人同瓦隆人叫板的实力。比利时这种南北共同发展又相互争权夺利的格局也就这么一直持续到现在。
全球84%的原钻和50%的成品钻
从安特卫普流向世界各地
图为《血钻》海报
而非洲殖民地里的部分居民,则在现代回流比利时,并定居于过去的宗主国。这些人的后代,就成为了比利时队中非裔球员的来源。
二元国家的整合
比利时这种二元制的国家体制自诞生起就要面对语言的双重性与地区间经济不平衡的巨大挑战,然而对比利时来说更为严峻的,是周边的国际环境。
从地图上不难看出,在列强环伺的地缘环境中,比利时无法独善其身。正如波兰人和立陶宛人,奥地利人和马扎尔人的选择一样,比利时的两个不同民族出于生存的考虑,唯一的合理选择就是走向联合。
英法德三大列强都是比利时的邻国
对于隔海相望的英国人来说,比利时是一个被他们打入德法之间的楔子,也是其大陆均势策略在西欧最重要的棋子。想要玩好离岸平衡手,就必须要保证比利时的中立地位。一旦让法德之中任何一个得到比利时,另一方就很难阻拦对手,进而会在欧洲大陆上产生一个统一的力量对抗英国。
以邻国德国和法国的视角来看,比利时也占据极为重要的战略位置。一方面,德国工业的心脏——鲁尔区,和法国首都巴黎,都在距离比利时边境二百公里的范围内。即使不能控制比利时,也要尽全力保证比利时的中立地位,以保障本国核心区的战略安全。
德国鲁尔区与法国心脏巴黎之间
另一方面,由于德法陆地边界上有莱茵河与孚日山脉作为屏障,且双方还经常在边境线附近修筑密集的堡垒和要塞(例如著名的兴登堡防线和马奇诺防线),而北部的德国-比利时-法国交界处却是有利于部队集结和机动的大平原,除了一些小河流外再无障碍。
法德边界反而是双方
最难突破的方向
所以双方都大意了
因此,如果德法企图以武力整合欧洲,比利时就会不幸地几乎必定沦为向另一方发动进攻的跳板。最著名的成功案例,就是二战时期的曼施坦因计划,德国装甲机械化师快速通过比利时卢森堡交界处的阿登山区,直捣法国腹地。
马奇诺防线,正面很坚固
但如果从北边绕过。。
(也只能从北边绕过)
好在二战结束以后,(联邦)德国和法国尽释前嫌,选择联合西欧诸国,以欧盟的方式整合欧洲。这不仅让比利时的地缘环境大为改善,更是借此驶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在欧盟的框架下,比利时通过区位优势和多边合作,以及不俗的工业基础,发展出了相当发达的国民经济。
极其繁荣的低地三国
蹭着莱茵河下游福利
仿佛是欧洲的上海
在这种经济发展和外部环境都很稳定的态势下,瓦隆人与弗拉芒人虽说也会不时闹着要独立,但目前也仅仅停留在口号上而已。
布鲁塞尔被称为欧洲首都
但说实话这和比利时在欧盟的地位没什么关系
只是因为离巴黎和柏林都不太远
希望瓦隆人和弗拉芒人就像两口子过日子那样,有争有吵,但一直向前吧。
END
扩展阅读
我局更多观察文章,戳下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