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钱看、追热点……院士委员们在会议上都提了这些建议

2019 年 5 月 24 日 德先生

△点击上图,门票免费领取!

文章 | 澎湃新闻、搜狐网、新华社

5月14日,全国政协在北京召开“创新驱动发展”专题协商会,本次专题协商会有257位全国政协委员参加,79位院士委员分别作了大会发言和分组发言,另外还有100多位委员通过移动履职平台和参加分组讨论提出了意见建议。


图源:新华社 申宏 摄

委员们积极评价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的显著成绩,也指出了我国科技管理机制不完善、基础研究薄弱、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等突出问题。


委员们建议,要进一步强化基础研究对长周期的原创性研究给予长期稳定的支持,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要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管理方式,创新人才培养、管理和评价机制,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帽子的弊病,给予科研单位和人员更多自主权。

饶克勤:现行学术评价体系过度依赖论文

就“唯论文”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医学会副会长饶克勤指出,现行的学术评价体系过度依赖科技期刊发表的论文导致科技期刊的地位和作用被严重弱化,大量科研成果分散外流。同时,科技期刊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科技期刊在学科建设中的作用不再受到重视,科研人员更热衷于单打独斗等。而且由于缺乏优质稿源,学术水平持续下降,已经无法集中反映中国的科研成果和水平。


就现行学术评价体系的改革,饶克勤提出了五点建议:


首先,制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转化研究分类评价体系,对科研人员的学术水平采用代表作同行评议,对技术人员的操作能力进行培训和评价,鼓励技术人员加强学习,全面提升创新、应用和转化能力。


其次,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中国的科技期刊布局。


第三,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科技期刊评价体系对优秀期刊给予充分肯定,开展国内外期刊等效评价。


第四,适当放开英文科技期刊的审批,使重要学科都能够同时具备中文和英文期刊。


第五,大力扶植具备实力的科技期刊出版机构走集群化出版道路。


袁亚湘:中国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严重不足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袁亚湘指出,中国与科技强国之间仍有很大差距,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对技术的重视远大于对科学的重视。袁亚湘认为,中国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严重不足。由于学科特殊性基础学科需要在经费上得到与其他学科不一样的支持。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饶子和也指出,目前基础研究的评价机制依然是以论文好坏为主要评判标准,缺乏对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研究成果的有效评价机制。他建议,国家应站在全局高度,根据基础科研的重大需求,扶持一定量对准国际基础研究重大前沿设备研发和制造的高新企业。


赵进东:当前院士遴选制度可能不利于年轻人发表自己意见

中国科学院院士赵进东表示:“双一流”大学建设不只事关民生,更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对此,他提出两点建议:一、关于青年人才培养。他呼吁将杰出青年基金评选作为项目来做,淡化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对单位评估的重要性,这样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吸引海外人才回归。二、关于院士评选制度的改进。目前院士遴选制度是“三分之一”的人说了算,可能不利于年轻人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回到“二分之一”比较合理。


周忠和:对于学术不端,“家丑不外扬”传统做法十分普遍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指出:目前,学术生态环境的破坏、涉及部门“利益”的硬骨头还未被触及,对于学术不端等行为,“家丑不外扬”的传统做法也依然十分普遍。因此,他认为,针对学术不端与伦理违规问题,隐瞒包庇者应承担相应责任,并纳入干部考核与巡视范围。


石碧:过度行政化、建设运动太多制约高校“0到1”创新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石碧指出,过度行政化问题较严重、“建设运动”太多、过度强调“跨越式”发展是高校产出“从0到1”原创性成果的突出制约因素。


对此,他提出建议:


一、制定明确的制止高校过度行政化的措施。


二、尊重各高校办学模式、发展模式,避免通过各种计划实施使高校趋同化。


三、中央财政拨付给高校的各项事业费用(特别是基地、团队建设经费),可以按一定规则直接拨付给高校。


四、清理和尽量减少各类人才计划、奖励计划。在教师职称晋升、高校各类评估时,弱化人才计划、奖励计划。


孟安明:相当部分科学家向钱看追热点

“我国迈向世界科技强国必须重视自由探索性的基础研究,而目前多种因素制约了科学家的自由探索。”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孟安明在5月14日全国政协“创新驱动发展”专题协商会上发表呼吁。


孟安明指出,目前我国科技界普遍追求大计划、大平台、大工程,相当部分科学家申请项目向钱看、追热点、短平快,社会上对科技成果现实价值的期望值高、对失败的包容性低。自由探索研究经费不足,项目评审和验收标准不合适等。


因此,孟安明提出以下建议:


一、营造良好的、鼓励自由探索的科研氛围。

二、多渠道增加自由探索研究的经费。

三、改进项目资助体系和评审机制。


李天来:人才评价机制亟需改变

“再不改变人才评价机制,我们的创新之路会更漫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天来直言,创新唯有人才,现在如何评判人才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他看来,如果广大高级知识分子自己都不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如何要求培养的学生做到?



2018年

德先生已经陪您走过n多日夜


2019年

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成长

给您带来最好的体验

▼▼▼▼▼

新的一年

您对德先生有什么意见与建议

欢迎通过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

我们将从参与者中抽取3位

送上精美奖品




推荐阅读


 点击购买《中国人工智能2.0发展战略研究》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人机对抗智能技术
专知会员服务
202+阅读 · 2020年5月3日
新时期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专知会员服务
70+阅读 · 2020年1月18日
2019中国硬科技发展白皮书 193页
专知会员服务
82+阅读 · 2019年12月13日
【大数据白皮书 2019】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专知会员服务
137+阅读 · 2019年12月12日
【白皮书】“物联网+区块链”应用与发展白皮书-2019
专知会员服务
93+阅读 · 2019年11月13日
重磅发布|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长三角项目今年正式启动
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
7+阅读 · 2019年9月2日
百余位院士入选!中国科协公示一份重要名单
材料科学与工程
11+阅读 · 2018年12月21日
国内高校人工智能教育现状如何?
大数据技术
9+阅读 · 2018年4月24日
科技部部长:即将发布人工智能项目指南和细则
全球人工智能
6+阅读 · 2018年3月11日
【人工智能】谭铁牛院士:人工智能新动态
产业智能官
8+阅读 · 2018年1月5日
A Survey on Bayesian Deep Learning
Arxiv
63+阅读 · 2020年7月2日
Arxiv
29+阅读 · 2020年3月16日
Adversarial Reprogramming of Neural Networks
Arxiv
3+阅读 · 2018年6月28日
VIP会员
相关VIP内容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