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7日,由通联数据和KDD China合办的全球首个Fintech x AI高端研习班在上海圆满落幕。
众多国内顶尖AI专家和金融科技精英在研习班上做了深入交流,讨论主题从智能投资、普惠金融、智能商业到自然语言处理、迁移学习等,向我们展示了如何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前沿技术,来探索、寻找开启未来金融大门的钥匙。
本次培训班讲师阵容强大,包括中国万向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通联数据创始人兼董事长肖风博士;KDD China主席、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系主任杨强教授;KDD China副主席、百度副总裁沈抖博士;KDD China 秘书长、微软亚洲研究院城市计算领域负责人、美国计算机学会杰出科学家郑宇博士;第四范式创始人、CEO戴文渊博士和通联数据智能投研总监向伟博士。
通联数据CEO王政在致辞中表示,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的发展,金融科技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已经不仅仅体现在效率层面,同时也在改变金融服务的模式,这给传统的金融行业带来了挑战,也给大家带来了重大的机遇。
通联数据开创了将人工智能运用于投资管理的全新实践,这一次和KDD China合作,希望为行业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能够帮助大家了解金融科技和人工智能的前沿发展,分享新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典型应用案例,同时也能够推动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金融科技的浪潮已经席卷全球,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不断冲击着各行各业。传统的金融行业和资本市场会如何变革?肖风在演讲中表示, Fintech不仅仅是技术,也不仅仅是工具,是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期间的一整套新的、数字化技术体系,可以帮助我们建立一个基于信息社会的新金融体系。
金融科技革命里最主要的方面是“人工智能”和“区块链”。其中,区块链是用来构建新的金融业的生产关系,是基础设施;而人工智能带来的改变可能更大,正如《未来简史》中所说——“人从智人往神人进化”。
肖风分享信息社会的金融体系
肖风认为,这些新技术一定会带来商业模式的变化,商业模式的变化可以带来新的伟大的公司。人工智能、区块链,最终会带来金融业的模式革命。
人工智能是金融科技的核心之一,如何利用前沿的技术为商业和金融服务,是目前学术界和金融界高度关注的问题。
杨强教授通过分享他眼中人工智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深入浅出地向大家展示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图谱。并结合案例,介绍了已取得很大成功的深度学习、强化学习,以及非常有前景的迁移学习。
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杨强认为机器首先是做人的助手,帮助人处理更多的信息;然后是帮助人做更快、更准的决策,从这一点来看,跟过去差别不大。但是现在正在跨越一个坎儿,比如说利用深度学习可以实现自动驾驶了,这在过去是绝对实现不了的,因为学习的准确率尚未达到标准,所以这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百度副总裁沈抖则分享了如何用亿万级数据进行实时身份识别,起到安全防护等作用;所谓“智能获客”是如何先进行用户画像,然后识别用户需求,提升用户价值的;以及在大数据风控方面,各类模型又是如何配合的。
“真正在做金融的时候,整个用户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都会有很多模型来支持。这也是为什么金融行业需要大量的机器学习、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专业人才。” 沈抖表示。
郑宇则在演讲中向我们介绍了如何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来驱动智能商业,比如如何基于大数据来进行商业选址、如何用多维度数据分析房地产的相对价值,如何用深度学习做城市人流的预测、以及如何利用迁移学习来解决部分城市数据不足的问题。
通过郑宇博士的引导,我们能从细节处领悟该如何通过人工智能的方法来分析已有的大数据,比如帮助建立更高效的医疗急救系统,以及让市民拥有更好的交通状况等非常贴近民生的问题。
戴文渊在演讲中表示,AI到最后就是拼维度,大数据已不再是AI发展的瓶颈,如果企业内部用人工智能指导企业经营,最重要的就是要去做高VC维模型。AI在应用于企业经营的时候,往往要处理比过去更复杂的问题,这个复杂度是高到人处理不过来的;因此未来企业的机遇在于赢在“维度”。
通联数据是将人工智能应用于投资管理的先行者,公司推出的萝卜投研(RoboR)是国内首个智能投研产品。通联数据智能投研总监向伟认为,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基本面研究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是人工智能要理解各行各业的逻辑;第二是搭建模型机器学习的研究者,需要寻求人脑的储存结构与机器兼容的模式,这样我们才能在金融领域实现AlphaGo的机制。
向伟介绍称,基于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萝卜投研的迭代速度也非常非常快,2015年年终才开始有思路要做,基本上到现在已经经历了AI1.0和AI2.0,AI1.0主要干的是帮投资者干脏活累活,清理数据对接数据;AI2.0更多是做一些知识模型、方法论方面的逐步完善,逐步提升;3.0则会有一些预测或者人机交互方面的更智能的事情。
图:由杨强主持的圆桌论坛环节
在圆桌讨论环节,嘉宾与讲师、嘉宾与嘉宾之间进行了更深入,同时也更热烈的交流和讨论,相互启发,彼此学习,在分享各自在金融领域实践经验的同时,也拓宽了彼此的思路,激荡出新的思想火花。
长按二维码关注 KDD China
会员加入,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