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科技评论按:本文为「范式大学系列课程」。Web服务器部署在云上已经算是常见的事情了,那么机器学习系统如何呢?
亚马逊AWS目前的运维水平成为行业标准,但凡有公司要自己搭建 OpenStack,先要回答一个问题:OpenStack 比亚马逊云的优势是什么?
对于机器学习来说,公司要自己搭建机器学习系统,也可以先问一个问题:需要多长时间和多少钱,才能达到行业领先的性能?
要知道,时间成本 + 丧失的竞争优势是无价的。
我们来算算这笔账。
自建机器学习系统,大概有这么几步:
步骤 1:招聘机器学习团队的 Leader,2 个月
步骤 2:搭建机器学习团队,2 个月
步骤 3:前期业务调研,2 个月
步骤 4:前期技术调研,2 个月
步骤 5:数据采集相关开发和数据积累,0.5 个月
步骤 6:数据分析处理,1 个月
步骤 7:模型调研,0.5 个月
步骤 8:线上系统开发,0.5 个月
步骤 9:a/b测试和模型优化,0.5 个月
合计:11 个月
这是相对较快的时间表,如果在哪个环节踩到坑,拖延的时间就没法计算了。
如果要减少时间,关键是什么?
专业化分工 + 专注核心环节。
实际上,真正需要自己做的是数据采集、模型调研和模型优化,在专业化工具的帮助下,这些环节可以缩短到 1 个月。而其他 10 个月时间的工作,已经有专业化工具可以替代,沟通和实施时间可以缩短到 0.5 个月。
这样就从原来的 11 个月,变成了 1.5 个月。
机器学习系统的投入,一般是这样的:
1000 万行/天的数据规模,机器学习系统一年的支出是 944 万。
如果要减少投入,关键是什么?
专业化分工 + 专注核心环节。
通过使用机器学习平台,上面的投入会变成这样。
10 台线上机器和 20 台线下机器 ,企业在购买时是按照峰值数据量配备的,但机器实际运转的时间,往往只有 1/8,即每天运行 3 小时。剩下的 7/8 是浪费的。另外,开源机器学习框架对资源利用效率低,又是一大块资源浪费。
所以原本需要 10 台线上机器和 20 台线下机器,通过机器学习平台只需要 2 台线上机器和 4 台线下机器,节约了 240 万。
在人员投入上,30 台的机器需要配备 1 个带头人、3 个研发、1 个测试、1 个运维、1 个机器学习专家和 1 个业务专家,但如果采用机器学习平台,在专业化工具的帮助下,企业只需要 0.5 个机器学习专家和 0.5 个业务专家。
通过使用机器学习平台,企业的人力成本可以节约 588 万。
另外,机器学习平台的思路可以实现 1.5 个月上线,如果全部自己做则需要 11 个月甚至更久。如果错过了抢占市场的黄金期,损失就是巨大了。对于一个 1000 万行数据规模的公司来说,我们假定 9.5 个月延迟的损失是 5000 万。
所以我们得到了两个数字:
如果不考虑时间的机会成本,采用机器学习平台的成本是自建系统成本的 12.3%。
如果考虑时间的机会成本(5000 万),采用机器学习平台的成本是自建系统成本的 2%。
机器学习系统的性能有 3 个要素:
Max AUC:模型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好比山的高度
Actual AUC:实际上线模型的效果,好比爬到多高
Time:模型训练和预测所需要的时间,好比多久爬到这个高度
如果自己搭建机器学习系统,首先遇到的瓶颈一般是数据处理能力。
对于大部分机器学习团队来说,他们一般可以处理几十万规模的数据量,但如果数据规模超过 10 亿,那么即便是简单的逻辑回归模型,也会变成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
为了迁就不足的计算能力,一般会做的事情是减少特征数量和样本数量,这样才能在业务需要的时间内把模型训练出来。
但这样会造成很不好的结果,Max AUC 因为特征和样本数量减少而降低,Actual AUC 因为 Max AUC 和计算能力不足而降低,Time 因为计算能力不足而增加,最终整个系统的能力就会遇到瓶颈。
如果要提升性能,关键是什么?
专业化分工 + 专注核心环节。
大规模机器学习的计算框架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因为它不仅需要处理亿万规模的数据,而且要符合机器学习的规则。能做大规模机器学习计算框架的人全国都屈指可数,基本集中在百度、阿里、腾讯以及少数的创业公司。
所以对于公司来说,与其死啃大规模机器学习的计算框架,反而不如购买第三方的专业服务(这就好比你不会自己开发芯片)。而当计算能力充足的时候,公司就可以专注自己的核心环节,把特征的维度做上去,把数据的规模做上去,把数据和业务的结合做的更清晰。
这样公司机器学习系统的性能,例如在业务需要的时间内获得的 AUC 才能提升上去。
总的来说,公司要做机器学习,应该采取专业化分工 + 专注核心环节的方式,具体如下:
专业化分工完成和辅助完成的:前期业务调研、前期技术调研、数据处理、模型调研、模型优化、模型上线、大规模机器学习计算框架、线下机器、线上机器、运维、大部分的工程投入。
公司专注完成的环节:业务问题定义、数据采集、特征扩充、模型调研。
这样,只需要 1.5 个月的时间,大约 10%(2%) 的成本,不仅获得了高性能的机器学习系统,而且能带来实际业务效果的提升,让机器学习能力真正转变为市场竞争力。
报名 |【2017 AI 最佳雇主】榜单
在人工智能爆发初期的时代背景下,雷锋网联合旗下人工智能频道AI科技评论,携手《环球科学》和 BOSS 直聘,重磅推出【2017 AI 最佳雇主】榜单。
从“公司概况”、“创新能力”、“员工福利”三个维度切入,依据 20 多项评分标准,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全面评估和推动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发展。
本次【2017 AI 最佳雇主】榜单活动主要经历三个重要时段:
2017.4.11-6.1 报名阶段
2017.6.1-7.1 评选阶段
2017.7.7 颁奖晚宴
最终榜单名单由雷锋网、AI科技评论、《环球科学》、BOSS 直聘以及 AI 学术大咖组成的评审团共同选出,并于7月份举行的 CCF-GAIR 2017大会期间公布。报名期间欢迎大家踊跃自荐或推荐心目中的最佳 AI 企业公司。
报名方式
如果您有意参加我们的评选活动,可以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企业报名通道。提交相关审核材料之后,我们的工作人员会第一时间与您取得联系。
【2017 AI 最佳雇主】榜单与您一起,领跑人工智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