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
最近,一首名为《生僻字》的原创歌曲很热,它由90后苏州小伙陈柯宇创作。走红之后,网上一时出现了强军版、元素周期表版、历史版等各种版本。
受到追捧和赞扬的同时,这首歌也受到了一些质疑,有的网友认为这首歌的歌词为了押韵而找各种生僻字凑在一起,没有意义,创作者甚至没有理解这些词的意思,还有的网友质疑歌词中出现的词有的并不是所谓的生僻字……
音乐人或许对汉字不够专业,但是不得不说,这首“神曲”通过音乐的形式让古老的汉字当了一回年轻的网红,生僻字复杂的写法和鲜为人知的读音就像是一个个谜,等着我们去挖掘。
“生僻字”其实是一个相对概念,与人们对汉字的使用频率与认知程度有关。
时代变迁以及不同社会群体的识字能力差异,共同影响着生僻字的划归标准。比如某个时代判定为晦涩艰深的汉字,在前一时间段被频繁运用。又比如某些人不熟悉的字,其实在另外的情境下有更广泛的受众。
推动生僻字产生的汉字变革更像一场潜移默化的社会实践,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屡屡发生。作为汉字发展的重要事件,“隶变”推动了后代汉字之于古汉字的分化,被称为“古今汉字的分水岭”。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也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其中的515个简化字里只有1个属于新创,剩余所有皆在古籍中有迹可循。
大约十年前,S.H.E有一首《中国话》是我们都耳熟能详的,这首歌中趣味盎然的绕口令念唱还有一句“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的歌词着实让我们对“中国话”充满了骄傲。
十多年过去了,汉字以同样的形式来到了大众视野。“生僻字”就像是汉字不为人知的一个角落,充满了奥秘和惊喜,汉字无处不在,日常的使用和阅读让我们对它的存在和生长充满了麻木和理所当然,而当生僻字以新潮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对汉字进行有一定陌生化的审视,在这样的审视中,我们与汉字之间熟稔而带来的忽视就被消解,似乎做了一回汉字的“局外人”,敏感而欣喜地发现它的趣味与生命力。
图来源于豆瓣
注释来源于汉典
屮( chè):草木刚长出来;
艸(cǎo):通“草”;
芔(huì):通“卉”、芔(hū),迅疾。
茻(mǎng):众草,丛生的蕨类。
虽然生僻字的应用价值不如以往,但是将它们视为赘余的态度着实不可取。或许用联想的方法来学习这些“冷知识”,能让大家更充分地体会到生僻字的趣味。
【复制粘贴造字组]
垚(三个土,读音yáo,意:山高,多用于人名。)
犇(三条牛,读音bēn,意:同“奔 ”,急走、逃跑)
聂(三只耳朵,读音niè)
磊(三块石头,读音lěi)
猋(三条小狗,读音biāo )
贔(三个宝贝,读音bì )
【两位一体造字组】
巭(上功下夫,读音bū)
恏(上好下心,读音hào )
孬(上不下好,读音nao)
奣(上天下明,读音wěng)
嫑(上不下要,读音biáo,不要 )
烎(上开下火,读音yín ,光明)
后来相继出现的各行各业各个版本的《生僻字》又足可证明,汉字的粘合力是无比强大的,它在一定程度上构建了一个行业内部的认同感,从大处说,它也促成了整个民族国家的认同,这是激动人心的。
每逢年关将至之时,看扫“福”字就知道,小小的汉字里常常寄托了我们对于生活无限的期待以及对自我和他者的恒久善意。
文 | 蒲瑶 殳静宜
图片来源于网络
美编 | 奚炜轩
责编 | 王昕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