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发文规范条码支付,场景金融大战下的支付入口升级之争

2017 年 12 月 28 日 AI金融评论 紧跟动态的


作者:吴阳煜

编辑:温晓桦

来自@AI金融评论的报道


雷锋网AI金融评论报道,北京时间12月27日下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印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的通知,正式出手规范条码支付业务。在央行此次针对条码支付出台的新规定中,在业务规范、条码支付技术风险、条码支付交易限额管理等方面对第三方支付机构提出了具体要求,自2018年4月1日起实施。


央行出台条码支付新规 扫码付款将受额度限制


在业务规范方面,明确各支付机构向客户提供基于条码的付款服务时,应取得网络支付业务许可,其中为实体特约商户和网络特约商户提供条码支付收单服务的,还应当分别取得银行卡收单业务许可和网络支付业务许可。针对各第三方机构,新规还特别强调,不得采用不正当竞争手段损害其他市场主体利益、排挤竞争对手,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在条码支付技术风险方面,央行从加强条码安全防护、提升条码支付交易安全强度、强化条码支付交易风险监测与预警及加强客户端软件安全管理等四个角度分别提出针对性要求,明确支付机构需强化条码支付产品安全管理,健全条码支付风险防控机制。


特别地,央行对条码支付,根据技术安全等级的不同还进行了交易限额:规定无论银行还是支付机构,对于动态条码,如果采用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在内的两类(含)以上有效要素进行验证的话,单日交易限额可以与客户自主约定;采用不包括数字证书、电子签名在内的两类(含)以上有效要素进行验证的,单日不得超过5000元;采用不足两类有效要素进行验证的,单日不得超过1000元;而在静态条码支付中,无论何种交易验证方式,单日均不超过500元。


而作为支付领域的两大巨头,微信和支付宝在27日晚些时候,对央行这份针对条码支付业务规范的新通知做出回应,均对其表示认可和顺从,并称将继续积极研发新技术以及探索新技术应用于条码支付领域的可行性。


的确,在规范管理方面,央行此次出台的条码支付新规,有助于规避用户资金被盗刷、扫码中毒等技术风险。而在另一方面,这也将继续促使支付行业向集中化靠拢,通过设置标准门槛洗牌整合,引导商家和消费者选择银联支付等合规支付途径。


对于涉及大额支付的商家而言,条码支付交易限额的规定将无法使它们继续像以往一样,通过张贴一张二维码轻松便利完成交易,许多线下消费场景的生存空间就此被压缩;而对于消费者而言,出于方便快捷优先考量的支付选择也会受到干扰,试想如果每笔交易都要输密码、签名,这将会大大降低人们使用手机支付的热情。


强化第三方支付监管 规范支付标准助战场景金融


在今年,央行针对第三方支付的监管不断升级,整治力度也在加大:据雷锋网AI金融评论了解,仅在2017年,包括支付宝、微信在内,央行对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出一百多张罚单,共计罚金近2500万元。自2016年8月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下发的《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征求意见稿)以来,便有报道称,央行认可二维码支付的市场地位,是为了力促其对传统线下银行卡支付业务的补充。


此次央行正式出手规范条码支付业务,亦有不少分析意见指出,这将对微信、支付宝在条码支付领域的双寡头竞争格局和烧钱补贴竞争形成约束,而有利于银联扫码支付的发展。对此,苏宁金融研究院互金中心主任薛洪言向雷锋网AI金融评论表示,央行正式对条码支付进行规范,一定程度上将相关标准向传统的银行卡POS收单业务靠拢,而这会对于第三方支付主导的主要基于扫码枪、静态二维码等的条码支付造成较大影响,支付门槛的提高、支付限额的下降,都将促使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相应的梳理和整改。


雷锋网AI金融评论此前报道,近来银行业在布局场景金融上大动作频频:如招行发布6.0APP,通过提供扫一扫连接网点等服务将其塑造成为金融生活工具;又如银联统一银行业支付APP发布全新云闪付,并于26日宣布可一键查询多家银行借记卡余额,意图凭借更为丰富的支付场景设计渗透到用户生活的方方面面。


传统银行业围猎场景金融已成大势,而监管层对第三方支付领域的强化监管,在防范支付风险的同时也对第三方支付市场洗牌整合,在银行业与微信、支付宝等互联网巨头的场景金融大战中又火上浇油了一把。


技术升级结合场景应用 支付入口成争夺要点



对此,宣称用户数已超过8亿,日均交易笔数已超过6亿笔的微信自然是不会将在移动支付领域的霸主地位拱手相让。12月25日,广州市签发了首张微信身份证“网证”,用户通过添加微信小程序“网证CTID”,在里面申请注册,录入人脸和声纹,就能获得一张黑白身份证“网证”。据新华社报道,自下个月起,“微信身份证”可能会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


据报道称,“微信身份证”结合的AI人脸识别与动态声纹识别技术,背后是包括包括AI Lab、优图实验室、微信智聆在内的腾讯AI技术团队提供基础技术支撑,其直接将用户人脸信息与公安部身份证制证数据库中的身份证照片进行比对,还有助于解决身份证被冒用、盗用问题,降低人脸识别的误判率。


尽管刷脸业务日渐火热,但要实现与身份证信息核验结合的落地应用,技术成熟度必须有一定的保证。在这一点上,普通居民可通过“刷脸”开通电子身份证,是微信以计算机视觉在商业应用上的成功尝试,反映了其正不遗余力推动“人工智能+”等技术拓宽场景应用空间,试图凭借金融科技在场景化方面的技术优势发力,挖掘更多的消费渠道。


作为公民最为重要的个人信息证明,这样一张身份证网上应用凭证将可用于政务服务以及旅馆业登记、物流寄递等众多要求实名制的应用场景。可以想见,将身份证绑定微信以后,将极为丰富地拓宽微信的适用范围,未来在网友见面、签订合同等需要身份核验的私人场景有广阔的潜力,供给越来越多AI场景化应用服务来开启场景微信下一波场景金融新格局。


由此,通过内设的平台项目小程序,微信将触手延伸出了线下各支付领域,实现与公共服务领域的深度融合。此举一出,在未来,微信的用户粘性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使用人群也会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愈发庞大。



而在另一边,面对上述两方尤其是微信紧逼的攻势,支付宝则在近期推出了“发红包赚赏金”瓜分10亿红包的活动。用户在支付宝内获得红包二维码后,分享发布,别人扫过后获得随机红包,然后支付消费对应抵扣金额,同时分享二维码的人获得相应的红包同等金额的鼓励。


以如此烧钱补贴优惠的方式来打支付大战,到店扫码支付抵现不仅吸引了大量消费者进店消费使用支付宝,还直接影响了商家的支付途径选择,发起的每一笔支付背后资金流转始终停留在支付宝平台中,为支付宝带来了巨大的消费资金流,体现了支付宝在巩固维护、继续深耕移动支付市场的决心,让其赚足了海量的流量和数据;同时该以互联网社交途径分享红包二维码的活动玩法,扫码的人越多,得到的赏金也就越多,当微信朋友圈都被支付宝扫码图刷屏时,支付宝的社交属性得到极大的增强,在切入社交领域追赶腾讯的道路上跑得更远。


雷锋网此前报道,阿里在共享单车支付场景下的密集布局,更多地是出自于对支付入口的焦虑。在移动支付领域与腾讯斗得难解难分的阿里,一直苦于社交媒介的缺位无法扩增更多的支付入口,“而共享单车作为LBS (Location Based Service 基于位置服务)场景,可以实现对很多环节的关联打通。”


此次阿里发起的号召消费者、商家连同好友瓜分10亿红包的活动,也是对微信基于社交渠道在移动支付领域进行多频攻击的应对之道,意图提高支付宝的活跃与使用频率,培养形成支付宝支付的用户习惯,用转发红包扫码的方式不断更辽阔、更深入地收集积累用户数据,真正对阿里发展场景金融形成助力。


在抢占支付入口的升级上,微信与支付宝分别从技术到场景双双布局,面对来势汹汹的银行业,围绕着支付入口这一新的争夺点,在未来,这场由线上逐渐转移至线下的场景金融大战还将继续。


第二项则可以通过强制所有的 Ethereum 客户端执行一个确定的配对函数和确定的椭圆曲线乘法的叫做预编译合约的东西来实现。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实现起来既简单又快速。而缺点呢则是这样做我们就会固定在一个确定的的配对函数和一个确定的椭圆曲线上。所有 Ethereum 上新的客户端都不得不再实现一遍这个预编译合约。所有,如果有什么新的进展,或者有人可以找到更好的 zkSNARKs 的方法,更好的配对函数,更好的椭圆曲线,又或者发现了椭圆曲线,配对函数和 zkSNARK 的一些缺点,那么我们就会添加到新的预编译合约中。



雷锋网AI金融评论与AI慕课学院联合推出的课程还在报名中,传送门:http://www.mooc.ai/course/157(点击链接或者扫码可看)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广东疾控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护》,65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9+阅读 · 2020年1月26日
新时期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专知会员服务
71+阅读 · 2020年1月18日
【德勤】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白皮书,68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304+阅读 · 2019年12月23日
【大数据白皮书 2019】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专知会员服务
138+阅读 · 2019年12月12日
【白皮书】“物联网+区块链”应用与发展白皮书-2019
专知会员服务
94+阅读 · 2019年11月13日
海康威视AI Cloud助力平安城市4.0建设
海康威视
7+阅读 · 2018年1月17日
中国平安股价持续大涨背后
凤凰财经
5+阅读 · 2017年9月13日
Arxiv
6+阅读 · 2020年4月14日
Few-shot Adaptive Faster R-CNN
Arxiv
3+阅读 · 2019年3月22日
CoCoNet: A Collaborative Convolutional Network
Arxiv
6+阅读 · 2019年1月28日
CoQA: A Conversational Question Answering Challenge
Arxiv
7+阅读 · 2018年8月21日
VIP会员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