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文摘出品
作者:Caleb
“安全总比后悔好”。
一家日本避难所制造商在一次采访中如此说道。
的确,光在2021年,我们就经历了包括高温干旱、台风“雷伊”、飓风“艾达”等值得关注和铭记的灾害。
有时候担心也不是完全没必要的,而以怎样的方式来面对和迎接这些无法避免的、说来就来的灾害,就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比如在2017年,一名男子被发现在犹他州和联邦政府拥有的土地上建造了四个小屋和数量不详的地下掩体。为了生活,这名男子使用散落在8个地点的桶和垃圾箱来储存补给品。
据了解,这位男子之所以会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就是为了迎接世界末日的到来。
文摘菌表示,emmm行吧道理我都懂,只是这…有什么更现代化的避难手段吗?
还别说,日本避难所制造商就提供了一种安全便捷,甚至可以直接放在家里的避难所。
快和文摘菌一起来看看吧~
防爆抗震,手工制作,适合多人居住
这家日本避难所制造商名叫Wnisheter,最近他们推出了一款名叫“最后的堡垒”的小型避难屋。
别的不说,这名字还真有内味儿。
首先作为一款合格的避难所,基本的防护功能肯定不能少。这个便携式金属避难屋能够防爆抗震,可以保持1.07atm的气压,甚至还能再6.5到7秒内将放射性化合物和其他污染物全部排出,装配的过滤系统也能在平时生活中过滤掉空气中99.995%的污染物。
这个避难屋还可以进行定制,适合1到7个成年人居住避难,由于避难屋体积足够小,它可以放置在公寓、地下室、后院,甚至地下任何地方。
根据官网介绍,避难屋都会根据要求,结合内外部和功能进行开发和设计,每件产品都是手工制作,因此在结构和质量上,可以接受各种标准的检验。
在日本,已经有不少家庭都已经行动了起来。比如在岩手县,一个四口之家就入手了这么一个避难屋,该避难屋宽12m、长12m、高5.5m,被安装在地下,被1.5m的土壤覆盖。
是避难屋,也是一个普通的房间
接下来,我们就走进这个避难屋来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乾坤。
如果你选择把这个避难屋装在家里,就可以在打开房门时看到避难屋:
这个避难屋尺寸是M型号的,核泄漏的时候可供2-3人,如果是为了防震的话最多可以容纳15人,对一家人来说绰绰有余了。
可以看到,在避难屋内部还安装有电视、空调等装置,正前方的白色方形物就是在核泄漏的情况下起到关键作用的空气过滤器,通常都会有套子盖住,不会影响房间美观。避难屋的门窗都很坚固,气密性也有质量保证。
电视下方的柜子也是可以打开的,能用来放置一些水、食物等必需品:
天花板安装有进气阀门,和过滤器和管道连接在一起,保证外部的空气得到最大化的清洁和过滤,出口阀门则安装在入口处。
由于避难屋在平时基本没什么用,因此也可以把它就当成一个普通的房间,比如将其装修成家庭影院的样子:
也可以手工打造一个地下避难所
修建避难所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早在2015年,英国网红colinfurze就在自己家后院动工制作一个地下避难所,从掘地三尺开始,然后在地下铺设建筑材料,修房盖,然后用沙子、水泥、草坪等盖住。
5年后,从地面上看并没有什么变化,但是地下已经完全变了个样。
在这个避难所里,colinfurze屯了很多生活用品,各种罐头,以及用不完的卫生纸:
甚至在他的一些手工实验过程中,还狠狠地“折磨”过这个避难所,比如,摇滚吉他火烧天花板…
不过所幸的是,这个避难所尚且存活着。
在全球,避难所逐渐形成了一个市场,而对于这类特殊需求的产品化趋势,你又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