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章妹说
只要15天,一款新产品就能完成从思路到打样、出样的整个过程。
这是娃哈哈目前能够达到的速度,而同样的事情同行需要2~3个月来完成。
非常可乐、娃哈哈八宝粥、营养快线、爽歪歪……每一款爆款产品都是争分夺秒而生。
在行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速度是制胜的筹码。早一秒投入市场,就意味着多一点机会。
娃哈哈能够不断成长,靠的正是唯快不破的终极密码。以下,Enjoy:
在食品饮料行业,娃哈哈是一家标准的巨无霸企业。
娃哈哈集团现在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建有约80个生产基地、180多家子公司,员工人数约3万名,总资产近400亿元。
产品主要涵盖蛋白饮料、包装饮用水、碳酸饮料、茶饮料、医药保健食品等十余类190多个品种。
此外,娃哈哈还同时拥有2个精密机械制造公司,自己设计开发、制造模具和饮料生产装备。
另外还有印刷厂、香精厂,近年来更是向菌种、酶制剂、机电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目前已形成自己的菌种资源库,并成功自主开发了串、并联机器人、自动物流分拣系统等智能设备,成为食品饮料行业具备自行研发、自行设计、自行生产模具、饮料生产装备和工业机器人能力的企业。
体系如此庞杂,娃哈哈究竟是怎么保持令人称奇的高效率运转的?
01 创新速度:十五天
只要15天,娃哈哈的一款新产品就能完成从思路到打样、出样的整个过程。同样的事情同行需要2~3个月来完成。
非常可乐、娃哈哈八宝粥、激活、启力、营养快线、爽歪歪、娃哈哈苏打水饮品、娃哈哈乳酸菌饮品……每一款爆款产品都是争分夺秒而生。
快消品行业竞争激烈,速度是制胜的筹码。早一秒投入市场,就意味着多一点机会。
娃哈哈华东片区负责人说:
“快消品行业压力巨大,超级单品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哪怕有再好的广告营销也不一定会成为爆品,我们保持这么快的研发速度,就是因为老板喜欢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这样的研发速度主要由两大要素支撑。
● 其一是制造能力。
娃哈哈掌握了研发核心技术,比如模具开发,这就减少了许多不确定性。
● 其二是研发人员的高效执行力。
许多互联网企业高喊的“小步快跑”策略,早就是娃哈哈的执行原则之一。
小步试错,快速出成品,再做调整优化。娃哈哈技术副总余强兵这样解释效率:
“首先是要做,然后才是做完,第三才是做好。你做都不做,那就不存在后面的政策了……
执行是一个能力问题,首先你要快速把事情做完,其次再说完成。
至于做得好不好、怎么提高工作标准和质量,这是对自己要求的问题。”
02 生产速度:把产品养大
娃哈哈在全国各地有80多个生产基地,其中位于杭州的下沙基地有着“黄埔军校”之称。
下沙基地是全国最大饮料品种生产厂,产品生产超过100种规格。
为了培育新品,下沙基地会生产许多市场需求量小的产品,这与其他工厂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模式不同。
“下沙基地做小品的目的并不是一直做小品,而是为了把这个产品培养大。
我们把公司的产品从婴儿开始培育,然后成为童年、青年和壮年,下沙基地就是娃哈哈产品的摇篮和育婴室。”下沙基地的娃哈哈员工如此说到。
下沙基地不光是新产品的“黄埔军校”,还是新技术的“黄埔军校”。
一般工厂的生产线只能生产一个或几个品种,但在下沙基地,一条生产线可转换的品种超过100个,生产线的技术水平位居全国首位。
如此一来,下沙基地能以最快的速度响应市场需求和订单变化,成为娃哈哈致胜市场的“法宝”。
03 管理速度:三层审批
由于工作内容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不少大公司往往等级层级多,组织机构复杂,犹如一个金字塔。
在传统的组织架构下,部门之间协调存在困难,“大企业病”显露无疑。
正好相反,作为食品饮料行业的巨无霸企业,娃哈哈集团组织结构异常简单,一个总经理、三个副总及各不同业务部门就构成了整个娃哈哈集团的管理组织。
娃哈哈集团早就实现了高度扁平化。
娃哈哈集团的组织架构图
这是一条“娃哈哈特色发展道路”,在娃哈哈集团,项目决策最多通过三层:
普通员工上报部门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再上报给副总,副总最后报给宗庆后。
即便这样,宗庆后仍然认为组织结构过于复杂,于是,业务部门更多时候直接与宗庆后汇报沟通。
事实上,宗庆后一直要求组织必须简单,没必要在组织架构中设置那么多环节。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娃哈哈的组织结构更扁平,连分管下面各业务部门的副总都没有。
04 领导速度:直管200人
宗庆后的高效做事风格,让娃哈哈形成了高效率的风格。
创业多年,宗庆后每天7点就来到办公室,一直到晚上十一二点才离开,吃的是食堂,住的是办公室,几乎没有任何娱乐活动。
一位娃哈哈的资深员工分析道:“老板十分勤奋。”很多新员工到公司不久后就会发现,很容易就能见得到宗庆后。
“你有什么想法也可以直接去他的办公室,他的办公室是不设防的,只要是公司的员工,有什么事都可以去找他。”
在娃哈哈,向宗庆后直接汇报的各级管理人员有近200人,间接汇报的有150~200人,宗庆后还认识其它100多名业务骨干,对其它约300多人较为熟悉。
宗庆后事无巨细、化繁为简的能力让他对企业可以做到全盘掌控。
同时他会广泛听取民主意见再进行决策,到了执行环节,所有部门互相配合,互不干涉但团结协作。
在每年举办的娃哈哈经销商大会上,宗庆后向在场几千名经销商公布自己的电话号码,“有解决不了的事情,直接找我。”
那是他日常真实使用的号码。事后还真的有不少经销商会给宗庆后打电话,他都是会一一接听交流。
与娃哈哈合作20多年的义乌经销商黄荣永说:
“在大会上,宗总会把电话号码都给经销商,我们经常给老板发信息,反馈市场信息,他回复得很快。针对市场上反馈的信息,他是高度重视的。”
“小步快跑”形成的速度经济、“草履虫”式单元复制下形成的规模经济、从奋力追赶到领先超越的“学习效应”以及令人赞叹的极速“网络效应”,这些高效率模块的背后,都是因为娃哈哈“一个大脑、N个终端”的组织体系在做支撑。
本文摘编自“浙商传奇”系列之《宗庆后:笃行者》,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内容有删减。华章管理(ID:hzbook_gl)原创首发,转载请联系授权。
「延伸阅读」
宗庆后:笃行者
点击书封了解更多👆
推荐语:娃哈哈官方授权,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团队倾力呈现!揭秘娃哈哈的另类成长模式,正面展示三度问鼎中国首富的宗庆后的东方管理智慧。
更多精彩....
在公众号对话框
输入以下关键词
查看更多优质内容
德鲁克 | 拉姆·查兰 | 团队 | 时间
隐形冠军 | 马利克 | 领导力 | 演讲表达
柳井正 | 技能学习 | 个人成长 | 逻辑思维
稻盛和夫 | 书单 | 复盘 | 陈春花 | 决策力
职场提升 | 市场营销 | 人力资源 | 定位
300000+人已关注我们
👇 听说这里更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