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提供了一个使用 iPad 进行数字阅读的低成本实用方案。
使用数字工具建立工作流基本上都遵循「收集-整理-阅读-输出」这样一个基本流程。在少数派上已经有很多文章关注了获取信息、收集整理、笔记输出等方面的方法论,但似乎比较少有人专门关注「阅读」这件事情。
阅读好像是一项不言自明、人人具备的技能,但是在数字时代,如何打造自己的数字阅读方案仍然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虽然数字设备摆脱了纸质材料笨重的束缚,提供了更多的内容信息来源,但是也带来了新的难题。电脑、平板、手机……什么才是更好的阅读设备?书籍、报刊杂志、网页、社交媒体信息,如何更好的整合多源信息?
我认为,一个好的数字阅读方案应当满足以下要求:
成本较低,能够为更多人所用。
围绕这些目标,这篇文章介绍了我是如何从自己的需求出发,尝试用 iPad 打造适合自己的阅读工具的,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关于数字阅读:我需要什么样的工具
选择有效的工具必须先明确自己的需求。作为一个社科博士研究生以及数字工具的爱好者,我的日常阅读内容与来源大致包括这几个方面:
专业媒体与官方资讯,个人关注的信源如财新、晚点、联合早报、澎湃、各类官媒等;
其他互联网信息,来自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以及其他网站。
在过去,我的阅读方式大致是这样的:
使用手机微信读书阅读一些较为轻松的书籍。
这样的阅读方式存在几个问题:
阅读体验较差。虽然电脑(使用外接显示屏)适合阅读版面较大的 pdf 文档,但是其便携能力过于糟糕,丢失了纸质书随处可看、能够随意写写画画的优势。另一方面,用小小的手机屏幕阅读长文章和书籍也不是很舒服;
容易分散注意力。一工作与日常阅读的内容混杂,容易日常使用电脑工作时总是会忍不住打开各类网站与无关书籍分散注意力。而使用手机阅读较长的文章以及书籍时总是被信息通知频繁干扰,无法专注;
缺乏阅读进度管理。日常使用 Cubox 剪藏的文章总是从「read it later」变成 「read it never」,而书籍也往往在由于各种事情放下一段时间后就没有继续阅读。
这些问题的困扰使得我希望找到一个专用工具来帮助我更好地阅读。从我的需求与问题出发,我希望我的阅读工具能够满足以下要求:
在满足上述需求基础上最低的成本。
很显然,从上述描述来看,与 Mac 同一生态的 iPad 几乎是我唯一的选择。然而,如今 iPad 加上原装电容笔动辄四五千元乃至近万元的价格让我这样经济能力有限的学生群体望而却步。有没有可能用最低的价格达成我上述的需求呢?下面我从硬件和软件两部分具体介绍我的解决方案。
▍硬件:实用为先
每一代的新 iPad 都拥有酷炫的新特性(除了最近的)和相对高昂的价格。但是,如果只是用 iPad 进行阅读的话,我们是否真的需要那些强大到溢出的性能呢?在众多的 iPad 产品中,我选择 iPad mini 5 作为我的阅读工具。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相比于 9.7-12.9 英寸的 iPad、iPad Air 和 iPad Pro,iPad mini 的重量更适合手持阅读,其他 iPad 一斤打底的重量难以长时间握持,其便携性能也较差。 而 7.9 英寸的视网膜屏幕也完全符合 epub 格式和小开本 PDF 文档阅读的需要。
在我看来,最近 iPad 更新的硬件功能中我唯一真正需要的就是对手写笔的支持。而 iPad mini 5 是支持第三方手写笔的 iPad 中最便宜的产品之一。目前在某二手平台,耐心寻找的话,1500 元左右即可收到一台成色还可以的设备。相比于二手价格普遍接近 3000 元,新品价格超过 3500 的 iPad mini 6 而言有绝对的价格优势。
前面提到,iPad 相比于电纸书等其他平板设备的一大优势就在于与手写笔的完美配合,能够方便地高亮标注、使用「随手写」功能快速输入想法笔记。但是同样的,苹果原装的手写笔动辄大几百元的价格实在是令人望而却步,相比之下第三方的手写笔是更具性价比的选择——毕竟手写笔记不需要原装笔提供的压感功能。
我使用的是名为「见墨」的一款第三方手写笔,淘宝购买价格为 129 元。相比于市面上常见的益博思等第三方手写笔,个人觉得这款笔的笔身材料和握感更加舒服,对于我这样手汗较多的人来说不会打滑,另外这款笔使用 Type-C 接口充电,不到二十分钟即可完全充满,可以避免一代笔那样尴尬的充电方式。
除此之外,想要还原手写的质感还需要类纸膜的配合。我使用的是 ELECOM 的类纸膜,价格 99 元。当然值得注意的是,使用类纸膜会牺牲一定的显示清晰度,尤其是在白色的屏幕背景下,会产生类似彩色噪点的干扰,长时间看会不太舒服。对此我的解决方法是将阅读显示改为深色模式,这黑色背景下类纸膜的干扰可以基本忽略。
使用 iPad mini 5 以及其他较早的 iPad 设备的一大问题在于无法方便地使用侧边磁吸功能吸附手写笔,难以在外轻松地携带。一种解决方法是使用带笔槽的保护套,但是这种保护套一般过于笨重,而且笔的取出放入也非常麻烦。这个问题困扰了我许久,直到受到纸质笔记本笔夹的启发,我发现使用2块钱的粘贴式笔夹就可以轻松解决这一问题。
具体的方法是在 iPad mini 5 的背面右侧中间贴上粘贴式笔夹,将笔插入笔夹即可方便地携带,使用时将笔抽出即可。由于 iPad mini 5 的侧边也有磁吸的材质,虽然无法直接牢固吸附手写笔,但是在笔夹的帮助下手写笔可以贴在 iPad mini 5 的侧边,不会因为重量下坠。
此外,由于不喜欢金属的触感,我还购买了一个 13 元的平价塑料保护壳,将粘贴式笔夹贴在了保护壳上。
二是 MarginNote3 iCloud 同步缓慢的问题,这一问题目前可以通过 AirDrop 备份共享的方式解决。
总计花费:¥18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