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来想象一下这种场景:
某天,你的朋友因为焦虑去医院看病。医生没给他开药,而是开了一种能够影响神经系统、抑制焦虑的微生物。他的胆固醇含量略高、尿液中有分子表示体内有炎症,医生又开了两种微生物,分别用来分泌降胆固醇化学物质,和起抗炎作用。
你可能会疑惑,为啥医生会开一堆微生物呢?这是科学家对未来诊断的畅想——我们对微生物的认识在不断深入,或许在不远的将来,这就会成为现实。
今天,我们要为你推荐一本新电子书《我包罗万象》,给你详细介绍有关微生物的最新进展。
1. 重新认识微生物
生活中,你是不是力图彻底消灭细菌等微生物?但微生物并不全都是坏的,世界上只有不到100种细菌能让人患上传染性疾病,而有些微生物反而还有些对人类有益——
美国内战期间有一种叫“天使之光”的治疗手段:一些“发光物体”进入士兵的伤口,帮他们消毒。这些物体其实是一种线虫,它们能向昆虫体内注入有毒的发光细菌,帮士兵杀死其他昆虫,防止伤口感染。你看,微生物与其他生物的关系,并不是你死我活,而是相互依存。
2. 重新认识个体
从微生物角度,你能够重新定义“个体“。你或许觉得,个体就是指一个生物的身体本身,与外界联系并不那么紧密。但实际上,微生物也和身体共享着同一空间,而且——乌贼和斑马鱼需要微生物帮助塑造身体,它们在无菌条件下无法正常成长;昆虫得依靠微生物分泌的酶,帮助获得维持生命运转的营养物质……
你看,微生物的存在都颠覆了我们过往认知中的“个体”概念,所以“个体”到底是什么?别人可能说不清,但如果你看过这本书,就一定有更深的体会:个体其实是我们和微生物的集合体。
3. 重新认识自然界
你看,在自然界中,我们都认为人类和动物最重要,但其实在背后起了大作用的是微生物。难怪古生物学家安德鲁·诺尔说:“动物就像整个演化蛋糕上的糖霜,细菌才是糖霜下的蛋糕本体。”
或许你平时打扫房间之后,会给家里消个毒。但是最新的科学发现表明,拼命地对建筑物消毒,反而会使得其中的微生物生态失调。比如,科学家发现彻底清洁消毒过的厕所,首先会被粪便中的微生物定植,接着这些微生物会通过冲厕所的水流回到空气中。然后,这些微生物因为竞争不过周围环境中种类丰富的其他微生物而变少。但是,一旦厕所再次清洁,粪便中的微生物又会卷土重来。所以你看,讽刺的地方在于此,太过频繁地清洁厕所,更有可能被粪便里的细菌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