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银行转型不是一个新话题,然而在当前金融科技的冲击下,却具有十分紧迫而现实的意义。未来的银行是否还需要核心系统?核心银行转型的出路何在?为了回答这两个问题,本文首先从传统核心银行面临的困境入手,分析了制约核心银行发展的两组矛盾:一是核心银行架构本身的相对稳定和银行业务不断变化之间的矛盾,二是建设企业级的应用系统与来自不同业务部门的专业化需求之间的矛盾。随后,本文在更大的时间(核心银行的发展历程)和空间(企业架构)背景下,重新定义了核心银行的内涵与外延,并勾勒出第四代核心银行的基本特征:一个稳定的应用架构,加一套灵活的公共基础服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核心银行转型的三种模式:一是构建一个企业级核心银行系统的单核模式,二是保留传统业务核心并建立一个独立的新业务核心的双核模式,三是构建各司其职地位平等的多个后台产品服务组件的无核模式。进而比较了三种模式的优缺点,并讨论了如何在理想与现实的权衡中选择适合银行自身的转型道路。
传统核心银行之痛
核心银行系统,自诞生之日起,就成为商业银行最重要的IT系统之一。在其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紧紧伴随着银行业务和技术的变化而不断演进。然而,在当前金融科技(Fintech)引领的新一轮变革中,传统核心银行与这些新业务和新技术似乎渐行渐远。例如:当金融科技在强调移动化的在线渠道、注重各渠道之间的无缝衔接和一体化的客户体验时,传统核心银行中却难以感知位置信息;当金融科技在关注数据分析、推理和学习时,传统核心银行却由于与管理分析系统双向交互的时效性差而难以迅速运用分析的结果;当金融科技在强调数据驱动的结构化产品设计以实现快速创新时,传统核心银行却仍然是面向交易的流程设计,把产品看成是业务参数的组合,一旦参数结构发生改变,往往需要重新开发;当金融科技在强调敏捷开发、分布式架构、持续交付时,传统核心银行却仍然停留在模块间紧密耦合、集中部署,从而导致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这些现象的背后,凸显出制约核心银行发展的两组矛盾:一是核心银行架构的相对稳定和银行业务不断变化之间的矛盾。一般认为,核心银行从上世纪80年代诞生起,大约经历了三代。根据这个说法,每一代核心银行的生命力大约在10年左右,在此期间,核心银行的架构保持基本稳定。然而,当前银行业务和技术的发展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无论是业务种类、技术手段、数据规模、效率要求,都远远超越了过去的发展速度。在这种加速度下,是否还能建立一个稳定的核心银行架构来支撑未来若干年的业务和技术发展呢?二是建设企业级的应用系统与来自不同业务部门的专业化需求之间的矛盾。核心银行的定位是一个企业级的应用系统,所服务的对象包括各个不同的业务部门,从个人到公司、从前台都后台、从产品服务到管理分析,都对核心银行系统有业务需求。然而,随着业务的发展,不同业务需求的专业化程度大大提高了,难以共存在一个单一系统中。但是,如果简单的将核心银行系统分拆,某些企业级的业务功能,如客户统一视图、产品、定价、结算、核算等,又会支离破碎。
正是在这样的两难困境中,一方面不少银行都在进行核心转型,另一方面核心银行却越来越成为业务发展的制约。银行业务和技术部门对核心银行的态度多少有些无奈:一是丢不掉,作为一个传统的银行账务处理系统,核心银行的功能短时间内很难被替代;二是改不动,一旦有新业务需求,尽量通过其他系统改造来实现,万不得已才让核心去改;三是撑几年,只要核心还能用,就尽量缝缝补补,实在撑不住了,就推到重建一次;四是碰不得,核心银行建设常常是吃力不讨好,实施周期长、风险高,而且刚刚建好感觉又落后了。
现在,到了该认真思考一下的时候了,未来的银行还真的需要核心系统吗?核心银行的转型之路又在何方?
重新定义核心银行
在回答核心银行的存在价值和转型出路之前,首先需要澄清一个问题:什么是核心银行?但不幸的是,这个问题在业界从来就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答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需要在更长的时间(核心银行的发展历程)和更大的空间(企业架构)背景下,重新定义核心银行。
回顾核心银行的发展历程(图1),从第一代的会计电算化,到第二代的综合业务系统,再到第三代的“瘦核心”,核心银行的内涵和外延总是不断变化的。在这些变化中,可以发现两条基本规律:一是在业务上,核心银行越来越专注于企业级的公共基础服务,特别是围绕存贷款账户的产品、合约、定价、结算、核算等的基础功能;二是在技术上,核心银行始终是一个面向交易的联机系统,并特别专注于大容量、高并发场景下的稳定性和高可用性。
图1 核心银行的发展历程
我们再把核心银行放到银行IT建设的大背景下来看。总体而言,银行IT建设的根本驱动力来自业务和技术的发展:业务提供了变化的动力,一个业务发展了,就会对IT提出新的能力要求;技术提供了变化的可行性,决定了业务提出的能力要求能否实现。业务和技术的共同作用,构成了对IT建设的各种能力要求。为了实现这些能力,首先要从企业架构的高度,对这些能力要求进行分解,然后由不同的组件(系统)去承接不同的能力。在这种架构下,一个业务活动需要由多个具有不同能力的组件来共同完成。同时,不同组件(系统)的软硬件平台、开发方法和技术规范,应当和组件自身能力要求相适应。
按照这个思路,结合核心银行发展的两条规律以及当前业务和技术的发展趋势,未来核心银行的能力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面向企业级的应用能力。现代银行以客户为中心(统一视图、个性化定制等)的经营理念和大事业部制的组织方式,都需要进一步强化企业级的应用能力,核心银行正是这种企业级应用能力的重要载体;
二是围绕存贷款产品、合约和账户的快速灵活处理能力。核心银行的业务基础是存贷款,而存贷款业务的发展趋势是更多样的产品和合约结构、更个性化的利息费用的计收方式、以及更灵活的核算模式,这就要求核心银行不能再像原来那样被动的根据业务需求进行改造开发,而是要主动快速的响应市场变化;
三是组件化分布式的架构能力。分布式数据存储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核心银行具备了从集中走向分布的可行性,组件化设计也可以使核心银行达到更高水平的高内聚和松耦合架构;
四是一致性保障能力,特别是在大容量、高并发场景下的账务一致性保证。核心银行作为一个以处理账务为主的联机交易系统,对于一致性的保障要求是一贯的。在组件化和分布式架构下,这个要求更为突出。需要从业务、应用、技术等多个层面相互合作,以确保最终的业务一致性。
在明确了核心银行的能力要求之后,我们就要在企业架构中重新定位核心银行系统。当前的银行企业架构正从传统的渠道-流程-产品服务-管理分析的单向一维架构,转变为交互参与+业务处理+分析洞察的双向多维架构。在这样的企业架构下,核心银行系统有三个方面的定位:
核心银行是业务处理类系统的一部分,实现产品和服务的业务逻辑处理和记录,包括业务事件、业务流程、业务规则等;核心银行可以由多个不同的应用和组件组成,实现实时在线的银行产品和服务处理;核心银行专注于客户信息、产品、定价、核算等企业级公共基础功能
核心银行为交互参与类系统提供基于渠道、客户、产品的差异化服务,交互参与类系统通过对核心核心提供的服务进行包装和集成,提供给第三方,使之实现对于不同业务的快速开发;
核心银行是分析洞察类系统的主要交易数据来源,同时分析洞察类系统提供实时或准实时的数据分析应用,并以数据服务的方式反馈给核心银行。
在新的能力要求和新的企业架构下,传统的核心银行系统无论在能力上还是在架构定位上都已经不能适应业务和技术的发展。我们需要前三代的基础上,重新定义第四代核心银行系统。除了具备上述的能力和定位之外,第四代核心银行还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特征:一个稳定的应用架构,加一套灵活的公共基础服务。
应用架构的主要特征有:组件化、分布式、面向服务(未来甚至是微服务)、支持事件驱动、同构平台等。其中,组件化和分布式,是针对架构的划分;面向服务、事件驱动和同构平台,则是针对架构的关系和互联互通。核心银行架构只有具备了这些特征,才能破解“业务变化与架构不变”的矛盾;
公共基础服务的特征包括:结构化产品、灵活定价与客户结算、统一客户视图、合约账户介质解耦、独立的核算引擎、多实体支持、多渠道协同等。核心银行只有专注于这些企业级的公共基础服务,而把那些具体的业务功能交给相应的专业化业务组件去实现,才能破解“企业级和专业化”的矛盾。
核心银行转型模式
明确了第四代核心银行的能力、定位和特征之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选择核心银行的转型道路。这里并不存在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转型模式。从核心银行系统部署实例个数的角度看,存在两种理想化的模式:一是单核,即在整个银行范围内构建一个符合第四代标准的企业级核心银行系统;二是无核,即构建多个各司其职地位平等的后台产品服务组件,实现核心银行的功能。在N=1和N=∞两种理想模式之间,理论上还存在N=2,3,…等多种其他选择。
选择转型道路需要综合考量的因素包括业务迫切度、技术成熟度、实施难度、运维复杂度等。业务迫切度与每个银行自身的战略有关,取决于其在核心业务领域多大程度上要快速拥抱新业务,例如移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成熟度是指银行在多大程度上在核心银行系统中采用新技术,例如分布式架构、微服务等;实施难度和运维复杂度与银行自身的科技力量有关,从一到多,无论是实施还是运维的复杂度都成倍增加,银行要量力而行。
归纳起来,核心银行转型有三种模式可供选择:
单核:构建一个符合第四代标准的企业级核心银行系统。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减少重复建设,产品、客户、核算和组织机构等基础功能集中在一个系统中,对整个企业架构影响小,形成单一的客户视图相对简单;缺点是对目标系统的要求很高,需要在一个系统内兼顾稳定与灵活、审慎与试错等不同的特性,不仅要满足第四代核心银行的标准,还要兼容现有核心银行系统的功能。
无核:构建各司其职地位平等的后台产品服务组件,实现核心银行的功能。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后台产品服务组件各司其职,地位平等,按照高内聚松耦合的组件化思路对后台产品和服务进行彻底重构,实现核心业务的解耦,由不同的组件承载不同的能力,整个架构更加灵活、可扩展,可以很好的支持未来业务的发展;缺点是实施难度大,运维复杂度高,并且跨组件的业务一致性保证也比较复杂。
双核:保留传统业务核心并建立一个独立的新业务核心。这是一种介于单核与无核之间的比较务实的选择。优点是对现有的核心银行系统影响小,同时可以快速支持新业务,无需在一个系统中兼顾稳定与灵活、审慎与试错等不同的能力要求,实施和运维难度也相对可控;缺点在于在双核模式下的企业级基础功能需要整合,并需要建立跨新老核心的服务组合和数据整合。
结论
核心银行转型道路的选择,需要依次做好三件事情:首先是“为什么”,认清业务和技术发展的趋势对核心银行的能力要求,明确核心银行转型的目的;其次是“做什么”,确定核心银行在企业架构中的定位和基本特征;最后是“怎么做”,结合银行自身的实际情况、坚持理想并兼顾现实的进行选择转型道路。当然,核心银行转型没有一劳永逸的选择,也不存在一帆风顺的道路,找到一条出路只是转型的起点,只有持之以恒并不断修正,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版权所有归本文作者)
点击“阅读原文”,预约IBM赢行家,
与他们一起探讨核心银行转型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