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简化软体机器人结构,实现单一驱动,朝无绳机器人迈进

2019 年 6 月 7 日 机器人大讲堂

导读

软体机器人被称作机器人的未来,然而对于软体机器人来说,输入空气的管道和控制其运动的电线很大程度上对其造成了束缚。近日,哈佛大学约翰A保尔森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SEA)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软体机器人,简化结构,以使其不受约束。



作者:溪岚


简化软体机器人的结构,这可能还只是很多研究软体机器人的实验室的努力方向,而如今,哈佛大学的这群研究人员已经做到了这种事:用单一输入代替了多个控制系统,使其重量减轻、部件减少、控制简化。



SEA的研究生Nikolaos Vasios表示,在进行这项研究之前,如果希望软体机器人实现某个特殊的功能,通常需要多条输入线,根据特定的预编程序列分别进行充气和放气。而这项研究利用了流体的粘度,这是衡量流体穿过物体的阻力的一种方法,能够大大简化机器人的驱动。

 

研究人员将机器人设计成一个拥有四个执行器的X形,每个执行器有八个由细小通道连接的气室,顶部留了七条接口,用于接通输送压缩空气的管道。



研究人员挑选了四条不同长度的管子,将四条管子分别接在机器人顶部的接口上,用管子的不同直径来控制气流通过机器人的速度,从而控制机器人的运动。不同的管子长度,不同的管子直径,甚至不同的接通方式均会对机器人的运动方式有所影响。

 

例如,将三根直径为0.79mm,长度相同的管子接在机器人上,再接通一根直径为0.38mm的长管输送气流,就能够让一端充满空气,弯曲起来。



这时另外三段上接通的管道,由于直径相对更粗并且长度相同,因此输送压缩空气的时间较短,三端几乎是同时鼓起同时落下。

 

如果将管子换成不同长度的又会发生什么呢?

 

接下来的实验中,研究人员为机器人装备了四条直径均为0.38mm,长度分别为78.6cm(输入空气)、10cm、43.7cm及122.4cm的管子,按顺序连接起来,最后接通压缩空气。



接着,机器人的四端就按照设定好的顺序,即右-上下-左的顺序依次弯曲,并向前爬行起来。



如果将管子接口的位置和次序调换一下,那么机器人充气的顺序也会发生变化,例如让下端先充气上端最后充气等。利用这一点,就可以让机器人实现不同的运动。

 

由于输入压缩空气的速度与量是不变的,调控管子就能够决定空气输送的位置和顺序,因此不再需要复杂的空气压缩计算和复杂的控制,极大地简化了软体机器人的驱动方式。

 

此外,每个执行机构的大小、厚度不尽相同,在输入等量空气时,弯曲的程度也不同,因此运动的距离等也会产生差别。



研究团队为其制作了一个框架,能够自动确定如何制作软体机器人,以及该如何选择、配置管道,如何利用这些配置实现行走或爬行等功能。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的这项研究首次提出了一种基于流体粘性现象的制作简单驱动的软体机器人的策略,随着研究的深入,软体机器人的驱动会越来越简单,朝着不受束缚的软体机器人迈进,最终应用在太空探索,搜索和救援系统,仿生学,医学外科,康复等场景中。

 

该研究发表在Soft Robotics期刊上。

附上链接:

https://www.liebertpub.com/doi/10.1089/soro.2018.0149

END

加入社群

机器人大讲堂Rob社群开始招募啦!如果您正在从事或想要从事机器人行业、想要学习这一方向,都欢迎您加入我们共同探讨机器人前沿科技。


另外,腿足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工业机器人专业讨论群正在招募中,欢迎各位专业领域的小伙伴加入。


在机器人大讲堂公众号对话框回复“交流群”获取入群方式!

招募作者

机器人大讲堂正在招募兼职内容创作者和专栏作家

请将简历和原创作品投至邮箱:LDjqrdjt@163.com  

我们对职业、所在地等没有要求,欢迎有兴趣有能力的朋友加入!


看累了吗?戳一下“在看”支持我们吧!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软体机器人是一种新型柔软机器人,能够适应各种非结构化环境,与人类的交互也更安全。机器人本体利用柔软材料制作,一般认为是杨氏模量低于人类肌肉的材料;区别于传统机器人电机驱动,软体机器人的驱动方式主要取决于所使用的智能材料;一般有介电弹性体(DE)、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IPMC)、形状记忆合金(SMA)、形状记忆聚合物(SMP)等等,从响应的物理量暂时分为如下几类:电场、压力、磁场、化学反应、光、温度。科学家依此设计了各种各样的软体机器人,大多数软体机器人的设计是模仿自然界各种生物,如蚯蚓、章鱼、水母等。
【ICML2020-哈佛】深度语言表示中可分流形
专知会员服务
12+阅读 · 2020年6月2日
【SIGIR2020】LightGCN: 简化和增强图卷积网络推荐
专知会员服务
72+阅读 · 2020年6月1日
【CMU】深度学习模型中集成优化、约束和控制,33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44+阅读 · 2020年5月23日
基于视觉的三维重建关键技术研究综述
专知会员服务
155+阅读 · 2020年5月1日
专知会员服务
31+阅读 · 2020年4月24日
自动驾驶技术解读——自动驾驶汽车决策控制系统
智能交通技术
29+阅读 · 2019年7月7日
镭神激光雷达成为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指定专用雷达!
未来产业促进会
12+阅读 · 2019年2月27日
【机器人】机器人PID控制
产业智能官
10+阅读 · 2018年11月25日
【泡泡机器人】泡泡机器人全新论坛上线啦!
泡泡机器人SLAM
7+阅读 · 2018年11月21日
Arxiv
8+阅读 · 2018年1月12日
VIP会员
相关资讯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