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生化领域再爆丑闻,陈庆士教授因论文造假从OSU和中研院辞职

2018 年 4 月 2 日 知社学术圈 知社

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平台

分享信息,整合资源

交流学术,偶尔风月

导 读

东方文化下,学界产生很强烈的功利取向,部分人拥有极强的成就导向,过分量化学术评比,用量化来决定成就,就容易出问题。不过,俄亥俄州立大学的自我调查,真的值得我们学习。

美东时间3月30日,美国Science杂志在线报道,著名的癌症研究专家陈庆士教授因8篇论文造假,从俄亥俄州立大学辞职。


辞职前,陈庆士博士担任俄亥俄州立大学药学院讲习教授,Lucius A. Wing Chair of Cancer Research and Therapy,同时也曾是台湾中央研究院生物化学研究所所长。根据其俄亥俄州立大学网页介绍,Dr. Chen’s research explores the pathways that govern cancer cell survival as targets for drug discovery and design。2010年,他将两种抗癌新药转让给Arno Therapeutics Inc,并获得FDA批准,在Arthur G. James Cancer Hospital 和 Richard J. Solove Research Institute 开始临床试验。陈因此荣获俄亥俄州2010年度发明家称号。他拥有17项专利,发表近200篇论文,年度科研经费超过百万美金,是名副其实的癌症研究明星教授。


然而,就是与这两种新药有关的基础研究,数据存在问题。陈博士发表的数篇研究论文存在篡改图片的现象。俄亥俄州立大学在接到举报后展开调查。3月30日,校方所发布的新闻稿称,陈博士在8篇论文的图片之中,存在不端行为。陈则承认其有意篡改数据,并在去年9月辞职:


Following a thorough review, the university found that Chen committed research misconduct related to figures in eight journal articles and planned to terminate his employment as a result. Chen, after admitting that he had intentionally falsified data, resigned in September.


校方同时发布长达75页的调查报告,称8篇文章存在14处伪造和篡改数据和图片的情形,并要求这8篇论文撤稿。而Arno Therapeutics Inc公司,也在去年年底解散。


3月31日,陈博士发表公开信,对此事作出回应,称自己管理疏失:


敬致 教师会的公开信


非常抱歉,对于媒体报导指称的学术论文涉及造假情事,本人自责实验室管理疏失,谨提出说明如下:


1.关于本人在Ohio State university任职期间,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遭指控造假一事,经查证发现确有「数据结果未按规定逐日纪录」以致事后不利举证,却不察有误,对此错误本人深感抱歉,本人愿为自身督导不周负起全部相关责任。


2.此事为本人学术生涯中最大的危机,为免外界对于本人疏失,而对任职的台湾中央研究院有负面观感与伤害,本人在事件调查期间,已于2017年主动请辞所长职务,对于在台湾从事的学术研究,交由中研院学术伦理谘询委员会启动学伦调查程序,接受公评。盼勿让此事件伤害台湾学术声誉。


3.本人为旅外学者,在美国发展多年,已有多款药物专利进入临床试验,眼见台湾生医界逐渐萌芽,正值方兴未艾之际,才会兴起返台贡献一己之力,不料,尚未替台湾生医界做出重大发展,却爆发此遗憾事,本人将深自反省力求改进,再次感谢大家的关心。


陈庆士敬上


近年来,台湾学界饱受学术不端困扰。二○一四年,大量注册人头帐号进行同行评议造假的前屏东教育大学副教授陈震武,连累挂名共同作者的前“教育部长”蒋伟宁,蒋还被“科技部”停权一年;而前台大教授郭明良及研究团队论文造假,也把列名共同作者的前台大校长杨泮池牵连。杨泮池宣布不续任校长,台大更被“教育部”扣减五千四百万元补助经费。如今又爆出中研院生化所前所长论文造假案。


台湾清华大学校长贺陈弘心情沉重表示,东方文化下的高教学术发展,学界产生很强烈的功利取向,因为学生自小被教导用分数和排名去界定成就,部分人拥有极强的成就导向,过分量化学术评比,用量化来决定成就,就容易出问题。中国、日本、和韩国均如此。


然而,出了问题如何解决呢?

俄亥俄州立大学的自我调查显然值得借鉴。


在接到匿名举报后,校方展开调查。2016年3月9日,在通知陈博士相关指控后,校方相关机构即刻接管了陈实验室研究记录,发现许多原始数据和记录缺失。陈则声称不少研究人员离开实验室时带走了研究记录,而且部分成员不做日常研究记录,而只做周报。


2016年4月4日,校方成立初步审核委员会,查阅了受指控的论文并询问了陈博士和相关作者。陈则反复声称图片由学生或者博士后提供,他只是将图片安排成最终形式发表。


2016年11月14日,初步审核委员会一致投票通过,确认对陈学术不端指控存在充分证据,值得进一步调查。2017年2月15日,俄亥俄州立大学在药学院成立调查委员会,并发现更多的数据不端行为。


2017年6月1日,在律师陪同下,陈博士在调查委员会质询会上称,自己对部分,但不是全部的数据伪造指控负责:


But as I pointed out, many of the allegations were not of my making either. So I'm responsible for the falsification for some of them, but in many other cases, I just followed what my group member presented to me. 


然而,调查委员会的结论则称,陈博士是唯一的伪造责任人,共同作者没有责任:


Based on the evidence reviewed by the Investigation Committee, including statements made by Dr. Chen and other co-authors, the Investigation Committee believes that for the papers on which Dr. Chen was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 (manuscripts  #1-5, #7-9,  #11-13), Dr. Chen was solely  responsible for the Research Misconduct identified. The Investigation Committee found no evidence of any intentional, knowing, or reckless behavior by any of the other co-authors to indicate a potential role by anyone other than Dr. Chen in the misconduct. Further, during the course of the proceedings, Dr. Chen did not provide any credible evidence that any of the other co-authors were involved in or were aware of the Research Misconduct and therefore,  the Investigation Committee believes that none of the other co-authors should be named formal Respondents.


2017年8月11日,调查委员会将初步报告提交给陈博士,给予其30天回复时间。9月1日,在回复邮件中,陈博士没有否认或者争论调查委员会结论。


在最终的调查报告中,委员会称:


Based on the federal requirements, the College Investigation Committee  determined that for fourteen (14) of the twenty-one (21) allegations, Dr. Chen committed Research Misconduct by deviating from the accepted practices of image handling and figure generation and intentionally falsified data. 


查看调查报告全文细节,请点击阅读原文

看看人家的调查过程,我们还生活在丛林时代。


扩展阅读

 

国际竞争加剧,美国政府大幅度增加2018年度研发支出

接连被抓, 留美中国学者已成高危人群, 慵学懒研或成安身之道?

美国朝野猜忌加剧, 中国留美学子陷尴尬境地

美国新税法伤害学界,研究生年税费增加1万美元?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媒体转载联系授权请看下方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俄亥俄州立大学是美国中西部的一所公立大学,位于俄亥俄州的哥伦布市,绰号是七叶树。
【快讯】KDD2020论文出炉,216篇上榜, 你的paper中了吗?
专知会员服务
50+阅读 · 2020年5月16日
专知会员服务
26+阅读 · 2020年3月6日
Nature 一周论文导读 | 2019 年 5 月 30 日
科研圈
15+阅读 · 2019年6月9日
Science 一周论文导读 | 2019年4月26日
科研圈
3+阅读 · 2019年5月5日
Nature 一周论文导读 | 2019 年 2 月 21 日
科研圈
14+阅读 · 2019年3月3日
2018年中科院JCR分区发布!
材料科学与工程
3+阅读 · 2018年12月11日
Nature 一周论文导读 | 2018 年 3 月 29 日
科研圈
12+阅读 · 2018年4月7日
Deflecting Adversarial Attacks
Arxiv
8+阅读 · 2020年2月18日
Arxiv
109+阅读 · 2020年2月5日
The Measure of Intelligence
Arxiv
6+阅读 · 2019年11月5日
Arxiv
3+阅读 · 2018年4月3日
Arxiv
8+阅读 · 2018年2月23日
VIP会员
相关VIP内容
【快讯】KDD2020论文出炉,216篇上榜, 你的paper中了吗?
专知会员服务
50+阅读 · 2020年5月16日
专知会员服务
26+阅读 · 2020年3月6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