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按识别二维码,收看2018《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区块链技术峰会
前不久 Facebook 因剑桥分析(Cambidge Analytica)事件卷入了泄露用户信息的风波,马克·扎克伯格近日在美国国会参加了听证会。Facebook 的境遇也引发了一个疑问:同样大量收集并利用用户数据的谷歌为何从未被人提及?
要知道,Facebook 只是单纯收集人们社交方面的信息,而谷歌和其母公司 Alphabet 旗下的其他产品,如手机系统安卓、浏览器 Chrome、视频网站 Youtube、Gmail 邮件功能等等,无时无刻地在收集有关用户生活方方面面的信息,这样的覆盖面及影响力是 Facebook 不能比拟的。
而且,与 Facebook 相比,它们收集的信息往往要更敏感、更深层次,如所有网页的浏览记录、具体日程(由 Google Calender 导入)、个人实时位置等,人们甚至会在谷歌上问不会问自己爱人的问题。
因此,很多人认为在此次对科技行业中数据收集是否触犯用户隐私权的调查中,谷歌也应被重点关照。参议院中的民主党议员 Bill Nelson 就在周一接受采访时表示:“谷歌的领导层当然需要站出来为自己作证。这次事件不仅仅只与 Facebook 有关,扎克伯格只是碰巧做了舆论的焦点。所有其他涉及采录个人数据的网站和 app,都有违背个人信息隐私法的可能。”
图丨出席听证会的扎克伯格
谷歌也就此做出了回应。发言人 Andrea Faville 表示谷歌的所有产品都会让用户充分了解自己的哪些数据被收集或使用,并且用户有权控制这其中多少的数据是可以被分享的。
同时,谷歌的政策明确禁止误导用户或滥用用户个人数据。Andrea 说:“谷歌的数据收集绝大部分是用于提升自身产品。而且我们确保任何触犯公司相关法律的行为,一定会被严肃处理。”
虽然谷歌与剑桥分析事件并无干系,但其庞大的网络广告系统确实被指出在 2016 年美国大选时被俄罗斯人利用,传播了很多虚假信息。
此外,此前有用户在下载自己 Facebook 数据时发现其中竟然有涵盖自己手机历史通话、短信和电话簿的元数据,这也是安卓系统默许 Facebook app 在手机端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的结果。相比之下,苹果的 ios 系统就把短信和通话记录与第三方 app 完全隔离开。自那之后,谷歌也修改了第三方 app 就收集短信及通话记录征求用户许可的模式。
谈到近年来谷歌在保护用户隐私权的表现时,调研公司 Pivotal Research Group 的高级分析师 Brian Wieser 说:“一方面,谷歌确实在相关政策及实施上比 Facebook 做得好,但另一方面,剑桥事件之所以反响很强烈是因为人们意识到科技企业正在将自己数据用在了最不光彩的目的(政治宣传加引导)上,而在与此性质类似的一些方面,谷歌做得也好不到哪去。”
市场调查公司 Kantar Millward Brown 发现,过去三年人们对 Facebook 和谷歌跟踪自己网络足迹的知情度越来越高,而且 70% 的被调查人群表示,对以兜售商品为主要目的的网络广告愈发频繁地“侵入”浏览器的容忍度越来越低。
数据公司 Data Does Good 的创始人 Scott Steinberg 表示,能幸免于此次事件侧面反映了谷歌避开丑闻和舆论的能力。“Facebook 只是碰巧在这个时候被曝出与剑桥分析有染。但如果当下讨论的热点从数据泄露转为数据政策,那谷歌会第一个被推上砧板。”
客观来讲,谷歌和 Facebook 除了主要收入来源都是广告这一共同点,它们在采集和利用数据的方式上有根本不同。数据营销公司 Segment 的 Chris Sperandio 表示,Facebook 上推送的广告绝大多数是基于“有根据的猜测”(informed guesses),因为它们背后仅仅是包含地理位置及个人爱好的用户档案,最多加上从其他渠道购入的消费信息。
相反,谷歌能用于营销目的的数据则包含更全面、更直接的信息,比如对某个商店、某件商品的搜索记录。谷歌官网的“用户隐私”列举了三大类被获取的用户信息:“你做的事”——去了哪些网站、看了哪些视频、去了哪些地方;“你创造的东西”——邮件、联系簿、个人日历、照片和文件;和“那些让你独一无二的东西”——名字、生日、电邮地址和用户开通谷歌账户时提供的电话号码。
此外,谷歌收集数据的方式有时并不像上述这么明显。去年,谷歌宣布将为了评估其投放的网络广告的实效性,与掌握全美 70% 信用卡及借记卡交易记录的公司(谷歌当时未透露对方具体名称)展开合作,此事也在当时引发了不小的争论。
在评估谷歌自身在保护用户隐私权的表现上,多位隐私权专家都表示谷歌目前对数据的管理要比 Facebook 更先进、更细致,也更简单。比如用户可以随时删除自己的浏览记录,并且在个人信息将对第三方公司可见前,会收到谷歌发来的提醒。在有关隐私权的用户体验上,谷歌也在一项面向数千名美国成年人的调查中以 78% 的喜好率压过了仅获得 48% 的 Facebook。
对于剑桥事件的热烈讨论也衍生出了“取缔 Facebook”(推特上的 #DeleteFacebook 运动)的风潮。这可能只是网络上多方起哄的产物,功能庞杂的谷歌也至少还不用担心被取缔。但很多业内人士表示,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谷歌随时都可能替补 Facebook 出场,成为此次热议的中心。
-End-
编辑:阿敏
参考:http://www.afr.com/technology/social-media/google/Facebook-is-in-the-privacy-spotlight-but-should-google-be-next-20180412-h0yn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