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秦朔朋友圈,ID:qspyq2015
当下中国的网络环境中,最不缺的就是“键盘侠”。
| 网络上流传的“键盘侠”漫画
“键盘侠”一词最早起源于“招远事件”,却集中反映了现实生活中胆小怕事,鲜少见义勇为,网络上却肆无忌惮,对社会各个方面评头论足的群体共性。
他们极易盲目跟风,成为他人利用的对象。
注:招远事件指2014年5月28日,在山东招远一家麦当劳餐厅里,一名女子在众目睽睽之下被人凶残殴打致死,令全民震惊,举国愤慨。很多网民在痛惜被害人、谴责暴徒的同时,也对见死不救的围观群众各路申讨。
1895年,法国人居斯塔夫·勒庞在他的群体心理研究著作《乌合之众》里,写下的一段话,竟然可以回应100年后出现的这种社会现象:
人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他所作所为就不会再承担责任,这时每个人都会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约束的一面。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
作为“群众心理学”的奠基之作,《乌合之众》深刻影响了弗洛伊德、荣格、托克维尔等学者,和罗斯福、丘吉尔、戴高乐等政治人物。
书中的很多观点已经在20世纪的历史里(包括世界大战、众多民主革命、群众运动等百年间震荡世界的重大事件)得到了验证,甚至对现在的网络时代,也有很多解答。
百年来《乌合之众》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出版。时至今日,它仍然是一本适用当下的大众心理必读经典。
《乌合之众》,现一条生活馆有售▼
法国版直译无删减
限时特惠价24元(日常销售价27元 原书定价39元)
10月6日 23:59 特惠结束
居斯塔夫·勒庞:语出惊人被学术界排挤,他的预言令世界震惊
| 居斯塔夫·勒庞 图片来自网络
居斯塔夫·勒庞(1841~1931),法国社会心理学家、群体心理学创始人。
他学医出身,进入过巴黎的人类学研究中心,40多岁转向社会心理学,因为颠覆性的观点被官方学术圈排挤,愤而成为独立研究者。
不过作为“局外人”,反而让他能够不受干扰地埋头工作,业余性质的研究甚至提高了他的综合技能。他一鼓作气发表了几十部著作,在人类学、自然科学、社会心理学三个领域都有建树。
不过给他赢得巨大名声、奠定学术地位的,还是次年出版的这本《乌合之众》。
《乌合之众》:“改变世界的20本书”之一
和宏篇大论的学术著作相比,《乌合之众》只能算一本小书。但2010年,法国《世界报》却把它列为“改变世界的20本书”之一。
在勒庞之前,学者们往往都把目光对准英雄和领袖,很少有人把“群体”作为一个心理实体来研究。他却本能意识到这股不断壮大的新生力量的重要性:“就像拥有一道强光,照亮了许多历史现象与经济现象。没有它,那些现象就很难看清”。
勒庞所谓的“群体”,是一个特殊的心理整体,指的是受某一事件、演说、激情、恐惧、爱恨的刺激而聚集在一起,为某个目标或某些精神需求而有所行动的人。
他们并不一定要同时出现在同一地点,也不一定要人数众多,有时十来个人就足以构成一个群体。
虽然肯定了群体的力量,但在勒庞眼里,他们的形象相当负面:不讲理性、不辨是非、做事不经过大脑、动不动走极端、经常成为领袖人物实现梦想的工具……
《乌合之众》勒庞警句
书中一些名言,你一定深有共鸣:
在群体中,蠢人、白痴和妒忌者不会再感到自己平庸和无能,而是产生了一种强烈、短暂却巨大的力量。
集体观察是错误率最高的,它往往只是某个人的幻觉,通过传染,暗示给别人。
在集体心理中,个人的智力差异削弱了,个性也消失了。异质淹没在同质中,无意识的特点占了上风。
群体在智力上总是劣于独处的个人。
获得了知识却又找不到相应的工作,这种方式肯定会把大家变成反抗者。
|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一条客服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 图片 | 视觉中国 」
秦朔朋友圈微信公众号:qspyq2015
商务合作:biz@chinamoments.org
投稿、内容合作、招聘简历:friends@chinamoment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