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工智能资讯智库社交主平台新智元主办的 AI WORLD 2017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11月8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大会以“AI 新万象,中国智能+”为主题,上百位AI领袖作了覆盖技术、学术和产业最前沿的报告和讨论,2000多名业内人士参会。新智元创始人兼CEO杨静在会上发布全球首个AI专家互动资讯平台“新智元V享圈”。
全程回顾新智元AI World 2017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盛况:
新华网图文回顾
http://www.xinhuanet.com/money/jrzb20171108/index.htm
爱奇艺
上午:http://www.iqiyi.com/v_19rrdp002w.html
下午:http://www.iqiyi.com/v_19rrdozo4c.html
阿里云云栖社区
https://yq.aliyun.com/webinar/play/316?spm=5176.8067841.wnnow.14.ZrBcrm
新智元 · AI WORLD 2017
演讲嘉宾:朱频频,小 i 机器人创始人、CEO
【新智元导读】定位于做一家要赚钱的人工智能创业公司,成立16的小i机器人(智臻智能)预计今年实现盈利,计划明年上市。相比酷炫的自动驾驶,智能客户机器人已经深入产业,深入生活。在Gartner发布的“2017十大战略技术趋势”中,小i机器人与微软的Cortana、苹果Siri和亚马逊的Echo一起,被当作物联网时代人机沟通新型界面“Conversational+”的范例。新智元AI WORLD2017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小i机器人创始人、CEO朱频频发表题为《会话式人工智能的商业价值》的演讲,分享智能会话的技术以及他在实践中找到的AI价值。
新智元AI World 2017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场视频
人工智能创业如火如荼,也诞生了不少AI独角兽,但在众多光鲜亮丽的AI创业公司中,有一家已经默默走向盈利,走上了通往上市的道路。
“我们的定位是做一家能赚钱的AI创业公司。”小i机器人创始人、CEO朱频频在接受新智元采访时说。不长的采访过程中,朱频频几次强调,AI技术要赚钱、要体现价值。“AI技术相对传统技术有优势,但如果这种优势赚不了钱,发挥不了价值,那我们拿AI技术做什么?”
小i机器人已经成立16年了,从聊天机器人做起,到现在的智能会话机器人和技术提供商,从一开始的辉煌到之后的暗淡,在2009年将商业模式从2C改为2B后稳步发展,2015年12月在新三板挂牌(智臻智能),根据最新的半年报,公司2017年上半年营收比2016年增加415%,预计今年实现盈利,计划明年上市。
这一路的发展与深度学习并没有什么关系,但却与深度学习的产业红利息息相关。朱频频介绍,近几年能够明显感觉到人工智能行业的火爆。但具体到智能会话机器人,“深度学习现在基本没什么用。”朱频频说。智能会话有两个重要部分,一是对自然语言的处理和理解,一是在知识层面的搜索和匹配。类似微软小冰,采用深度学习技术,使用大规模的语料和数据去训练,但这样得到的回答是不可控的,并不适用于企业级应用。企业级应用要的就是快速、准确,“基于统计的方法反而更好,”朱频频说:“我们要保证问题的收敛,让整个规划系统有较高的准确率,开放式的聊天在智能客服场景中并没有价值。”
作为一家2B的公司,小i机器人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体系。技术上,在算法、产品稳定性和语义匹配度等方面做到业界领先,“我们的自然语音处理引擎上每一行代码都是自己写的,完全没有用第三方的东西”。不仅如此,通过把知识和自然语言处理深度整合到一起——不是简单的先做自然语言处理,再去做知识的处理,朱频频说:“使用第三方的开源的自然语言处理引擎,我相信你一定做不到我们这样的效果。”
更重要的,小i在数据上筑起了很高的壁垒,这可能比技术更为关键。“我们在行业上有很大的先发优势,在金融领域,80%的大型企业与我们合作,目前我们已经做了几十个行业,这些数据都是从互联网上搜不到也买不到的。”朱频频说。得益于数据的积累,小i已经形成了一套工具和系统,能够快速在一个全新的行业里构建新的产品。朱频频介绍:“一些原始数据是留在客户手里的,但跟每一个家客户合作后,我们都能得到知识的积累,包括业务知识和行业知识,而很多行业的知识体系实际上是共通的。”
在Gartner发布的“2017十大战略技术趋势”中,小i机器人与微软的Cortana、苹果Siri和亚马逊的Echo一起,被当作物联网时代人机沟通新型界面“Conversational+”的范例。但与这些公司不同,小i机器人不做硬件,决定走提供软件成为“大脑”的路线。对此,朱频频表示,智能硬件市场现在竞争激烈,正处于百商乃至千商大战之中,“找不到商业模式,不赚钱”,而小i机器人“不管做到什么规模,我们都是一家创业公司,我们通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硬件不是我们最擅长的,所以我们就放弃了。”不过,虽然不做硬件,但小i机器人与很多智能硬件厂商合作,提供解决方案,在行业中反而有了更好的表现。
现在,小i机器人主要服务于三类客户:一类是银行、政府等大型客户,提供对话机器人、相关领域知识库等企业级产品,这也是小i机器人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二是提供标准化以及和云服务相关的软硬件产品,帮助中小企业和开发者在小i平台上快速应用机器人;第三则是面向智能硬件和智能机器人的Machine Mind OS系统。
下面就是小i机器人创始人、CEO朱频频在新智元AI WORLD 2017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的演讲,《会话式人工智能的商业价值》。
朱频频:小i机器人已经成了16年了,从聊天机器人开始起步,在行业取得了领先位置。近几年能够明显感觉到人工智能行业很火爆。这次是AI的第三次的浪潮,而且大家认为这次AI的爆发已经成为必然,我也认为这次不会有低谷,不仅是市场对这次人工智能技术报乐观态度,这次国家对人工智能也非常的重视,投入了巨大的资源支持创新企业。
虽然现在目前人工智能在产业上的落地还不是那么的多,但是未来可能3到5年以后,人工智能会产生巨大的价值,对传统的产业进行升级改造,创造更多的价值。
人工智能有两个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一就是替代人工去减少人工——减少什么样的人工?减少重复性的、没有更多附加价值的工作。另外就是提升效率,提升我们每个人的工作效率。其实无论是什么样的AI应用都脱离不开这两点。
我们看到下图中最右边的报告(红框标注),说三年以后,2020年将有85%的客户服务将由人工智能去完成。这件事已经不仅仅是预测,它正在发生,也是这么多年我们一直在做的事情。
在众多人工智能技术当中,其中有一种叫会话式人工智能,顾名思义,就是模拟人可以去完成对话。对话的过程不仅仅需要自然语言的处理和理解,还需要更多的背景知识。这些背景知识有的是专业领域的知识,有的是开放的知识。现在,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机器人,理解开放知识的水平还比较差。前段时间一些人工智能大拿说,我们要解决常识的问题,也只有解决了常识的问题,才能够让人工智能、让机器人能够真正像人一样跟我们交谈。不过,目前的会话式人工智能还是基于专业知识,领域知识的支撑。
去年Gartner发布了一份报告,认为会话人工智能将是今年的10大技术趋势之一。这也在市场上得到非常多的印证。小i机器人已经在垂直行业上做到了行业第一。我们给招商银行做的智能客服机器人,在美国把它叫做虚拟客户助理。后面两位是苹果和微软,叫做虚拟个人助理,VTA。第四个亚马逊,它们的Echo大家非常熟悉了,也是非常典型的会话式人工智能的应用。
这些都是会话式人工智能的典型代表。如果我们只提供给虚拟机专业的知识,让它成为一个行业领域的专家,那么在商业上就有很多实际落地,比如说招商银行的小招机器人,到现在已经有四年多了,积累了非常多的用户。你可以跟它聊天,问很多关于招商银行信用卡的问题,还可以在微信公众号上修改密码。不仅仅是微信,在招行的网站上,QQ、微博、招行手机客户端,甚至在电话客服中心和线下门店,这个智能客服机器人都在,有非常多应用场景。
客服机器人到底替代了多少人工智能?中国建设银行在公开的媒体上列举了这样的数字,微信版智能客服机器人,每天可以应对300万的会话,如果这些会话全部由电话完成,需要9000人。用了客服机器人后,一年能够节省的成本至少是十几万。
小i从最早做MSN聊天机器人开始,现在为很多的政府和企业提供人工智能的实际化产业化的解决方案。现在,全国前50大银行中,有40家已经都用了小i机器人的系统。不仅是银行,金融领域的证券、基金、保险也使用了这套系统,还有电信运营商、电子商务、航空,学校……只要有对外服务需求的地方,都已经是我们的客户,或者正在成为我们的客户。对于企业客户,我们需要创造价值,而对于政府,服务的形态可能比较类似,但政府还需要体现为民服务的理念或者态度。
我们的核心技术从自然语言、从问答开始的。现在,我们已经能够为客户提供全栈式人工智能解决方案,语音、图像……全渠道多模态的人机交互。中间涉及到AI的一些关键技术,包括自然语言、智能会话、智能语音、计算机视觉等方面,这些技术都有共通的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技术做支撑。在底层是数据以及计算能力的问题。上层的产业应用是对各行各业赋能。例如,上层的应用中对文本的情感分析,我们现在不仅支持中文,英文版本也已经完全具备;这里的“完全具备”,不是说只有能力,而是英文产品已被客户采购,而且采购了不止一套。
但是,对于会话式人工智能,除了自然语言处理和理解的能力,还需要一个会话系统来支撑。交互的时候系统除了要理解用户说的是什么,还要知道给出什么样的回复。系统需要对用户的提问进行分析,如果信息不完整,还需要进行补充。所以,后面离不开对知识的匹配、搜索和推理,需要一整套知识工程去支撑。
问答系统解决的是简单明确的问题,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行深度的理解和推理。我们把这类问题叫做“深度AI”。同样一个问题,同一个用户的意图,表达的方式可能多种多样。我们要自动把一种表述泛化成多种问题的问法。比如说运营商或者是银行,用户经常会查询余额。在查询余额的时候,用户的表达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说“我还有多少钱?”“还有多少钱在里面”,还有错字的可能。我们在实际的案例当中还发现,有人甚至说“老子还有多少钱?”“余额够不够?”那我们如何解决?这需要有很多的积累,跟领域密切相关的数据,只靠算法无法解决这样的问题。
基础AI对于小i来说已经被解决,我们已经完全产品化去解决简单的搜索式问题。我们现在重点要解决深度交互的问题。深度AI绝对不只做简单一轮的对话,必须要实现自动上下文,它一定是跟知识关联在一起,而多轮对话的能力要跟业务深度整合。所以我们也提供了一个非常强大的设计器,每个节点可以跟自动的语意关联在一起,也可以跟系统里拓展的能力相关联。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智能音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未来我们有可能不再通过手机,而是通过对话、通过触摸去解决问题。会话模式就可以整合到现在物联网的能力当中。此外,当你跟机器人交互的时候,如果你提供的信息并不完整,机器人会主动反问你,比如我说我要订一张飞机票,没有提供起点和终点,机器人就会追问,你要订什么地方到什么地方的机票?你说,我要订一张从上海到北京的。然后它给你一张从上海到北京当天的飞机票,但你突然想起那天有事,于是你可能紧接着加一句,其实我需要下下周三的。这时机器人就预定一张下下周三的飞机票给你。这里面有自动的关联,有主动的提问,还有非常重要的对时间实体的识别,比如“下下周三”就是这样一个识别。
还有一些深度交互的功能,比如“周五北京比上海高多少度?”我们在系统当中并没有设计任何固定的程序去解决温度的比较问题,这个过程是自动生成的。我们的系统中只有获取温度的接口和进行比较的理解,后面的过程是自动生成的。同样的道理,还有多意图的理解。人和人在交互的时候,一句话其实带有多种意图,如果我们仅仅对用户说的这一句话跟知识库里的数据进行语意匹配,就很难深度理解这句话实际要表达的意思。比如说单独问上海的天气如何,单独问上海的特产是什么,机器很好回答。但是如果在一句话里同时问上海的天气和特产,这时就需要把两个答案合并起来一起给到用户。我们系统中聚集了很多的知识,有大量这样的组合以及关联,因此交互的场景非常丰富。
这得益于什么呢?就是把知识和自然语言处理深度整合到一起。不是简单的先做自然语言处理,再去做知识的处理。我觉得这里非常重要。如果你使用第三方的开源的自然语言处理引擎,我相信你一定不会完成这样的工作。还有一个功能是意图推荐,这个能力我们的客户非常喜欢,为什么呢?因为可以在服务的过程当中把营销进行无缝整合。比如说运营商的场景,用户提问“我的流量怎么用那么快?”这时候客户机器人就可以回复,我可以帮你查询,流量现在只剩7M了,同时加一句,有一个流量叠加包您需要购买吗?现在是优惠活动期间。这样,在服务用户的过程中,推荐消费的过程也完成了。
刚才说了自然语言处理和智能会话相关的技术。实际上,现在小i机器人也在从事智能语音、智能图像相关的工作。在智能语音方面,浦发银行、招商银行等很多银行都已经用上了我们的电话智能语音交互系统,这里面语音识别的技术也是小i自己开发的。
在国内的智能客服产业,小i市场份额非常大,我们提供的智能客服不仅对内,还有对外。对内的智能客服机器人,比如员工培训、员工内部服务;对外的智能服务,有基于互联网的,有通过手机APP的,还有通过微信的。
我们还提供智能知识库,在智慧城市方面小i也有非常多的应用。我们在智慧城市应用场景还提供一个比较有趣的模式,除了做问题的咨询,还可以进行投诉。比如用户投诉“我家旁边有一堆垃圾很长时间没人处理了,现在找谁处理一下?”投诉可以通过语音,也可以通过文本提交。后面有城市大脑在处理这个过程,把用户投诉提交到相关部门去处理。现在分派的准确率还不错,有90%以上,但还有可能是错误的。发生了错误会被打回来重新学习。
除了智能客服和智慧城市应用,小i机器人在智能机器人里面也有广泛的应用。小i机器人不做硬件,只提供机器人的大脑,比如说智能家居、智能车载、可穿戴式设备,都可以提供相关的能力。大家可以看到我们面向企业的硬件解决方案,我们也有很多合作伙伴。
还有一些新的领域,我们也陆续做了不少商业应用,比如智能办公、智慧医疗、智能制造。我们最后发现,这里面才是巨大的金矿。真的!我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感觉,人工智能不是一些技术的概念,也不是用来做一些酷炫的产品供我们自娱自乐。人工智能应该发挥它的价值。当然,人工智能的技术门槛不低,但是光靠技术也做不了事情,还需要应用场景和数据。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些要素形成一个正向循环,这样创业才有可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