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事例证明,无人机在作为航拍载体的同时,已经逐渐开始在救援、安防等保证民众人身安全领域中崭露头角,利用无人机的“上帝视角”,许多传统的社会难题都迎刃而解。在澳洲和巴西,无人机被用于为身处险境的游泳者投掷救生圈,在英国及美国,无人机在冰冻天气里发现昏迷者,在田地、河流及高山中发现受困人员。
前不久,一位65岁的英国登山者Rick Allen在攀登世界第十二高峰“布洛阿特峰”时失踪,大本营的伙伴随即用随身携带的中国产无人机Mavic Pro发起搜寻,并最终在白雪皑皑中发现Rick Allen,将其从陡峭山坡上救下。这款原本定位于消费级的航拍机,却能在这次意外中发挥“搜救功能”,在海拔8000米的高山上创造了生命奇迹,被广大网友定义为“国货之光”也不足为奇了。
无独有偶,国产植保无人机除了能够进行飞防施药作业之外,在关键时刻也能够充当“紧急救援兵”。今年的雨季,四川绵阳市美丽岛建设工地上有143名工人被困,暴雨冲垮了河堤淹没了道路,建筑工地一瞬间成为了孤岛。岛上断水断电,缺乏物资,当时也无法渡河救援。于是当地政府协调当地植保队,带了三台国产MG-1植保无人机来,把矿泉水、面包、饼干、手电及蚊香等物品用塑料袋装好绑在无人机上,用蚂蚁搬家的方式,一个多小时把两面包车的物资空运到了岛上。让被困工人支撑到了三天后水势减缓,成功搭乘冲锋舟获救。
中国制造的无人机并不总是“兼职”充当“救火队员”。事实上,无人机在专业安防领域已应用多年。和传统救援方式相比,利用无人机搜寻失踪人员,或是运送食物、救生衣等急需的物资,不但能够节约宝贵的时间及金钱,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先进技术完成往常难以完成的任务,同时保障救援人员的安全。在黑夜山地搜救中,无人机搭载热成像相机可以快速寻找到失踪人员,而在火灾救援中无人机更是一马当先,提高救援减灾效率的同事,也保护消防官兵的安全。
在火灾和危化物品事故的救援中,消防官兵为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冒着极大的风险。无人机不仅可以率先进入火场获取着火点、风向、水源等现场信息,也给消防指挥员提供了更全面的现场决策情报。通过高倍数变焦相机与热成像相机透过浓烟勘察现场细节,能为消防官兵避免不必要的风险,也能更快速地解救被困人员。对于危化物品泄露、爆炸等特殊事故现场,无人机更是不可替代的天空之眼。
借助于无人机,公共安全机构的执法效率也将得到显著提高,同时也降低成本,极大改善公共安全环境。不久前,外媒报道墨西哥重要城市恩森那达借助无人机,当地警方使用一架中国制造的大疆inspire1无人机进行空中航拍执法。4个月内,这架无人机飞行1600多次,参与了500多次抓捕行动。在突发事件时,无人机能够用最短的时间抵达现场,拍下证据实时回传,而警用人员无论是在办公室还是现场,都能实时调取无人机影像。在这架inspire1无人机的助力下,城中的犯罪率整体下降了10%,入室抢劫案件减少30%。
在交通方面,国产无人机的应用更为普遍。在国内多个城市,交警使用无人机进行交通巡逻、违章取证、拥堵疏导已经成为常态。在全国地市级以上的交警大队,无人机操作手已经成为专业岗位。前不久,天津市交警大队的无人机处理轻微交通事故实验成为了微博上的热门话题。有路人拍下短视频显示,交警通过无人机搭载喊话器,告知事故现场已通过无人机的信息采集系统进行完整的采集、固定,请驾驶员对无人机做一个“OK”的手势并驶离现场,去就近的交通事故快速处理中心处理。
这一测试意味着不远的未来,无人机将更快速高效的提升交通管理水平和效率。
随着安防事业的发展,社会正在变得更加智能和安全。在这个过程中无人机正在发挥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