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无人驾驶汽车EP9在得克萨斯美洲赛道的无人驾驶测试中创造了257km/h的速度纪录,成为全球最快的无人驾驶汽车。
这辆汽车背后的缔造者是蔚来创始人、董事长李斌,他认为,在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时代,车在人们的理解里,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交通工具。
因此,车应该像iPhone一样快速迭代,而这样的迭代思维,也是传统车企和新造车企业之间的根本差异。
作为易车网的创办者、蔚来的操盘手和摩拜单车的天使投资人,李斌已经在汽车领域创业18年。
2000 年,李斌创办了国内最早的汽车网站之一,同时也是最早的汽车电商易车网。
2010年,易车网赴美上市,并在此之后通过投资或孵化,在汽车电商、汽车后市场等领域广泛布局,目前,李斌的出行帝国已经覆盖了超过 40 家公司。
2014年,李斌成为摩拜单车的天使投资人,同时创办蔚来。摩拜单车在三年内估值达到 10 亿美金,成为滴滴之后短距离共享出行领域的引导者;而蔚来,则成为这股“新造车运动”中的中坚力量。
对于创新的商业模式,李斌认为核心在于重新定义用户体验。八月商业模式创新的最后一节课,李斌将为我们描述他对蔚来的构想,讲述他是如何从用户的视角重新定义一个行业,创新商业模式。
有问题想问李斌老师?(戳此提交问题),也许在课堂上就能得到老师的回答哦~
*本文转载自极客公园(ID:geekpark)
原标题为:投资摩拜,造出全球最快电动车,他说汽车要像 iPhone 一样「迭代」
我作为易车的创始人,经常会被问一个问题:像奔驰、宝马这么好的车,为什么车上的屏幕这么不好用?为什么它不能打败手机的支架?我经常吐槽说:现在的车其实不是没有联网,人已经在车上用手机联网了,其实都已经联网了。
为什么现在大家开的车,在车联网这部分做得这么差?
我觉得,真的不能怪这些汽车工程师们。因为,现在你用到的车都是在五、六年前设计和开发的。这就是汽车行业,在过去的 100 多年里的他们的世界观和做事的方法。
一代产品基本上都是七年,有的甚至是十年,而每年可能有一些外观上的小的改型和改款。但是总体上来讲,这些车都是按照七年、十年这么一个周期去思考事情,当然不可能符合今天这么快的移动互联网变化的趋势。
iPhone 到现在已经十年了,迭代了多少代?今年要出 iPhone 8 了,也就是说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就迭代一次。可是,车这十年,可能只有一代产品。
事实上来讲,像这样的一个思维上的差异,导致了我们今天大家用车用得真的不方便,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工智能时代,你用车真的不方便,大家看重的东西不简单是一个交通工具、机械的载体。所以,传统的汽车公司他们以前迭代的时候,他们的逻辑在当时已经是最先进的迭代思维了。
在传统的汽车公司,对于一个迭代的角度来讲,他们其实主要考虑三件事情:
第一,动力总成。发动机、变速箱这些,一代一代发动机匹配一代一代的车。
第二,造型、工程设计。造型趋势、变化,这代车和上代车的传承和更新是什么。
第三,底盘系统。
那是什么推动他们在迭代?
材料的变化,比如说有特种钢、高强度钢出来,有铝、高强度铝出来,有碳纤维出来;工程技术的变化;
审美的变化,你得跟得上潮流,不是所有的车都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成本,现在的车要降成本,怎么体系化地降成本,也是迭代的一个方式和推动力量;
法规,特别是环保的法规,还有一些安全的法规,不迭代可能这个车就卖不了了。比如说北京有国5什么之类的,以前的发动机满足不了,就必须要迭代。
传统的汽车其实是有两个主动的因素和两个被动的因素在推动它整个往前走。另外一方面来讲,他们也受了很多的约束:
成本的约束。开一个模具很多钱,做一个实验验证需要花很多的钱,这些钱分摊不了,你老迭代,钱挣不回来,就赔本了。
法规。有时候也是一个限制因素,其实现在法规的规定,有时候规定得非常细。前两天我们想做一个比较创新一点的灯的设计,第 N 辆车灯上要做一些比较特殊的设计,最主要的限制就是法规,法规规定灯在某一个维度上只能有一次变化,那好的造型就做不了。
机械实验周期。它不像我们现在做电子测试、软件测试,机械实验考虑各种各样的环境,极寒、高温、湿度等等各种各样的机械实验,因为机械实验需要足够长的时间。
研发和供应链整个管理。迭代了一个东西,别的东西没跟上,这个也很麻烦,供应链或者是供应商不能给你量产,也无法迭代。
因此传统的汽车公司想迭代也挺难的,不能怪他们,他们已经做得非常棒了。在一个传统的汽车公司,传统的汽车产品的迭代确确实实受非常多的限制。
这就是为什么有我前面说的吐槽,现在的车联网做得很差,是因为他们都把它当成一个硬件产品,去用一个硬件产品的迭代思维看一个移动互联网时代、人工智能时代大家对于使用需求的变化,当然就匹配不上了。
现在,我想全世界都已经认可智能电动汽车是汽车行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这就是我们的 ES8,它是全世界最领先的智能电动汽车产品之一。
智能电动汽车产品会有什么不一样的迭代逻辑?
首先,就是软件、硬件、服务一体化。这三个词是大家都能够看得很多了,这是从智能手机开始的。毫无疑问,在智能电动汽车这个方面,这些也同样是最关键的。
硬件的变化,底盘、动力总成、造型这些按照七年、五年的周期看,按照那个频点做迭代,大家可以理解。现在可能就不太一样了,现在车里面的东西已经不能用一个频率去看待事情了,有一些东西当然还是比较传统的。
底盘,好不容易做完一个实验验证你去改?这样就很麻烦,不安全了。底盘还是可能需要一个大周期五年的时间,当然有的个别零部件会快一点,但是总体的架构还是一个长周期的。
造型。因为现在有软件的辅助,可以快一些,可能会缩短到三年的时间,包括造型和总体的集成设计,当然也可以有一些小的改款,包括灯啊,或者外观、内饰等等,但不是根本性的。
电气架构,包括以前我们说的 Can-bus(车上的整个数据传输架构),这个好多好多年都没动过了。而今天,它当然没法满足今天的车对于数据传输的需求,这部分的东西,将来迭代速度肯定会越来越快,所有跟电子电气相关的东西,大家可以去理解的,因为它的周期肯定比机械的东西要快。所以我们认为,基本上是两年的周期。
还有一些东西迭代起来更快,比如说,电驱动系统里面有一些影响电机性能的,比如 IGBT 芯片,这迭代起来肯定就快了。为什么我们的车比特斯拉的车会好?其实很简单,我们用的英飞凌的芯片比它要领先半代、领先一代,这其实就是这么简单的事情。
比如说电池的迭代,跟以前也不一样了。以前汽油的迭代还是慢的,多少号、多少号,主要是加点添加剂,其实从燃烧值各方面来讲没有么大的变化。而现在电池不一样,电池里面材料的变化,就直接影响了电池容量的变化。因为电池影响加速性能、续航里程,这是电动车的一个 BUG。如果从商业模式上来讲,不去解决这个问题,那你就是让越早买的人越吃亏。
传统车没有这个问题,你 60 年代的车烧今天的汽油也没问题,加速性能、续航里程不会有什么变化。但是,你今天买的特斯拉的车,三年以后电池就过时了,这个事情其实是挺不公平的。因此,电池的迭代也是以前没有遇到过的一个事情。那就需要一些新的商业模式去思考、去应对。
其实,包括 BMS(电池控制)软件,它其实也需要不停的迭代,迭代的周期其实就变了。当然,我们或看到今天的智能电动汽车,无论是联网的部分还是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的部分,都高度依赖芯片(GPU、CPU),GPU、CPU 的迭代毫无疑问是按年来看的。
还有传感器的迭代,传感器的迭代也是按年来看的。特别是我们现在说的 Camera、LiDAR,特别是 LiDAR 的迭代非常非常快,我们现在已经能够看到这种固态雷达在不远的将来也许能用 500 美金的价格供货了,并且性能也很好。
这样的一些迭代的思维和以前就不一样了,越往芯片、传感器、电子电器相关的东西越成为将来车的差异化的不一样的地方。
汽车以后确实不光是一个交通工具,还是一个数据采集器,将来的智能电动汽车一定会建立一个新的能力的循环体系,这个新的能力循环体系是什么呢?
车在大街上跑,搜集数据,然后传输到云端,通过深度学习转化成为图象识别的能力,或者驾驶习惯的能力,转化成一个智能自动驾驶的能力,再通过远程升级,给到这个车,车就建立起了这样一个循环。
在这样的循环里面,车的能力提升是源源不断的能力提升,没有时间维度的事情了。这个带来的变化是非常大的。
还有一件事情,就是服务的迭代,以前行业的服务都是通过经销商、加油站、保险公司这些第三方的中间商去服务用户,现在的汽车品牌并不对用户体验付总体责任,只对他的产品负责任,开一个比亚迪和宝马在使用环节上来讲没有什么区别。
转到互联网时代,类似于特斯拉这样的公司在服务方面比原来的公司已经有很大的改进了。比如说直销、快充桩这样的体系。
但是我认为这不足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将来建立的是用户和用户、用户和服务人员之间直接的连接,是人和人的连接,用户也会成为服务体系的一部分。
因此服务的迭代也是随时在迭代的,任何一个意见的改进,你都应该及时地反馈,也内生成一个服务的能力。
从今天的角度看,推动未来的汽车行业迭代的核心力量就会是两件事情:
数据、AI,就是我们今天讲的 Rebuild 智能的主题,这个会成为推动汽车迭代最核心的力量。
用户视角、用户拥有、用户体验的服务理念的革新。
这两件事情会成为推动未来的汽车迭代最核心的元素,而不是简单的工程、机械、造型方面的。我们看今天的 iPhone 和以前的 iPhone 外形上有那么大的区别吗?好像也没有,但是背后的东西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以前汽车行业的迭代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就像原始社会打鼓一样,只需要一种乐器,一个节奏,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今天我们要把软件、硬件、服务在一起迭代,我们是要指挥一个很多人参加的非常大的交响乐团,是这样一个模式,这两个的难度肯定是非常不一样的。
未来的汽车公司的角度来讲,要去适应这样的一个交响乐团的模式迭代新的挑战,其实有两件事情是非常大的挑战:
1、不同迭代频率的技术融合的挑战。
怎么样把不同频率迭代的技术融合到一起,我们现在说做远程升级 OTA,我们要把车升级了,要如何确保三年前的车也能够很好地工作?
因为车不是手机,那么多零部件,怎么能够让它们保证安全的驾驶、保证操控体验是一致的?从一开始整个的试验、验证体系有没有准备去做这么复杂的管理?因为我们将来的软件是要持续升级的,硬件也许是三年前的,这个问题要怎么处理?我觉得这样的不同技术融合的管理挑战是非常大的。
2、不同思维的人才融合的挑战。
以前的汽车公司的思维都是机械工程师的思维,大家基本都是一致的,以后就不一样了,你得有软件、服务,这些人可能比硬件的人还多,如何让这些人能够在一起愉快地工作?这个挑战我觉得比第一个挑战还要大。
将来的汽车公司可能是由像蔚来这样新的公司去主导,主要的原因是我们有机会去建立一个新的机制和新的文化,能够让真正代表将来的迭代模式不同思维的人能够在一起工作。
我们很难想象,一个软件工程师能够在一个 100 多年机械的那么一个传统的汽车,以机械工程师为核心的文化里面去很好地生存,他们能够招聘到最好的人,我觉得这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
所以,将来的汽车公司面对的挑战除了技术融合的挑战,还有人才、思维融合的挑战。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极客公园(ID:geekpark),欢迎转发分享,转载请联系原公号。
8月26日,李斌老师将来到混沌大学,分享他关于重新定义用户体验的见解与心得。
课程大纲
一、拆解用户体验的元素
1、忘掉挣不挣钱,切换到用户视角;
2、更多关注用户痛点之外的细枝末节;
3、如何展开想象力?
二、预判趋势,展望社会变化对未来用户体验变革的影响
1、技术的变化;
2、用户交流方式变化;
3、主轴:重点关注技术、用户交流方式的变迁,和人不变的感性需求之间的冲突点。
三、重新分配权重,找出新的高权重元素,All IN
1、符合未来趋势的元素的权重分配更高权重;
2、加大必要条件之外感性需求的权重;
3、选择前三项元素做透,All IN。
四、蔚来汽车的创新尝试
适宜人群
本课程适用于关注商业模式创新的企业创始人、合伙人、职场人士,以及希望在用户体验上深挖与创新的学员。
学习本次课程你将得到
重新认识用户体验的构成要素,寻找属于未来的用户体验新元素,探索变革商业模式、变革行业的新机会。
观看方式
①学员
线上听课:学员可在“混沌大学”APP中(戳此下载)预约此直播,我们会在开课前发送上课提醒。
线下听课:学员可在“混沌大学”APP上(戳此下载)报名现场,席位有限,先抢先得。
抢票时间:8月14日中午12:00开始抢票,150研值可获得抢票资格。
研值获取方式:上直播课、做练习、分享课程、推荐入学等。
②非学员
下载混沌大学APP(戳此下载),注册为学员,即可预约看直播。
◤八月“模式创新”课程简介◥
八月的混沌大学, 大咖云集。 第一课由真格基金联合创始人王强老师概论模式创新的精要。 此后3周,将由马东等3位“创新大咖”相继执起教鞭,结合案例,深度解剖“模式创新”之壮阔瑰丽。
王强《商业本质的嬗变-从帝国到流沙》
——解构投资人眼中的模式创新价值点
马东《内容经济-奇葩说的经营心得》
——解密在把内容做成一门火爆生意的核心方法论
叶国富《共享变革零售业》
——探索中国零售下半场机遇,分享名创飞速成长的秘密
李斌《重新定义用户体验》
——剖析如何变革商业模式,怎样重新定义一个行业
◤关于混沌大学◥
混沌大学是一所没有围墙的互联网创新大学,遍邀全球名师,拓宽认知边界,奉献最专业、最实用、最顶级的互联网创新课程,陪伴这个时代最有梦想的人,早半步认知这个混沌的世界。
加入混沌大学,立即报名听课,1000元/年,即可通过混沌大学官方APP免费观看(点此下载)全年50场顶级课程直播,以及音视频回放。同学资格从入学当日开始,一年有效。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亦可入学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