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这场革命,到底走到了哪一步?

2017 年 11 月 2 日 全球创新论坛

✎ 编 者 按 

科技的发展如同浪潮一般,时刻更替交错,昼息之间,且往往是颠覆性改变。下场革命即将来临,越来越的人认识到AI会是继移动互联网之后下一场大风暴。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IT革命中每十年就产生一波新的浪潮,每个新平台都会创造更大的财富,催生新的巨头,但只有极少数公司可以成功越过浪尖,爬到下场盛宴的铁王座。


某种程度上,人类都能一起共享“革命”带来的硕果,但只有极少数人能“乘风驭浪”,握享时代的荣光。


回到现实中,自2007年iPhone诞生以来,移动互联网也接近“十年之变”。


下场革命的轮廓也渐渐明了,AI会是继移动互联网之后下一场大风暴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但还是太少的人能意识到,未来10年的生产力进步可能会等于几千年的总和。也少有人会去反思:


这样的奇迹背后,上帝之手究竟来自于哪里,它会指引我们走向何方?我们又要如何下注?



身在何方的AI


这场革命,到底走到了哪一步?


当霍金和埃隆.马斯克在互掐“AI时代来临后,被AI玩爆人类应该怎么处置这个问题时”:


马云发力大数据,李彦宏终于想开了,跟紧谷歌脚步搞自动驾驶;

知乎上“怎样成为阿里的算法工程师”下面的回答已经超过80;

大多数普通人说起AI时反应是——你说的那个Alfago对战柯洁啊?

..........


显然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认知系统不同的人,看法会千差万别。


目前,科学界主流比较认同的是人工智能会朝这三个阶段逐步发展:


> 弱人工智能 (ANI):


弱人工智能擅长于处理某一单个方面的人工智能,其最核心的是一种识别算法


这里的识别和理解是不一样的,弱人工智能无法真正“理解”,但在识别方面,弱人工智能已经做得足够优秀。


比如我们日常所使用的淘宝、美图等工具,这些工具的功能以及内容推送已经优于几年前我们所熟知的,每一个产品背后都是一种人工智能技术的具体应用。


每天我们在使用美图工具的同时,都是为智能算法的一次一次数据收集与学习提供了相关的数据基础,一个保存动作就可以告诉机器学习技术这是一个正向的美化,而一个删除动作则可以告诉机器学习技术这是一个反向的美化。


> 强人工智能 (AGI)


强人工只能是一种人类级别的人工智能。


他具有如人脑一样的完整推理能力(Robust Reasoning),即掌握学习的方法,减少对“人”的依赖。此能力有多种不同的技术实现路径,例如迁移学习(Transfer Learning)、小数据推理等,甚至不只是一种技术,而是多种技术的叠加。


创造强人工智能比创造弱人工智能难得多。


目前,也有一些公司和研究机构这个领域在探索,例如IBM的沃森及认知计算技术,百度大脑背后的图像识别、语音交互和深度学习、无人驾驶等技术,都属此类。


> 超人工智能 (ASI)


假设计算机程序通过不断发展,可以比世界上最聪明、最有天赋的人类还聪明。那么,由此产生的人工智能系统就可以被称为超人工智能。


牛津大学哲学家、未来学家尼克·波斯特洛姆(Nek bostrom)在他的《超级智能》一书中,将超人工智能定义为“在科学创造力、智慧和社交能力等每一方面都比最强的人类大脑聪明很多的智能”。


显然,对今天的人来说,这是一种只存在于科幻电影中的想象场景。


与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相比,超人工智能的定义最为模糊,因为没人知道,超越人类最高水平的智慧到底会表现为何种能力。


如果说对于强人工智能,我们还存在从技术角度进行探讨的可性的话,那么,对于超人工智能,今天的人类大多就只能从哲学或科幻的角度加以解析了。


我们目前所看到的人工智能还只是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超人工智能何时到来,我们无从预测。


它们会像 Alphago那样,以远超我们预期的速度降临世间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恐怕只有时间知道。


人工智能制胜的三宝


技术的发展一般要先于应用层面,所以现在我们看到各大巨头无论是百度还是谷歌都在致力于这场革命的“基础建设——开源平台的建设。


在此阶段,数据量、运算力和算法模型是决定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的三大要素,也是各大巨头角力的三大山头。


我们可以从这三个层面看到一个大体的商业版图:


> 算力


算力的核心是芯片,芯片又叫集成电路。由于各个芯片在不同场景的计算能力不同,算法的处理速度、能耗也就不同。


拥有超强算力兼具低能耗的芯片是我们步入AI时代的前提。


以前的硬件算力并不能满足人工智能的需求,当GPU和人工智能结合后,人工智能才迎来了真正的高速发展。


人工智能芯片作为人工智能行业的重要底层架构,其战略重要性不言而喻。


算力这块蛋糕,技术壁垒极高,进入门槛是极其高的。要么是上一轮浪潮中的赢家——Intel、IBM、NVIDIA之流,要么是有政府背景加持的寒武纪,要么是互联网行业野心勃勃的王者——微软、谷歌。


例如,NVIDIA就较早地意识到了人工智能潜力。早在2012年,NVIDIA就开始在人工智能上投入大量资源。到现在,不管是在服务器端的运算发布DGX-1大幅加快训练速度,或者基于Pascal架构的Tesla P100支持数据中心加速,还是为支持嵌入式产品而推出的Jetson TX1,都获得了市场的高度关注。


此外,Intel和NVIDIA一样都是做芯片的,虽然英特尔意识到这个事情会稍微滞后一点点,但是他的补救动作也还是很及时的,去年Intel收购了包括Itseez,Nervana System, Movidius等在内的很多人工智能技术公司,加上Altera和去年收购的Saffron Technology等,快速形成了在计算机视觉技术、数据中心里人工智能计算加速、FPGA芯片等方面的布局。


总之,这个领域是权(涉及到国家层面的较量)贵(新贵+旧势力)们的游戏。



> 算法


我们现在经常提到的“深度学习”是属于人工智能算法(软件)层面的。


自从深度学习取得突破性进展以后,巨头们频频开源,所有的巨头都想成为AI时代下一个开发IOS的“苹果”或是开发Andriod系统的“谷歌”。


毕竟大佬的终极梦想都是我吃火锅,你们剩下的吃火锅底料。


当这些大佬们把开源做好,就可以收割接下来做应用场景的AI(app)公司的韭菜。


这些公司使用开源平台进行算法的迭代时,开源平台可以获取数据,以及市场对应用场景热度的反馈,掌握绝对的控制权和话语权。


自动驾驶系统和物联网成为算法这块蛋糕中,大佬们争夺的现行焦点。


后续会有更多的焦点,争斗会一轮比一轮的猛烈。


而这场游戏注定是大佬们玩的,前期巨大的投入,才能在后期收割,能玩的起的玩家着实不多。



> 大数据


第一次工业革命以煤炭为基础,蒸汽机和印刷术为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石油为基础,内燃机和电信技术为标志;第三次工业革命以核能基础,互联网技术为标志;第四次工业革命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础,数据和内容作为互联网的核心为标志。


这三者中,作为燃料的大数据是离商业化场景最近的,也是机会最多,洗牌最惨烈的维度。


大数据时代下的核心在于预测分析,在《Big date ,大数据时代》这本书中,作者认为基于充分数据,95%的人的行为是可以预测的,大数据的模型就是帮人类做出决策分析。


所以数据本身不产生价值,如何分析和利用大数据对业务产生帮助才是关键。


数据和内容作为互联网的核心,不论是传统行业还是新型行业,谁率先与互联网融合成功,能够从大数据的金矿中发现暗藏的规律,就能够抢占先机,成为技术改革的标志。



不同于,算力和算法的维度,基本被大佬们占住了山头。


在大数据时代,很多行业有重新洗牌的机会。


上图中的七大行业就潜在着巨大的经济价值,自上而下分别是教育,运输,消费品、电力、石油与天然气、医疗护理、消费金融,每几个领域里面,每个都有可能出大佬,我们现有的商业模式里,很多都可以被大数据摧毁重建。


所以在现阶段躺着挣钱的阿里和腾讯都在在疯狂争夺数据,它们的焦虑不是没有道理的。


芯片世界里的群雄争霸


人们越来越看好人工智能的前景及其潜在的爆发力,而上面三个领域里,要说已经开始创造现金流的要属“算力”这个领域。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这个这个领域里相对应的投资机会。


无疑,在此阶段大获全胜的要属英伟达,其凭借自身旗下的GPU芯片,股价飙出天际。但大局未定,也就是说——错过了英伟达,还有其他的选择。


> 移动端的新选择


GPU最初是作为应对图像处理需求而出现的芯片。其特点为擅长大规模并行运算,可以平行处理大量信息。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早期,因其优异的大规模数据处理能力,GPU被使用在多个项目之中:


谷歌的图像识别项目、AlphaGo项目、特斯拉/沃尔沃等诸多汽车厂商的辅助驾驶系统和无人驾驶实验中,均使用了GPU作为加速芯片。


然而,从芯片底层架构来讲,由于GPU并非专为深度学习设计的专业芯片,未必为人工智能加速硬件的最终答案。


在人工智能市场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都在寻找更能让深度学习算法更快速、更低能耗执行的芯片。目前,能够适应深度学习需要的芯片类型除了GPU还有FPGA和ASIC等。



再者,GPU不适合移动端的,人们迫切的希望能把人工智能也带到移动终端,尤其是能够结合未来的物联网应用。


对于移动端人工智能硬件的实现方法,有两大流派,即FPGA派和ASIC派。FPGA流派的代表公司如Xilinx主推的Zynq平台,而ASIC流派的代表公司有Movidius(被英特尔收购)。两大流派各有长短。


FPGA的是对应特定应用场景,针对特定用户需求是的专用类芯片。它优势是,如果计算机需要改变,它可以被重新装配。


FPGA巨头们扎堆在美国,FPGA最强的公司有Xilinx, Altera, Lattice,等,各自都有自己的独门秘密武器。


其中Xilinx是全球FPGA的霸主,千万门级,16纳米的领先者;Altera(被英特尔收购)是宇航级的开拓者,其他任何一家的产品,都是工业级、军工级,宇航级产品不可缺少的核心芯片,也是全世界国家从事尖端科技的短板和苦主。


赛灵思(Xilinx)的走势是这样的:



> 后起之秀,AI定制芯片必为趋势


假如把FPGA比作科研研发专用芯片,那么ASIC就是确定应用市场后,大量生产的专用芯片。


基于此,厂家可以针对特定用户场景使用FPGA进行研发,当算法成熟、芯片设计固定后可以以ASIC的方式进行大规模生产。


因此,毫不意外的,作为全定制设计的ASIC芯片,针对适用的应用场景,ASIC的性能和能耗都要优于市场上的现有芯片,包括FPGA和GPU。


目前,人工智能类ASIC的发展仍处于早期。其根本原因是,ASIC一旦设计制造完成后电路就固定了,只能微调,无法大改。而硬件的 研发设计与生产成本很高,如果应用场景是否为真市场尚不清晰 , 企业很难贸然尝试。


此外,能设计出适用于人工智能芯片的公司必 然是要既具备人工智能算法又擅长芯片研发的公司,进入门槛较高。



除了上面这两种,还包括谷歌推出的TPU ——加速人工智能算法的专用处理器。


目前一代TPU面向Inference,二代面向训练。


英特尔的股价走势:收购Altera,收购Movidius,CPU+FPGA方案。



总结



我们总是高估未来两年的变化,却低估未来十年的变化。


但是科技的发展如同浪潮一般,时刻更替交错,昼息之间,且往往是颠覆性改变。


对于一个弄潮者来说,最幸运的就是在有生之年能够赶上一波大潮”。看清大势,方可乘势而为。


浪潮已起,但远未及巅。



来源:港股那点事

作者:雨人

编辑:Jennie



关 于 全 球 创 新 论 坛

INNOVATION DRIVES THE FUTURE


「全球创新论坛」由北大后E促进会发起与倾力打造,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协办,汇聚海内外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和创客,倾力打造全球创新思想的发源地、创新产业的聚集地、创新投资的新高地。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
Yoshua Bengio最新《深度学习》MLSS2020教程,附104页PPT及视频
专知会员服务
128+阅读 · 2020年7月10日
德勤:2020技术趋势报告,120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90+阅读 · 2020年3月31日
专知会员服务
123+阅读 · 2020年3月26日
【新加坡国立大学】深度学习时代数据库:挑战与机会
专知会员服务
33+阅读 · 2020年3月6日
阿里巴巴达摩院发布「2020十大科技趋势」
专知会员服务
106+阅读 · 2020年1月2日
【中科大徐童】多模态语义理解与关联
专知会员服务
82+阅读 · 2019年12月7日
AI算法工程师需要哪些核心竞争力
AINLP
7+阅读 · 2019年6月23日
转行人工智能,哈佛博士后有话说
Linux爱好者
5+阅读 · 2018年8月28日
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研究报告
艾瑞咨询
3+阅读 · 2018年4月2日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之间的差异是什么?
大数据技术
6+阅读 · 2017年11月22日
“看脸”的时代,AI到底有多智能?
微软丹棱街5号
3+阅读 · 2017年11月9日
Arxiv
5+阅读 · 2018年10月23日
Arxiv
4+阅读 · 2018年10月5日
Arxiv
7+阅读 · 2018年4月24日
Arxiv
7+阅读 · 2018年1月24日
VIP会员
相关VIP内容
Yoshua Bengio最新《深度学习》MLSS2020教程,附104页PPT及视频
专知会员服务
128+阅读 · 2020年7月10日
德勤:2020技术趋势报告,120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90+阅读 · 2020年3月31日
专知会员服务
123+阅读 · 2020年3月26日
【新加坡国立大学】深度学习时代数据库:挑战与机会
专知会员服务
33+阅读 · 2020年3月6日
阿里巴巴达摩院发布「2020十大科技趋势」
专知会员服务
106+阅读 · 2020年1月2日
【中科大徐童】多模态语义理解与关联
专知会员服务
82+阅读 · 2019年12月7日
相关资讯
AI算法工程师需要哪些核心竞争力
AINLP
7+阅读 · 2019年6月23日
转行人工智能,哈佛博士后有话说
Linux爱好者
5+阅读 · 2018年8月28日
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研究报告
艾瑞咨询
3+阅读 · 2018年4月2日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之间的差异是什么?
大数据技术
6+阅读 · 2017年11月22日
“看脸”的时代,AI到底有多智能?
微软丹棱街5号
3+阅读 · 2017年11月9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