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的自我进化

2018 年 5 月 2 日 IT桔子 中国企业家


采访:《中国企业家》记者 翟文婷 焦丽莎

文: 翟文婷 

编辑:马吉英

原标题:《腾讯投资的功成、错失与未知 

IT桔子已获得转载授权


马化腾曾自问,腾讯的核心能力是什么?在一次总办会上,他让 16 个高管当场作答。从 21 个反馈中,内部圈定两个答案。


其一是流量。在国内互联网发展的不同阶段,腾讯始终是流量王者。如今坐拥 10 亿月活的微信和 8 亿多月活的 QQ,没有第二家公司比腾讯掌握的用户数更庞大。这让腾讯成为中国最赚钱的公司之一。


另一核心能力被认为是资本,据说这是腾讯公司总裁刘炽平的主张。彼时 3Q 大战结束不久,互联网冷眼旁观腾讯的开放姿态,资本连接被认为是唯一可行的路径。这个战略决定影响了腾讯此后的扩张轨迹。利用资本释放流量资源并创造更大的价值,同样没有哪家公司比腾讯更激进更成功。如果不出意外,这种成功将被延续。


投资正在成为腾讯最重要的底色,甚至争夺未来的常规手段。刘炽平在 2018 年初的腾讯投资年会上透露,这些企业所新增的价值已超过腾讯本身的市值。


今年两会答记者问现场,马化腾曾告诉《中国企业家》记者,腾讯投资的基本逻辑是,除了通信社交和内容,其他都交给合作伙伴。腾讯不会追求控股,甚至不要求大股东,而是通过小比例占股的方式投资。腾讯态度明确:只求共生,不求拥有。


一组值得关注的数字是,过去几年,腾讯累计投资了 600 多家公司,横跨海内外,行业涉及文化娱乐、游戏、交通出行、零售等多维度。2017 年,共有 120 多家公司拿到腾讯投资,比 BAT 中另外两家的总和还要多。腾讯一年的投资金额毫不输阵一线基金的盘子,从种子轮到 Pre-IPO 甚至上市公司,全线进攻。


腾讯投资主管合伙人李朝晖在 2017 年全球合作伙伴开放大会上曾表示,腾讯整体投资金额超过千亿规模,体量达 10 亿美金的公司数量在 50 到 100 家之间,他拒绝透露确切数字。同时四五家公司完成独立上市,大量的公司处在 IPO 前夜。


这并不是全部。腾讯还以 LP 的身份投资了二三十家左右的基金,这些基金的名字并不陌生,甚至大名鼎鼎。他们是红杉、云锋、中信产业基金、经纬中国、晨兴、创新工场、高榕资本、金沙江创投、钟鼎创投等。


这意味着,即便一家企业没有接受腾讯的投资,只要成为上述任何一家基金的被投公司,也间接与腾讯有关。2015 年伊始的几起互联网重大投资或并购,无不出现腾讯的身影。企鹅帝国的版图已经难以被清晰界定。创办一家公司,最后卖给腾讯,被认为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几起重大合并,以及最近的美团收购摩拜等热门事件,腾讯无一不是决定性的主导力量,但腾讯的思考和决策过程从未向外界清晰披露了解过。即便在腾讯集团内部,这种过程也少为人知。神秘的腾讯投资与并购部和马化腾在同一层办公,一般员工轻易不会踏足。


赢家通吃的局面,多少会引起其他玩家的反感或排斥。腾讯的意志却被广泛接受,投资部的人待在办公室,就会有公司不停地找上门来愿意聊聊。当一个行业的两家对立公司寻找战略投资,选择腾讯的倾向往往在前序投资人中占据上风,因为这意味着更大的胜算和更强的背书。有一种声音甚至认为,腾讯投了谁就意味着谁是行业老大,因为「腾讯可以影响一切」。



美团 CEO 王兴曾公开表态,腾讯是他的朋友,是很重要的一位股东。他还评价,不管是创始人的个性、团队气质还是业务战略,腾讯可以更好地和别人结盟。而在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眼中,马化腾所提的「去中心化」投资赋能方式最健康。


但腾讯投资的这个「人设」不是天然存在,也并非绝对安全。


腾讯投资正面临劲敌。阿里与腾讯对峙的互联网基本面下,双方从业务线的直接冲突,早已延伸至对优质「代理人」的争夺。这种局面在本地生活、移动出行和二手车电商等领域频繁上演。眼下,AT 交火最激烈的是线下零售。站腾讯还是选阿里,零售企业从来没有像此刻这样困惑。


如果细数,腾讯投不进以及错失的项目数量并不小。2014 年腾讯曾有机会收购 Whats App,一旦成功,将对腾讯的国际化布局产生积极影响。结果马化腾因身体原因,耽误了与 Whats App 创始人的谈判。这家公司最终被扎克伯格高价拿下。


腾讯投资曾在电商领域经历失败,最终战略支持京东才不至于失掉棋局。但也因此自缚手脚,确立了「半条命交给合作伙伴」的模式。一位投资人告诉记者,除非类似电商这样的格局清晰,否则腾讯把半条命交出去,会面临巨大的风险。


外界观察到的最新现象是,腾讯在不断调整其投资策略。比如在教育和二手车行业,腾讯都以广撒网的方式多点占位。买下赛道是红杉过去的策略,现在更适合用来描述腾讯。


这也意味着,自营与投资双轮驱动的模式在腾讯不可逆转。「如果投资跑得更快,内部团队就不能做,否则社会舆论压力很大,继而资源倾斜投资,也是很危险的。」上述投资人分析道。


巴菲特曾说,「我们遇到的挑战是,以我们产生现金的速度迅速产生新的思想」。这句话套用在腾讯投资身上,再合适不过。


1

腾讯的自我进化


关于腾讯投资的最新消息是,腾讯内部正在独立运作一只新的基金。


一位与腾讯合作频密的投资人向记者解释,此举的初衷是想解决投资团队激励问题,过程比较复杂。虽然新基金成立了,但和现在的投资没有什么差别。


另一位投资人给出了类似的说法,投资主体和项目都一样,基金没有新的名字,只做跟投。如果腾讯投资是 CVC(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状态,投资收益会被计入公司利润,但基金可以用来奖励投资团队。这种操作手法也类似孙正义搞 Vision Fund,联合一些大机构做基金的 LP,增加可支配资金的规模。百度资本就是百度联合国寿募集的 100 亿规模的基金。


其实,腾讯最广为人知的是 2011 年 1 月 24 日成立的腾讯共赢产业基金。起初规模为 50 亿元,后来追加到 100 亿,半年时间就投出近 30 亿元。当时腾讯年利润在 80 亿元左右。马化腾在第一届腾讯合作伙伴开放大会上说,「没有什么比把一年的利润投给产业链更正确。」他还提出,第一阶段的目标是「再造一个腾讯」。后来共赢产业基金这个提法被逐渐淡化,腾讯内外谈到资本主体都是腾讯投资并购部。


但外界记住了这个时间点,因此认为腾讯投资始于 2011 年,比 2008 年成立的阿里巴巴资本晚了三年。实际上,腾讯的投资并购行为最早可以追溯到 2005 年。2008 年腾讯投资并购部成立后,投资金额和数量翻番,只是很多案子没有对外披露过。


早期,投资团队更多是在协助释放业务线的需求。最早提出 QQ 秀创意的许良当时在互联网事业部,曾与投资部多次合作投资社交和电商。他们从业务层面对项目做出判断,投资部对财务把关,并负责执行和投后管理。彼时,业务线的人对投资项目的话语权比重更高。


2008 年,彭志坚从 Google 中国加入腾讯投资并购部初期,曾力推大众点评,这是他在 Google 的投资项目。腾讯业务部门经过研究给出的结论是,花这笔钱不如自己做,腾讯有流量,把点评的内容迁移过来就可以。此事被搁置。最终腾讯还是投资了点评,只不过是 6 年以后,以 20 亿美元的估值。


业务线强势的另一表现是,几乎要求进入每家被投公司的董事会。2011 年上半年,腾讯投资胡莱游戏时,双方曾为此僵持不下,最终胡莱游戏接受了游戏业务线负责人进董事会的条件。这样安排的利弊明显,好处是双方在产品和团队层面顺利对接;问题是同在董事会上的两个人却是直接竞争对手。


现在几乎看不到此类现象的发生。腾讯被投公司、每日优鲜联合创始人曾斌告诉记者,背后的原因是业务线的人当期有 KPI 要求,更多关注与被投公司的协同性。而投资部的人更能理解腾讯的需求,会根据使命做投资计划和安排。「独立是争取过来的,投资团队自我能力的证明又强化了话语权的建立。」这个说法和判断得到了腾讯投资前员工的认同。



2011 年是腾讯投资的分水岭。前一年 3Q 大战的缘故,腾讯决定通过资本扶持更多合作伙伴,这让腾讯投资决策独立,步伐加快,风格明确。绝大部分案子由投资部驱动推进,不受业务部门影响。


最具代表性的是,腾讯如鼓点般密集布局电商。易迅、高朋网、F 团、好乐买、珂兰钻石网、五百城 3C 电器网等都被拿下。但对比同时期一样买下电商赛道的红杉,腾讯投资的业绩可谓差强人意。


沈南鹏在 2010 年和 2011 年时就发现并投资了唯品会和京东,这让红杉成为电商领域的绝对收割机。这两家公司目前也是腾讯在电商领域对抗阿里的主要力量,但被贴上腾讯系标签的时间是在 2018 年初和 2014 年。


形成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早期的腾讯喜欢投行业老二。一位前腾讯投资部员工解释背后的原因,「性价比高,可以靠腾讯的力量扶持成为第一」。


这种心态在收购易迅时最为明显。易迅当时是市场老二,腾讯自认输送流量可以扳倒老大。结局如点评那样,同样被证明并不可行。


从 2012 年投资并购部大规模撒网布局开始,发现并捕捉行业第一就成为腾讯投资的常态。


据 IT 桔子(ID:itjuzi521)统计,2014 年腾讯共投资 68 家企业,其中包括战略入股京东和大众点评。前一年,腾讯投资企业的数量还只有 19。2015 年,这个数字已经变成 108,此后都不断攀升。腾讯连接一切的构想,在资本的推动下正在变成现实。


李朝晖曾梳理腾讯感兴趣的那些领地,着力部署的一块是消费互联网,比如内容、游戏和文娱。其次是零售、教育和医疗。在腾讯的视角中,没有什么比零售更重要,体量更大。资本扑向的第三个板块是人工智能、新材料这样的前沿科技,此外企业服务也是腾讯一直想深入的领域。


腾讯投资并购部团队也逐渐稳定。腾讯投资并购部成立之初,彭志坚就担任负责人,他被认为帮助腾讯在从无到有地建立了并购团队,并形成了独特文化。此后,许良与李朝晖、林海峰三人为副总经理,湛伟彪负责投后。2015 年,彭志坚与许良离开创办元生资本后,李朝晖与林海峰同为腾讯投资主管合伙人。但投资决策始终由刘炽平甚至马化腾最终拍板。


2012 年,腾讯投资首次吸纳应届毕业生,其中一道面试题是,根据部分财务数据,指出其所属哪个行业甚至哪家公司。那年腾讯集团共招入 5000 名应届毕业生,有幸与刘炽平和各业务线副总裁一起进餐的,只有拿到投资部门 offer 的 4 个学生。核心意思只有一个,热情邀请他们加入腾讯投资。


听上去似乎有点不可思议,但彼时腾讯投资的吸引力和号召力有限。几位高材生最后用脚投票,三名奔向高盛、淡马锡控股和德意志银行,只有一人选择留下。


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腾讯投资的团队流失率并不高。一位接近腾讯投资的人士透露,「腾讯投资部几乎每个人手里都有其他基金的 offer,但轻易不会走。一般 VC 没什么意思,平台没有腾讯好,没有动力离开。」


2

战略与财务投资并重


彭志坚负责腾讯投资并购部期间,唯一一次对外接受采访是在 2013 年,当时他明确腾讯投资的核心诉求就是实现战略价值。再进一步解释就是,要达到优势互补、前瞻布局的效果,但大部分案子是战略价值和财务价值并重。


今年 2 月份,他以元生资本创始合伙人的身份接受采访时持同样态度,「有财务价值的公司一定做得很大,体量足够大对腾讯而言就一定具备战略价值。所以我们投体量大的公司不会错。」


一位腾讯投资离职员工进一步补充道,当一家公司成长到 10 亿甚至 30 亿美金的规模,与腾讯不可避免会产生交集。从这个角度而言,如果腾讯能更早与一家公司产生资本连接会更有利。历史数据显示,腾讯对不同生命周期的公司几乎已经做到了 360 度无死角覆盖,从种子轮到上市公司,没有腾讯的红旗插不到的地方。


如果从战略诉求、业务驱动和财务投资三个维度考虑,上述人士的分析是,腾讯投资的那些阶段靠前、想象空间不大的公司一般都是出于业务协同的考虑,但长期来看,有可能会转化为战略投资。


而投资京东、点评这样的公司必然是有强烈的战略诉求,要么抢占未来制高点,要么构筑竞争防线。「否则动用公司那么多资源不太合理。对腾讯而言所有资源都是有成本的,给投资公司还是内部项目,高层会做出衡量。」


纯粹的财务投资比重在腾讯日渐扩大。这些项目的特征足够明显:处在早期发展阶段,短期预见不到与业务联动的可能,也无关战略价值,「唯一的动力就是投资团队期望博得更好的声望。」


这位前腾讯投资内部人士拒绝把具体的投资案例对号入座,外界通常看不太清,他说腾讯投资内部对每个项目的定位都能明确区分。


战略价值先行的投资理念,意味着腾讯任何时候都不能缺位。不止一位腾讯内部人表达过这样的观点,「投错一个案子影响没有那么大,关键是不能 miss 掉机会。」


腾讯投资的确经历过失败,最典型的案子是好乐买。腾讯在 C 轮时进入这家公司,当时正值电商最风光的时候,创始人鲁明和李树斌对追上门的投资人应接不暇,李树斌曾坦言,最初他答应与彭志坚吃饭只是出于礼貌,并没有真想拿腾讯的钱。但后来两人在深圳见到马化腾,敲定了这笔投资。最终这家公司却宣告失败。


腾讯内部后来复盘时承认,在 DD(尽职调查)阶段他们就意识到鞋购买频次低、退货率高、上游供应商集中、压货严重等问题,但在垂直电商遍地开花的特殊阶段,腾讯不能不在鞋这个品类卡位。「避免失败就少冒险,但这不符合腾讯布局的策略。」另一位前腾讯投资员工说。


错失也不能被接受。早年间,腾讯曾有机会投资今日头条,但当时他们判断信息分发的门槛太低,腾讯自己能做,新浪、百度也有机会,因此没有出手。


当时腾讯投资的节奏是,平均一个星期就要决定是否投一家公司,后来甚至每周要拍板两次。每个案子被审视的深浅程度不一,一顿饭错失一家独角兽不是不可能。据说,后来腾讯内部的反思是,还是要把标准放低一些。「宁可投错 100 个张一鸣,也不能丢掉一个。」


后来滴滴与程维进入腾讯视线时,彭志坚当场拍板,以高于那一轮 2000 万美元的估值强烈要求投进。事后被证明,这个决定对腾讯而言无比正确。


互联网观察家尹生的观点是,「腾讯需要的就是一种战略确定性以及不对其行业地位造成伤害(的结果),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公司战略确定性每提高 1%,带给它的价值就远超投资收益。」


但从近期的市场反馈来看,腾讯投资的精准率似乎比其他公司战投更高,甚至可能早于 VC 发现优质公司,根本原因是微信的存在。业内的共识是,微信对腾讯这几年的战略聚焦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给它底气,也给它一种能力。


腾讯从来不缺流量,但 2012 年布局电商时,他们清醒意识到 QQ 带来的电商流量有限。但这一波对线下零售的争夺中,微信的流量价值短时间内就被家乐福、步步高这样的合作企业所验证和放大。


不止一人告诉曾斌,微信产生的交易额在去年已经达到 1 万亿。准确地说,是在微信发现商品信息进而下单。部分比例的支付会跳转出去,但趋势在减少。所以曾斌认为,徐新所提「微信支付正在打败支付宝」的论调并非危言耸听。据他所知,微信产生的 1 万亿交易,其中 3000 亿是跳转到淘宝。「阿里最清楚这些流量从哪里来」。


腾讯掌握海量数据,可以让他们更早敏锐地发现那些交易最活跃、成长最快的公司。


每日优鲜还只是一个公众号时就被腾讯发现,这令创始人徐正和曾斌意外。他们后台的交易、支付数据对腾讯投资而言就是最好的 DD,也不必验证真假。对方只问一句,「你们愿意接受腾讯的投资吗?」


投资转转如出一辙。CEO 黄炜告诉记者,腾讯在发现他们健康增长的数据后,表达了投资意愿。「闲置交易在中国是万亿规模的市场,腾讯能看到各种大机会,这说明他们很敏锐。」更何况,Facebook 也在做同样的事情。


对于腾讯公司而言,这是种无可争议的成功。但对于投资部的团队成员来说,该从什么维度评价他们的投资业绩?尤其那些既非出于业务耦合也不追求战略考虑、更多基于财务回报投资的项目。


「这是个好问题,但我很难回答。」一位腾讯投资离职员工如是说。


他进一步解释,投资确实没办法用 KPI 考核,数量说明不了问题,而且投资看到效果可能是在五年十年之后。腾讯需要平衡战略和财务价值,这个评判标准确实没办法定量,也确实没有定量。「这是所有 CVC 面临的一个挑战吧」。


公司战投对团队的激励是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绩效要跟其他业务部门在一条线上,不能给予特别的奖励,不然业务线会认为投资是在利用他们的资源做事情,不予配合。」一位投资人分析道。在腾讯,投资部门依然很重视与业务线保持良好的关系。


3

公司眼中的腾讯投资


3 月 1 日,杨浩涌宣布车好多完成 8.18 亿美元的 C 轮融资,由腾讯领投。虽然这个数字创下了汽车服务电商领域的最大单笔融资额,外界却更关心腾讯背后的投资动机。因为至此,二手车领域的几个主要玩家瓜子、优信、易车、人人车和天天拍车等,都在不同阶段接受了腾讯的注资。


第二天,记者见到人人车创始人李健,他说更早前就已知腾讯投资瓜子的消息,并不感到突然或意外。「说明腾讯非常认可二手车这个大赛道,在做全产业链的核心选手布局。」


理论上,企业拿 BAT 或其他产业资本的钱,意味着这是一种战略选择。尤其对于移动出行、本地生活这样的热门交战区,站队现象普遍,巨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排他。然而腾讯买下赛道的情况越来越常见。除了二手车,还存在于在线教育以及游戏直播等领域。


融资发布当天,杨浩涌对外发声,「现阶段我并没有对腾讯战略资源有过多需求,更多把腾讯当作友好的、长期的财务投资人去看待。」


李健也把腾讯定义为一个高质量的财务投资人。但是他强调,滴滴对人人车而言是一个超级战投,理由是滴滴与二手车流量价值匹配度最高。4 月 26 日,人人车新一轮 3 亿美元融资中,同样有腾讯和滴滴的身影。



据他介绍,腾讯对人人车早期发展的品牌背书价值更大。「雷军和腾讯投资助力人人车」,这句话在公司网站首页挂了很长时间。二手车行业缺乏信任,这种品牌背书对一个企业的立足意义非常重大。


如果谋求长期发展,李健认为更多要靠团队自身。他进一步表态,腾讯支持他的竞争对手,并不会对他造成太多困扰。甚至他反问道,「二手车领域哪家企业对腾讯的资源利用得很好?如果难以回答,说明这个问题并不重要。」至于创业者普遍关心的流量资源,李健承认有尝试,但认为更多是一种间接帮助。


关键能力的赋能,而不是保姆,这是曾斌给腾讯投后的定位。「腾讯的资源也有限,它要判断给到谁最合适,也要判断哪些问题是他们必须出面解决的。不应该寄希望于腾讯帮你解决所有的问题。」


很多公司在接受腾讯投资时,都期望能获得流量支持。曾斌却说,腾讯更愿意分享如何获取有效流量的方法。


每日优鲜推极速达服务时,关键技术难点在地图定位。其他地图产品每天访问量受限,还需要做大量接口工作。腾讯委派了一个十几人规模的小组,24 小时给予支持,直到极速达产品上线。当时组建的微信群至今依然活跃。


一位投资人分析,先财务后战略基本成为腾讯的投资路径。企业要先自证实力,最后才能得到更多的支持。尤其行业格局不是很清楚的情况下,这样可以更好地覆盖优质公司,避免资源消耗。


而站在企业的角度,腾讯并不谋求控股或并购,做得好还会得到加持,并利于后续融资和引进人才,因此并不排斥。创业者还有一种普遍的心态,如果竞争对手先于自己拿到腾讯的钱,将会陷入被动。甚至有的公司在腾讯占股比例不大的情况下,愿意给予他们董事会席位。


腾讯对投资项目的持股比例持谨慎态度,通常会克制在 30% 以下,目的就是消除创业者丧失公司控制权的顾虑。电商、零售、本地生活这样的非核心业务都遵循这样的投资逻辑。腾讯有把握在不足 30% 的持股比例下,发挥自己的影响力。据一位跨境电商创始人透露,腾讯在他们签订投资条款时,与一般 VC 并无差别,并不要求企业让出更多溢价。


「腾讯钱多,可以反稀释。」上述投资人解释道。


但如果涉及到游戏这样的主营业务,腾讯一般要求控股或者收购。2008 年,腾讯以投资形式获取《英雄联盟》开发商 Riot Games22.34% 的股权,三年后增资并持股 92.78%。2015 年底,腾讯宣布全资收购 Riot Games100% 的股权。这样的投资轨迹在游戏领域并不罕见。2016 年,腾讯还斥资 86 亿美元从软银手中买下芬兰手游开发商 Supercell,这是腾讯史上最大一笔并购。


沈南鹏曾问刘炽平,为什么腾讯能投资这么多优质企业,且和这些企业相处都很好。这位出身高盛的腾讯总裁回答,「腾讯投资的这些企业的文化与腾讯文化很接近,这个原因使这些企业喜欢腾讯,也因为腾讯允许他们保持自己的文化氛围。」


一定程度上,这是事实。步步高集团董事长王填多次在公开场合解释,之所以选择腾讯做战略投资人,就是因为腾讯不会干涉公司业务,相处起来并不强势。「善于引导,不强迫」,这是曾斌对腾讯投后的感受。


然而对于滴滴这样体量的公司,与腾讯的关系要更复杂微妙。早期,腾讯对滴滴的助力有目共睹。微信接入滴滴后,日订单量从几十万迅速被拉高至几百万。一位网约车公司 CEO 评价,这对滴滴而言是实质性的提升。在滴滴遇到技术瓶颈时,腾讯曾派出几十人的团队给予支援。马化腾更是在关键时刻亲自为其发声站台。


当腾讯作为一个战略投资人完成对滴滴的助力后,形势发生变化。滴滴每天几千万的订单推高了微信支付的交易数据。「腾讯履行了股东应有的义务,也得到了它应有的权益。」上述 CEO 说。


但是随着腾讯投资的另一家公司美团发力出行,棋局变得复杂。在前不久美团收购摩拜的案子上,李朝晖代表腾讯明确否决了滴滴的投资意向,支持美团的收购方案。


据知情人透露,起初腾讯对美团做打车业务持保留意见。移动出行比较特殊,滴滴与美团的激烈冲突对腾讯而言是一种内耗。「但美团对腾讯足够重要,毕竟它给阿里带来的竞争最强,所以腾讯肯定会帮助美团」。


这间接影响了滴滴的心态。上述知情人士称,「程维一直在腾讯和阿里之间寻求平衡,两边打牌。」


4

博弈未来


2 月 1 日,腾讯上线内测「立知」,这是一款基于兴趣的信息订阅和推送 APP。但很快一家叫「即刻」的公司团队跳出来,称「立知」与即刻近乎一样,腾讯旗下应用宝曾以合作为由与他们有所接触。腾讯涉嫌抄袭的消息瞬间铺天盖地,意味深长的是,2016 年即刻 B 轮融资时还接受了腾讯的投资。


当天晚上,「立知」就被下线。即刻 CEO 叶锡东发布朋友圈表态,「腾讯是我们的股东,而且一直对我们帮助很大。腾讯投资部、业务部和法务部都非常友善专业。」马化腾留言,「谢谢。」


类似的事情,转转 CEO 黄炜也经历过。迄今为止转转只有一轮融资,投资人就是腾讯。去年一款叫「闲贝」的二手交易平台被推出,也出自腾讯。不过据说双方没有发生任何不悦,有一天闲贝悄无声息地下线了。「腾讯不会力推,也不会扼杀,它只是没有控制这件事。」黄炜告诉记者。


同属腾讯阵营的京东,2017 年底也复活拍拍网推出二手交易业务。黄炜认为,「大战略方向,腾讯已经把二手交易业务交给转转,投了真金白银和资源。但不能说内部完全没有竞争。」


关于这点,李朝晖对外明确过腾讯的态度,投资公司的产品与腾讯有竞争,投资公司之间有竞争,这是一个健康生态的必然体现。


据互联网观察家 keso 与腾讯内部多次交流后反馈,现在腾讯明确只做内容和连接。以前产品经理有创新想法不拦着,但现在不是,因为这样做可能损害合作伙伴的利益,所以要少做。至少腾讯不会拿出资源去推。


但在一位投资人看来,自营与投资双轮驱动始终是腾讯不可回避的一个矛盾。「如果一个投资项目跑得很快对内部是有影响的,毕竟资源是有限的,也许内部努力一把也能做成。除非选择性放弃一些领域,只做投资。但投资主导的模式也不是完全没有危险。」


以往内外发生冲突的案例已经显示,腾讯差不多都在践行「半条命交给合作伙伴」的承诺,不越雷池。所以,资本连接的方式可以让腾讯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吗?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回顾一件往事。互联网门户鼻祖美国雅虎前几年就陷入难以逆转的颓势,外部受到 Google、Facebook 等超级巨头的夹击,内部创始人杨致远两度复出却无所建树。但当时雅虎手上持有阿里巴巴 39% 的股份,而且是这家中国最大电商平台公司的第一大股东。2010 年底,有人粗略估算了下,雅虎的市值相当于其所持有阿里巴巴的股权价值。也就是说,如果剔除阿里的股份,雅虎已经一文不值。


这种对比让尹生思考,雅虎对互联网公司战略制定的价值或许应该被重新认识。当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投资部门就是标配,这方面雅虎是表率。一家互联网公司摔倒的同时,一家投资公司获得重生。


问题在于,投资阿里让雅虎倒下的速度放缓,但依然没有改变最终结果。「因为它只投了一个阿里巴巴,有运气的成分。而且对阿里本身没有什么实质影响。」曾斌如是分析。


腾讯不然,投资已经成为这家中国最大互联网公司最重要的战略和能力,对生态的整合与影响力都不容忽视,过去几起重大合并收购案就是最好的佐证。对此腾讯自身也有体感,李朝晖反馈,「基于业务平台进行资本连接,不仅让腾讯收获了朋友,也让我们自身在社交、支付、云等领域变得更强大。」


这也是美国互联网巨头 Google、Facebook 正在走的路径。通过投资或并购的方式,确保自己不失去未来。


《经济学人》曾撰文分析人工智能公司 DeepMind 对 Google 的价值,2014 年 Google 花 6.6 亿美元买下这家公司,却因此在全球科技公司 AI 争夺战中拥有了战略优势,不但吸纳到足够多的 AI 人才,AlphaGo 连续打败世界围棋冠军让 Google 在 AI 方面名声大噪。如果 Google 能在人工智能领域率先推出成熟商业化产品,传统广告业务的式微就不会影响它的未来。


腾讯要做的是,确保潜在颠覆性机会尽可能出现在自己视野,并且尽早被发现,以投资形式与自己产生关联将其迅速做大。这样才有可能在互联网不断更新换代的过程中,确保自身安全。


现在创投圈小范围流行着一种说法,投资或许有机会让腾讯成为国内新经济或互联网领域的伯克希尔·哈撒韦。是的,就是巴菲特创建的那家、有着六十多年历史、深刻影响着全球商业世界的公司。


持这种观点的一位企业家认为,如果从投资作为业务支持手段的角度讲,腾讯已经超出战略资本布局的范畴,投资已经成为腾讯的主业之一,产生不小的收益。更重要的是,它能以低成本资金优势、海量数据支撑的信息优势、人才优势等对投资企业进行能力输出,但同时自身不需要做特别精细化的运营。如果未来再放开基金募集,能影响的范围会更大。


在未来五年或者更长一段时间,除了腾讯,还没有第二家中国互联网公司具备这样的可能性。


END

★ 推 荐 阅 读 ★

 长租公寓现「4+1」格局,大牌房企加盟能否破局? 

▲ IT桔子出品《2018年Q1中国互联网创业投资分析报告》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打怪升级!2020机器学习工程师技术路线图
专知会员服务
99+阅读 · 2020年6月3日
【论文扩展】欧洲语言网格:概述
专知会员服务
7+阅读 · 2020年3月31日
新时期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专知会员服务
71+阅读 · 2020年1月18日
2019中国硬科技发展白皮书 193页
专知会员服务
83+阅读 · 2019年12月13日
刘强东人设崩了,京东没崩
PingWest品玩
6+阅读 · 2018年11月20日
为什么AI公司都在一边融资,一边投资?
腾讯创业
6+阅读 · 2018年9月25日
IDG资本杨飞:从价值投资谈2017中国现象
IDG资本
4+阅读 · 2017年12月22日
徐小平讲了个投资奇迹,3年不到75万变3亿
钛媒体
5+阅读 · 2017年12月15日
“独角兽”:开工资,我们不比BAT低
IT时报
4+阅读 · 2017年7月16日
Question Generation by Transformers
Arxiv
5+阅读 · 2019年9月14日
SepNE: Bringing Separability to Network Embedding
Arxiv
3+阅读 · 2019年2月26日
Arxiv
5+阅读 · 2018年12月18日
Neural Architecture Optimization
Arxiv
8+阅读 · 2018年9月5日
Arxiv
3+阅读 · 2018年3月29日
VIP会员
相关资讯
相关论文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