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打造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年3月,“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新热点、新动力和新机遇。随着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水平部署基础设施、高质量推进场景建设、高标准推动数字化赋能等成为低空经济发展迫切需求。为充分发挥数字孪生等数字技术的赋能作用,更好支撑低空经济发展,推动“空地一体”数字孪生城市建设,特编制此研究报告。
2024年12月24日,在2025中国信通院深度观察报告会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分论坛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简称“中国信通院”)广州智慧城市研究院、中国信通院产业与规划研究所、苏州工业园区大数据管理中心联合发布《数字孪生赋能低空经济研究报告(2024年)》。
报告通过研究当前低空经济的内涵特征、发展态势、问题挑战,提出了数字孪生赋能低空经济的内在机理、总体架构、典型场景,从夯实基础、示范带动、筑基强链、优化环境、创新探索等方面给出了数字孪生赋能低空经济的路径建议,以期为各地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空地一体”数字孪生城市提供参考和借鉴。
报告核心观点
**1. 低空经济与数字孪生互相促进、协同发展。**一方面,数字孪生技术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依托精准映射、虚实交互、模拟仿真、智能干预等功能特性,数字孪生能够助力实现低空空域环境直观呈现、低空飞行器精准操控、低空场景模拟预测。另一方面,低空经济带动数字孪生城市向“空地一体”发展。低空空域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开发城市低空空域能够更有效地组织和利用数字孪生城市空间模型资源,助力形成“空中+地面”的数字孪生城市空间新形态。
**2. 数字孪生赋能低空经济总体架构由设施层、数据层、能力层、应用层和相应的支撑体系构成。**设施层包括低空智联网和城市数字基础设施两部分。数据层覆盖空域网格、航路航线、低空飞行器、低空基础设施等低空空域数字孪生体以及城市数字孪生体。能力层提供低空飞行器物联感知操控、低空全要素数字化表达、低空环境可视化呈现等多项能力。应用层包括基于低空数字底座和低空数字孪生能力所建设的低空保障服务、低空制造、低空生产作业、低空公共服务、低空消费等领域应用。支撑体系包括政策制度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
**3. 可从夯实基础、示范带动、筑基强链、优化环境、创新探索等方面推动数字孪生赋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孪生是低空经济的重要支撑技术,需要夯实“空地一体”数字孪生城市底座,因地制宜发展数字低空应用场景,优化数字孪生与低空经济协同发展环境,打造多元共建的数字低空生态,增强人才、资金、空间载体等数字低空要素保障,探索数字孪生赋能低空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
报告目录
一、低空经济发展背景与内涵特征
(一) 低空经济政策频发,制度体系逐步完善 (二) 低空经济是基于飞行活动形成的综合性经济形态 (三) 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具有融合、创新、多元、绿色的特征
二、低空经济国内外发展态势
(一) 发达经济体通用航空发展较早,产业相对成熟完备 (二) 我国率先提出“低空经济”概念,低空产业快速发展
三、低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挑战
(一) 基础设施相对滞后,急需高水平部署 (二) 经济社会效应不显著,高价值场景需挖掘 (三) 技术与数据支撑不足,亟待数字化赋能
四、数字孪生有力支撑低空经济重要领域
(一) 低空经济与数字孪生互相促进、协同发展 (二) 数字孪生赋能低空经济总体架构 (三) 数字孪生全面赋能低空经济重要领域
五、数字孪生赋能低空经济的路径建议
(一) 夯实基础:打造空地一体数字孪生底座 (二) 示范带动:以数字孪生扩展低空经济应用新场景 (三) 筑基强链:因地制宜发展数字孪生低空经济 (四) 优化环境:促进数字孪生与低空经济协同发展 (五) 创新探索:探索数字孪生赋能低空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
主要专家简介
中国信通院广州智慧城市研究院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研究中心副主任,工程师
** 刘梦**
主要从事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城市、城市数字化转型等领域研究,承担和参与了上海、海南、广西、成都、西安、珠海、苏州等多个省市的数字化领域规划咨询项目。
中国信通院产业与规划研究所数字孪生与城市数字化研究部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张育雄
主要负责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数字孪生城市、城市大脑、城市数据空间等技术研究、顶层规划、总体设计等工作,支撑国家新型基础设施、数字中国、全域数字化转型、数字孪生城市等政策文件制定,承担了雄安新区、上海、北京、苏州、西安等地30多个重大规划设计项目。
中国信通院产业与规划研究所数字孪生与城市数字化研究部主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杨帆
主要从事数字政府、智慧城市、新基建等领域研究,支撑网信办基层智慧治理相关课题研究及多个省市地区数字化发展相关工作。
其他参与撰写专家
熊锐 中国信通院广州智慧城市研究院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研究中心主任,工程师 孟楠 中国信通院产业与规划研究所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