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情报快讯评估了“欧洲天空盾牌倡议”(ESSI)如何在推进欧盟战略自主权并与北约一体化防空反导(IAMD)保持完全互操作性的同时进行适应性调整。欧洲必须做好准备,应对饱和无人机攻击、大规模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以及压缩决策周期并颠覆防御方成本计算的新兴高超音速威胁。报告将天基导弹预警、通用作战管理/指挥与控制(BM/C2)层和导弹拦截器构建为一个决定性杠杆,以缩短决策时间并提升威慑力。它梳理了当前的防御层级(“天空游骑兵30”、IRIS-T、“爱国者”、“箭-3”)以及在库存、成本、跨境指挥和数据共享方面的差距。报告主张将ESSI锚定在NATINAMDS系统上,加速“奥丁之眼II”(ODIN'S EYE II)、“扭曲者”(TWISTER)、HYDIS和HYDEF项目,并采用任意传感器/射手标准。建议包括捆绑采购、欧盟层面融资、被动/多静态数据馈送以及开发通用操作系统以弥补C2差距。
欧洲空域如今已成为抵御无人机蜂群、巡航导弹、弹道导弹和新型高超音速威胁的第一道防线。正如近期中东冲突和乌克兰战场(Liu, 2025, 第27段)所见的无人机与导弹战术所示,饱和无人机攻击加上后续导弹齐射甚至可以压倒先进的防空系统。拦截弹通常耗资数十万美元,而许多无人机仅需数万美元,这在长期对抗中使成本计算不利于防御方(Liu, 2025, 第22段)。俄罗斯已扩大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的生产,并部署了被称为高超音速及配备多弹头独立瞄准再入飞行器(MIRV)的系统。据称,“奥列什尼克”(Oreshnik)中程弹道导弹(IRBM)即使使用“箭-3”或SM-3/SM-6级上层拦截系统也难以拦截(Hoffmann, 2024, 第13段;Powell, 2024, 第6段)。其结果是,欧洲关键枢纽在导弹发射后数分钟内便面临持续威胁。
由德国于2022年宣布的“欧洲天空盾牌倡议”(ESSI)汇集了越来越多的欧洲国家,旨在通过联合采购以及与北约综合防空与导弹防御(IAMD)的集成,寻求建立多层防空反导能力(Wachs, 2023, 第4页)。参与范围已扩大至包括欧盟和非欧盟成员国,但法国和意大利仍置身该倡议之外,同时继续发展中程地空导弹防御系统SAMP/T MAMBA,并力主建设更强大的欧洲防空支柱(Arnold & Fayet, 2024, 第16页)。与此同时,ESSI成员国正在采购IRIS-T SLM/HF、“爱国者”PAC-3 MSE和“箭-3”作为分层拦截器,新订单增加了成本压力,并引发了关于欧洲内部工业平衡的问题(Barrie & Giegerich, 2023, 第6段)。
本文探讨ESSI如何适应无人机饱和攻击,解决拦截高超音速和机动变轨弹道威胁的问题,推进欧盟战略自主,以及如何与北约IAMD保持完全互操作性。核心论点是,一个将天基导弹预警(SBMEW)、通用作战管理/指挥与控制(BM/C2)层以及各国拦截器连接起来的防护盾,将能缩短决策时间并提升欧洲的威慑力。“奥丁之眼II”(天基导弹预警)和“扭曲者”(TWISTER)等项目、由OCCAR管理的HYDIS/HYDEF高超音速拦截器努力,以及为传感器-射手网络采用开放标准,可以将ESSI从一个采购俱乐部转变为一个一体化的防空架构。
差距是明显的:拦截器库存有限、跨境指挥安排尚未统一、成本高昂(Burilkov & Wolff, 2025, 第4页)。欧洲可以通过欧盟层面的借贷来部分解决资金问题,以加速生产、捆绑采购并降低单位成本,同时改善互操作性(Wolff, 2024, 第4段)。本文旨在描绘威胁图景,概述ESSI当前的能力组合与差距,阐述BM/C2和互操作性需求,并提出在保持北约联系的同时提升欧盟工业韧性的具体行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