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IG图像图形中国行”是由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主办的学术活动,旨在推动图像图形学科的普及,加强各高校研究所以及企业间的交流。自2017年4月起,分别在扬州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兰州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海南大学、福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佛山科技学院等及深圳、烟台成功举办了80余期,线下参会人数累计数万余人,受到业界好评。本次“CSIG图像图形中国行”由CSIG数字文化遗产专委会与北京大学联合承办,交流主题为“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
北京大学中国文字字体设计与研究中心、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陈建立 教授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党委书记,2001年6月获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史博士学位,2001年11月-2003年10月任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2017年11月-2018年2月任伦敦大学学院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冶金考古和定量考古学。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各类课题多项,完成国内20余省、市、自治区的数百处矿冶遗址调查和冶金遗物的检测工作,致力于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学与博物馆学中的应用研究。发表、出版学术论著230余篇(部),参与制定国家文物局行业标准2项,获国家专利1项,组织策划展览多项。参与发掘的4项冶金考古田野考古发掘项目获得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兼任国际冶金史大会执委会委员、咨询委员会秘书,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理事兼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委员会副会长,中国钱币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韩国《Journal of Conservation Science》编委会委员。
郭宗明 研究员
郭宗明,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87/90/94于北京大学分别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目前担任北京大学王选计算机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兼副所长,电子出版新技术国家工程中心主任,教育部中国文字字体设计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数字文化遗产专委会副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杰出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视频处理及计算机动画处理、图像视频处理、文字处理。曾获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第二完成人)、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和二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各一次。在教书育人方面获得北京市优秀师德先进个人荣誉,六次获得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称号,获得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一次优博导师、二次优博提名奖导师。截至到目前累计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申请专利100多项。
个人简介:
毕业于天津大学(博士学位),现任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可视计算、数字文化遗产保护。担任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文化部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目前还担任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常务理事,数字文化遗产专委会副主任、可视化与可视分析专委会秘书长、中国文物保护协会文物保护教育专委会副主任,天津市图象图形学学会副理事长。以首席科学家承担国家重点研究计划项目1项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在顶级学术期刊、会议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所领导的科研团队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领域取得一系列科研进展,成果在国内多个博物馆和遗产地得到应用。作为会议主席组织多次国际国内重要学术会议,担任多个国际学术会议的程序委员会委员。
报告摘要:
可视计算技术在文物保护传承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结合文物保护、传承需求和挑战,重点讨论文物数字化数据采集、文物知识组织加工、展览展示中的图形学、可视化、计算机视觉、人机交互技术研究进展。
个人简介:侯妙乐,1974年出生,陕西西安人。现任北京建筑大学教授,博导,建筑遗产精细重构与健康监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建筑文化遗产哲学社科基地副主任,北京建筑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人文学院副院长。
长期从事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相关研究工作,解决了文物高精度信息留取、多层级表达、缺损区域评估及预测等关键难题,形成国内首个自主研发的文化遗产虚拟修复系统。项目成果应用于60余项国内外重点文物保护工程,直接经济效益2.7亿元。发表文章108篇, SCI/EI检索27篇,连续三年在文化遗产保护顶刊Journal of Cultural Heritage发表文章三篇,出版专著6部,获发明专利及软著授权20项。以第一完成人分别获得2016年和2018年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第21届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入选北京市首批“青年北京学者”、“高创计划”领军人才、“长城学者计划”、“百千万工程”和“科技新星”。
报告摘要:
数字文化遗产是指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中留存下来的图像、模型、视频、音频、文字等各类数字产品,数字文化遗产一个重要属性就是时空属性。通过多种动态感知手段获取文化遗产多层级信息(影像、点云、文档报告等)数据模型,并对文化遗产时空属性属性进行详细梳理和总结。将传统的传统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放在时空维度,利用多学科交叉进行智能化处理,在计算机中基于高精度三维模型实现文物几何形态和纹理的自动化复原,实现文化遗产永续留存。
张剑葳 教授
个人简介:
张剑葳,1982年生,福建福州人。现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长聘副教授,副院长,文化遗产学系主任,北京大学考古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北京)中心常务副主任,曾任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副院长(挂职)。研究方向为建筑考古、建筑历史与理论、文化遗产保护。专著《中国古代金属建筑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2014),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2018)、第八届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青年成果奖(2020)。在《文物》《建筑学报》等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专项课题一项,国家社科重大基金子课题一项;主持完成国家文物局课题一项。曾主持及合作完成多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项目,曾获教育部优秀勘察设计工程一等奖(第五完成人)、山西省优秀规划设计二等奖(第四完成人)。主持首批国家级一流虚拟仿真课程一项,曾获全国高校教师自制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创新大赛二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第5责任人),北京市优质本科教材课件。
报告题目: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与公众参与的数字化途径新探
报告摘要:
首先,基于文物的“现状”“原状”和“干预”三个重要概念及内在关系,以长城为例提出运用数字化技术对维修段持续进行基于模型和图像的数据采集和追踪,为“源场景”概念形成一套数字化数据集,对保护维修中的干预过程进行管理的方法,并对这一方法在箭扣南段长城维修工程中的数据成果中进行了检验。实践证明,基于“源场景”概念,结合数字化技术,可有效对长城保护维修中的修缮和干预进行过程管理,同时也有助于推动文物保护工程一系列管理与操作模式的更新。
同时,文化遗产数字化作为一种公众参与遗产保护实践的途径,也提示我们注意,文化遗产归根到底是以人为本,充满人文关怀的学问。应从这一本源出发,探寻文化遗产数字化发展前进的方向。
张海 副教授
个人简介:
张海,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考古学会数字考古专委会副主任。讲授《田野考古学概论》《田野考古技术专题》《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英文)》《GIS考古与空间分析》等课程。学术研究方向涉及田野考古、中原地区早期文明化进程、全新世环境变化与人类适应、景观考古理论与方法、考古大数据分析等。主持河南漯河郝家台、淮阳平粮台、禹州瓦店、甘肃灵台桥村等遗址的考古发掘和多学科研究。参与主持的河南淮阳平粮台遗址、时庄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连续获评2019、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参与《田野考古工作规程(2009)》的修订,主持制订《田野考古工作规程(WW2015-002-T)》行业标准,参与科技部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重大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重大项目子课题、英国科学院牛顿高级奖学金等多项科研课题,出版有学术专著《中原核心区文明起源研究》(2021)《GIS与考古学空间分析》(2014)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报告摘要:
田野考古是考古学获取资料的基础手段,田野考古信息采集、记录与管理是田野考古的核心工作内容之一。从本世纪初至今,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云计算、大数据、可视化等技术的发展,田野考古正经历从数据共享到协同工作的转变。技术转变的背后是考古学科发展和田野考古工作理念的更新。从数字化到信息化的田野考古必将推动考古学的进一步转型。
8:30-9:00 |
会议签到 |
9:00-9:30 |
领导致辞 |
9:30-9:35 |
合影 |
9:35-10:05 |
主题报告:张加万教授 |
10:05-10:35 |
主题报告:侯妙乐教授 |
10:35-10:55 |
茶歇
|
10:55-11:25 |
主题报告:张剑葳教授 |
11:25-11:55 |
主题报告:张海副教授 |
12:00 |
午餐 |
承办方联系人:
侯老师 13693338942 veravera@pku.edu.cn
白老师 15612110981 1906595184@pku.edu.cn
佟老师 13466303296 keyitong@pku.edu.cn
主办方联系人:徐老师 010-82544661 info@csig.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