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智元导读】世界机器人大会火爆进行中,我们很欣喜的看到机器人这个相对“慢热”的AI领域逐渐火爆。同时,中国的机器人产业也迎来了春天。在这背后,离不开5G的支持、离不开技术的迭代、更离不开开放的生态。
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WRC)火热进行中,全球近200家机器人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展出了700余款产品和技术,新智元受邀参会。
本次大会共有四大展区,分别是服务机器人展区、工业机器人展区、特种机器人展区和物流机器人展区,场馆总面积达52000㎡。
来到离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机器人展区,我们见到了最尖端、最炫酷的机器人产品和技术。
优必选×漫威首款钢铁侠智能机器人
来自优必选的钢铁侠机器人不仅外形炫酷,而且支持自定义脸部视频,除了可编程外,还可以体验沉浸式AR互动游戏,互动性极强。
ANYmal最新四足机器人
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机器人系统实验室最新研发的四足机器人ANYmal惊艳亮相,不可思议的灵活度让现场人群发出阵阵惊叹。
2.5米高的乐森机器人
来自乐森的这个“变形金刚”高达2.5米,全场最高,圈粉无数,它的灵活度在同类产品中也是数一数二的,重要的是,它是由中国公司制造的。
在人气火爆的猎豹移动展台,我们看到了一款智能服务型机器人“豹小秘”,不仅灵活,而且交互起来很自然,会展介绍、导航、问答样样精通,甚至可以带你去你想去的地方:
接客导航样样精通的“豹小秘”
听工作人员介绍,这个“豹小秘”已遍布博物馆、政务大厅、图书馆、酒店、银行、法院律所、派出所、医疗场所、学校、大型商场、连锁超市等20多个场合,累计服务人次接近300万,平均每日语音交互接待频次高达30万次。
猎豹移动首次展示的这款AI智能交互送货机器人“豹小递”专门负责给往来的观众发宣传册,它还会自动绕开拥挤的地方,观众可以走过去和它通过语音和屏幕交互,可完成送快递、送餐、送货等服务。
而且,“豹小递”支持快速定制交付,短短几周内研发团队就能造出这样一个私人订制的智能送货机器人。
这款“豹花瓶”据说是全球首款五星级垂直商场场景服务机器人,可以实现导购、问路查询、顾客招揽和远程控制等,和上面几款机器人一样,都可根据需求进行个性化场景定制。
趋势一:快速汇聚“小数据”,5G为机器人带来超能量
“豹花瓶”是服务机器人行业的缩影,从某种程度来讲,技术的革新推进了机器人领域的玩家走向了丰收阶段——AI和5G并驾齐驱的时代到了。
那么,AI时代,5G要起到怎样的角色?
任正非曾评价道:
“5G就是一个小儿科,过于被重视了。其实5G就像螺丝刀一样,只是一个工具,螺丝刀可以造汽车,但它并不是汽车,离开汽车它没有实用价值。5G提供高带宽、低时延,支撑的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才是大产业。”
而事实上,任正非口中的“小儿科”5G,可能成为机器人在AI时代的制胜武器。
5G对服务机器人的整个落地和普及会有非常大的帮助,猎豹移动AI高级顾问兼猎户星空首席战略官王兵认为,5G技术本质上让无线带宽大幅增加、延迟大幅减少、流量的成本也会下降非常多。在此基础上,服务机器人就会发生两个变化:
-
原来需要在机器人上做的一些需要高速算力的算法处理,今天就可以放到云端去做。例如,之前人脸识别都是在服务器上做的,因为它需要大量的计算,但是在5G的年代,就可以在云端上做计算,因为云端的算力非常大,而且非常便宜,这样一来,服务机器人成本就可以降非常多。
-
由于5G技术延迟特别小、带宽特别高,通过把所有的服务器全都连接5G,本质上相当于在服务机器人的集群里面形成了一个虚拟的局域网,那么对于做集群的管理有非常大的帮助,所有的服务机器人就可以非常协调一致的进行一个相关的操作。
此前,猎豹移动董事长兼CEO傅盛也提到:“AI让机器第一次有了感知能力”。配置了各类传感器(诸如摄像头、麦克风阵列、激光雷达等)的机器人能够实现可以说、可以看、可以动,从而实现和人交互的数据化智能化产品和服务载体。
服务机器人的发展,需要不断去提升机器人的各项感知能力,利用好每一个线下入口的“小数据”。而“小儿科”5G的到来,则能够进一步助力AI发展。这一新技术可以让每一个线下入口的“小数据”得以汇聚,促进机器人产品的智能化升级,更好更快地响应用户极为分散的各类需求。
备足强大的技术后,如何搭建好生态则是更至关重要的一步棋。
2018年下半年有一个特别的声音:
马化腾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说产业互联网进入到下半场,也就是从消费互联网转向到产业互联网。
互联网正在从一个独立行业变成泛行业要素,从消费互联网阶段的技术创新进入产业互联网阶段的技术扩散。
不同于消费互联网各大生态的各占山头,产业互联网是一个生态共同体。消费互联网是短链,产业互联网则是长链,从要素到价值,由生态共同体完成。
目前,产业互联网还处在比较初级的阶段,如何整合各方优势提供更好的、更具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是当前面临的问题。
而要解决这些问题,一个开放、共赢的生态无疑是最好的答案。
在这个新的时代,网络效应褪色,互联网商业格局从寡头垄断向开放生态、互利共赢演化。而在这个演化的过程中,互联网巨头纷纷押宝人工智能。
以BAT为例,虽然入局有早有晚,但打造生态是不谋而合。
作为BAT中最早入局人工智能的公司,百度专注于打造一个开放的生态,通过搭建DuerOS开放平台,从而形成计算能力、场景应用和算法的正循环。
第二个入局的阿里在2017年推出了“NASA计划”和承载它的实体组织:达摩院,成立新技术研发体系,用技术突破电商、金融的自我桎梏。
腾讯是BAT中最晚入局的,2016年才成立了AI Lab(腾讯人工智能实验室)。腾讯倾力打造的腾讯云小微智能语音平台,为硬件赋予语音和视觉感知能力,也为硬件商提供智能解决方案,赋予硬件更多能力扩展,从而构建起“从云到端”的AI新生态。
此外,BAT等互联网巨头多次在公开大会上披露to B业务动态,并积极与合作伙伴共建AI生态。
助力合作伙伴的服务智能化升级和产品智能化升级,这已经成为业内共识。对于猎豹移动这个互联网上半场的赢家来说,这无疑是个机会。
猎豹移动董事长兼CEO 傅盛多次表示,智能服务机器人的真正大规模落地,离不开众多行业合作伙伴的共同开发与探索:
“合作伙伴并不是生意的买方,而是更大的商业生态共同打造者。”
和豹花瓶一样,在世界机器人大会的现场,新智元也看到了各种类型、针对各类场景的服务型机器人。
不同于其他的AI领域,机器人领域相对“慢热”,不少企业都是板凳能坐十年冷,经历了长期的技术积累。2019年,自动驾驶领域被外界评价遭遇“寒冬”,AI学界也盛传深度学习已至瓶颈,资本市场也并不乐观,但服务机器人领域逐渐进入一个丰收的阶段。
今年2月,服务机器人企业云迹科技宣布完成B轮融资;今年3月,服务机器人企业高仙机器人宣布完成B轮融资;优必选、康力优蓝等企业更是在产业深耕数年,踏出一条商业落地之路。
中国电子学会日前发布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服务型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达18.4亿美元。
事实上,服务型机器人其实是一个高度碎片化的市场,任何一个场景、任何一个用户都可能有不同的需求。当前,标准产品还不能完全满足所有的需求,但非标准化场景的定制还需要耗费太多的精力和时间。
我国机器人市场,急需能够实现高效、快速、易操作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在最短时间内响应用户的非标定制需求。
企业们也看到了这一契机,试图抓住机遇。例如,商务定制机器人是深圳市走你机器人公司的主打业务之一;EXDOLL也试图打造国内领先的定制化AI机器人品牌。
支撑服务机器人走向定制化道路的是完备的技术积累,作为在产业中有多年积淀的公司,猎豹移动面向产业和B端提出了“私域定制”这一概念,并实现服务机器人应用、产品、芯片三方向定制。
在近三年的时间里,猎豹移动投资的智能服务机器人公司猎户星空持续构建“垂直一体化的AI能力”,包括自研芯片算力、算法能力、系统能力、应用能力、商业大脑。
在WRC 2019上,“猎户星空”发布了新一代机器人开发平台“猎户星空Robot OS”以及技术白皮书,同时还将正在发力的AI赋能业务带到大会现场,向外界传达猎豹移动在AI和机器人领域的“跃迁”野心。
Robot OS平台提供了一套标准化的机器人业务开发框架,能够更智能、更灵活的满足不同垂直行业的业务需求,大幅的降低开发成本。“豹小递”正是借助Robot OS完成定制的。
能否将机器人业务场景化、模块化是判断机器人业务能否快速落地的关键条件。
为了加快机器人业务落地速度,Robot OS平台提供了十多个基础的场景模块,开发者们只需要根据通过工作流的方式,将场景模块装配起来,并配置好自身业务所需要的交互或功能逻辑,即可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机器人业务的落地。
本次世界机器人大会,我们看到的是机器人市场的一片大好,但也要看到繁华背后是市场的高度碎片化,更需瞄准定制化商业战略,打造开放生态。
但无论是蛰伏很久的机器人企业,还是转型拥抱AI的互联网上半场赢家,红利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