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是一种无声的力量,更是一种无形不可估量的财富。作为中国专业的 IT 社区,CSDN 有上百万博客作者,这些创作者的内容创作为整个技术生态带来巨大的价值。与此同时,作为创作者本身,其成长经历与实践,也为自身树立了良好的品牌。
在 CSDN 重磅打造的《开谈:程序员创富系列》视频对话栏目的第二期,我们邀请到 CSDN 社区的博主和技术圈有影响力的几位专家,一起分享创作经验体会,包括如何更好创造价值、开发者们如何把握住创作创富这个机遇?
本期嘉宾:
闫辉(主持人),CSDN 战略合作总监
许向武(CSDN昵称:天元浪子),资深数据处理专家
周贺贺,资深安全架构专家
安晓辉,职业规划师
为什么开始创作?
闫辉:今天是程序员创富系列的第二场——创作创富(第一场:出海创富)。
CSDN 创始人蒋涛推荐过一位台湾地区的技术作家侯俊杰写的一本书——《深入浅出 MFC》,非常畅销的一本技术图书,卖了几千万的码洋(图书的原价与册数的乘积)。技术写作可以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力,令人惊叹。当时,我也和侯俊杰老师、雷军、蒋涛做过一期对话,发表在《程序员》杂志。
可以说,每一代技术都会伴随出现新一代技术布道者和传播者。请各位嘉宾分享一下,第一次创作是在什么样的契机之下,是什么原因开始创作的?
许向武:各位程序员、 CSDN 网友,我在 CSDN 的昵称叫天元浪子。很有意思,我是一位 50 多岁的程序员,经常被邀请和很多年轻人去讨论问题,也许我的年龄、思维可能跟不上形势,但我也很乐意去感受这种时代脉搏。
今天的话题叫「创作创富】。作为创作者,我富了吗,这个我只能说一直在路上。
虽然我是一个 50 多岁的程序员,但在 CSDN 的码龄只有 8 年。我自己也奇怪过,之前做什么了,为什么没有 CSDN 账号?后来我想起来,曾在早期注册过,后来因为忙碌工作,没有写东西,只是在不断读他人的文章。后来年龄大了,工作稍微轻松一些,同时我的女儿要学习编程,我想帮着孩子一块学,这也是创作的初衷。
我还记得我写的第一篇文章主题是 MSN 三剑客。所谓 MSN,一方面是指足球最知名的球星:梅西、内马尔和苏亚雷斯,另一方面是指 Python 领域最著名的三大模块:Matplotlib + Scipy + Numpy。这篇文章我断断续续写了半年,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主要分享了如何用这些模块进行数学建模。半年之后,Python 培训于一夕之间爆火,很多人找到我,希望和我合作或者邀请我去讲课。
因为我不想和机构合作,就想自己在网上写,开始进入博客的正式创作。我属于那种写作特别费劲的,写一篇会反复修改与斟酌,导致往往要花费几天的时间才能产出一篇。最初两年中,每年最多写 50篇,后来每年只能写 20 篇。
2019 年疫情开始,正好 CSDN 发起了博客之星评选活动,我当时报了名,也是那一年,想要学习 Python 的程序员特别多,我的文章会有很多网友看,最后给我投票。那年博客之星活动,我非常荣幸拿到第一名。后来还做付费专栏,价格很便宜,1.9 元一份,卖了将近 1 万份。
安晓辉:我也看过侯俊杰老师的《深入浅出 MFC》,那本书真的很经典。
2008 年,我当时在做 Windows GUI 编程开发,也会通过写博客记录解决问题的过程。后来因为做开发很忙,天天加班就停了。
2013 年,我开始做研发管理的工作,觉得可以尝试一些更有意思的事情。那时,我一直在做互联网电视盒子,用嵌入式 Linux 系统,上层框架是 Qt。当时我想着把自己在 Qt 上积累的一些经验分享出来,也可能对别人有帮助。于是重新恢复了博客写作,持续了好多年。
周贺贺:我是在 2013 年毕业参加工作,2018 年注册了 CSDN 账号,2020 年开始写博客。工作 7 年时间之后才开始写作,为什么呢?大家其实都知道,因为程序员很忙,没有太多自由学习分享时间。
2020 年之后工作不那么忙碌了,外加我喜欢记笔记。现在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程序员要学的东西特别多,而且大家在学习过程中,也许一个知识点是研究了三五天的成果,然而研究透之后,可能过一年半载就忘记了,所以记笔记非常重要。
我之前用的是语音笔记,后来接触 CSDN,发现 CSDN 的 Markdown 编辑器非常好用,写得非常顺手,所以其他的云笔记、Word、TXT 之类,我不愿意使用了。
我是做非常底层的安全技术工作,网上很难找到资料,包括英文资料。主要靠自己一步一步学习,在我将积累的经验都用笔记记录并发表之后,发现有人点赞、有人收藏,这也为我提供了新的动力。
从 2020 年 6 月份开始,我用了半年时间输出了近 200 篇文章。如果用相关词汇在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搜索,结果页面中前 20 篇内容我能占到一多半。有些是 CSDN 博客,有些是被其他网站爬取过去的文章。当然,因为我做的行业比较窄,几个关键词也比较窄。
由此,我也在 CSDN 积攒了小小的名气,后续在 2021 年持续输出了三四百篇,截至目前,一共有 700 多篇文章。对于个人而言,我刚开始写文章时并没有什么追求和目的,随着粉丝越来越多,我就写得更加认真,希望得到网友的认可。
写博客,除了能提升技术实力外,也为我带来了一些其他价值,比如,在见一些客户时,因为讨论某些技术时,就可能搜到我的博客,然后再一看博客的作者和我微信的名字也像,由此和别人沟通交流也逐渐变得容易。
持续创作背后的驱动力
闫辉:创作其实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过程,尤其是要持续创作。大家持续创作的驱动力是什么?发生过哪些故事?
许向武:对我来说,写作的真正动力来自于分享带来的快乐。写作过程中会有一些收入,但如果这个收入影响到我的分享,我宁可不要。我更喜欢的是分享带来的成就感,被认可、被点赞是写作最大的快乐。
有些大学生、研究生写论文,有时候搜到我的文章,就会来询问问题。我有几篇扇形图像数据转换的文章,隔一年就要更新一次,因为不断会有学生问这个问题,我需要不断更新内容。
国防行业里也有做雷达方面工作的程序员,也会与我一起探讨问题,我也帮他们写过代码,而且都是免费的。
帮助别人比我自己挣钱更快乐,创作最大的动力就是分享的快乐。
安晓辉:我原来是做 Qt,互联网电视盒子上面的 GUI 就用这些技术。2013 年写博客主要就写这方面。其实 Qt 是一个比较小众的框架,当时网上资料也不太多。在文章发布之后,我经常去看评论,有人点赞、有人留言称这篇文章刚好解决了他遇到的问题,这也是一种动力。
写作本质上是一种交流。和我一样,很多程序员都比较内向,在博客上或许能写很长的文章,到现实中却不是很健谈。对这类程序员来说,写作本身就是交流,也是一种社交方式。
CSDN 平台上有作者排行榜,当看到排名逐渐向上走,从千里之外进到 1 万名以内,然后到几千最后到 100 以内了,这也很有成就感。
有时候找工作,还有人拿着我的书来问我。写作可以获得反馈,这个关系可以从文章走到现实中,走到线下,这些都会驱使我们不断写作,因为是正反馈。得到正反馈,会有意义感和价值感。
周贺贺:我从两个角度谈,一个是虚荣心的角度,一个是务实的角度。
第一个维度,很多粉丝私信我,夸奖文章写得很赞。后来我还写了付费专栏,反馈也很好。后来,我也发现我写的课程竟然有海外的程序员关注,用的还不是汉语,对方说他使用的翻译软件,其中包含了美国、韩国程序员,这让我非常有成就感,甚至感觉可以去吹牛。
第二个驱动力来自读者给我的压力,因为我是从事底层架构安全,行业窄、技术比较专业、知识点较难。虽然受众群体有限,但这两年读者越来越多,点赞、收藏、评论日益增长,也给我产生了压力。很多人问题问得很深,这些原因也激励我一直在学习弥补不足。
我认为持续地创作,就是在不断学习,不断成长。
闫辉:大家分享的驱动力,很多是读者的互动认可。我们今天谈创富,一方面是金钱方面的财富,另外一方面也来自于精神方面的财富,读者带给我们的认可。
周贺贺:除了精神财富之外,我认为写作就是学习,学习的过程中技术在增长,这也是一笔很大的财富。
许向武:周老师这个观点我非常赞同,有时候写作虽然不能直接创富,但可以间接创富。提高了自身能力,就能在工作中创造更多机会,做出更好成绩,拿到更多的项目,挣到更多的钱。
我已经 50 多岁了,基本上思维就要封闭了。但是我赶在封闭之前,还在不断写,这能延迟思维的封闭,能够接受更多新东西。
我们团队大家都很忙,没有时间写。我稍微有一点点时间就在写,但是我个人的写作就能带动整个团队的生产力。近几年,不仅仅是我个人感觉有收获,整体团队都有收获,在空间天气、卫星数据处理这个领域,我们最早使用 Python,当时竞争力非常强。有竞争力,就可以在自己的业务领域去拿到更多的项目,这也是写作创富的直接体现。
安晓辉:创作可以促进能力提升,拓展能力边界,把工作做得更好。同时它也可以直接创富,像侯俊杰老师的书属于爆款又畅销,对于在技术上有积累的人,写书也能够赚到钱。
程序员小灰写的漫画算法,两本书已经卖了 10 万册了,版税可能就有几十万。所以写作本身也可以带来收入。
不同的收入意义是不一样的,接项目带来的收入和写文章带来的收入,在我们内心属于两种不同的感觉。
2013 年,我在写博客之后,也有出版社联系我写了两本 Qt 方面的图书。一本是《Qt on Android 的核心编程》,一本是《Qt 核心编程》。两本书好像是卖了 1 万册左右,获得了几万元的版税。通过这个获得的收入与每个月拿到几万块钱工资是不一样的,你会觉得写书赚的几万块钱,让你特别高兴。
通过喜欢做的事情带来的收入,我会有一个专门的账户。写书是一个账户,做课程也是一个账户,我现在做职业规划咨询,这个收入和写书的收入又是不一样的。你会发现,每一种收入都附带了不同的意义。当你有多种收入来源的时候,就有了多种意义。
其次,创作的内容边际成本是为 0。现实劳动上班的时间是卖给老板了,就不能再卖给别人了。但创作的内容会有时间批量销售的特点,只需要付出一份劳动,然后借助互联网媒体的形式,无限复制的,边际成本为 0。
创作是可以直接创富的,而且没有天花板。它的特点是一对多,批量复制。对程序员而言,可以采用哑铃型管理模式。哑铃的一头是稳定的工作,获得稳定的工资。另一头可以是创作,所以我喜欢去写博客、写书。这就与大家做资产配置一样,先要配置一些稳健的,再把各种保险、货币基金、债券、基金买上,然后还可以大额存单、信托等。把自己的时间做哑铃配置,一头是低风险的很稳定的工作,另外一头就是创作类的,媒体、课程、音频等都是边际成本为 0 的产品。
遇到机会有可能会给你惊喜。只要一个程序员愿意写东西,走创作这条道路是非常好的一种方式。通过创作赚钱,是很光荣的,谈钱不可耻。所有的创作都是可以创富的,这个意义也是自己赋予的。
创作 vs 写代码,程序员如何切换不同的角色?
闫辉:各位创作者给我们很多启发。首先,不要去规避谈财富或者谈赚钱。第二是创作可以帮助我们衍生出更多收益的业务。比如之前一位朋友写了一本软件研发管理的书,虽然书卖不了多少钱,但因为是书的作者,后来慢慢成为了一名资深讲师,也有很多大厂邀请他去演讲,授课加咨询的收益非常可观,可以支持他全职转型。也就是说,通过创作可以形成品牌和 IP,然后获得更多变现的模式。那么,创作和和写代码两件事,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许向武:我把网上的文章分成三类。
第一类闲言少叙直接上代码,堆代码是一种非常程序员的风格。很多程序员认为说话没有用,代码里有注释就好了。这是典型的程序员思维。
第二种像我的做法。我会花很长时间讲前言,讲的也花里胡哨,后边一旦进入进入主题,很少再有长篇大论。而且我会想办法写一个吸引眼球的标题。
第三类最好,属于节奏感非常一致,从一开始详细讲解,到最后到每一步都说得非常清楚,也有代码和详细的说明。
文章基本上分成这三类,我很少写出第三类,但我也绝对不会写第一类。我写的文章大多属于第二类。
在写作过程中,我也尽量会去想一些更有创意的标题。之前,我写了一篇《Python 初学者》,标题简单明了,也能让读者明白适用的群体,最后这篇访问量还是比较大的;我也取过《Python 十大装逼语法》,这个名字显然就比较刺激了;我还写过标题为《一曲 MFC 时代的晚歌,更是理想主义的绝唱》的文章,这里面掺杂了个人非常强烈的一些看法,还是挺文艺的。我认为取一个好的标题,只要不是和主题无关,也无伤大雅的,毕竟是个人创作,还是有一个适度的自由空间。
安晓辉:我与别人不太一样,是先写文章后写代码。写文章其实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创造,先构思出人物、故事、情节,理顺后把它写出来,会有创造的乐趣。后来我发现软件开发也是一个创造性工作。从这个角度来讲,做软件开发和写文章是类似的,都是创造并享受乐趣的过程。
过去我做软件开发几年后,发现软件和文章都是要讲究逻辑和拆分。软件需要设计业务逻辑、设计模块之间交互,可以自顶向下拆模块,不同的模块进行交互。有了逻辑训练,再去写文章,就很容易写出来结构很清晰、逻辑化的文章。
代码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实用性很强。每一行代码都有一个作用,开发出来的产品也是要解决用户问题的。经过长时间训练,我在写文章也带有这种倾向,每篇文章都要写实用类的文章,要能给读者带来帮助。
所以,代码和文档,都要有原创性、逻辑性、实用性。从这三点来说,一个优秀程序员很容易成为优秀的技术文章作者。
周贺贺:写博客其实就是在写代码。很多编程的时候,大脑中想的都是结构,代码仅仅是一个实现。博客里边有文字有图片、有少量的代码,文字与图片足以把原理方案描述清楚。优秀的程序员以为他在看文字,其实他看的都是代码,脑子里早就构建出所需的代码。
不过,我认为写书和写博客的差异非常大。写博客是自由发挥,把 20 个知识点全部扔到一篇博客中也没有关系。不过,写书需要先有了大的主题,再有一级标题、二级标题,所有的框架都搭好,再往里填东西,这是一件很难的事。写博客可以先有内容再有标题,但写书是先有标题再填充内容。所以,博客自由发挥的空间非常高的,但写书有门槛。
闫辉:大家写了那么多文章,读者是什么样的一群人呢?他们的水平和需求是怎么样的呢?
许向武:我的读者群至少能分三类:
第一类属于新手,特别希望能找到入门级的读物,能手把手教的文章,这是他们是最喜欢的。
第二类是方向性特别强的读者,比如学习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数据处理的人,这些读者会刻意搜索这方面的资料,如果博客有这方面的内容,他就会留言或者发私信联系。
第三类读者很有意思,他们特别关注就业问题。他们考虑的并不是如何学会技术,而是这个技术能不能找到工作。这其实挺难回答的,因为学习技术距离最后找到工作,跨度太长。
第一类和第三类有重叠,第一类能占到三成;第二类以前比较少,不过最近两年大家都成长起来了,能占到四五成,从提问深度上能看到幼稚的问题几乎没有了;剩下的三成可能就是关心就业、快速入门的问题了。
作为一个博主,其实很难同时照顾到这三种需求,基本上会以一个读者群为主,兼顾其他。
安晓辉:我的读者是分阶段的。今年,我写的书主要面向成功转行和职业复盘的方向的,文章更多的是职场、职业发展相关。所以我吸引的是那些想把工作做得更好,找到更理想的工作,想让职业发展能够更顺利的读者群。
原来写技术博客的时候,有两种读者最关心的问题。一种是到底能不能解决问题,技术文章中的方案和代码到底能不能用,他们不太关注文章里面是如何叙述,这些读者是抱着目的去搜某一类的文章。所以我写技术博客,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如何解决问题,文章中所有代码都是实地跑过的。
还有一类是想要去解决某一些障碍。因为有很多人在文章后边是留言或者加你的私信说代码运行中出了问题,该如何去解决。
周贺贺:我写了 700 多篇文章,但粉丝并不特别多。我的读者有两类,第一类就是找问题的找答案的,看你这个文章标题能解决我这个问题。另外一类是因为专栏做非常好,要系统学习,全部购买下来。
闫辉:感谢三位创作者和大家交流,也感谢大家利用 CSDN 的平台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内容。对于创作者来讲,先写技术博客是第一步,是比较容易的。通过博客可以逐渐构建粉丝群体,延伸扩展更多的服务。
大家也谈了一些从事创作的起因和驱动力,以及获得的价值。我相信,在创作的过程当中,不仅仅是对个人的金钱财富价值,也对社会创造了大量价值和财富,这是我们创作创富的更大理念。
相关阅读:
— 推荐阅读 —
☞从应用研发到精细运营,AppGallery Connect 如何全周期赋能鸿蒙开发者 ☞ 一个人、一家公司、年入一个亿!网友:“程序员的梦想!” ☞ 程序员早下班的编码神器 GitHub Copilot,遭 90 亿美元的集体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