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爱尔兰公民自由委员会(ICCL)的高级研究员,Johnny Ryan 博士联合另外两位代表,于上周五以原告身份在美国发起新的集体诉讼,力求打击甲骨文监控全球客户设备的行为。
Johnny Ryan 博士表示,“甲骨文侵犯了全球数十亿人的隐私。这是一家财富五百强企业,但却一直在跟踪全球用户的动向和行为,这无疑是在玩火。我们正在采取行动,希望阻止甲骨文的监控举动。”
即使你不关注甲骨文,这也不意味着甲骨文不关注你。
甲骨文涉足很多领域,从数据库管理到 Java 开发工具包,还运营着一个非常宽泛的“数据市场”,基于广告技术交易“公开透明的受众数据”。
在 Johnny Ryan 博士发起的诉讼中,他们声称甲骨文是跟踪与数据行业中的一股中坚力量,该公司称其共收集了 50 亿用户的详细资料,并借此拿下 424 亿美元的巨额年收入。也就是说,这其中很可能有你的数据,因为如果真是“50 亿人”,那代表着甲骨文拥有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的个人资料。
甲骨文收集的个人资料包括姓名、家庭住址、电子邮件、线上与线下购买记录、线下活动轨迹、收入、爱好和政治观点等。相关记录的详细程度令人咋舌:甲骨文某数据库中,就记录了一名德国男子使用预付借记卡在电竞博彩网站上下注 10 欧元的操作。
这起诉讼还包括另外两名原告,人权和隐私中心的研究主任 Michael Katz-Lacabe 和马里兰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 Jennifer Golbeck 博士。他们表示,在此次诉讼中,他们代表的是被甲骨文侵犯了隐私权的全球互联网用户。
Johnny Ryan 博士引用了 Oracle 首席执行官 Larry Ellison 在 2016 年 OpenWorld 会议上的主题演讲,在此期间 Larry Ellison 吹嘘甲骨文的 ID Graph 中总共有 50 亿人(视频地址:https ://vimeo.com/ 741108673)。
Larry Ellison 在台上打趣道:“地球上有多少人?70 亿? 还有 20 亿...... 这吓坏了律师”。
根据诉讼文本,甲骨文旗下 BlueKai 数据管理平台,包含的 ID Graph 工具可帮助营销人员“将不同营销渠道和设备身份与一个客户联系起来”,具有“识别互联网用户,并具有将数据匹配到个人的能力,包括甲骨文定义的所谓‘匿名’数据。”
原告辨称,所有这些信息都是通过 Oracle 自己的互联网技术套件收集的,包括 cookie、跟踪像素、设备识别和跨设备跟踪,以及来自第三方的购买数据。
Oracle 将其 ID Graph 描述为“支持所有 Oracle 数据云解决方案”,使 Oracle 的客户能够“无缝地跟踪个人”。
在诉讼中,还特地提到“Larry Ellison 表示他们拥有 50 亿人的数据”。并称甲骨文正在运行“全球监控机器” 。更为重要的是,甲骨文在未经用户同意的情况下收集了这些数据,甚至使用代理来绕过隐私控制,并且还将其出售以获取利润。
诉讼材料中,ICCL 还指出,甲骨文的商业模式涉及公民安全,Oracle 这个名字其实源自 1977 年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的一个项目代号,而且 CIA 也成为后来甲骨文公司的首位客户。
常见的报道,一般只会说甲骨文公司成立于“1970 年代后期”,“销售多种面向大中型企业的运营管理软件”。没错,这些都是真的,但这些文章的作者好像总是在回避一些关系。说得更明白一点,要不是甲骨文曾帮助美国建立起现代监控工具体系,Larry Ellison 根本成不了如今的豪商巨贾。
“意识到市场对商业数据库产品的潜在需求,Ellison 创立了一家公司,并于 1977 年正式定名为甲骨文。”大家看到的基本都是这套说辞吧?但问题是,真正催生出 Oracle 的契机,是“CIA 想要一套关系数据库”。
据称,Ellison 一直相信联邦政府早晚会需要统一的大型国家数据库。在 9/11 袭击事件发生后的几个月里,他开始大力鼓吹建设统一的国安数据库,把所有国民身份证和虹膜扫描信息全都存储进去。于是在 2002 年 1 月的《纽约时报》上,Ellison 表示“我们美国人要想阻止恐怖分子的肆虐,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把众多政府数据库内的所有信息,全部转移到单一且全面的国家安全数据库当中。”
Ellison 解释道,“创建这样一套数据库在技术上并不困难。我们要做的就是把信息从成百上千个独立执法数据库那边,复制到统一的国家安全数据库当中。整个过程大概只需要几个月。利用这套国家安全数据库,就能把各种生物特征组合起来,通过指纹、手印、虹膜扫描等指标快速检测出虚报身份的家伙。”
Ellison 全力以赴,建立起了这套无所不包的数据库,甚至还“免费赠送”了大部分基础设施技术。当然,他肯定不会忘记向政府收取额外的服务和系统维护费用。
正如 Jeffrey Rosen 在 2004 年的著作《赤裸的人群:在焦虑时代下重获安全和自由》(The Naked Crowd: Reclaiming Security and Freedom in an Anxious Age)中提到,9/11 之后,甲骨文的业务迎来了一波繁荣期。Rosen 解释道,2003 年联邦政府合同金额约 25 亿美元,在甲骨文总体许可收入中占比 23%。
Rosen 还讲述了自己跟甲骨文人员会面的情景,其中的 David Carney 曾经是 CIA 的三号人物。在为 CIA 效力 32 年后,Carney 决定退休并被甲骨文聘为信息保障中心负责人。而这处保障中心,是在 9/11 袭击事件后所匆匆建立。
Rosen 在书中提到:
Carney 问道,“我想想怎么说才能显得不那么冷血。总之,不得不承认,9/11 事件让生意变得更好做了。在 9/11 之前,我们得费尽心力宣扬威胁和风险。”在袭击发生前,公共和私营部门的领导者根本就没那个耐心听取安全简报,“但现在,他们争着想要解决方案!”
毕竟 Ellison 本人在与 Rosen 的会面中还骄傲地宣称,“基本上,Oracle 数据库在持续跟踪一切。你的银行账户、支票余额、储蓄数据等等,全都在 Oracle 数据库里。还有你的机票预订信息、在亚马逊上买过的书,Yahoo! 上的个人资料等等也一样。”
对此,也有前甲骨文员工在 Hacker News 上评论道,“CIA 遇到的问题”不一定是“需要更好的数据库技术”,因为 Oracle 的使命是“在 Oracle 系统上处理或存储世界上所有数据以及数据的每一个比特”。
负责此次案件的则是 Lieff Cabraser,一家专打大型科技企业隐私侵权官司的律师事务所。这起诉讼指控甲骨文违反了《联邦电子通信隐私法》、《加利福尼亚州宪法》、《加利福尼亚州侵犯隐私法》、竞争法和普通法。
但正如 TechCrunch 指出的那样,类似的隐私诉讼过去一直很难找到立足点。作为市值 2270 亿美元的科技行业巨头,甲骨文也将获得一流的法律援助。
所以,这里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个案子不会很快得到解决,对于三位原告来说注定前路艰难。
参考资料:
https://www.iccl.ie/news/class-action-against-oracle/
https://www.iccl.ie/wp-content/uploads/2022/08/File-Stamped-2022-08-19-Oracle-Complaint.pdf
https://gizmodo.com/larry-ellisons-oracle-started-as-a-cia-project-1636592238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325969
“华为 30 岁以下员工仅占 28%”上热搜;腾讯二季度净利腰斩,员工减少超 5500 人;百度网盘回应人工审核用户照片 | Q 资讯
后疫情时代,企业应该如何提升数字营销效率?做数字营销,怎样才能避免“无效花钱”?~ 神策数据创始人兼 CEO 桑文锋对话极客邦创始人霍太稳,霍太稳视频号直播间为你揭晓答案,快来点击预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