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整个研发来看,核心的思考是把前台应用的业务创新能力释放出来,前台变得更加数据驱动,未来所有应用的核心都离不开数据和智能。研发应用过去基本上是以软件为中心,但随着数字时代来临,需要软件和硬件一体化思考去构建应用。最近包括脑机接口在内的技术,也有一个比较大的发展,所以不只是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甚至包括和生物世界的混合交互,都会产生更加有意思的应用。 过去单个个体的小需求往往得不到满足,但现在由于应用创建的成本越来越低,所以小的需求可以得到满足。未来应用的场景可能会越来越细分,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越来越多的个体需求被得到尊重和照顾。未来五年有可能会比过去五十年加在一起的创新应用都多,这是技术进步带来的结果。 举个例子,云南西双版纳有几十头野生大象从保护区跑出来,跑到村庄附近啃庄稼地、和村民发生冲突,这是一个非常小的场景、又发生在西双版纳这个不算大的区域。过去因为得不到足够的关注和技术的帮助,这个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 现在,阿里巴巴有几个工程师用自己的业余时间,正在解决这个问题。基于卫星定位、移动协同、无人机以及云计算等技术,可以以相对较小的成本,用最新的技术,用不一样的方法,去尝试解决这个问题。 当数字新基建变得越来越普惠,工程师可以有更多创新,每个小的问题都能够得到解决。而解决这些小问题,背后的意义可能非常大。 四 技术人身上哪些素质是阿里最看重的?阿里的人才标准是什么? 阿里巴巴的工程师,其实是非常多样的,但还是有一些共同特点: 第一个特点:爱画大饼,但是画了大饼之后,自己能把它啃下去。阿里有两句技术人的土话:Think Big Go Deep,No Data No BB。两句话合在一起,就是爱画大饼,自己也要能啃下去。 第二个特点:就是担当,Yes We Can。 第三个特点:团队精神。阿里的商业系统是非常非常复杂的,代码量超过了十亿行,这些系统之间又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没有团队精神,是没法在阿里做好技术的。 这些也是我们选技术人才时会着重去看的软素质,这些素质决定了同学能不能在阿里、在技术上取得进步。只要你是一个有开放精神、有持续学习能力的同学,在这个平台上,一定能够不断的成长,不断的创新。 目前为止,我仍然认为阿里巴巴能够给技术人提供最好的成功和成长土壤。阿里巴巴前CTO王坚博士说:阿里最大的骄傲是让每一个工程师能够在阿里平台上做出他一生最大的成就。我自己也是受益者,阿里巴巴平台把我的能力和影响力完完全全地放大了。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好公司:有的公司技术很强,有的公司产品很强,有的公司运营很强。但阿里巴巴是少有的能把运营、产品和技术都做得很强,而且三者相互驱动的一家公司。欢迎大家来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