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邦哥带你走进今天的文章,看看博远资本创始合伙人陈鹏辉的见解吧!
我过去做过研发,也创过业,再来做投资,所以今天来跟大家分享下我对医疗赛道的看法:今年医疗非常火。去年、前年医疗企业融资慢,但今年融资速度都非常快,融资金额也非常大。如果跟科创板相关,两年要上科创板的,几乎不需要融资,直接被疯抢。
为什么我会希望大家抓住医疗未来的黄金十年呢?
原来有过统计,一级市场所有VC和PE投在医疗健康医疗的资金大概就是10%,受疫情催化,今年大约能到30%、40%,单笔投资金额19年如果是1个亿,那今年单笔投资有可能到2个亿。
现在又有了科创板,让企业上市不再那么困难,而这也给了投资人创造了一个非常快的退出渠道,能更快的回拢资金。这意味着投资人对早期企业的兴趣大大增加了,中小企业也能得到资本市场更好的支持。
当然也有人说(现在的上涨)是泡沫,我觉得泡沫可能有一些,但是总体的机会还是往上的。一批好的公司会变成医疗行业巨头,一些不行的公司会被分化。泡沫也会有消退的一天,这对所有的创业者都是个历史性的机遇,都应该好好把握。
原来说我们做肿瘤的检测,我们是测DNA,原来只有简单的电磁导航,现在出现了许多超声,CT导航技术,这些新技术的突破,也使得医疗创业在飞速发展。
第三点:有能力,又有决心在这个行业创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十年前,我刚开始做医疗投资的时候,看到成功的案例都是互联网上市公司,消费上市公司,愿意创业的医疗行业远远小于TMT和消费领域。
没有这么多成功案例就没有这么多资本,就不会吸引这么多创业者来创业,不会吸引这么多资本来投入。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今天都站在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以前投资人看产品,看技术,看方向,现在投资人会先看看,你是不是个能折腾、爱折腾的创业者。
你的热情,你整合资源的能力,你的百折不挠,都是你的折腾能力。
其实就是看你产品的赛道和市场有多大。一定要把自己的赛道和市场定义在一个大的空间,不要把自己局限在非常小的空间里面。
我并不是建议大家把自己的市场毫无根据的把它扩大,也不要觉得越专业越科学就越能成功,越专业越科学的不一市场就一定大吗,不一定!
当你做的东西不是独一无二的时候,比如说做肿瘤的NGS,做肿瘤的诊断,上市公司都有了,那么我就想问问看,你们的区别性在哪?你们做医疗健康险服务的公司,有做核保的,有有产品设计的,区别在哪?你一定要讲清楚跟别人的区别在哪。
虽然医疗迎来了黄金十年,但是并不代表风来了,所有人都能上天,即使上了天以后也不能表示所有人都能在天上待着。创业者如果只满足于把目前的事情做精做实其实也是不够的。
我们每年大约要看
1000
家公司,但最终投的可能只有
5-8
家。有很多投资人是看到商业计划书后才决定要不要见面,所以BP怎么写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你一年我给你看
1000
个差不多的文件,你希望每个文件
50
页好,还是希望看
15
页就能明白的好呢?
15页PPT,把你的优势、市场前景、团队专业性写清楚,深入浅出,就可以了。
第一次投递的BP也不需要很详细科学的理论数据,但你一定要一开始就写清楚,为什么只有你的东西好,有哪些特别吸引力,好的BP,前三页就能打动投资人。如果没在前3页打动投资人,那后面就有点危险了。
你可以换位思考下,换你坐那看50页的论文,论文再精彩,你激动吗?创业者写BP,心潮澎湃,恨不得把所有内容都填写进去,但投资人看的时候大多既不激动,也不理解。
第二,和基金合伙人、投资经理见面都是非常重要的,但要区别对待!
我听过一个笑话,打动决策者往往只需要三分钟,打动具体项目负责人需要三小时、三天的时间,因为他们非常关注细节。但这有时候真的会发生,但现实中,碰到这两种人我们都要打动,但是方式是不一样的。
但是有一点,只有大方向对,后面才有机会提到怎么样用这些细节去证明你能做成这件事。
如果你大方向讲的是一开始大家都不那么感兴趣的,或者是有人误解市场太少,或者觉得坐在我面前的创业者太科学,太严谨,好像不是让我感觉到这么热情澎湃,也不是那么抓住我,(创业者的)过去也不是那么能折腾,如果这三件事他们都打问号的话,创业者就很危险了。
创业者虽然很多,但成功的创业者,身上总有一些相似特质,除了能折腾,会折腾,爱坚持以外,这些创业者大多是内心足够强大,善于抓住关键性机会(例如这次新冠疫情),能把任何一次危机,转化为机会。
而一个公司能不能及时走出舒适区,也是公司能否做大的原因之一。
我们(博远资本)和田总(美立刻创始人田雷),从认识到投资,足足两年时间,为什么没有及时投资呢?田总也很能折腾,赛道也足够大,虽然当时在“差异性”上没打勾,但总体来说还是一个不错的项目,其实是因为投资人的理解和认知也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所以不要因为某一次融资,VC没有投你,就愤怒,失望。
有时候是因为投资人一时没看懂;有些是投资人是需要你的公司到达一定规模,才符合他们的投资阶段,可能你是投资方下一轮投资的候选项目。
所以认真对待每一次融资,失败了,也不要愤恨,气馁,尽力去向上发展自己的公司,总有一家投资机构能够慧眼识英雄的。
*本文系博远资本的合伙人陈鹏辉先生在创业邦星际101活动上的演讲内容整理。
创业邦星际会员火热招募中,这是创业邦联合知名投资人、标杆企业家/创业者打造的高影响力的创业者圈层。
2、13年创业邦积累的资源人脉、及导师之间商机合作。
![]()
MORE | 更多精彩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