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1月22日下午,2017年清华大学研究生特等奖学金评选结果正式公示,来自10个院系的7名博士生与3名硕士生最终获此殊荣。
他们有人累计发表十余篇SCI论文,被引次数上千;有人多年坚持论文要么不发表,要发只发顶级会议和期刊;有人在科研大丰收的同时创立公司,已获得数百万天使投资;有人完成了十部剧本的创作,立志讲好中国故事……
一年一度特奖季,研读间带你近距离走近十位获奖者,一起看看金灿灿的荣誉背后,那些既平凡也不平凡的故事!
彭翃杰
读文献现在对我来说,就像读小说
彭翃杰,化工系2013级直博生,师从魏飞教授、张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性能复合硫正极材料研究。以第一作者身份(含共同一作)发表SCI论文16篇,ESI高被引论文9篇,ESI热点论文1篇,总引用超2600次。今年5月获评清华大学「学术新秀」称号。
针对硫正极容量衰减快、电子导率低等问题,彭翃杰开展了一系列前沿工作。他提出普适的锂硫电池自修复机制,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于化学顶级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他量身定制了用于硫正极的纳米碳基材料,论文发表三年引用189次,入选ESI高被引论文。
彭翃杰有一项常人难以效仿的习惯:收集文献。「读文献现在对我来说,就像读小说。」超过100G大小、2400多个文件夹,不借助专门的文件管理软件,纯凭脑力记忆。每天浏览期刊20~30个,大约200~300篇文章,即使是大年三十,也要完成了这项工作再吃年夜饭。
这样一位科研达人,当年也经历过一篇论文六次被拒、四年与审稿人艰难博弈的困难。在斯坦福大学访学时,他顺道完成了自己的人生大事。乘小飞机抵达太平洋上空时用鲜花向女朋友求婚,「是我做过最浪漫的事了」。他还不忘补充「瞒着她做还挺有意思的」。
孙可佳
我梦想成为一名优秀编剧,
用自己的笔触讲好中国故事
孙可佳,人文学院2015级硕士生,师从解志熙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化以及影视研究。已完成10部影视剧作、8篇文化评论文章,曾三度入选广电总局「扶持青年优秀电影剧作计划」。
「我梦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编剧,用自己的笔触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表达中国。」孙可佳的经历有些特别:从2013 年开始影视剧本创作,陆陆续续拿了一些奖项。结果让曾经的爱好,逐渐走向了实践,目前已签订两份影视剧作项目合同,也有一部话剧剧本即将被剧场排演。
坚持立足人文、保持开放、放眼世界的立场,孙可佳带着对当代影视剧、小剧场话剧的研究,参加了两场国际会议,向世界研究者讲述她眼中的当代文化。
孙可佳的生活还有个离不开的关键词:文化传播。从研一时教授中文系留学生课程,到新清华学堂记者团记者,再到参与中美暑期实践和苏世民书院实践,她一直坚持着文化工作者的天然使命:「关乎人文,化成天下」。
淦 创
包揽微软学者和百度学者
研发成果使全球千万用户受益
淦创,交叉信息院2013级直博生,师从姚期智院士,研究方向为深度学习与多媒体计算。两次获得国际视频分类比赛世界总冠军,并在CCF A类会议及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2016年同时被评为微软学者(亚太每年仅10人)和百度学者(全球每年仅10人)。
因导师变动等原因,博士前两年他曾是「无家可归的孩子」。深度学习当时还比较冷门,学院没有从事相关研究的导师,一切只能自己摸黑探索,连研究设备都得自掏腰包。有过颗粒无收的打击,有过对自我怀疑,唯一不变的是他在学术上的拼劲——每周接近100h的科研时间,博士四年多回家不足30天。
博三师从姚期智院士后,淦创厚积薄发、飞速成长。论文成果一直被国际最顶级研究机构引用,得到了国际核心学术圈和工业界认可。他多次在计算机视觉顶级会议及期刊(CVPR / ICCV / ECCV / PAMI)担任程序委员会成员及审稿人。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微软office产品和百度视频业务中。
淦创坦言「我最大的优点,或者说是最幸运的一点,就是我找到了并且愿意投入时间,去做这个世界上自己最热爱的研究方向。」
倪 兵
用鱼的记忆忘却科研烦恼,静待花开
倪兵,化学系2014级直博生,师从王训教授,研究方向为无机化学。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8篇 SCI 论文。目前主要研究钴、镍基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及电催化应用,探索亚纳米尺度材料(尺寸小于1nm)的生长规律及其电化学性能。
科研刚起步的倪兵也有过迷失。读的文献越多、做的实验越多,越发认为往哪个方向探索似乎都可以。导师告诉他做科研要「守正出奇」,这才让他茅塞顿开。
作为化学工作者,倪兵认为自己更应该从化学角度理解和合成别人做不到的纳米材料。在三年多的时间里,倪兵进行合成实验约5000次,阅读纳米领域各类文章5000多篇,伴随着科研经历的增加,他的科研心态也在不断成熟。
「有了事情,就去完成。」拖延症在他身上是不存在的。几乎每个周末,他都会抽出半个小时静坐放空自己,「发呆是性价比最高的减压方式」。对待实验和文章上的种种问题,他能迅速将困难带来的烦躁遗忘,积极寻找解决路径。亚纳米领域的研究刚刚起步,存在很多挑战,还不是目前的热门研究方向,但他说「我会坚持自己的研究方向,五年、十年后,我会见证它成为主流。」
李国洋
入学时定了个目标:
时刻要有一篇文章处于审稿状态
李国洋,航天航空学院2014级直博生,师从曹艳平教授,研究方向为固体力学和生物力学。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11篇,包括在固体力学顶尖期刊JMPS发表论文3篇(SCI文章总数18篇,JMPS文章总数5篇),已授权或申请专利8项。
他把科研当作「一件喜欢并且还算擅长的事业」。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是基于在体表征软组织机械特性进行疾病诊断的一项定量诊断技术,临床应用中面临诸多难题。他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基于环向导波的弹性成像方法,借助声弹理论发展了表征生物软组织非线性弹性方法。
研究生刚入学,他就给自己定下目标:时刻要有一篇文章处于审稿状态。他也十分关注科研成果到实践的转化,「专利如果不去转化,就是一张纸」。他的论文工作为弹性成像技术发展提供了基础,临床上已经获得应用,为弹性成像临床操作规划和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帮助和指导。
今年,导师和他先后接到了两篇专题综述文章邀请。其中发表在P Roy Soc A-Math Phy上的文章,45页正文、101页原稿,前后修改了无数版本。这期间,他也在紧锣密鼓地拍婚纱照。由于规划得很早,婚纱照时间无法再推,他只好白天拍照、晚上熬夜写综述。最终综述成为该期刊连续三个月的热点论文。面对成绩,他说「只是婚纱照拍得不好看」。
王泽朝
反过来「push」导师
从「把研究做好」到「做最好的研究」
王泽朝,材料学院2015级硕士生,师从钟虓䶮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材料磁圆二向色性的原子级探测。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3篇高水平文章,其中1篇被材料领域顶级期刊Nature Materials接收。
勤奋的他经常反过来「push」导师,科研让他享受,「这种成就感和幸福感在其他事情中找不到」。此后他与所在团队一道,将透射电镜中的磁性探测尺度扩展到原子量级,在国际上首次运用色差矫正实现了沿深度方向具有元素分辨的逐一原子面探测原子自旋大小。
科研之路总有波折。研二在德国交流期间,关键实验连续三周一无所获,独在异乡的孤独便涌上心头。后来,导师钟老师亲自飞往德国与他一道做实验到凌晨两点多,陪他重建科研信心。第二天,两人又马不停蹄赶往法国参加学术会议。导师亦师亦友的陪伴,是他难得的财富,王泽朝说「与其说是导师,他更像是我的朋友」。
从「把研究做好」,到「做最好的研究」,王泽朝不断尝试从现有研究中发现新问题。谈到未来规划,他希望在科研这条路上,做一只永不停歇的蜗牛。
郭雨晨
将科研与市场紧密结合,做能落地的研究
郭雨晨,软件学院2013级直博生,师从丁贵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3篇、CCF-A类论文12篇,获评2016年百度奖学金(全球AI领域仅10名博士生获奖)。注重理论成果落地,是北京紫睛科技有限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之一。
在郭雨晨的科研与创业征途上,「效率」是他最重要的关键词。他的研究成果可以显著降低深度网络的训练和使用成本,为深度神经网络应用于低成本硬件设备打下了重要基础。为了让理论成果落地,他与几位朋友在今年共同创立了北京紫睛科技有限公司,其中人脸识别产品已在黑龙江哈尔滨高铁站投入实际使用。
平时生活中,他也时刻发挥「效率」和「懒人」精神,遇到问题总想找到「最懒」的解决方法,寻求最优路径。「码农的一个习惯就是先想办法让电脑去干事情。」
认真科研和工作后,郭雨晨会充分抓住放松时间,经常在周六的晚上看看球、打打游戏,也会看一些和研究工作没有直接关系的文科类书籍。由于涉猎广泛,科研中他常有极富创造性的新想法与新思路。
张维民
创造人类能够合成最长线性DNA的世界纪录
张维民,生命学院2012级直博生,师从戴俊彪研究员,研究方向是合成生物学。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1篇Science封面文章,一举攻克多项合成生物学领域难题。研究成果创造了人类能够合成最长线性DNA的世界纪录,得到新华网、人民日报及国内诸多媒体的专门报道。
合成生物学是一个新兴学科。张维民参加的「酿酒酵母全基因组合成项目」是世界范围内的合作项目,包括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华大基因、纽约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以及爱丁堡大学等多家单位并行进行全基因合成。而他所在课题组负责完成的XII号染色体,是酵母长度最长、功能最复杂的一条。
第一版人工染色体早在2014年就被合成出来,然而后来发现由于细微的技术问题,合成染色体上插入了载体序列,导致基因组非常不稳定,细胞生长也极为缓慢。2年付出落空,他们选择埋头再投入3年时光,终于,2017年3月10日「Science」杂志以封面故事的形式刊登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上世纪,中国在人类全基因组测序工作中仅仅承担1%的工作,而今天中国科技发展迅速,未来基因组合成工作中必将出现越来越多中国人的面孔,而张维民无疑是这个伟大潮流的先行者。
毛天奇
研一下半学期最忙的时候
几乎是课程、科研、志愿「三肩挑」
毛天奇,电子系2015级硕士生,师从王昭诚教授,研究方向为可见光无线传播。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6篇,通信领域旗舰会议论文1篇,其中1篇SCI文章入选ESI前1%高被引论文。
本科期间徐正元教授的导引课上,毛天奇第一次接触了可见光通信。当时他暗下决心:「要为推动可见光通信产业化贡献自己的力量」。后面保研选择课题组时,他也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该领域的研究组。
本科时全系200多人,毛天奇排在90开外,他调侃那时的自己是「小学渣」,但进组后他学会了坚持不懈、知难而进。研二下学期一次论文投稿,三位审稿人中两位持否定态度,其中一位更给出大段意见质疑论文合理性。他选择直面审稿人的问题,用近两个月的时间查阅文献,改进文章,以全新视角回应了质疑,成果终于受到认可。「这件事情让我知道了坚持不懈就会有转机。」
志愿工作是毛天奇生活中重要的部分,「服务同学和老师对我来说是很幸福的事情。」在电子系研团总支担任志愿副书记的他组织同学为退休老教授提供计算机上门服务,研一下半学期最忙的时候,几乎是课程、科研、志愿「三肩挑」。
「我需要更多时间来攻坚我面临的难题!」两年多科研生活后,他选择毕业后继续攻读清华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学位。
阴亚楠
别人眼里又脏又臭的污泥,
在我心里却是最重要的菌宝宝
阴亚楠,核研院2012级直博生,师从王建龙教授,研究方向是有机废物发酵产氢。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18篇,申请发明专利8项,与导师合作出版专著《Bio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Organic Wastes》。
来自产煤大省山西的阴亚楠,从小就切身体会到煤炭给当地带来的污染问题。「我的博士生课题就是对清洁能源的研究,恰好实现了我的童年梦想。」而她做的工作就是利用微生物的生理代谢活动来生产氢气,通过回收高浓度有机废水实现能源生产和废物处置双重效益。
核技术与环境技术的交叉结合是阴亚楠研究的最大特色,她创新性地将电离辐照技术应用于高效产氢微生物的选育,以及有机废物的预处理。经过四年研究,她成功发现两株新型产氢菌,可利用多种有机废物进行高效产氢。同时利用辐照技术破解剩余污泥,并用于发酵产氢,成功地将剩余污泥变废为宝。
课题组同门给她起了个外号:「菌保姆」。「别人眼里脏脏臭臭的污泥,在我心里是最重要的菌宝宝。」
注:文中人物排名不分先后
任何成功背后都有意想不到的付出
当我们被特奖刷屏时
也应该认识到
人生的赛跑还在继续
从特奖身上汲取养分
从而更全身心地投入自己手头的工作
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下一个「特奖」!
文 | 春博士 京泽 凉粉
文幻 舒波 不二
编辑 | 春博士
责编 | 文子
来源:清华研读间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