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感来源聊起那些令人惊叹的丰厚的学术成果,这位年轻的学者非常坦诚地道出了自己的灵感来源。林老师认为,首先是需要知识的积累。「我们想做出超出前人的东西,首先就得先爬到巨人的肩膀上。」之后再把这些知识有机结合,找到它们内部的联系、规律,发现哪些地方有欠缺,意识到瓶颈在哪里。然后就是找问题,从已有的体系里面去发现哪些问题在之前的研究里面被忽略了,或者说有什么之前人们没有想到过的问题,把这些问题总结出来进行研究。还有一些不同的领域相结合形成交叉学科,这也是思维迸发、能够找到科研灵感的方向。面对困难「实验当然会遇到困难,也有做不出来的时候。」比如有时候碰到一个问题久久都没有突破,说不定哪一天思路就出来了。有的问题,可以在前人的研究里找到答案,用前人的方法去做新的东西。有的问题,走在路上,可能忽然就想出了解法,因此一动都不敢动,赶紧把灵感记录下来。有的问题,可能会拖一年,甚至好几年,或者说慢慢会淡忘掉,有的则几年后还耿耿于怀。悬而未决的难题,看到别人做出来,心情是「悲喜交加」的。关于创新林老师说,创新应该就是去面对一个你不会的问题,但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一些方法去试着去尝试解决。也许是一种一种的尝试,也许是突然一下发现几个问题,可以找到一些相同的连接点。然后就可以举一反三,其实也就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一种经历。但是,他耸了耸肩膀「科研是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的」。孤独感「孤独感」也是林老师不讳提及的一个词,探索人类知识的边界,某种程度上就像是来到了无人区,在黑夜中摸索。科研是在探索未知的世界,为未解的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从而提炼出新的知识,这本身就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注定一路艰辛和痛苦。「如果我们没有办法调整好自己的内心,力争让自己保持积极的心态,那么我们很难在科研这条道路上取得成功。」寻找方向谈到当下青年人普遍的迷茫状态,林老师坦言自己也有相似的经历,并不是一开始就确定了要去做科研,也是在不断地摸索中确定了方向。林老师本科接触的方向和现在做的方向不完全一样。大三的时候去实验室,当把实验室做的几个方向的论文都看了一些,用穷举法进行选择,主要接触了核磁共振方向的一些研究。博士阶段到现在做的方向则基本一致,一直是在做量子计算方面的研究。留学时他的导师,2012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David Wineland教授当时对他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要当老师的话,以后工作会非常辛苦。”到如今,林老师逐渐体味到到科研带来的压力和孤独。「我们做科研这行有时离具体的产品是很远,现在研究出来的成果可能几十年上百年后才能有具体应用。」但科研中取得的微小成就,或是实验得以证明却都是扎扎实实的进步,能让人感到十分欣喜的。林老师(右一)与其博士导师(右二)以及苑震生老师(左一)的合影回国科研谈起留学归国的际遇,林老师对国内的科研事业发展充满信心,在他的认知中,一些领域国内外只有非常小的差别了。特别是前沿领域,可能一百步我们已经走了80步,国外可能也就80步多几步,所以这其实也恰恰在体现出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在不断的提升。但是我们国内某些方面研究的时间还不够长、积累还不够多,譬如大部分基础实验的装置都不是我们自己制造的,所以我们还需要源头性的创新,这也是我们继续要去努力的方向。另外,现在国际的交流越来越多,像合肥大师论坛,包括像我们很多学生出国留学,也有很多国外的优秀团队来我们这里访问,有理由相信差距会越来越小。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David J. Wineland教授应邀访问中科大并做客“合肥大师论坛”回到中国科大以后,林老师说最困难的地方是刚回国建实验室的时候,因为做实验需要器材、设备、空间和人员。一开始建一个实验室,这些都需要自己去筹备,之前没有这方面经历,只能边学边做。在克服了一些困难后,特别是得到中组部,学校,院系以及多位老师的帮助后,难度也是逐渐变小。目前看大部分困难也在能够承受范围之内。回忆心路历程,林老师说回国之前是踌躇满志,但后来慢慢开始调整目标,变得更加接地气了。「其实在科大从头开始建实验室学到的东西不比我博士那几年学到的东西少。」林老师感慨道。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