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哥推荐:疫情来临,除了一线的医护人员,企业家们的日子也普遍艰难,房租、工资、收入……这些都在考验着一家企业的生命力。中小企业家们该如何闯过这次疫情,化危为机?本文收集了多位企业管理学者的智慧和建议,希望这份64字活命方针能助你闯过这次难关。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来源:华夏基石e洞察(ID:chnstonewx)
非常时期,宅家禅修,难得周边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宁静,但网上疫情日益严峻的坏消息及不少中小企业家频繁的微信和急促的咨询电话,又让这份表面的清静难掩人们内心的恐慌与茫然。
疫情将延续多久?黑天鹅事件之后的蝴蝶效应是否会引发经济的系统性崩溃?北京、上海、山东等省市政府纷纷颁布地方紧急法令,北京、上海市内企业、山东省内企业不早于正月十六24时前复工,企业迟迟不能开工,海外订单不能按期交货、客户丢了怎么办?
国家宣布春节假期延长,企业不能正常经营,没有收入,但员工工资要加倍照发,社保与五险一金照缴,银行货款及利息要还,房租要交,现金流断了,谁来买单?
饲料厂无法开工,道路封了,鸡猪饲料进不来,鸡猪要饿死了怎么办?屠宰场、活禽市场全部封闭,处于出栏阶段的活禽无处可销,怎么办?产品滞销、年前囤的货全砸手上、价格大滑坡、人力缺失怎么办?
如果全员无法正常上班,我们如何在家远程工作?如何有效管理在家工作?如何凝聚人心、安抚员工、激励员工?疫情后的业务机会在哪里?我们如何化危为机?我们中小企业如何闯过这道鬼门关,争取活下来?
面对中小企业家的一连串问题,老实说,没有亲临一线,提不出什么有价值的招,只能整合各方经验,线上集聚群体智慧(微信上与苗兆光、夏惊鸣、孙波、邢雷、张小峰等研讨),拟就8项建议,64个字,送给在疫情中奋力求生的中小企业,为他们闯过疫情鬼门关,祈福助力。
1.坚定信心、自我防护;
2.抱团取暖,共度时艰;
3.远程办公、弹性工作;
4.任务细分、全面激励;
5.节流开源、保障现金;
6.维护客情、绑定大户;
7.灵活用工、和谐劳资;
8.洞察变局、大疫大机。
面对疫情和企业的困境,信心比黄金重要,信心是一剂长效的疫苗。
企业家与员工首先应该稳定情绪,不信谣、不传谣,坚信疫情防控战一定能取得胜利。
正如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博士所倡议的:
“在这样非同寻常的艰难时刻,我们需要的,是事实而非恐惧,是科学而非巷议,是团结一心共同克服艰难,而非污名化一个国家和她的人民”。
在这样一个时刻,我们只有做好自己不给社会添乱,才是本份。
为此,作为中小企业,在大疫面前,至少做好四点:
第一,强化疫情统一领导。
企业应立即成立“疫情应对领导小组”等临时重大事项决策机构。
中小企业老板应亲任组长,领导小组应适时评估风险,明确紧急事件的响应机制、预案和人员分工。
第二,做好人,不发国难财,不奇货可居,不哄抬物价,不卖假冒伪劣产品,艰难时刻,更要以好的产品赢得客户信赖。
第三,为抗疫贡献绵薄之力,在个人及企业力所能及范围之内,能帮他人的,尽量帮助一下,不忘社会责任。
第四,做好自我防护不添乱。
强化自我保护,首先要确保自身及身边家人安全,确保企业全员安全,严格要求不串门,不聚会,堵住源头,避免交叉感染,采取有力措施,力保老板自己及本企业员工不染病。
只要老板及本企业员工不染病,就不会给社会增添负担,企业就有活下去的希望。
这里推荐一下华为园区管理要点,供参考。
(1)强制管控“风险人群”,一个都不能进入园区(对于近期去过、途经湖北疫区、或接触过疫区人员且没有度过观察隔离期,或自身存在发热症状等人员,将纳入“风险人群”管理。
各体系HRD是风险人群识别及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2)所有员工在办公园区及班车上必须全员、全天、全程佩戴口罩。
班车及园区各出入口设置测温点,所有入园人员全部接受测温,高于37.3摄氏度的人员,不能乘坐班车,不能进入园区。
(3)“最少接触、最小交叉”,各部门就餐须严格按照“规定时间、规定地点、规定区域”的“三定”原则执行,禁止面对面就餐,提倡自带餐食和餐具。
(4)鼓励员工自驾、步行或乘坐班车,尽量减少社会公共交通通勤,降低在途感染风险。
(5)严格实施工作场所消毒管理。
根据员工活动轨迹,行政对员工有可能进入的空间场所,有可能接触的公共设施进行全面管控,严格例行消毒,每天安排人员专项检查。
对于中小企业在疫情中遇到的问题及困境,通过在网上、微信中吐槽、抱怨无济于事,不如集体发声,向政府、行业主管与社会集体发声求助,寻求理解;
同时互相帮助与支持,抱团取暖,共度艰难时刻。
(1)呼吁政府对企业不能一刀切。
在确保安全和健康前提下,在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有节奏、尽快分批恢复正常生产。
生产不能停,国际市场不能丢。
对于疫中机会大好的企业,如防疫、检测、消毒、健康类企业,需求在这一时期急剧增加,企业面临的困难是在“分块隔离”环境下如何快速组织生产能力,节后员工怎么返厂,怎么招工、怎么复工,怎么组织供应链资源等问题。
建议是控制好节奏、分批复工。
复工计划中充分听取防疫专家意见,认真做好防护措施,对于供应链交通受阻,请求开绿色通道。
(2)对于短期内遇到困难的企业,如餐饮、零售、娱乐,这一时期生意凋零,现金流会出现危机,必须尽快与员工、出租方、银行、政府形成谅解,在控薪、减租、减息、减税等方面形成支持与谅解。
如呼吁政府应自上而下地对地产业主给予规模化补贴,业主通过减租免租等方式精准惠及中小企业(如万达宣布从1月25日至2月29日,免去所有商户的租金和物业费)。
(5)国际贸易合同受疫情影响无法履行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可以出具不可抗力证明(中国贸促会商事认证中心开发了线上认证平台:
http://www.rzccpit.com/ ,帮助企业线上办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不可抗力事实性证明)。
(6)抱团取暖,互相支持。
企业上下游合作伙伴,积极沟通,共度时艰。
生存能力强的企业,多关心、帮助自己的上下游客户,特别是很多产业链上游的企业,更要有生态共荣的思维,要肩负起产业价值链的经营责任。
疫情居家隔离期间,应积极推行远程办公、在家(sohu)办公,在线上与同事或工作任务项目小组进行跨地域远程协作。
老板可以通过远程办公系统快速地安排工作,员工的工作任务、遇到的问题随时与主管在线沟通和交流,通过微信召开临时电话会议,建立定期沟通制度。
同时通过线上学习交流系统,员工可分享经验,共享知识,学习培训,提升员工能力。
如线上业务与工作经验分享,线上合理化建议与工作改进,线上读书学习小组,线上经营分析与检讨,让员工宅出生产力。
在疫情警报没有解除之前,有条件的企业可以采取“双‘1-3-1’工作法”的方式,实行远程办公。
“1-3-1”工作法是指:
“1”即周一碰头,布置当周的总体工作任务和各人的工作安排,同时明确当周、每天、每人的里程碑节点,确保目标和路径协调一致。
“3”即周二至周四“3”天在家办公,在家办公期间,每天早上10分钟,部门或项目全员远程会议,再次明确当天各自工作任务;
每天中午30分钟,进行例行沟通,确保需要多方协调互动的工作能够及时有效推进;
每天晚上10分钟,进行总结复盘,汇报当天工作进展,提交工作成果,提出明日工作要求,做到“日事日清,日清日高”。
“1”即周五继续线上碰头,复盘当周工作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提出要求,总结经验,并形成新的“1-3-1”工作思路。
做好远程办公,要学会利用现有的即时通讯工具和办公协作工具。
在线协作文档(石墨文档、腾讯文档、金山文档、Google文档)可以快速收集不同人员的内容,既提高文本效率,也可以将做好的内容通过链接分享出去,提高传输和沟通效率。
此外,还可以利用团队知识库工具(语雀)、白板工具(比幕鱼、GitMind)、在线视频会议工具(钉钉、腾讯会议、Zoom、TalkLine、华为云)、资料收集整理工具(有道云笔记、印象笔记、为知笔记、幕布)、沟通协同工具(企业微信、钉钉、倍洽、Teambition、明道云、Worktile、Tower、飞书、TAPD)等多种方式,实现远程办公,在线沟通。
(1)区分休息区和办公区,营造好的工作场景,避免“摸鱼”;
(2)模拟真实办公状态,严格按照打卡时间,实行远程打卡;
仪式感也很重要,只有营造了一种真实的工作氛围,才能实现高效的工作产出;
(3)使用好在线沟通协作工具,上文分享了很多工具,都可以予以应用;
(4)采取“双’1-3-1’工作法”,将目标任务合理分解,每周每日定期沟通和例会,提高协同性和目标一致性。
根据德勤最新的针对疫情的人力资源政策调查结果,82%的企业认为当下最重要的员工管理是提供“弹性工作”。
为此德勤建议企业根据自身灵活的休假制度及上班制度,利用技术手段建立特殊时期非面对面或者非现场工作方式。
无论线上还是线上,远程还是现场办公,都是围绕目标和工作任务来进行。
因此,工作目标的设定、分解和任务细分、工作节点、工具路径同样重要。
分布式远程办公虽然有利于应对疫情,但天然对工作效率产生影响,这就需要通过“目标、任务、控制点、举措、计划、责任人、标准、资源和支持”等方面形成系统思考,落实到日常工作表,将任务逐步细分至人头,细化工作和时间节点标准要求,才能实现协同和对齐。
(1)目标包括多个维度,公司层面,可以将目标拆分为部门层面,部门可以将目标拆分为小组层面,小组可以将目标拆分到个人层面。
任务是将目标细分到日常的工作任务,控制点是该项任务需要完成的控制点有哪些,举措是日常的工作,计划包括时间计划、动作计划、预算计划等。
责任人则要将任务明确到人头,明确主责人和配合人,确保“事事承接目标,事事落实人头”。
(2)任务细分之后,由于缺乏管理人员及时的反馈,所以要将工作任务的标准也明确出来,包括结果的标准、动作的标准、能力的标准等方面,要尽可能用量化的方式,将任务明确化,提高导向作用。
资源和支持,囿于物理距离,协调成本较高,所以提前将资源和支持界定清晰,可以有效的应对工作目标。
非常时期,需要全面激励,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远程办公,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员工的激励也是需要关注的核心问题。
(1)疫情期间,首先要做好关怀激励,保障好员工的人身和心理健康。
企业可以集体采购口罩、酒精、防护服等预防及消杀物资,在员工线下办公时,予以发放,同时针对远程员工,可以给予一定的交通补助或开立企业班车服务。
企业要设立爱心基金,针对员工重大疾病及亲属风险,给予一定的补贴和帮助。
同时,为了保障员工心理健康,还应设立专项EAP计划,应对心理疾病风险。
(2)薪酬激励既要关注员工的获得感,也要关注企业的人工成本可控性,要做好固定薪酬和浮动薪酬的搭配,确保“劳有所得,绩有所得”。
(3)绩效激励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
绩效激励要短周期、即时化、在线化、娱乐化。
短周期要求改变过去月度、季度甚至年度的绩效激励,改为每周、每天、不定期的考核与激励。
通过短周期的任务细分,在完成任务时,进行即时评价,即时激励,实现“把把评价,把把清算”。
任务细分后,动作及结果标准明确且量化,有利于远程评定绩效结果,实现在线化。
(4)在总体成本可控前提下,除了关怀激励、薪酬激励和绩效激励等物质激励外,还应关注非物质激励的手段和方式。
目标激励,让员工能够参与到工作目标的确定和分解,任务的明确,标准的制定,有利于员工的工作卷入,提高工作满意度,实现组织承诺。
(5)文化激励则要在非常时期,强化使命和责任意识,让员工明白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从“要我干”成为“我要干”。
荣誉激励,则可以针对非常时期涌现的“典型标杆和突出事迹”给予一定的表彰,树立榜样,鼓励“比学赶帮超”。
(6)认可激励。
当然,员工是脆弱的,在工作的高标准、严要求下,还应给予一定的认可激励,让员工得到赏识和认可,顺心、开心、舒心的工作。
此外,缺乏社会归属感的远程办公,结合线上化手段,可以采取一些PK赛、排行榜、虚拟币、社群官的游戏化激励手段和方式,让工作变得更有趣味,让员工变得更有激情。
最后,要有爱。
没有爱的激励,仅仅只是交易。
有爱之后,才会从利益共同体,形成命运共同体,才可以共同应对危机,攻坚克难。
保障经营现金流不断,是企业求活的根本,企业只要现金流不断,哪怕是暂时亏损也死不了。
尤其是在大疫面前,要有可支配的经营性现金流,企业正常运营不缺钱,企业就死不了,就能够活下来。
为此,企业要做好以下几点:
(1)认真审视疫情对企业现实业务的影响程度,预估疫情持续时限将给公司带来的困难程度,龙其对公司收入及现金流的影响要做出预判及预案。
(2)顺应天时,调整投资策略,重新评估已不具备快速发展条件的长期投资项目,必要时暂停长期投资项目支出。
(3)梳理企业的成本费用,把资源优先投入到经营活动上,关键价值活动上;
减少一切不必要的成本投入,压缩成本和费用,尽量保障现金流安全。
(4)珍惜当前已有的业务和订单,尤其是赚钱的产品和业务,要盯紧不放松;
已有的订单,特别是海外订单,要想法设法完成。
哪怕自己家人和公司骨干亲自上也要尽力完成,以保障现实收入。
(5)筹划剥离可变现的非核心资产。
针对受疫情影响,由于固定成本较高且暂时不赚钱的业务,遵循边际决策原则,该熬的熬,该扛的扛,该关停的则暂时关停。
(6)拓宽融资通道,与银行高层沟通。
基于以往历史经营业绩好,但迫于疫情影响遭遇现金流困境的企业,争取其提供中长期的低息甚至无息贷款,并加大资本扶持力度。
(7)强化库存管理,短期要关注消费受阻带来的库存消化周期延长、财务费用相应增加及其对于现金流的压力。
同时,对生产周期较长的行业,也必须对疫情缓解后的消费反弹提前做好准备,预防库存不足的风险(德勤)。
(8)如果中小企业手里有好的项目,老板要舍得释放股权,尽可能引进资金,备足粮草弹药。
(9)苦练内功,减少浪费,提升效能,紧紧以“效能为中心”强化人均效率、单位时间效率、利润率、质量、事故率、增长率等,提升企业组织效能。
在大疫情时刻,稳定客户、稳定供应链,稳定外部合作伙伴的心非常重要。
(1)要建立正面、积极的面向员工、客户及供应商的信息沟通机制,形成标准的沟通文本,并及时与客户进行远程交流与沟通。
(2)针对短期内无法恢复生产带来的履约风险和客户关系风险制定解决方案。
德勤提出企业要关注三点:
1)应积极协同下游客户,了解客户端与市场的变化情况,确认复工情况、订单交付、需求变化等方面的影响;
2)对于民商事合同的履行可能要多加考虑,也并非所有疫情期间的不履行均不承担法律后果;
3)企业应全面梳理和评估履行情况可能受影响的合同,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
评估是否需要签署新合同,同时保留相关证据,为可能的民事诉讼做好准备。
(3)大疫当头,中小企业依附于大企业,要傍“大款”,加强与行业老大及大客户的沟通,求得大客户的谅解,让大客户及大供应商重视你的存在,对你有信心,视你为可靠的战略合作伙伴。
(1)企业对劳动制度进行适时调整。
根据其自身的经营状况灵活决定用工政策,企业可以采取自有雇佣、业务外包、灵活用工等多种方式,用工方式更加社会化、专业化和平台化,工作效率更高,用工成本更低,更能减轻危机时期的用工风险。
(2)认真研究延长春节假期所引起的工资、加班费、五险一金、员工退出等问题,关注员工假期延长期的权利与义务及相关劳动法问题。
(3)职工未复工时间较长的,企业经与职工协商一致,可以安排职工待岗。
具体待岗相关规定可查看当地通知。
附:
北京人社局发布的《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维护劳动关系稳定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社劳字〔2020〕11号):
规定职工未复工时间较长的,企业经与职工协商一致,可以安排职工待岗。
待岗期间,企业应当按照不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70%支付基本生活费。
执行工作任务的出差职工,因疫情未能及时返京期间的工资待遇由所属企业按正常工作期间工资支付。
(4)调岗调薪调工时。
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可以通过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少裁员。
(5)停工停产。
部分单位可能因生产经营出现困难而选择停工停产。
附:
停工停产的相关规定。
根据《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人社厅发明电〔2020〕5号)规定,企业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企业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职工工资。
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职工提供了正常劳动,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职工没有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应当发放生活费,生活费标准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办法执行。
(6)疫情面前,更要努力维护和谐的劳资关系。
工作任务重的,需要发扬奋斗精神和分享意识,被迫停业、不能复工的需要与员工坦诚沟通,可以协商停业期间薪酬支付办法,共度难关。
(7)企业做好员工心理疏导,尽快把员工心理调整到积极健康的工作状态。
当前员工抱着手机不撒手,时刻关注疫情最新信息,造成员工心理过载,情绪资源枯竭,进而“共情痛苦”“同情疲劳”的心理状态。
还是要倡导员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点滴小事,例如给合作伙伴多一点联络关怀,在家里办公的员工多研究一份业务资料,多写一份分析报告,多写一份文章,都是在释放温暖,在抗击疫情,在完成自身的成长,推动企业的发展。
大疫大机,2003年非典时期,京东、淘宝崛起,犹在眼前;
大疫之后,人们的消费观念与消费模式的变化,将带来全新的市场需求并催生新的业态。
“线上方式”对“线下方式”的无情渗透与强力深度融合,将推进智能化、产业互联网化与商业模式的创新。
危机的安然度过,关键还是靠领导力,靠企业家坚定的信心与决心,靠企业家卓越的洞察变局、化危为机、勇于创新发展的能力。
(1)疫情期间,企业家与高层线上研讨公司战略,洞察新机遇,重新审视自己的核心能力,推动企业与产业的转型升级,将要干的事业说清,将产品与服务做好,将一支干部队伍带好。
同时, 老板要以合伙人思维,在公司平台上集合众智,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选择在困难时期能保持乐观、积极创造价值,重用在危机关头有担当、有突破能力的人作为公司事业的中坚力量。
(2)商业模式创新求发展。
如针对宅家隔离,美团推出“无接触配送”,春节档率先挑战和改变传统院线模式的徐峥,今日头条、盒马鲜生线上线下深度一体化的运作模式,在春节期间得到验证的同时实现了低成本、大量稳定客源的引流。
(3)借此机会,用互联网思维彻底改造线下,推动线上线下高度融合。
(4)研讨疫后市场趋势,抓疫后新机遇。
每次大事件背后都孕育全新的发展机会,如电商、短视频、游戏、线上教育、知识付费、线上办公与协同软件、家用娱乐设备等业务,将遇到空前的发展机遇,无人零售、无人餐饮、无人机配送等高科技行业将强势崛起。
医药健康、养生保健等将呈持续高增长势头。
疫情过后,人们的饮食消费习惯的改变将推动农牧业、餐饮业、食品业的高质量、可持续性地发展。
(5)企业处理危机就是靠情商,尤其中小企业在当前的困难时期,领导人还是要把一件你想做的事情,用大家可以接受以及被鼓舞的方式说出来。
所以,企业假期结束,领导人在所召开的第一场复工会、唤醒会上,还是要认真准备好一份开工致辞。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
只要我们相信相信的力量,坚持坚持的价值!
一定能战胜疫魔,送走瘟神。
(完)
作者彭剑锋,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董事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导,《华为基本法》起草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