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 扑 社
传 递 企 业 服 务 价 值
来源:经纬创投
作者:熊飞
编辑:窦悦怡
本文出自经纬创投公众号,作者熊飞,经纬中国董事总经理。熊飞于2011年加入经纬中国,负责考察、筛选及评估互联网领域的投资机会。
加入风险投资行业之前,熊飞在阿里巴巴任产品经理,负责B2B收费类产品,企业级电子商务的产品工作。在此之前,他在腾讯担任产品经理,负责腾讯网社区产品的设计及策划,拥有良好的社区及企业电子商务产品经验。
熊飞认为,投 ToB 其实投的创始人的特质,往往都是比较踏实、稳重、重逻辑、重积累,团队专注某一个方向;ToC 则不然,可能需要创始人是愿意快速变化的人——这两类人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中国投 ToB 的长期回报会比美国投 ToB 好很多,首先,在中国, ToB 领域竞争并不激烈,因为没有产品供给,很多公司创业两年,就可以做中国 500 强的生意,这在美国不可想象。所以从长期来看,国内 ToB 创业公司的天花板显著的高。
其次,在国内,至少我们投的很多 Saas 公司做到亿元人民币量级的时候,或者之后一年,就有机会做到单月盈亏平衡。
另外,从经纬角度来说,最核心是投产品高壁垒和护城河足够宽的项目,比如像 HR 领域的北森现在发展很好,五年后还会发展很好。
以下是全文内容,拓扑社(微信:tobshe)整理删改:
阅读本文只需占用你五站地铁的时间
企业服务项目到底怎么投?
Q:做为VC,在经验积累后,挑项目的时候,考虑的标准是什么?
熊飞:第一点,是个大市场。比如 CRM,再比如人力资源,也有很多细分项目,比如做核心人力、做招聘,但肯定不只是做一个报表工具。企业服务公司所处的市场足够大,这是核心。企业服务本身是让企业为该职能相关痛点去付费。
而销售、HR、客服、财务等职能,是企业最核心职能,痛点的商业价值最大。所以大市场的基础,是该产品关注的是企业核心职能,以及解决的是核心职能中的核心痛点。
第二点,要考虑这个项目是不是处在浪尖位置。我们经常说投浪尖。三五年前投 Saas,那个时候对于早期项目来说是一个浪尖。
过去一两年投 infrastructure(IT底层架构),也是个浪尖,比如说 marketing automation(营销自动化)、iot 等等。所以如果你现在做客服 Saas 创业就不是浪尖了,因为已有环信这些头部项目。浪尖的优势在于你是最早做的,所有资源都给你。
总结一下:它应该是这个领域最早的探路者,且速度一直高速增长。如果市场够大,并处于浪尖的位置,是先人半步与先人一步的机会,这个我们是非常看重的。 “
产品技术导向的创始人更有优势
Q:关于团队层面,有什么体会?你们看重创始人的哪些特质?
熊飞:我觉得没有完美决策,我们常说 VC 是一个判断+运气的连续体,但投 ToB 靠判断会更多一些。做的每一个判断都希望结果是大概率事件,但所谓大概率也只能证明这个项目七八成应该投,但没有百分之百。
我个人倾向产品技术导向的创始人。在我看来,投产品技术导向的团队没什么下行风险,但上行收益巨大;因为产品技术好,最差情况就是没销售,但优势在于产品壁垒高,一旦市场找到感觉,找到销售合伙人,业务可能就会以 5 倍、10 倍增速发展。
但纯销售导向创始人,早期业务起来比较快,但如果竞争对手是产品技术导向,对手一旦找到市场感觉和销售合伙人,下行风险就很大。
宏观来看,企业服务公司产品技术的护城河宽不宽,有没有留下足够多的安全边际,是我们很关注的点。这也是经纬系企业服务公司,为什么普遍发展很扎实、高速健康增长的原因。我们在投的时候,是希望跟产品技术导向、着重于打磨自己产品的创始人去沟通。
Q:在ToB领域,投资人看早期公司除了看创始人的背景,还会看什么?
熊飞:我觉得有几点,第一,做 reference track,团队的能力,是可以通过 reference 相当程度判断。
第二,团队投每个领域都会投入很多的时间,要了解趋势,知道有哪些领先的公司。形成初步投资假设。再去和公司聊发展、聊产品,就能够比较快的判断出这个团队的视野、产品意识。
第三,就是一些标杆客户的反馈,这个是实打实的。做到这三点就很快能做出不赖的判断。“
先赢而后战
Q:经纬五年前就开始布局 ToB,坚持到现在,这期间你是怎么去判断的?
熊飞:投 ToB 其实投的创始人的特质,往往都是比较踏实、稳重、重逻辑、重积累,团队专注某一个方向;ToC 则不然,可能需要创始人是愿意快速变化的人——这两类人是完全不一样的。
另外,我个人觉得在中国投 ToB 的长期回报会比美国投 ToB 好很多。原因在于:
在美国,因为 Salesforce、Workday 等已有领先者产品的市场占有度很高,导致创业公司长不动、长不大,很多都是 10 亿美金、12 亿美金被并购。
在中国, ToB 领域竞争并不激烈,因为没有产品供给,很多公司创业两年,就可以做中国 500 强的生意,这在美国不可想象。所以从长期来看,国内 ToB 创业公司的天花板显著的高。
另外,从运营效率来看国内 Saas 创业公司也有不小优势。美国很多 Saas 公司大概做到 1 个亿美金收入还在不停亏损,还要不停地往前赶,很难实现现金流打平。
但在国内,至少我们投的很多 Saas 公司做到亿元人民币量级的时候,或者之后一年,就有机会做到单月盈亏平衡。
最后,从经纬角度来说,最核心是投产品高壁垒和护城河足够宽的项目,比如像 HR 领域的北森现在发展很好,五年后还会发展很好、再比如销售易、环信、GrowingIO……这些公司现在很好,我们也能看到它们五年后都会很好。
大核心、大前提还是投到最优秀的公司。我很喜欢《孙子兵法》里面的一句话——先胜而后战,你要先确保你大概率能赢的再去打。张颖有一句话,叫自强则万强,只要把产品、技术做到行业内非常领先,我觉得融资的问题都是业务问题。
切入大客户还是小客户?
熊飞:经纬投企业服务五年时间,这个行业的发展是超出预期的。几点原因:
中国人力成本的提高到了一个转折点。我经常举例子,六年前一个人工资大概 3000 元 / 月,一台电脑 5000 元。现在反过来了,一个人工资 5000 元,笔记本电脑的价格只有 2000 元。
企业主是很理性的,以前 2:1,现在变 1:2 了,他希望更大投入提高效率。而且,最近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三年前企业主都在谈拉贷款、扩产能,但是现在想的是如何高效地去提高利润,也落在软件上。
我有个观察,ToB 市场爆发,不是留给海外巨头,而是给国内创业企业的巨大机会。很像七八年前智能手机的市场,当时移动手机市场刚起来,大家知道苹果、三星非常好,可是一台手机要六七千块。所以需求起来的时候,性价比更高的国产手机,小米、OPPO、华为、中兴爆发式增长。
ToB 领域也类似,软件从最初大型和超大型企业的刚需,过渡到中型以上企业的刚需,而这个爆发的市场更关注性价比和产品体验,使得国内创业公司成为最大受益方。
Q:那么现在如果再做企业服务创业的话,是否理想的客户反而不是中海油、中石油,而应该是中型企业?
熊飞:我们投的大部分成功企业服务公司,不是一上来就瞄准中海油等超大型企业,无法一击即中,因为超大型企业的功能需求太多了。
它们往往是先瞄准 100 人到 300 人的中型企业,或者是中型偏小型企业,要先快速上手,再逐年向上走,今年可能是服务 100 人到 300 人的企业,明年可能是 300 人到 800 人,后年可能是 1000人到 2000 人。随着功能不断地添加,这是一个“逆流而上”的策略。
Q:经历过做大客户的,现在就愿意做小企业或者中小企业,他觉得我是产品说话,不会像以前那样被牵着鼻子走;但又会发现一个新问题:收费有点困难。小企业消失得快,或者是需求率不高。他们就像一个钟摆在不断摇摆。你怎么看?
熊飞:我觉得一定要做中大企业。一点一点往上。全球 IT 投入 90% 来自于财富两千强,再 90% 来自于两万强,你做不到两万强的生意,你就只有 1% 的市场,自然这个公司能够成为一个很大的、很牛的公司的概率也变得很小。
本文由拓扑社(微信:tobshe)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及原作者。
投稿、寻求报道或商务合作,请发邮件至 tobshe@itjuzi.com,或联系拓扑君(微信:tobsir),标注公司-职务-姓名,谢谢。
往期热点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