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肠道菌群再立“新功”!或对吸烟危害有保护作用

2022 年 10 月 19 日 学术头条


给剖宫产婴儿喂食少量来自母亲的便便,婴儿会更健康;将他人的便便移植到体内,酗酒者可以成功戒掉酒瘾;甚至,健康人的便便还能助力癌症免疫治疗。

便便的这些奇特功效,都离不开与人类共生数亿年的肠道菌群。 而且,高血压、肥胖症、糖尿病发生和治疗,都与肠道菌群密不可分。

如今,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肠道菌群还可以分解进入小鼠机体的尼古丁,保护其免受吸烟相关脂肪肝疾病的伤害。

相关研究论文以“Gut bacteria alleviate smoking-related NASH by degrading gut nicotine”为题,已发表在权威科学期刊 Nature 上。

这一发现解决了肠道尼古丁积累的病理学影响,并确定了一种内源性尼古丁降解肠道细菌, 对预防和治疗吸烟者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有潜在价值

尼古丁、非酒精性脂肪肝、肠道菌群

作为人类最常见的不健康行为之一,吸烟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世界上可预防死亡的主要原因。

吸烟与许多疾病相关,包括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会导致肝脏疤痕和癌症。 烟草内含有的尼古丁是许多心脏、肝脏及肺脏疾病及许多癌症的危险因子。

然而,对于大多数吸烟者而言,“尼古丁成瘾”使他们很难抑制吸烟的欲望,而且在戒烟阶段也往往会因为逃避“戒断症状”而再度吸烟。

科普Time:戒断症状指停止使用药物或减少使用剂量或使用拮抗剂占据受体后所出现的特殊心理生理症状群。吸烟者在强制戒烟后,可能会出现诸如焦躁不安、失眠、血压升高和心律不齐等症状,但这些反应大多数会随着戒烟者体质的恢复逐渐消失。


以往研究证实,吸烟行为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演变有重要关联,而肠道产生的代谢物在通过肠-肝轴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演变中起着关键作用。

因此,建立肠道尼古丁积累、肠道衍生代谢物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演变之间的关系可以为烟草相关肝病提供新的认识。

(来源:Pixabay)


在此次工作中,研究团队测试了来自 30 名吸烟者和 30 名非吸烟者的粪便和血清样本,发现在尼古丁暴露后肠道有高水平尼古丁累积。

在尼古丁暴露的小鼠模型中也观察到类似结果,这种积累在小鼠中被发现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风险增加有关。

比较无菌小鼠(没有任何微生物)和那些预先特化肠道菌群的小鼠,
无菌小鼠中尼古丁水平更高 ,说明特定肠道菌群或可调节尼古丁水平。

此外,在筛选小鼠的菌群后发现,
解木聚糖拟杆菌(Bacteroides xylanisolvens 可以降低暴露于尼古丁小鼠的肠道尼古丁浓度,并降低这些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严重程度。

在吸烟患者和三种尼古丁暴露的小鼠模型中,研究团队使用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检测高浓度的肠道尼古丁。因此,尼古丁在肠道中的分布与输送途径无关。

值得关注的是,解木聚糖拟杆菌也能天然发现于人类肠道。 而且,解木聚糖拟杆菌已被证实在体内使用是安全的,欧盟已授权将解木聚糖拟杆菌(DSM 23964)发酵的热处理乳制品列入食品。

但是,研究团队也说道,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肠道菌群在人类中分解尼古丁以及预防吸烟相关疾病的能力

远离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脂肪肝,是肝脏中积聚过多脂肪的状态,以含甘油三酸酯的巨液泡形式积累在肝细胞中,而造成脂肪变性。

一般认为,脂肪肝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发生在酗酒(即酒精性脂肪肝)和肥胖(即非酒精性脂肪肝)人群的单一疾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指影响很少喝酒或完全不喝酒的人的一系列肝脏病症 ,分为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

(来源:Pixabay)


事实上, 非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均与以下因素有关

  • 超重和肥胖症;
  • 胰岛素抵抗,即胰岛素促进细胞摄取葡萄糖的效率下降;
  • 血糖过高(高血糖症),提示为糖尿病前期或 2 型糖尿病;
  • 血液中脂肪含量高,尤其是甘油三酯。

这些因素可能会促使脂肪堆积在肝脏中,对于一些人来说,肝内脂肪过多会使其成为作用于肝细胞的毒素,引起肝脏炎症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肝硬化和肝细胞癌。

因此,
为了降低罹患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风险,除了戒烟戒酒,我们还需要保持健康的饮食摄入和足够的运动量。

例如,选择富含水果、蔬菜、全谷物和健康脂肪的健康植物性饮食;控制每日摄入的热量并增强体育运动等。

参考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5299-4
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diseases-conditions/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symptoms-causes/syc-20354567

学术头条



新版微信更改了公众号推荐规则,不再以时间排序,而是以每位用户的阅读习惯为准进行算法推荐。在此情况下,学术头条和“学术菌”们的见面有如鹊桥相会一样难得(泪目)

那么,如果在不得不屈服于大数据的当下,你还想保留自己的阅读热忱,和学术头条建立长期的暧昧交流关系, 将学术头条纳入【星标】,茫茫人海中也定能相遇~

|点这里关注我👇 记得标星|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癌症是医学术语,其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亦有人将癌症和恶性肿瘤混合使用。中医学中称岩,为由控制细胞分裂增殖机制失常而引起的疾病。癌细胞除了分裂失控外,还会局部侵入周遭正常组织甚至经由体内循环系统或淋巴系统转移到身体其他部分。
Nature Medicine | 多模态的生物医学AI
专知会员服务
31+阅读 · 2022年9月25日
Nature Medicine | 组学和人工智能推动肝病生物标志物的发现
【Nature. Mach. Intell. 】图神经网络论文汇集
专知会员服务
47+阅读 · 2022年3月26日
Nature Genetics:为什么很多吸烟者并不会得肺癌?
大数据文摘
0+阅读 · 2022年6月1日
世界无烟日 | 为什么很多吸烟者并不会得肺癌?
学术头条
1+阅读 · 2022年5月31日
Nature:气候变暖将引发新的大流行病爆发
学术头条
0+阅读 · 2022年5月19日
Science:脂肪细胞外泌体对巨噬细胞发挥调节功能
外泌体之家
19+阅读 · 2019年3月7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3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3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1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1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1年12月31日
Arxiv
0+阅读 · 2022年12月15日
Arxiv
10+阅读 · 2020年11月26日
Arxiv
14+阅读 · 2020年9月1日
Arxiv
24+阅读 · 2019年11月24日
VIP会员
相关VIP内容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3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3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1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1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1年12月31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